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347 彼竭我盈 bǐ jié wǒ yíng 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对方的士气已衰竭;我方的斗志正旺盛。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BJ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敌疲我扰 迎风而行 ./amNv.html bi jie wo ying
1348 彼众我寡 bǐ zhòng wǒ guǎ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 BZW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敌众我寡 ./amN5.html bi zhong wo gua
1349 笔耕砚田 bǐ gēng yàn tián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BGY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amRp.html bi geng yan tian
1350 笔墨官司 bǐ mò guān sī 笔墨:文字;官司:诉讼。写状子起诉。指书面上的辩论。 清 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BMG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笔枪纸弹、笔诛墨伐 刀兵相见 ./amRz.html bi mo guan si
1351 笔下超生 bǐ xià chāo shēng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BXC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笔底超生 ./amVt.html bi xia chao sheng
1352 笔下生花 bǐ xià shēng huā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花城》1980年第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 BX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妙笔生花 ./amV3.html bi xia sheng hua
1353 必恭必敬 bì gōng bì jìng 必:一定;十分;恭:有礼貌;敬:尊敬;有礼貌地对待。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敬谦逊;也作“毕恭毕敬”。 《诗经 小雅 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BG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肃然起敬、彬彬有礼、毕恭毕敬 出言不逊 ./amd1.html bi gong bi jing
1354 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 ... BY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必经之路、终南捷径 此路不通、歪门邪道、左道旁门 ./amhv.html bi you zhi lu
1355 必争之地 bì zhēng zhī dì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BZ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amh5.html bi zheng zhi di
1356 闭关锁国 bì guān suǒ guó 闭;关闭;关:关口;锁:封锁。封锁关口;关闭国境。指封锁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周易 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BG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闭关自守、故步自封 门户开放、面向世界 ./amlz.html bi guan suo guo
1357 闭关自守 bì guān zì shǒu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BG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闭关锁国、闭门谢客 广泛交流 ./amoy.html bi guan zi shou
1358 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西汉 桓宽《盐铁论 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BK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爱口识羞、哑口无言 畅所欲言、振振有词 ./ampt.html bi kou bu yan
1359 闭门却扫 bì mén què sǎo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汉 应劭《风俗通 十反》:“蜀郡太守颖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 BM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闭门谢客 ./amww.html bi men que sao
1360 闭门思过 bì mén sī guò 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宋 徐铉《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BM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反躬自省、闭阁思过 不思悔改 ./amxh.html bi men si guo
1361 闭门造车 bì mén zào chē 原意指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成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现用以比喻不进行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办 ... 宋 朱熹《或问》第五卷:“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BMZ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拒谏饰非、独断专行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amx1.html bi men zao che
1362 闭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BMS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闭关自守、闭目塞聪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am00.html bi mu se ting
1363 闭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BYX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沉鱼落雁、花容月貌 ./am1v.html bi yue xiu hua
1364 敝帚千金 bì zhǒu qiān jīn 敝:破旧;敝帚:破旧的扫帚。自己的破扫帚;却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十分爱惜。 汉 刘珍《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 ... BZ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敝帚自珍 弃若敝屣 ./am5p.html bi zhou qian jin
1365 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 敝:破的;坏了;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 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BZ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敝帚千金、爱惜羽毛 视如敝屣、在所不惜 ./am5z.html bi zhou zi zhen
1366 弊绝风清 bì jué fēng qīng 弊:弊病;弊端。营私舞弊、欺诈蒙骗的事情完全没有;风气十分良好。形容坏风气一扫而空。 宋 周敦颐《拙赋》:“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BJFQ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官官相护、贿赂公行、营私舞弊 ./am93.html bi jue feng qing
1367 碧海青天 bì hǎi qīng tiān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HQ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碧海兰天 ./anA2.html bi hai qing tian
1368 碧血丹心 bì xuè dān xīn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BXD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赤胆忠心、披肝沥胆、赤子之心 叵测之心、包藏祸心、背信弃义 ./anBx.html bi xue dan xin
1369 蔽聪塞明 bì cōnɡ sè mínɡ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 BCS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闻不问、蔽明塞聪 耳聪目明 ./anEw.html bi conɡ se minɡ
1370 壁垒森严 bì lěi sēn yán 壁垒:古时军营周围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森严:整齐严肃。原指防守严密。后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严 ... 明 于麟《清夜钟》:“临淮方出将,壁垒气森严。” BL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严阵以待、固若金汤 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anFr.html bi lei sen yan
1371 避而不谈 bì ér bù tán 有意回避;不去谈论。 徐迟《一九五六年序言》:“尖锐的矛盾,避而不谈,或加水冲淡了。” BEB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守口如瓶、退避三舍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anI0.html bi er bu tan
