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35
|
知人善任
|
知
|
zhī rén shàn rèn
|
了解下属;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
汉 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
ZR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任人唯贤
|
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
./MnV2dw==.html
|
zhi ren shan ren
|
|
21244
|
知人下士
|
知
|
zhī rén xià shì
|
知:识别。下士: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
|
明·李贽《焚书·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
ZR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FlNA==.html
|
zhi ren xia shi
|
|
20434
|
知人之明
|
知
|
zhī rén zhī míng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
ZR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人之鉴
|
|
./MndjNA==.html
|
zhi ren zhi ming
|
|
21250
|
只身孤影
|
只
|
zhī shēn gū yǐng
|
只:单独的。指孤单一人。亦作“只影孤形”、“只影单形”。
|
宋·葛长庚《水龙吟》词:“人间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
|
ZS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形单影只、只影孤形、只影单形
|
成双成对
|
./NjFocQ==.html
|
zhi shen gu ying
|
|
20409
|
知书达礼
|
知
|
zhī shū dá lǐ
|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
《群音类选 牧羊记 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达礼。”
|
ZS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书识礼、知书明理、通情达理
|
愚昧无知
|
./MncxYQ==.html
|
zhi shu da li
|
|
20895
|
知书明理
|
知
|
zhī shū míng lǐ
|
有才学,懂礼仪
|
老舍《骆驼样子》:“仿佛谁都是混帐,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
|
ZS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书识礼、知书通礼、知书知礼
|
|
./N3g2ZQ==.html
|
zhi shu ming li
|
|
21611
|
只手单拳
|
只
|
zhī shǒu dān quán
|
只:单。比喻一个人力量弱小
|
明·沈璟《义侠记·委嘱》:“我不在家呵,你是只手单拳,若被人欺压遭人骗,我回来后将他消遣。”
|
ZSD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单枪匹马
|
|
./NzdwNg==.html
|
zhi shou dan quan
|
|
20974
|
知疼着热
|
知
|
zhī téng zháo rè
|
形容对人十分关心爱护(多指亲人)。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亲生的,正在乎知疼着热,才是儿子。”
|
ZT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疼着痒
|
|
./MnduaQ==.html
|
zhi teng zhao re
|
|
20678
|
知疼着痒
|
知
|
zhī téng zháo yǎng
|
形容对亲人的关怀、体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无奈二姐倒是个多情的人,以为贾琏是终身之主了,凡事倒还知疼着痒。”
|
ZT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疼着热
|
|
./NjFtcQ==.html
|
zhi teng zhao yang
|
|
21259
|
枝外生枝
|
枝
|
zhī wài shēng zhī
|
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节外生枝”。
|
清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善观场者,止于前数出所见,记其人之姓名。十出以后, 皆是枝外生枝, 清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善观场者,止于前数出所见,记其人之姓名。十出以后, 皆是枝外生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
ZW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节外生枝
|
|
./NjFuaw==.html
|
zhi wai sheng zhi
|
|
20239
|
知无不言
|
知
|
zhī wú bù yán
|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言:说话)。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
|
《魏书 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不言。”
|
ZW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畅所欲言
|
默不做声、吞吞吐吐、闪烁其辞
|
./MnRjMg==.html
|
zhi wu bu yan
|
|
20279
|
支吾其词
|
支
|
zhī wú qí cí
|
言辞躲躲闪闪;搪塞应付(支吾:言词不清)。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这句话不便向时筱仁说明,只得支吾其词道。”
|
ZW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词、闪烁其词、吞吞吐吐
|
一针见血、一语道破、开门见山
|
./MnUxbQ==.html
|
zhi wu qi ci
|
|
21260
|
知微知彰
|
知
|
zhī wēi zhī zhāng
|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
《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
ZW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
|
./NjFvNA==.html
|
zhi wei zhi zhang
|
|
21608
|
支吾其辞
|
支
|
zhī wū qí cí
|
支吾:言辞不清。指言语含糊,搪塞应付,不肯爽快地道出实情
|
叶圣陶《秋》:“她心里固然不舒服,脸上却不好意思发作,便支吾其辞说忘了。”
|
ZW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吾其词
|
开门见山
|
./NnpkNg==.html
|
zhi wu qi ci
|
|
20679
|
知往鉴今
|
知
|
zhī wǎng jiàn jīn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明·无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鉴今,驱曹荡吴,非同小可也。”
|
ZW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借古鉴今
|
|
./NjFudQ==.html
|
zhi wang jian jin
|
|
21262
|
知羞识廉
|
知
|
zhī xiū shí lián
|
羞:羞愧。廉:廉耻。指人知道羞愧、廉耻。形容有修养。
|
明·汤显祖《紫钗记·玉工伤感》:“小妮子非抛闪,知羞识廉。”
|
ZXS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FwaQ==.html
|
zhi xiu shi lian
|
|
20441
|
只言片语
|
只
|
zhī yán piàn yǔ
|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
张洁《沉重的翅膀》:“让谁听了只言片语,给你来个断章取义,你受得了吗?”
