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397 宾至如归 bīn zhì rú guī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BZRG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亲如家人、满腔热情、无微不至 冷若冰霜、漠不关心 ./azZl.html bin zhi ru gui
1398 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BBYL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 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 ./azZv.html bin bin you li
1399 冰寒于水 bīng hán yú shuǐ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H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后来居上、青胜于蓝 ./azc4.html bing han yu shui
1400 冰清玉洁 bīng qīng yù jié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BQ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冰清玉润 浅尝辄止 ./azht.html bing qing yu jie
1401 冰清玉润 bīng qīng yù rùn 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 ... BQY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冰清玉洁 ./azh3.html bing qing yu run
1402 冰天雪地 bīng tiān xuě dì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BTX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天寒地冻、千里冰封 冰雪消融、大地回春 ./a2Ew.html bing tian xue di
1403 冰消瓦解 bīng xiāo wǎ jiě 冰消:像冰一样融化;瓦解:指事物的崩溃或分裂。像冰融化了;瓦分解一样。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晋 成公绥《云赋》:“于是玄风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BXW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重起炉灶、东山再起 ./a2Fr.html bing xiao wa jie
1404 兵不血刃 bīng bù xuè rèn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BBX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战而胜、所向披靡 血流成河、血流飘杵 ./a2Jl.html bing bu xue ren
1405 兵不厌诈 bīng bù yàn zhà 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BB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兵不厌权 先礼后兵 ./a2Jv.html bing bu yan zha
1406 兵多将广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BDJ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人多势众 兵微将寡 ./a2Np.html bing duo jiang guang
1407 兵贵神速 bīng guì shén sù 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 ... BG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速战速决、事不宜迟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a2Qy.html bing gui shen su
1408 兵临城下 bīng lín chéng xià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BLC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十万火急、燃眉之急 安如泰山、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a2Rt.html bing lin cheng xia
1409 兵戎相见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BRX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刀兵相见 ./a2U2.html bing rong xiang jian
1410 兵微将寡 bīng wēi jiàng guǎ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BWJ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将寡兵微 兵多将广 ./a2Vn.html bing wei jiang gua
1411 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BHM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兵连祸结、内忧外患、鸡犬不宁、兵慌马乱 太平盛世、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a2Vx.html bing huang ma luan
1412 兵连祸结 bīng lián huò jié 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 ... BLH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兵荒马乱、内忧外患、天下大乱 安居乐业、物阜民丰、国泰民安 ./a2Zh.html bing lian huo jie
1413 兵强马壮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新五代史 杂传十三 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BQM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举世无双 势单力薄、手无寸铁、赤手空拳 ./a2Zr.html bing qiang ma zhuang
1414 秉公办理 bǐng gōng bàn lǐ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BGB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公正无私 营私舞弊 ./a2c0.html bing gong ban li
1415 秉烛待旦 bǐng zhú dài dàn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宋江秉烛待旦。” BZ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坐以待旦 ./a2dv.html bing zhu dai dan
1416 秉烛夜游 bǐng zhú yè yóu 秉:持。拿着蜡烛;夜里游玩。旧指及时行乐。也比喻珍惜光阴。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BZ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及时行乐、炳烛夜游 彻夜苦读 ./a2d5.html bing zhu ye you
1417 并蒂芙蓉 bìng dì fú róng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 ... 唐 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BDF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芙蓉并蒂 ./a2g4.html bing di fu rong
1418 并驾齐驱 bìng jià qí qū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BJQ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并肩前进、齐头并进 背道而驰、迥然不同 ./a2hp.html bing jia qi qu
1419 病病歪歪 bìng bìng wāi wāi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BBW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病病殃殃 ./a2lt.html bing bing wai wai
1420 病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BCK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病由口入 ./a2l3.html bing cong kou ru
1421 病魔缠身 bìng mó chán shēn 指长期患病。 《辞海 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BM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疾病缠身 ./a2sw.html bing mo chan shen
1422 拨乱反正 bō luàn fǎn zhèng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 ... 《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 ... BLF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拨云见天、旋转乾坤 离经背道、每况愈下 ./a2th.html bo luan fan zheng
1423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 ... BRG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人命危浅、行将就木 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a2xv.html bing ru gao huang
1424 拨云见日 bō yún jiàn rì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BY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水落石出 ./a204.html bo yun jian ri
1425 波澜壮阔 bō lán zhuàng kuò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BLZ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一潭死水 ./a21p.html bo lan zhuang kuo
1426 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BT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波涛滚滚 ./a21z.html bo tao xiong yong
1427 伯乐相马 bó lè xiàng mǎ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BLX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伯乐选马 ./a29n.html bo le xiang ma
1428 勃然变色 bó rán biàn sè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BR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勃然大怒 转嗔为喜 ./a3Bh.html bo ran bian se
1429 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BRD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雷霆大发、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和颜悦色 ./a3Br.html bo ran da nu
1430 博采众长 bó cǎi zhòng cháng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BCZ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集思广益 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a3E0.html bo cai zhong chang
1431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BD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a3Fl.html bo da jing shen
1432 博而不精 bó ér bù jīng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BEB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精而不博 博大精深 ./a3Fv.html bo er bu jing
1433 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BGT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满腹经纶、真才实学、见多识广 不学无术、寡见少闻、孤陋寡闻 ./a3I4.html bo gu tong jin
1434 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 BL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目不识丁 ./a3Jp.html bo lan qun shu
1435 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g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BS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普渡众生 ./a3My.html bo shi ji zhong
1436 博闻强记 bó wén qiáng jì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 ... BW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博文强识 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a3Uw.html bo wen qiang ji
1437 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BWQ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 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a3Vh.html bo wen qiang zhi
1438 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BXDC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博学多闻 胸无点墨、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a3V1.html bo xue duo cai
1439 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BXD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孤陋寡闻 ./a3Y0.html bo xue duo wen
1440 薄技在身 bó jì zài shēn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BJ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技之长 一无所长 ./a3c4.html bo ji zai shen
1441 擘肌分理 bò jī fēn lǐ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汉 张衡《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恶 ... BJF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条理清晰、有条不紊 ./a3hj.html bo ji fen li
1442 补阙拾遗 bǔ quē shí yí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晋书 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 BQ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拾遗补阙 ./a3ph.html bu que shi yi
1443 不白之冤 bù bái zhī yuān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BB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沉冤莫白、含冤负屈、覆盆之冤 真相大白 ./bDE4.html bu bai zhi yuan
1444 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BBB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骄不躁、不矜不伐 俯首听命、俯首贴耳 ./bDFp.html bu bei bu kang
1445 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 ... BBS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bDIy.html bu bian shu mai
1446 不成体统 bù chéng tǐ tǒng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BCT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拘小节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bDRr.html bu cheng ti 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