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8
|
阿世取容
|
阿
|
ē shì qǔ róng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
ESQ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意取容
|
刚正不阿
|
./MTQ=.html
|
e shi qu rong
|
|
691
|
阿时趋俗
|
阿
|
ē shí qū sú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
E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素好古
|
我行我素
|
./YWpn.html
|
e shi qu su
|
|
927
|
阿顺取容
|
阿
|
ē shùn qǔ róng
|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取他人的欢悦
|
《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
ES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
|
|
./NnBkZw==.html
|
e shun qu rong
|
|
706
|
恶性循环
|
恶
|
ē xìng xún huán
|
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
|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
EX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良性循环
|
./ejFl.html
|
e xing xun huan
|
|
842
|
阿意苟合
|
阿
|
ē yì gǒu hé
|
阿:迎合,曲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
东汉 班固《汉书 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阿意苟合,以说其上。”
|
EYG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苟合
|
|
./NnBkcQ==.html
|
e yi gou he
|
|
789
|
阿意取容
|
阿
|
ē yì qǔ róng
|
阿意:迎合他人的心意;取容:博取别人的欢心。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
《南史 孝义传下 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
EYQ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世取容
|
刚正不阿
|
./MWU=.html
|
e yi qu rong
|
|
928
|
阿意顺旨
|
阿
|
ē yì shùn zhì
|
阿意:迎合他人心意;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人规戒》:“汉人于交友故旧,动存规戒,其不肯阿意顺旨,以限于非义,此风凛然可喜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人规戒》:“汉人于交友故旧,动存规戒,其不肯阿意顺旨,以限于非义,此风凛然可喜。”...
|
EYS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谀顺旨
|
|
./NnBlMA==.html
|
e yi shun zhi
|
|
692
|
阿谀谄媚
|
阿
|
ē yú chǎn mèi
|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
EYC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
|
|
./YWpx.html
|
e yu chan mei
|
|
843
|
阿谀谄佞
|
阿
|
ē yú chǎn nìng
|
阿谀: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谄佞:花言巧语谄媚。指用花言巧语谄媚别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
|
EYC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BlYQ==.html
|
e yu chan ning
|
|
694
|
阿谀奉承
|
阿
|
ē yú fèng chéng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
EYF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逢迎、阿其所好
|
刚正不阿
|
./YWth.html
|
e yu feng cheng
|
|
693
|
阿谀逢迎
|
阿
|
ē yú féng yíng
|
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
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 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
EYF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阿其所好
|
刚正不阿、守正不阿
|
./YWsw.html
|
e yu feng ying
|
|
844
|
阿谀苟合
|
阿
|
ē yú gǒu hé
|
阿:迎合,曲从;阿谀:曲意逢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怪遇阿谀苟合之徒,……不可胜数也。”
|
EYG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意苟合
|
刚正不阿
|
./NnBlaw==.html
|
e yu gou he
|
|
929
|
阿谀求容
|
阿
|
ē yú qiú róng
|
容:容色,好的脸色。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
《孔丛子 抗志》:“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
EY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取容、阿匼取容
|
|
./NnBldQ==.html
|
e yu qiu rong
|
|
845
|
阿谀曲从
|
阿
|
ē yú qū cóng
|
阿谀: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讨好别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阿谀曲从,阿上罔下,无大臣辅政之义。”
|
EYQ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
|
|
./NnBmNA==.html
|
e yu qu cong
|
|
906
|
阿谀取容
|
阿
|
ē yú qǔ róng
|
阿谀:曲意逢迎;取容:取悦于人。谄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其凶忿。”...
