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66
|
当耳边风
|
当
|
dāng ěr biān fēng
|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
DEB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漠不关心、毫不在意
|
|
./dXpr.html
|
dang er bian feng
|
|
6719
|
当耳旁风
|
当
|
dāng ěr páng fēng
|
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
语出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
|
DEP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当耳边风
|
|
./Njh5Yw==.html
|
dang er pang feng
|
|
7560
|
刀笔老手
|
刀
|
dāo bǐ lǎo shǒu
|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
《动摇》:“你老兄是刀笔老手,所以非请你帮助不可了。”
|
DB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笔之吏
|
|
./NnA3Yw==.html
|
dao bi lao shou
|
|
7570
|
刀笔之吏
|
刀
|
dāo bǐ zhī lì
|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
DB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笔吏、刀笔老手
|
|
./NnZnYw==.html
|
dao bi zhi li
|
|
6755
|
刀刀见血
|
刀
|
dāo dāo jiàn xuè
|
比喻说话厉害
|
古立高《隆冬》:“口尖舌利,刀刀见血,把人们的火都拱起来了。”
|
DD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切中要害、针针见血
|
|
./NnZnMg==.html
|
dao dao jian xue
|
|
6917
|
刀过竹解
|
刀
|
dāo guò zhú jiě
|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刀过竹解。”
|
DG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迎刃而解
|
|
./djdt.html
|
dao guo zhu jie
|
|
6480
|
刀光剑影
|
刀
|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
DG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剑拔弩张、杀气腾腾、磨刀霍霍
|
风平浪静、歌舞升平、相安无事
|
./djdj.html
|
dao guang jian ying
|
|
7158
|
刀光血影
|
刀
|
dāo guāng xuè yǐng
|
形容血腥的杀戮。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一:“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
|
DG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光剑影
|
|
./M2VhaQ==.html
|
dao guang xue ying
|
|
7154
|
刀耕火耘
|
刀
|
dāo gēng huǒ yún
|
犹刀耕火种。
|
宋·苏轼《王公仪夔州路转运使程高夔州路判官制》:“三峡之民,刀耕火耘,与鹿豕杂居。”
|
DG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耕火耨、刀耕火种
|
|
./M2U5ZQ==.html
|
dao geng huo yun
|
|
6479
|
刀耕火种
|
刀
|
dāo gēng huǒ zhòng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宋 陆游《雍熙请机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以今别是生涯地。”
|
DGH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耨刀耕、刀耕火耨
|
|
./djcy.html
|
dao geng huo zhong
|
|
6741
|
刀枪不入
|
刀
|
dāo qiāng bù rù
|
刀杀不进枪刺不死。比喻一个人的思想僵化,批评、鼓励都不起作用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我同孙猴子一样,早练得刀枪不入啦!”
|
DQ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A3bQ==.html
|
dao qiang bu ru
|
|
6280
|
刀枪入库
|
刀
|
dāo qiāng rù kù
|
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指没有战争;不用武备;也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
清 钱彩《说岳全传》:“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
DQR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安家立业、河清海晏
|
兵荒马乱、狼烟遍地、鸡犬不宁
|
./NWpx.html
|
dao qiang ru ku
|
|
6481
|
刀山火海
|
刀
|
dāo shān huǒ hǎi
|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
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
DS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潭虎穴、刀山剑树
|
风平浪静
|
./djhx.html
|
dao shan huo hai
|
|
6754
|
刀山剑林
|
刀
|
dāo shān jiàn lín
|
比喻险恶的境地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7回:“慢说是开封府,就是刀山剑林,也是要走走的。”
|
DS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山火海
|
|
./NnZmcw==.html
|
dao shan jian lin
|
|
6482
|
刀山剑树
|
刀
|
dāo shān jiàn shù
|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
《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
DS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山火海、龙潭虎穴
|
风平浪静
|
./djkw.html
|
dao shan jian shu
|
|
7569
|
刀山血海
|
刀
|
dāo shān xuè hǎi
|
比喻极其危险和艰难的地方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7卷:“有等恶人,受罪如刀山血海,拔舌油锅……诸般罪孽。”
|
DS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山火海
|
|
./NnZmaQ==.html
|
dao shan xue hai
|
|
7178
|
刀头剑首
|
刀
|
dāo tóu jiàn shǒu
|
极喻危险的境遇。
|
清·钱谦益《苕上吴子德舆作丁丑纪闻诗六首盖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狱之渐解也感而和之》之五:“刀头剑首度冬春 清·钱谦益《苕上吴子德舆作丁丑纪闻诗六首盖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狱之渐解也感而和之》之五:“刀头剑首度冬春,欲杀何当有百身。”...
