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3
|
偶烛施明
|
偶
|
ǒu zhú shī míng
|
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
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 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
OZ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3cQ==.html
|
ou zhu shi ming
|
|
677
|
偶语弃市
|
偶
|
ǒu yǔ qì shì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
OYQ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F3Zw==.html
|
ou yu qi shi
|
|
662
|
偶影独游
|
偶
|
ǒu yǐng dú yóu
|
偶:配偶,伴侣。以影为伴,独自游览。比喻孤单
|
晋 陶潜《时运 序》:“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
|
OY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3Ng==.html
|
ou ying du you
|
|
655
|
偶一为之
|
偶
|
ǒu yī wéi zhī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
OY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逢场作戏、蜻蜓点水
|
勤学苦练、韦编三绝
|
./MXV0MA==.html
|
ou yi wei zhi
|
|
661
|
呕心吐胆
|
呕
|
ǒu xīn tǔ dǎn
|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隐秀》:“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发炼年,奚能喻苦?”
|
OXT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呕心镂骨
|
|
./NnF2dw==.html
|
ou xin tu dan
|
|
668
|
呕心镂骨
|
呕
|
ǒu xīn lòu gǔ
|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
OX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呕心吐胆
|
|
./N3NiNA==.html
|
ou xin lou gu
|
|
653
|
呕心沥血
|
呕
|
ǒu xīn lì xuè
|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OXL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煞费苦心、挖空心思
|
无所用心、粗制滥造
|
./MXNpcw==.html
|
ou xin li xue
|
|
669
|
呕心滴血
|
呕
|
ǒu xīn dī xuè
|
呕:吐。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
|
清·秋瑾《精卫石·序》:“余愿呕心滴血以拜求之,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
|
OX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呕心沥血
|
|
./N3NiZQ==.html
|
ou xin di xue
|
|
670
|
呕心抽肠
|
呕
|
ǒu xīn chōu cháng
|
呕:吐。形容十分悲伤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那些呕心抽肠的鬼,更不知哭到几时,才是住手!”
|
OXC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Nibw==.html
|
ou xin chou chang
|
|
678
|
耦居无猜
|
耦
|
ǒu jū wú cāi
|
耦:通“偶”。住在一起,关系融洽,没有猜忌
|
清 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46首:“得与云、山、书、史,耦居无猜,不可谓非人生之幸。”
|
OJW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4MA==.html
|
ou ju wu cai
|
|
664
|
耦俱无猜
|
耦
|
ǒu jù wú cāi
|
耦:两者;猜:猜忌。两方面都不至于猜忌
|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
OJW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4YQ==.html
|
ou ju wu cai
|
|
654
|
藕断丝连
|
藕
|
ǒu duàn sī lián
|
连:牵连。藕已断开;丝还连接着。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而实际上仍有牵连。
|
唐 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
OD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舍难分
|
一刀两断
|
./MXRocw==.html
|
ou duan si lian
|
|
666
|
藕断丝联
|
藕
|
ǒu duàn sī lián
|
藕已断开,但丝还长长地联系。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联系
|
宋 黄机《满庭芳 时欲之宫永兴》词:“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
|
ODS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藕断丝连
|
|
./NnF5NA==.html
|
ou duan si lian
|
|
665
|
藕断丝长
|
藕
|
ǒu duàn sī cháng
|
藕已断开,但丝还长长地连接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
|
OD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藕断丝连、藕断丝联
|
一刀两断
|
./NnF4dQ==.html
|
ou duan si chang
|
|
682
|
偶变投隙
|
偶
|
ǒu biàn tóu xì
|
隙:漏洞,机会;投隙:投机。随机应变,投机取巧
|
宋·秦观《谢王学士书》:“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
|
OBT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机取巧
|
|
./OHIzbQ==.html
|
ou bian tou xi
|
|
116
|
矮矮实实
|
矮
|
ǎi ǎi shí shí
|
身材不高但长得壮实
|
|
AA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矮矮胖胖
|
|
./Nm83cw==.html
|
ai ai shi shi
|
|
115
|
矮矮胖胖
|
矮
|
ǎi ǎi pàng pàng
|
又矮又胖的样子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大概是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一类的病,留下了痼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大概是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一类的病,留下了痼疾。”...
