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977 备尝艰难 bèi cháng jiān nán 备:全、遍;尝:经历。指受尽了艰难困苦 《晋书·潘尼传》:“尼职居显要,从容而已,虽忧虞不及,而备尝艰难。” BCJ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备尝艰苦 ./ODVscQ==.html bei chang jian nan
1323 备尝辛苦 bèi cháng xīn kǔ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BCX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备尝艰苦 ./aXp3.html bei chang xin ku
1327 背城一战 bèi chéng yī zhàn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BC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背水一战、背城借一 ./ajFr.html bei cheng yi zhan
1992 背槽抛粪 bèi cáo pāo fèn 背:背向。像牲口一样刚吃完槽里的食就背转身来拉屎。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BCP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以德报怨 ./OGZ3aw==.html bei cao pao fen
2089 备多力分 bèi duō lì fēn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BDLF 一般成语 ./ajA2.html bei duo li fen
1048 倍道兼进 bèi dào jiān jìn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尔其倍道兼进,以慰朕怀。” BD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倍道兼行 ./MXV5.html bei dao jian jin
1049 倍道兼行 bèi dào jiān xíng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孙膑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BD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倍道兼进 ./MXY4.html bei dao jian xing
1328 背道而驰 bèi dào ér chí 背:背向;道:道路;方向;驰:奔跑。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唐 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BDE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北辕适楚 如出一辙、并驾齐驱 ./ajF1.html bei dao er chi
2092 倍道而进 bèi dào ér jìn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BDE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倍道兼进 ./ajNz.html bei dao er jin
2223 倍道而行 bèi dào ér xíng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失街亭》:“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BDE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倍道而进、倍道兼行 ./MzM5MA==.html bei dao er xing
1688 背腹受敌 bèi fù shòu dí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BFS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腹背受敌 各个击破 ./MzM5dQ==.html bei fu shou di
1690 背公向私 bèi gōng xiàng sī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宋书 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BGX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背公营私 大公无私 ./MzNiaQ==.html bei gong xiang si
2226 被甲执兵 bèi jiǎ zhí bīng 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兵:兵器。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 ... BJZ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被甲持兵、被甲载兵 ./MzNjbQ==.html bei jia zhi bing
1329 背井离乡 bèi jǐng lí xiāng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乡里、家宅。离开乡里。常指被迫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BJL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离乡背井、浪迹天涯、颠沛流离 衣锦还乡、安家立业、落叶归根 ./ajJl.html bei jing li xiang
2091 背盟败约 bèi méng bài yuē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宋·苏辙《六国论》:“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BMB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ajJv.html bei meng bai yue
2227 背前面后 bèi qián miàn hòu 指或当面或背后。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五回:“若是一顿钯打退妖精,你看他得胜而回,争嚷功果;若战他不过,被他拿去 ... BQMH 一般成语 ./MzNlYQ==.html bei qian mian hou
1321 贝阙珠宫 bèi què zhū gōng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宋 黄庭坚《宫亭湖》诗:“贝阙珠宫开水府,雨栋风帘岂来处。” BQZ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珠宫贝阙 ./aXpj.html bei que zhu gong
2228 背曲腰躬 bèi qǔ yāo gōng 腰背弯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等的人心热肠鸣,坐的来背曲腰躬。” BQYG 一般成语 ./MzNlaw==.html bei qu yao gong
2229 背曲腰弯 bèi qǔ yāo wān 见“背曲腰躬”。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二岁上就死了,这十二岁之年,就是他发白齿落 ... BQYW 一般成语 ./MzNldQ==.html bei qu yao wan
1991 背水为阵 bèi shuǐ wéi zhèn 背:背向。背对河布阵,拼死作战。比喻决一作战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BSW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背水一战、背水结阵 ./OGZ3YQ==.html bei shui wei zhen
1330 背水一战 bèi shuǐ yī zhàn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 ... 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 BS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济河焚州 重整旗鼓 ./ajM4.html bei shui yi zhan
1802 背生芒刺 bèi shēng máng cì 犹言芒刺在背。同“背若芒刺”。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百十二回:“适才听智兄之言,觉得背生芒刺。” BSM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背若芒刺、芒刺在背 ./Njc3MA==.html bei sheng mang ci
1325 备位充数 bèi wèi chōng shù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BW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滥竽充数、尸位素餐 ./ajBx.html bei wei chong shu
1976 备位将相 bèi wèi jiàng xiàng 备位:充数,徒有其位。指白占据将相要位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BW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尸位素餐 ./ODVsZw==.html bei wei jiang xiang
1697 背乡离井 bèi xiāng lí jǐng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见“背井离乡”。 BXL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离乡背井 安居乐业 ./MzNoYw==.html bei xiang li jing
1331 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BXQ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见利忘义、自食其言、言而无信 恪守不渝、一诺千金 ./ajNp.html bei xin qi yi