|
EY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阿谀逢迎、阿意取容
|
刚正不阿
|
./YWtr.html
|
e yu qu rong
|
|
846
|
阿谀顺旨
|
阿
|
ē yú shùn zhì
|
阿谀:曲意逢迎;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艳。”
|
EYS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顺旨、阿旨顺情
|
|
./NnBmZQ==.html
|
e yu shun zhi
|
|
930
|
阿旨顺情
|
阿
|
ē zhì shùn qíng
|
阿:曲从;旨:圣旨。曲意逢迎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政体》:“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
|
EZSQ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意顺旨、阿谀顺旨
|
|
./NnBmbw==.html
|
e zhi shun qing
|
|
931
|
阿尊事贵
|
阿
|
ē zūn shì guì
|
阿:曲从,迎合;尊、贵:地位官爵高的权贵。指迎合与侍奉权贵
|
东汉 班固《汉书 楚元王传》:“以不能阿尊事贵,孤特寡助,抑厌遂退,卒不克明。”
|
EZS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meQ==.html
|
e zun shi gui
|
|
926
|
阿匼取容
|
阿
|
ē ǎn qǔ róng
|
阿匼:一味迎合的样子。一味巴结别人以求得他们的喜欢
|
《新唐书 杨再思传》:“居宰相十余年,阿匼取容,无所荐达。”
|
EA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取容
|
刚正不阿
|
./NnBkNg==.html
|
e an qu rong
|
|
829
|
恩不放债
|
恩
|
ēn bù fàng zhai
|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
EB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weQ==.html
|
en bu fang zhai
|
|
686
|
恩断义绝
|
恩
|
ēn duàn yì jué
|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
|
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
ED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镜破钗分、花残月缺
|
情深义笃、相依为命
|
./NXow.html
|
en duan yi jue
|
|
807
|
思断义绝
|
思
|
ēn duàn yì jué
|
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
EDYJ
|
一般成语
|
|
|
|
./MmIyaw==.html
|
en duan yi jue
|
|
862
|
恩断意绝
|
恩
|
ēn duàn yì jué
|
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
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一折:“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莫漏泄,休将我恩断意绝,可怜我无家无业。”
|
EDY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恩断义绝、恩绝义断
|
|
./NnBvaw==.html
|
en duan yi jue
|
|
715
|
恩德如山
|
恩
|
ēn dé rú shān
|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
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
|
EDR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恩重如山
|
不共戴天
|
./ejZv.html
|
en de ru shan
|
|
863
|
恩高义厚
|
恩
|
ēn gāo yì hòu
|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
徽剧《赠剑》:“蒙公主不弃臣陋,恩高义厚。”
|
EG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深义重、恩深似海
|
|
./NnBwZQ==.html
|
en gao yi hou
|
|
717
|
恩将仇报
|
恩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
EJC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以怨报德、忘恩负义
|
以德报恩
|
./ejc4.html
|
en jiang chou bao
|
|
864
|
恩绝义断
|
恩
|
ēn jué yì duàn
|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
EJY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恩断意绝
|
恩同再造
|
./NnBwbw==.html
|
en jue yi duan
|
|
718
|
恩若再生
|
恩
|
ēn ruò zài shēng
|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
ER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同再造、恩同父母
|
仇深似海
|
./ejdz.html
|
en ruo zai sheng
|
|
911
|
恩荣并济
|
恩
|
ēn róng bìng jì
|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
ER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jdp.html
|
en rong bing ji
|
|
912
|
恩甚怨生
|
恩
|
ēn shèn yuàn shēng
|
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
《亢仓子·用道》:“恩甚则怨生,爱多则憎至。”
|
ESY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jht.html
|
en shen yuan sheng
|
|
719
|
恩山义海
|
恩
|
ēn shān yì hǎi
|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
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
ES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重如山、情深义切
|
|
./ejgy.html
|
en shan yi hai
|
|
865
|
恩深法驰
|
恩
|
ēn shēn fǎ chí
|
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恩深法驰,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
|
ESF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xaQ==.html
|
en shen fa chi
|
|
866
|
恩深似海
|
恩
|
ēn shēn sì hǎi
|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海誓山盟,各无他志。真个恩深似海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