1372 避祸就福 bì huò jiù fú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定分》:“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 BHJ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祸求福 ./anJv.html bi huo jiu fu
1373 避坑落井 bì kēng luò jǐng 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晋书 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BKL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阱入坑 ./anJ5.html bi keng luo jing
1374 避重就轻 bì zhòng jiù qīng 避重:指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指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 ...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BZJ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难就易、避实就虚 避实击虚、知难而进 ./anQy.html bi zhong jiu qing
1375 鞭长莫及 biān cháng mò jí 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 ... 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 BCM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爱莫能助、力不从心、鞭长不及 不在话下、绰绰有余 ./anVn.html bian chang mo ji
1376 变化多端 biàn huà duō duān 端:头绪;方面。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 BH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再接再厉、变化莫测 一成不变、强弩之末、一如既往 ./anZr.html bian hua duo duan
1377 变化莫测 biàn huà mò cè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文学》:“其为文数百千言,援笔立就,雄浑高古,变化莫测。” BHM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无常、变化不测 一成不变 ./anZ1.html bian hua mo ce
1378 变化无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BH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幻莫测 一成不变、原封不动、依然如故 ./anc0.html bian hua wu chang
1379 变化无穷 biàn huà wú qióng 穷:尽;完;结束。变化多种多样;没有止境。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BHW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莫测、变化多端 一成不变、原封不动 ./andl.html bian hua wu qiong
1380 变生不测 biàn shēng bù cè 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BSB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飞来横祸 ./ang4.html bian sheng bu ce
1381 遍地开花 biàn dì kāi huā 遍:普及;到处。比喻普遍推广;全面地展开。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 ... BDK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百花齐放、推而广之、层出不穷 一花独秀 ./anky.html bian di kai hua
1382 遍体鳞伤 biàn tǐ lín shāng 遍:普遍;全面;鳞:鱼鳞。全身受伤;伤痕 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BT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皮开肉绽、体无完肤 完好无损 ./anlj.html bian ti lin shang
1383 彪形大汉 biāo xíng dà hàn 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清 吴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BX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五大三粗、身高马大、孔武有力 弱不禁风、质似薄柳、瘦骨伶仃 ./ano2.html biao xing da han
1384 标同伐异 biāo tóng fá yì 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 BTF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党同伐异 ./anpn.html biao tong fa yi
1385 表里如一 biǎo lǐ rú yī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BLR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说一不二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azAw.html biao li ru yi
1386 表里为奸 biǎo lǐ wéi jiān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 ... BLW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狼狈为奸 ./azB1.html biao li wei jian
1387 表面文章 biǎo miàn wén zhāng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 ... BMW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表面功夫 ./azE0.html biao mian wen zhang
1388 别出心裁 bié chū xīn cái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 ... 明 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彩于回中。” BC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别开生面、标新立异、独出心裁、与众不同 千篇一律、鹦鹉学舌、如法炮制 ./azI4.html bie chu xin cai
1389 别具匠心 bié jù jiàng xīn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 ...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BJ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独辟蹊径 拾人牙慧、老生常谈、平淡无奇 ./azMy.html bie ju jiang xin
1390 别具一格 bié jù yī gé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BJY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标新立异、别开生面、别有风味 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依样葫芦 ./azNj.html bie ju yi ge
1391 别开生面 bié kāi shēng miàn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 ...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 ... BKS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面目一新、别具一格 规行矩步、千篇一律 ./azN3.html bie kai sheng mian
1392 别有洞天 bié yǒu dòng tiān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BYD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别有天地 ./azRn.html bie you dong tian
1393 别有风味 bié yǒu fēng wèi 别:另外;风味:指特色。另有一种特色。 清 王韬《瀛濡杂志》一 六七:“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分味。” BYF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地方风味、家乡风味、别饶风趣 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azVh.html bie you feng wei
1394 别有天地 bié yǒu tiān dì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BYT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别有洞天、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索然寡味 ./azVr.html bie you tian di
1395 别有用心 bié yǒu yòng xīn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BY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居心叵测、包藏祸心、心怀叵测 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azV1.html bie you yong xin
1396 宾客如云 bīn kè rú yún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BKR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宾客盈门 ./azY0.html bin ke ru 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