|
DTJ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刀山剑林
|
|
./M2VpYQ==.html
|
dao tou jian shou
|
|
6281
|
刀下留人
|
刀
|
dāo xià liú rén
|
为了营救即将被斩首的人而向主持或执行斩首的人发出的留人一命的紧急呼吁。
|
元 李文蔚《燕青捕鱼》:“刀下留人!哥哥息怒。”
|
DXL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下留情、刀上超生
|
斩尽杀绝
|
./NWsw.html
|
dao xia liu ren
|
|
7189
|
刀俎馀生
|
刀
|
dāo zǔ yú shēng
|
犹虎口余生。
|
|
DZYS
|
一般成语
|
|
|
|
./M2VtcQ==.html
|
dao zu yu sheng
|
|
7530
|
登锋履刃
|
登
|
dēng fēng lǚ rèn
|
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
《后汉书 袁绍传》:“又臣所上将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显达,登锋履刃,死者过半。”
|
DFL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k1dQ==.html
|
deng feng lu ren
|
|
7531
|
登锋陷阵
|
登
|
dēng fēng xiàn zhèn
|
冲锋陷阵。形容作战英勇。
|
晋 葛洪《抱朴子 杂应》:“帝以试左右,数十人常为先,登锋陷阵,皆终身不伤也。”
|
DF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冲锋陷阵
|
|
./Njk2NA==.html
|
deng feng xian zhen
|
|
6290
|
登峰造极
|
登
|
dēng fēng zào jí
|
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 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
DF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叹为观止、空前绝后、超群绝伦、无与伦比
|
屡见不鲜、平淡无奇
|
./NXAw.html
|
deng feng zao ji
|
|
7214
|
登高必赋
|
登
|
dēng gāo bì fù
|
登高:登上高处,指身临其境。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此借指创造。登上高处,看到无限美好的景 登高:登上高处,指身临其境。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此借指创造。登上高处,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触景生情,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以言其志。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能。亦作“登高能赋”。...
|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
DG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登高能赋
|
|
./M2V3Ng==.html
|
deng gao bi fu
|
|
7532
|
登高履危
|
登
|
dēng gāo lǚ wēi
|
比喻诚惶诚恐。
|
《淮南子 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
DGL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诚惶诚恐
|
|
./Njk2ZQ==.html
|
deng gao lu wei
|
|
7533
|
登高去梯
|
登
|
dēng gāo qù tī
|
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
《孙子 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
DGQ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k2bw==.html
|
deng gao qu ti
|
|
6692
|
登高望远
|
登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
《荀子 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 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 《荀子 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 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
DG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V3Zw==.html
|
deng gao wang yuan
|
|
6517
|
登高一呼
|
登
|
dēng gāo yī hū
|
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
DG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振臂一呼
|
|
./dnhx.html
|
deng gao yi hu
|
|
6518
|
登高自卑
|
登
|
dēng gāo zì bēi
|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DG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循序渐进
|
|
./dnkw.html
|
deng gao zi bei
|
|
6516
|
灯火辉煌
|
灯
|
dēng huǒ huī huáng
|
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
DH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树银光、张灯结彩
|
黑灯瞎火、昏天黑地
|
./dnd3.html
|
deng huo hui huang
|
|
6722
|
灯火万家
|
灯
|
dēng huǒ wàn jiā
|
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
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DH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家灯火
|
|
./Njk1aw==.html
|
deng huo wan jia
|
|
6515
|
灯红酒绿
|
灯
|
dēng hóng jiǔ lǜ
|
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作“酒绿灯红”。
|
徐迟《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
DH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花天酒地、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
艰苦朴素、节衣缩食、克勤克俭
|
./dndt.html
|
deng hong jiu lu
|
|
7215
|
灯尽油干
|
灯
|
dēng jìn yóu gàn
|
灯光尽灭,灯油耗干。比喻人的精力或财力都消耗一空。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初然发嗽,嗽久成哑,渐渐如灯尽油干一般,寂然隐了。”
|
DJY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V3cQ==.html
|
deng jin you gan
|
|
7534
|
登山涉水
|
登