ESSH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恩高义厚、恩深义重、恩深爱重
|
|
./NnBxcw==.html
|
en shen si hai
|
|
720
|
恩深义重
|
恩
|
ēn shēn yì zhòng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
ES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山义海、恩深似海
|
|
./ejhj.html
|
en shen yi zhong
|
|
768
|
恩深爱重
|
恩
|
ēn shēn ài zhòng
|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
京剧《白蛇传》第16场:“素贞与许郎恩深爱重……望求老禅师放他出来,夫妻重聚。”
|
ESA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深义重、恩高义厚
|
|
./NnBxOA==.html
|
en shen ai zhong
|
|
721
|
恩同父母
|
恩
|
ēn tóng fù mǔ
|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
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
ETF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恩同再造、恩若再生
|
|
./ejh3.html
|
en tong fu mu
|
|
830
|
恩同山岳
|
恩
|
ēn tóng shān yuè
|
犹恩重如山。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
ETSY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恩重如山
|
|
./M2lxOA==.html
|
en tong shan yue
|
|
769
|
恩同再生
|
恩
|
ēn tóng zài shēng
|
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
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
|
ET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同再造、恩若再生
|
血海深仇
|
./NnByMg==.html
|
en tong zai sheng
|
|
722
|
恩同再造
|
恩
|
ēn tóng zài zào
|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倘出此关,不啻恩同再造。将来如有出头之日,莫非伯伯所赐了。”
|
ETZ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再造之恩
|
恩将仇报
|
./ejk2.html
|
en tong zai zao
|
|
770
|
恩威并济
|
恩
|
ēn wēi bìng jì
|
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6回:“以为恩威并济,内外兼筹,布置得七平八稳,可以任我欲为了。”
|
EW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威并行、恩威并用、恩威并著
|
|
./NnByYw==.html
|
en wei bing ji
|
|
723
|
恩威并行
|
恩
|
ēn wēi bìng xíng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EW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
|
./ejln.html
|
en wei bing xing
|
|
755
|
恩威并用
|
恩
|
ēn wēi bìng yòng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
《三国志 吴书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EW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威并行、恩威并重
|
|
./M2lxaQ==.html
|
en wei bing yong
|
|
867
|
恩威并著
|
恩
|
ēn wēi bìng zhuó
|
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所用之人,各有职掌,恩威并著,无不钦服。”
|
EW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威并行、恩威并用、恩威并济
|
|
./NnBybQ==.html
|
en wei bing zhuo
|
|
724
|
恩威并重
|
恩
|
ēn wēi bìng zhòng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
《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EW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威并行、恩威并用
|
|
./ejlx.html
|
en wei bing zhong
|
|
726
|
恩怨分明
|
恩
|
ēn yuàn fēn míng
|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
EY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憎分明
|
暧昧不明
|
./emFh.html
|
en yuan fen ming
|
|
868
|
恩怨了了
|
恩
|
ēn yuàn liǎo liǎo
|
了了:清清楚楚。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粱》:“恩怨了了,颇快心意。”
|
EY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怨分明
|
|
./NnBydw==.html
|
en yuan liao liao
|
|
756
|
恩逾慈母
|
恩
|
ēn yú cí mǔ
|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
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
EYC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恩同父母
|
不共戴天
|
./M2lxcw==.html
|
en yu ci mu
|
|
725
|
恩有重报
|
恩
|
ēn yǒu zhòng bào
|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6回:“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
EY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mEw.html
|
en you zhong bao
|
|
869
|
恩重丘山
|
恩
|
ēn zhòng qiū shān
|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丝发;是非随定,恩重丘山。”
|
EZQS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恩重如山、恩德如山
|
不共戴天
|
./NnBzNg==.html
|
en zhong qiu shan
|
|
727
|
恩重如山
|
恩
|
ēn zhòng rú shān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
EZR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恩深义重
|
绝情寡义
|
./emFr.html
|
en zhong ru s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