|
ZYP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只字片言
|
|
./MndmZw==.html
|
zhi yan pian yu
|
|
20682
|
枝叶扶疏
|
枝
|
zhī yè fú shū
|
扶疏:繁茂纷披的样子。形容树木长势良好;颇为繁盛。也可用来形容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还可用来形容文章内 扶疏:繁茂纷披的样子。形容树木长势良好;颇为繁盛。也可用来形容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还可用来形容文章内容充实。...
|
汉 扬雄《解嘲》:“顾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
|
ZY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枝繁叶茂、子孙满堂
|
|
./NjFzMA==.html
|
zhi ye fu shu
|
|
21267
|
枝叶扶苏
|
枝
|
zhī yè fú sū
|
见“枝叶扶疏”。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
ZY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枝叶扶疏、支叶扶疏
|
|
./NjFzYQ==.html
|
zhi ye fu su
|
|
20247
|
知易行难
|
知
|
zhī yì xíng nán
|
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
《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
ZYX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行易知难
|
./MnRobQ==.html
|
zhi yi xing nan
|
|
20894
|
知遇之感
|
知
|
zhī yù zhī gǎn
|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感:感激。对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感激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
ZY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遇之恩
|
刻骨仇恨
|
./N3d6Zw==.html
|
zhi yu zhi gan
|
|
20893
|
知遇之荣
|
知
|
zhī yù zhī róng
|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1回:“臣子遭缝明圣之主,知遇之荣,不要说六尺之躯。”
|
ZY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d6Ng==.html
|
zhi yu zhi rong
|
|
20684
|
知遇之恩
|
知
|
zhī yù zhī ēn
|
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
ZY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恩大德、雨露之恩、知遇之感
|
切骨之恨、血海深仇
|
./NjF1aQ==.html
|
zhi yu zhi en
|
|
21274
|
只争旦夕
|
只
|
zhī zhēng dàn xī
|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
ZZ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只争朝夕
|
|
./NjF4dQ==.html
|
zhi zheng dan xi
|
|
20689
|
支支吾吾
|
支
|
zhī zhī wú wú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
ZZ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吾其词
|
清清楚楚
|
./NjF5eQ==.html
|
zhi zhi wu wu
|
|
20350
|
只字不提
|
只
|
zhī zì bù tí
|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
冰心《关于男人》:“至于儿女们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
ZZ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绝口不提
|
|
./MnY0aQ==.html
|
zhi zi bu ti
|
|
21610
|
只字片言
|
只
|
zhī zì piàn yán
|
只:一个。指零星的文字和言语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只字片言曾蒙激赏。”
|
ZZP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片言只语、片言只字、片言一字
|
|
./Nzducw==.html
|
zhi zi pian yan
|
|
20263
|
知足不辱
|
知
|
zhī zú bù rǔ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
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ZZ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止不辱
|
|
./MnRyMg==.html
|
zhi zu bu ru
|
|
20600
|
知足常乐
|
知
|
zhī zú cháng lè
|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
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ZZ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乐无知命、自得其乐、心满意足
|
愤愤不平、郁郁寡欢、忧天悯人
|
./Mno5eQ==.html
|
zhi zu chang le
|
|
20989
|
知足知止
|
知
|
zhī zú zhī zhǐ
|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
《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尽。”
|
ZZ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
./MnphOA==.html
|
zhi zu zhi zhi
|
|
21211
|
知恩报德
|
知
|
zhī ēn bào dé
|
受别人的恩惠,心存感激意图报答
|
《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
ZE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恩报恩
|
|
./NjByMg==.html
|
zhi en bao de
|
|
20663
|
知恩报恩
|
知
|
zhī ēn bào ēn
|
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亦作“知恩报德”,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
ZEB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恩图报、知恩报德
|
恩将仇报
|
./NjByYw==.html
|
zhi en bao en
|
|
21280
|
忠不避危
|
忠
|
zhōng bù bì wēi
|
忠:忠于。避:回避。忠于职守,不回避危险,
|
《晏子》:“忠不避危,爱无恶言。”
|
ZBB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IxZw==.html
|
zhong bu bi wei
|
|
20773
|
中饱私囊
|
中
|
zhōng bǎo sī náng
|
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
ZBS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饱其私囊