|
dēng shān shè shuǐ
|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
DS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爬山涉水
|
|
./Njk3OA==.html
|
deng shan she shui
|
|
6723
|
登山越岭
|
登
|
dēng shān yuè lǐng
|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
DS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翻山越岭、登山踄岭、登山蓦岭
|
|
./Njk3aQ==.html
|
deng shan yue ling
|
|
7216
|
登山陟岭
|
登
|
dēng shān zhì lǐng
|
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
|
|
DSZL
|
一般成语
|
|
|
|
./M2V4MA==.html
|
deng shan zhi ling
|
|
6724
|
登台拜将
|
登
|
dēng tái bài jiàng
|
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同“登坛拜将”。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
|
DT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登坛拜将
|
|
./Njk3cw==.html
|
deng tai bai jiang
|
|
6519
|
登堂入室
|
登
|
dēng táng rù shì
|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
宋 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
DT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
|
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
|
./dnpl.html
|
deng tang ru shi
|
|
6871
|
等价交换
|
等
|
děng jià jiāo huàn
|
相同的价值进行平等交易
|
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大家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来互相帮助,解决劳力不足牲畜缺的困难。”
|
DJ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公平交易
|
|
./OHlleQ==.html
|
deng jia jiao huan
|
|
6521
|
等量齐观
|
等
|
děng liàng qí guān
|
等:相同;量:估量;评价;齐:一样。不顾事物的区别;作同等看待。
|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
DLQ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视同仁、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
大相径庭、迥然不同、厚此薄彼
|
./dzBp.html
|
deng liang qi guan
|
|
6522
|
等米下锅
|
等
|
děng mǐ xià guō
|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
DM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寅吃卯粮
|
腰缠万贯
|
./dzBz.html
|
deng mi xia guo
|
|
6870
|
等闲人物
|
等
|
děng xián rén wù
|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1回:“操还营自思:‘孙权非等闲人物……’于是有退兵之意。”
|
DX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等闲之辈
|
|
./OHllZQ==.html
|
deng xian ren wu
|
|
6523
|
等闲视之
|
等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等闲:无关紧要;之:它。把它看得无关紧要;不加重视。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
DX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不在乎、淡然置之
|
非同小可、刮目相看、小题大作
|
./dzEy.html
|
deng xian shi zhi
|
|
6228
|
等闲之辈
|
等
|
děng xián zhī bèi
|
无足轻重的寻常人。等闲:寻常;一般。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
DX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凡夫俗子、芸芸众生
|
巾帼英雄、英雄好汉、风云人物
|
./NTBr.html
|
deng xian zhi bei
|
|
6869
|
等闲之人
|
等
|
děng xián zhī rén
|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
DX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等闲之辈
|
|
./OHllNA==.html
|
deng xian zhi ren
|
|
6520
|
等而下之
|
等
|
děng ér xià zhī
|
比这一等更差的。指事物递减;后面的比前面的差一级;低一等。
|
宋 楼钥《攻愧集》:“乡之贫者,或不及于此,则以此法等而下之。”
|
DEX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每况愈下、相形见绌
|
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
./dnp5.html
|
deng er xia zhi
|
|
6880
|
滴滴答答
|
滴
|
dī dī dā dā
|
重复的滴滴声或一连串轻快的声音或拍打
|
张恨水《夜深沉》第19回:“由早上到下午三四点钟,兀自滴滴答答的在檐瓦上流着下来。”
|
DD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RqaQ==.html
|
di di da da
|
|
6828
|
低低切切
|
低
|
dī dī qiè qiè
|
形容声音低微细小
|
清·林觉民《与妻书》:“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
DD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Y2Zw==.html
|
di di qie qie
|
|
6936
|
滴粉搓酥
|
滴
|
dī fěn cuō sū
|
形容女子浓艳的装饰。
|
|
DFCS
|
一般成语
|
|
|
|
./dzRv.html
|
di fen cuo su
|
|
6932
|
低回不已
|
低
|
dī huí bù yǐ
|
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
|
DHBY
|
一般成语
|
|
|
|
./dzFt.html
|
di hui bu yi
|
|
6879
|
滴酒不沾
|
滴
|
dī jiǔ bù zhān
|
一点酒也不喝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平常是滴酒不沾。”
|
DJ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开怀畅饮、好酒贪杯
|
./OTRqOA==.html
|
di jiu bu z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