1699 背义负信 bèi yù fù xìn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见“背信弃义”。 BYF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背信弃义 一诺千金 ./MzNpcQ==.html bei yu fu xin
1698 背义负恩 bèi yù fù ēn 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旧唐书 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 ... BYFE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背恩忘义、忘恩负义 以德报怨、知恩必报 ./MzNpZw==.html bei yu fu en
2230 背义忘恩 bèi yù wàng ēn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义忘恩,更待干罢。” BYWE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背恩忘义、忘恩弃义 感恩戴德 ./MzNqMA==.html bei yu wang en
1047 背暗投明 bèi àn tóu míng 背:背弃;投:投奔。指背离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背离昏主,投向明君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贤臣择明主而仕,背暗投明,古之常理也。” BAT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弃暗投明 明珠暗投 ./MXVv.html bei an tou ming
1324 备而不用 bèi ér bù yòng 备:准备。准备好而暂时不用;以应急需。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 ... BE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有备无患、不时之需 直待雨淋头 ./ajBn.html bei er bu yong
2224 背恩负义 bèi ēn fù yì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陈书 陈宝应传》:“遂乃背恩负义,各立异图。” BEF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背恩忘义、忘恩负义 以德报怨 ./MzM5YQ==.html bei en fu yi
1687 背恩弃义 bèi ēn qì yì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汉 桓宽《盐铁论 未通》:“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亡。” BEQ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背恩负义、背恩忘义 知恩必报 ./MzM5aw==.html bei en qi yi
2090 背恩忘义 bèi ēn wàng yì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晋书 忠义传序》:“虽背恩忘义之徒不可胜载,而蹈节轻生之士无乏于时。” BEW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忘恩负义、背恩弃义 ./ajI0.html bei en wang yi
1841 笨口拙舌 bèn kǒu zhuō shé 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 ... BKZ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笨嘴拙舌 伶牙俐齿 ./Nm9yOA==.html ben kou zhuo she
1340 笨鸟先飞 bèn niǎo xiān fēi 笨拙的鸟先飞起来;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害怕落到别人后面;比别人先着手做事。也作“夯鸟先飞”。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 ... BN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慢鸟先飞、坌鸟先飞 坐以待毙 ./ajhz.html ben niao xian fei
1913 夯雀先飞 bèn què xiān fēi 夯:同“笨”,愚钝;雀:山雀,麻雀。比喻天资不好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 ... BQ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笨鸟先飞 ./N2QzbQ==.html ben que xian fei
1842 笨手笨脚 bèn shǒu bèn jiǎo 形容动作不灵活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24回:“才是笨手笨脚,无啥人来搭耐装烟。” BSB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笨头笨脑 聪明伶俐 ./Nm9yaQ==.html ben shou ben jiao
2005 笨头笨脑 bèn tóu bèn nǎo 笨:愚钝。形容不聪明,头脑反应迟钝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BTBN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笨手笨脚 聪明伶俐 ./OHRudQ==.html ben tou ben nao
985 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 BZ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笨嘴拙舌 油嘴滑舌、能说会道 ./MTJj.html ben zui ben she
1341 笨嘴拙舌 bèn zuǐ zhuō shé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BZZ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拙嘴笨脑、笨口拙舌 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能说会道 ./ajky.html ben zui zhuo she
2004 笨嘴拙腮 bèn zuǐ zhuō sāi 口才不行,不会说话 熊尚志《藕和花的故事》:“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笨嘴拙腮的。” BZZ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笨嘴笨舌 伶牙俐齿 ./OHRuYQ==.html ben zui zhuo sai
2031 蹦蹦跳跳 bèng bèng tiào tiào 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老舍《正红旗下》:“大黄狗马上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 BBT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连蹦带跳 ./OThvNA==.html beng beng tiao tiao
1831 必不得已 bì bù dé yǐ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BB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得已 ./NjdyMA==.html bi bu de yi
1912 必不可少 bì bù kě shǎo 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9回:“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 BBK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缺一不可 可有可无 ./N2QzYw==.html bi bu ke shao
2019 碧波荡漾 bì bō dàng yàng 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BB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TRzeQ==.html bi bo dang yang
999 必操胜券 bì cāo shèng quàn 操:持;拿;券:凭证;胜券:指胜利的把握。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敬仲世家》:“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BC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稳操胜算、稳操左券 ./MTkw.html bi cao sheng quan
1369 蔽聪塞明 bì cōnɡ sè mínɡ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 BCS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闻不问、蔽明塞聪 耳聪目明 ./anEw.html bi conɡ se minɡ
2020 弊多利少 bì duō lì shǎo 指弊端超过有利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8章:“从咱们的安全上想,可是弊多利少啊!” BD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弊大于利 ./OTR0OA==.html bi duo li shao
1705 避毁就誉 bì fuǐ jiù yù 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墨子 耕柱》:“且翟(墨翟)闻之:‘为义非避毁就誉。’支之苟道,受枉何伤?” BF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zNvMA==.html bi fui jiu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