|
大公无私
|
./Nm4yZQ==.html
|
zhong bao si nang
|
|
20692
|
终成泡影
|
终
|
zhōng chéng pào yǐng
|
结果一场空,一无所有
|
|
ZCP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化为泡影
|
如愿以偿
|
./NjIyYQ==.html
|
zhong cheng pao ying
|
|
21284
|
中道而废
|
中
|
zhōng dào ér fèi
|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
ZDE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途而废、中途而废、中道而止
|
|
./NjIzZQ==.html
|
zhong dao er fei
|
|
21285
|
钟鼎之家
|
钟
|
zhōng dǐng zhī jiā
|
富贵宦达之家。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
ZD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钟鼎人家
|
|
./NjI0OA==.html
|
zhong ding zhi jia
|
|
21286
|
忠贯白日
|
忠
|
zhōng guàn bái rì
|
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形容忠诚无比。亦作“忠心贯日”。
|
《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
ZGB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忠贯日月、忠心贯日
|
|
./NjI1Yw==.html
|
zhong guan bai ri
|
|
20291
|
忠肝义胆
|
忠
|
zhōng gān yì dǎn
|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
ZGY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赤胆忠心、忠心赤胆
|
|
./MnU5ZQ==.html
|
zhong gan yi dan
|
|
20815
|
中江举帆
|
中
|
zhōng jiāng jǔ fān
|
中:到中心;举:升起,扬起。到江中心升起船帆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
ZJJ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o5dQ==.html
|
zhong jiang ju fan
|
|
20888
|
忠君爱国
|
忠
|
zhōng jūn ài guó
|
对君主忠贞,对国家挚爱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此人虽则商贾之流,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
|
ZJA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忠君报国
|
|
./N3doNA==.html
|
zhong jun ai guo
|
|
21546
|
中馈乏人
|
中
|
zhōng kuì fá rén
|
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指没有妻子。
|
《周易 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
ZKF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中馈犹虚
|
|
./Nm4ybw==.html
|
zhong kui fa ren
|
|
20907
|
钟馗捉鬼
|
钟
|
zhōng kuí zhuō guǐ
|
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
|
宋·王莹《群书类编故事·梦钟馗》:“钟馗捉鬼。”
|
ZK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ZhZw==.html
|
zhong kui zhuo gui
|
|
20521
|
中流砥柱
|
中
|
zhōng liú dǐ zhù
|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ZL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砥柱中流
|
随波逐流
|
./MnhsNA==.html
|
zhong liu di zhu
|
|
20519
|
中流击楫
|
中
|
zhōng liú jī jí
|
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
《晋书 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ZL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发图强
|
委靡不振
|
./MnhqcQ==.html
|
zhong liu ji ji
|
|
21296
|
中流一壸
|
中
|
zhōng liú yī xíng
|
喻可贵难得。语出《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壸千金。”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
|
语出《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壸千金。”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
|
ZLYX
|
一般成语
|
|
|
|
./NjJhbQ==.html
|
zhong liu yi xing
|
|
20352
|
中立不倚
|
中
|
zhōng lì bù yǐ
|
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
《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
ZL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偏不倚
|
偏听偏信
|
./MnY1Mg==.html
|
zhong li bu yi
|
|
20457
|
钟鸣鼎食
|
钟
|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
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豪华、排场。钟鸣:吃饭时敲钟;鼎食:列鼎而食。
|
唐 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ZM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衣玉食、灯红酒绿、花天酒地
|
粗茶淡饭、荆钗布裙、食淡衣粗
|
./Mnducw==.html
|
zhong ming ding shi
|
|
20295
|
终南捷径
|
终
|
zhōng nán jié jìng
|
指达到目的地最便捷的途径。终南:陕西终南山;捷径:近路。
|
元 卢挚《蟾宫曲 咸阳怀古》:“见终南捷径休忙,茅宇松窗。”
|
ZN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ViYw==.html
|
zhong nan jie jing
|
|
21302
|
终其天年
|
终
|
zhōng qí tiān nián
|
终:结束。天年:人的自然寿命。指年老而死。
|
《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淮南子·精神训》:“虽情心郁殪,形性屈竭,犹不得已自强也 《庄子·山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淮南子·精神训》:“虽情心郁殪,形性屈竭,犹不得已自强也。故莫能终其天年。”...
|
ZQT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寿终正寝、终养天年
|
不得善终
|
./NjJmYw==.html
|
zhong qi tian n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