|
AAP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矮矮实实
|
高大魁梧
|
./Nm83aQ==.html
|
ai ai pang pang
|
|
467
|
矮子看戏
|
矮
|
ǎi zǐ kàn xì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7卷:“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7卷:“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
|
AZK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矮人观场
|
|
./YXNj.html
|
ai zi kan xi
|
|
445
|
矮子观场
|
矮
|
ǎi zǐ guān cháng
|
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直是饥人见饭;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何殊矮子观场。”
|
AZG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矮子看戏、痴人说梦
|
|
./NHE=.html
|
ai zi guan chang
|
|
117
|
矮小精悍
|
矮
|
ǎi xiǎo jīng hàn
|
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
|
曾朴《孽海花》第33回:“一个最勇敢的叫徐骧,生得矮小精悍,膂力过人。”
|
AX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短小精悍
|
五大三粗
|
./Nm84Mg==.html
|
ai xiao jing han
|
|
6
|
矮人看戏
|
矮
|
ǎi rén kàn xì
|
矮子挤在站着的人群里看戏;看不真切;只好随声附和。
|
清 赵翼《论诗》诗:“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
ARK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随声附和、矮子看戏、侏儒看戏
|
独立思考
|
./NGc=.html
|
ai ren kan xi
|
|
33
|
矮人看场
|
矮
|
ǎi rén kàn chǎng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元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二:“不可先看人议论,如矮人看场,无益。”
|
ARK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矮子看戏、人云亦云
|
自成一家、自有主见
|
./YXMy.html
|
ai ren kan chang
|
|
5
|
矮人观场
|
矮
|
ǎi rén guān cháng
|
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第十卷:“予观宋景文近体,无一字无来历,而对仗精确,非读万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 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第十卷:“予观宋景文近体,无一字无来历,而对仗精确,非读万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后所及。今人耳食,誉者毁者,皆矮人观场,未之或知也。”...
|
ARG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矮子看戏、矮人看场、人云亦云
|
见多识广
|
./NDY=.html
|
ai ren guan chang
|
|
469
|
蔼然仁者
|
蔼
|
ǎi rán rén zhě
|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
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
ARRZ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
|
./YXN3.html
|
ai ran ren zhe
|
|
468
|
蔼然可亲
|
蔼
|
ǎi rán kě qīn
|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
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 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
ARKQ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和蔼可亲
|
凶神恶煞
|
./YXNt.html
|
ai ran ke qin
|
|
679
|
沤珠槿艳
|
沤
|
ōu zhū jǐn yàn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唐·高彦休《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珠槿艳,不必多怀。”
|
OZ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沤沫槿艳
|
|
./N3NieQ==.html
|
ou zhu jin yan
|
|
672
|
鸥水相依
|
鸥
|
ōu shuǐ xiāng yī
|
依:依靠。比喻难以离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
明·陈汝元《金莲记·蜀晤》:“我老生涯鸥水相依,他旧风流鸿塞荒投。”
|
OS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I3bw==.html
|
ou shui xiang yi
|
|
660
|
鸥鸟忘机
|
鸥
|
ōu niǎo wàng jī
|
机:机心。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
唐 陆龟蒙《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诗:“除却伴淡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
ON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鸥鹭忘机
|
|
./NnF2bQ==.html
|
ou niao wang ji
|
|
659
|
鸥鸟不下
|
鸥
|
ōu niǎo bù xià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
ON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2Yw==.html
|
ou niao bu xia
|
|
680
|
沤沫槿艳
|
沤
|
ōu mò jǐn yàn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太平广记》第351卷:“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沫槿艳,不必多怀。”
|
OM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沤珠槿艳
|
|
./N3NjOA==.html
|
ou mo jin yan
|
|
673
|
鸥鹭忘机
|
鸥
|
ōu lù wàng jī
|
机:机心。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
OL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鸥鸟忘机
|
|
./OGI3eQ==.html
|
ou lu wang ji
|
|
667
|
讴功颂德
|
讴
|
ōu gōng sòng dé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OG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歌功颂德
|
|
./N2ptbQ==.html
|
ou gong song de
|
|
658
|
殴公骂婆
|
殴
|
ōu gōng mà pó
|
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偏他至不贤惠,殴公骂婆,打邻毁舍,降汉子,比凡人不同。”
|
OGM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F1cw==.html
|
ou gong ma po
|
|
671
|
欧风美雨
|
欧
|
ōu fēng měi yǔ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清·秋瑾《自拟檄文》:“欧风美雨,咄咄逼人,推原祸始,是谁之咎?”
