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25
|
藏踪蹑迹
|
藏
|
cáng zōng niè jī
|
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
CZ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踪秘迹
|
|
./bzRj.html
|
cang zong nie ji
|
|
22269
|
嘈嘈杂杂
|
嘈
|
cáo cáo zá zá
|
指声音喧闹、杂乱扰人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有化作青蝇,在棘树上嘈嘈杂杂闹的。”
|
CC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安安静静、清清静静
|
./OTRydQ==.html
|
cao cao za za
|
|
23110
|
侧词艳曲
|
侧
|
cè cí yàn qǔ
|
侧:不正;艳:艳丽。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
|
《雅言杂录》:“少敏悟,薄行无检幅,多作侧词艳曲。”
|
CC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淫词艳曲
|
|
./ODVjaw==.html
|
ce ci yan qu
|
|
21810
|
侧目而视
|
侧
|
cè mù ér shì
|
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
CM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而生畏、望而却步、怒目而视
|
目不斜视
|
./b2Fn.html
|
ce mu er shi
|
|
22997
|
策马扬鞭
|
策
|
cè mǎ yáng biān
|
本义是举起马鞭驱赶马儿,驱马快速前行。引申义是比喻做好充分准备,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
|
CMYB
|
一般成语
|
|
|
|
./NnN3NA==.html
|
ce ma yang bian
|
|
22959
|
策顽磨钝
|
策
|
cè wán mó dùn
|
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不厌勤,抵多少策顽磨钝,也只为不如人,学做儒人。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不厌勤,抵多少策顽磨钝,也只为不如人,学做儒人。”...
|
CWM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策驽砺钝
|
|
./NjhlYw==.html
|
ce wan mo dun
|
|
21659
|
策无遗算
|
策
|
cè wú yí suàn
|
策:计谋,策划;算:计划,筹谋。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
《北齐书 幼主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
CW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发百中
|
|
./M3M0.html
|
ce wu yi suan
|
|
21812
|
恻隐之心
|
恻
|
cè yǐn zhī xīn
|
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
CY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悲天悯人
|
铁石心肠、落井下石
|
./b2Jr.html
|
ce yin zhi xin
|
|
21811
|
侧足而立
|
侧
|
cè zú ér lì
|
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
|
CZE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2Fx.html
|
ce zu er li
|
|
22961
|
岑楼齐末
|
岑
|
cén lóu qí mò
|
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
《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岑楼齐 《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岑楼齐末,不识高卑。”...
|
CLQM
|
一般成语
|
|
|
|
./Njhldw==.html
|
cen lou qi mo
|
|
21660
|
层出不穷
|
层
|
céng chū bù qióng
|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
CC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层见叠出、屡见不鲜
|
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
./M3Nl.html
|
ceng chu bu qiong
|
|
22510
|
层出迭见
|
层
|
céng chū dié jiàn
|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
清 纪昀《水经注>目录后校记》:“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 清 纪昀《水经注>目录后校记》:“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迭见,其中脱简,有自数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
CC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doaQ==.html
|
ceng chu die jian
|
|
22962
|
层出叠见
|
层
|
céng chū dié jiàn
|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
清 纪昀《水经注>目录后校记》:“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 清 纪昀《水经注>目录后校记》:“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叠见,其中脱简,有自数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
CC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层出不穷、层出迭见
|
|
./NjhmNg==.html
|
ceng chu die jian
|
|
22223
|
层层加码
|
层
|
céng céng jiā mǎ
|
层:重复,接连不断;码:砝码。形容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更高要求
|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有些指标逐级提高,层层加码,把本来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才能达到的要求,变成一年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有些指标逐级提高,层层加码,把本来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才能达到的要求,变成一年或者几个月就要做到的指标。”...
|
CCJ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ZpeQ==.html
|
ceng ceng jia ma
|
|
22222
|
层层深入
|
层
|
céng céng shēn rù
|
层:重复,接连不断。逐步达到事物的内部或逐步掌握事物的中心
|
|
CC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Zpbw==.html
|
ceng ceng shen ru
|
|
22221
|
层次分明
|
层
|
céng cì fēn míng
|
层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
|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
CC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模糊不清
|
./N3ZpZQ==.html
|
ceng ci fen ming
|
|
21813
|
层见叠出
|
层
|
céng jiàn dié chū
|
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
|
《文献通考 经籍五二》:“于是缘业之说,因果之说,六根、六尘、四大、十二缘生之说,层见叠出,宏远微妙 《文献通考 经籍五二》:“于是缘业之说,因果之说,六根、六尘、四大、十二缘生之说,层见叠出,宏远微妙。”...
|
CJ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层出不穷、层见迭出
|
|
./b2M0.html
|
ceng jian die chu
|
|
22093
|
曾经沧海
|
曾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
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CJ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多识广、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
初出茅庐、乳臭未干、孤陋寡闻
|
./MnMzbQ==.html
|
ceng jing cang hai
|
|
22095
|
曾几何时
|
曾
|
céng jǐ hé shí
|
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才过了多少时间。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
宋 赵彦端《介庵词 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
CJ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稍纵即逝、转瞬之间、弹指之间
|
遥遥无期、久而久之、天长地久
|
./MnVoZw==.html
|
ceng ji he shi
|
|
21814
|
层峦叠嶂
|
层
|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
峦:山峰;嶂:高耸、险峻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也作“层岩叠峰”、“重峦 峦:山峰;嶂:高耸、险峻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也作“层岩叠峰”、“重峦叠幛”。...
|
宋 陆九渊《与王谦仲书》:“方丈檐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
|
CL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山万壑
|
一马平川
|
./b2Nl.html
|
ceng luan die zhang
|
|
22511
|
层峦迭嶂
|
层
|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
峦: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层、迭:重复,一层加上一层。形容山峰起伏,连绵重迭。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此则层峦迭嶂,与江势争雄峭。
|
CL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山万壑
|
一马平川
|
./Mzdocw==.html
|
ceng luan die zhang
|
|
23089
|
层楼叠榭
|
层
|
céng lóu dié xiè
|
层:重复,接连不断;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原来并不是个集镇,只有几家人家,住在这山坡之上。因山有高下,故看去如层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原来并不是个集镇,只有几家人家,住在这山坡之上。因山有高下,故看去如层楼叠榭一般。”...
|
CL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层台累榭
|
|
./N3ZpNA==.html
|
ceng lou die xie
|
|
23088
|
层山叠嶂
|
层
|
céng shān dié zhàng
|
层:层次;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叠:重复。形容山峰起伏,连绵重叠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6回:“约行数十里,但见前面层山叠嶂,险恶异常。”
|
CS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层峦叠嶂
|
|
./N3ZodQ==.html
|
ceng shan die zhang
|
|
22512
|
层见迭出
|
层
|
céng xiàn dié chū
|
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
《文献通考 经籍五二》:“于是缘业之说,因果之说,六根、六尘、四大、十二缘生之说,层见迭出,宏远微妙 《文献通考 经籍五二》:“于是缘业之说,因果之说,六根、六尘、四大、十二缘生之说,层见迭出,宏远微妙。...
|
CX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层出不穷、层见迭出
|
|
./MzdpMg==.html
|
ceng xian die chu
|
|
22040
|
刺刺不休
|
刺
|
cì cì bù xiū
|
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
唐 韩愈《送殷员外序》:“出门惘惘,有离别可怜之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休。”
|
CCB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唠唠叨叨、喋喋不休
|
言简意赅
|
./c2R5.html
|
ci ci bu xiu
|
|
22417
|
刺股读书
|
刺
|
cì gǔ dú shū
|
比喻刻苦攻读。
|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
CGDS
|
一般成语
|
|
|
|
./c2U4.html
|
ci gu du shu
|
|
22041
|
刺股悬梁
|
刺
|
cì gǔ xuán liáng
|
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CG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悬梁刺骨、秉烛夜读
|
不学无术
|
./c2Vp.html
|
ci gu xuan liang
|
|
23093
|
刺骨悬梁
|
刺
|
cì gǔ xuán liáng
|
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可怜刺骨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
CG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刺股悬梁
|
|
./ODUzNA==.html
|
ci gu xuan liang
|
|
22885
|
刺虎持鹬
|
刺
|
cì hǔ chí yù
|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
《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 《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
|
CH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
./M2M5Ng==.html
|
ci hu chi yu
|
|
22888
|
赐茅授土
|
赐
|
cì máo shòu tǔ
|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
|
CMST
|
一般成语
|
|
|
|
./M2NhdQ==.html
|
ci mao shou tu
|
|
22892
|
刺上化下
|
刺
|
cì shàng huà xià
|
讽谕国君,教化下民。
|
|
CSHX
|
一般成语
|
|
|
|
./M2NjaQ==.html
|
ci shang hua xia
|
|
22897
|
刺心刻骨
|
刺
|
cì xīn kè gǔ
|
①谓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内心极其悲愤。
|
清·陈确《答恽促升书》:“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诚多言矣。”
|
CXK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铭心刻骨、刺心切骨
|
|
./M2Nkdw==.html
|
ci xin ke gu
|
|
22898
|
刺心裂肝
|
刺
|
cì xīn liè gān
|
谓悲痛至极。
|
明·张居正《答参军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
CXL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NlNg==.html
|
ci xin lie gan
|
|
22899
|
刺心切骨
|
刺
|
cì xīn qiē gǔ
|
见“刺心刻骨”。
|
明·于晃《乞恩疏》:“古今人臣于忠,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臣之痛愤,刺心切骨,何时可已!”