|
OFM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欧风墨雨、美雨欧风
|
|
./ODFiMA==.html
|
ou feng mei yu
|
|
657
|
欧风墨雨
|
欧
|
ōu fēng mò yǔ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各生《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凓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
|
OFM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欧风美雨
|
|
./NnF1aQ==.html
|
ou feng mo yu
|
|
681
|
沤浮泡影
|
沤
|
ōu fú pào yǐng
|
沤:水泡。水中气泡。比喻虚幻不实或易于消失的事物
|
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叹世人似沤浮泡影,笑眼前繁华富贵,可能常定?”
|
OFP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NjaQ==.html
|
ou fu pao ying
|
|
676
|
瓯饭瓢饮
|
瓯
|
ōu fàn piáo yǐn
|
瓯:小盆。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
OFP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箪食瓢饮
|
|
./NnF2Mg==.html
|
ou fan piao yin
|
|
656
|
鸥波萍迹
|
鸥
|
ōu bō píng jì
|
萍:浮萍。鸥鸟戏波,浮萍浪迹。比喻隐居者安逸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
|
清·王士慎《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鸥波萍迹,足寄此生。”
|
OBP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I4OA==.html
|
ou bo ping ji
|
|
674
|
喔咿儒儿
|
喔
|
ō yī rú ér
|
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
OYR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喔咿儒睨
|
|
./NnF0eQ==.html
|
o yi ru er
|
|
675
|
喔咿儒睨
|
喔
|
ō yī rú nì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
OYR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喔咿儒儿
|
|
./NnF1OA==.html
|
o yi ru ni
|
|
904
|
迩安远至
|
迩
|
ěr ān yuǎn zhì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EAY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近悦远来
|
|
./NjBl.html
|
er an yuan zhi
|
|
733
|
尔诈我虞
|
尔
|
ěr zhà wǒ yú
|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EZW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尔虞我诈
|
坦诚相见
|
./emNp.html
|
er zha wo yu
|
|
875
|
尔雅温文
|
尔
|
ěr yǎ wēn wén
|
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尔雅温文,且又性情蕴藉,聪颖过人。”
|
EY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温文尔雅
|
|
./NnB4Ng==.html
|
er ya wen wen
|
|
732
|
尔虞我诈
|
尔
|
ěr yú wǒ zhà
|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EY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勾心斗角、尔诈我虞
|
推心置腹、坦诚相见
|
./emM4.html
|
er yu wo zha
|
|
783
|
耳熏目染
|
耳
|
ěr xūn mù rǎn
|
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
|
EXM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
|
./NnE0ZQ==.html
|
er xun mu ran
|
|
888
|
耳习目染
|
耳
|
ěr xí mù rǎn
|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
|
EXM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濡目染、耳濡目击、耳濡目及
|
|
./NnE0NA==.html
|
er xi mu ran
|
|
747
|
耳闻则诵
|
耳
|
ěr wén zé sòng
|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
EW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过目成诵
|
|
./emlt.html
|
er wen ze song
|
|
887
|
耳闻眼见
|
耳
|
ěr wén yǎn jiàn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唐 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
EW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见、耳闻眼睹、耳闻目击
|
|
./NnEzdQ==.html
|
er wen yan jian
|
|
886
|
耳闻眼睹
|
耳
|
ěr wén yǎn dǔ
|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
EW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睹
|
|
./NnEzaw==.html
|
er wen yan du
|
|
885
|
耳闻目染
|
耳
|
ěr wén mù rǎn
|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丛维熙《北国草》第一章:“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爱情比同龄的年轻人要早醒得多。”
|
EWM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濡目染
|
|
./NnEzYQ==.html
|
er wen mu r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