|
CXQ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刺心刻骨
|
|
./M2NlZw==.html
|
ci xin qie gu
|
|
22413
|
词不逮理
|
词
|
cí bù dài lǐ
|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
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 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
CBDL
|
一般成语
|
|
|
|
./czlp.html
|
ci bu dai li
|
|
21705
|
词不达意
|
词
|
cí bù dá yì
|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
CB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不尽意、拐弯抹角
|
酣畅淋漓、言必有中
|
./NGE2.html
|
ci bu da yi
|
|
22036
|
辞不达意
|
辞
|
cí bù dá yì
|
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
|
CB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词不达意、言不及辞
|
言必有中
|
./c2Jn.html
|
ci bu da yi
|
|
22156
|
辞不达义
|
辞
|
cí bù dá yì
|
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本《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
语出《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
CB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辞不达意
|
言必有中
|
./M2M2eQ==.html
|
ci bu da yi
|
|
22034
|
慈悲为本
|
慈
|
cí bēi wéi běn
|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
《南齐书 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
CB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慈悲为怀
|
|
./c2Fj.html
|
ci bei wei ben
|
|
22185
|
慈悲为怀
|
慈
|
cí bēi wéi huái
|
佛教认为人应以救助普济他人疾苦为己任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慈悲为怀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罗宅。”
|
CB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慈悲为本
|
|
./NnAyMg==.html
|
ci bei wei huai
|
|
22157
|
辞多受少
|
辞
|
cí duō shòu shǎo
|
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
《周书 裴文举传》:“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恒自谦逊,辞多受少。
|
CD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M4Mg==.html
|
ci duo shou shao
|
|
22416
|
辞富居贫
|
辞
|
cí fù jū pín
|
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
《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
CFJ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c2Jx.html
|
ci fu ju pin
|
|
22886
|
辞简义赅
|
辞
|
cí jiǎn yì gāi
|
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
《清史稿·刑法志一》:“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义赅,易致舛讹,于每篇正文后增用总注,疏解律义。 《清史稿·刑法志一》:“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义赅,易致舛讹,于每篇正文后增用总注,疏解律义。”...
|
CJ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辞简意赅
|
|
./M2M5cQ==.html
|
ci jian yi gai
|
|
22035
|
慈眉善目
|
慈
|
cí méi shàn mù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
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CM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和蔼可亲
|
凶神恶煞
|
./c2Ft.html
|
ci mei shan mu
|
|
22980
|
慈眉善眼
|
慈
|
cí méi shàn yǎn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同“慈眉善目”。
|
沈从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还有戴小圆帽的中国尼姑,脸冻得红红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篮子和 沈从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还有戴小圆帽的中国尼姑,脸冻得红红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篮子和小罐子,出卖庵堂中的产品,蜂蜜和鸡蛋,酸辣子与豆腐乳。”...
|
CMSY
|
一般成语
|
|
|
|
./Njhxaw==.html
|
ci mei shan yan
|
|
22890
|
词穷理绝
|
词
|
cí qióng lǐ jué
|
同“词穷理尽”。
|
《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 《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
CQ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词穷理尽
|
|
./M2NieQ==.html
|
ci qiong li jue
|
|
22414
|
词穷理极
|
词
|
cí qióng lǐ jí
|
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
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七之五》:“诚原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清,辞穷理极,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 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七之五》:“诚原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清,辞穷理极,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
|
CQLJ
|
一般成语
|
|
|
|
./c2Ey.html
|
ci qiong li ji
|
|
21706
|
词穷理屈
|
词
|
cí qióng lǐ qū
|
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
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
|
CQL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理屈词穷
|
|
./NGFn.html
|
ci qiong li qu
|
|
22891
|
辞穷理屈
|
辞
|
cí qióng lǐ qū
|
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无话可说。
|
《宋书·郑鲜之传》:“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辞穷理屈,然后 《宋书·郑鲜之传》:“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辞穷理屈,然后置之。”...
|
CQL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词穷理屈
|
|
./M2NjOA==.html
|
ci qiong li qu
|
|
22889
|
辞巧理拙
|
辞
|
cí qiǎo lǐ zhuō
|
文辞虽然浮华,但不能阐明道理。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公孙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
|
CQL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NiNA==.html
|
ci qiao li zh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