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60
|
异端邪说
|
异
|
yì duān xié shuō
|
邪说:有害的学说。异端:不符合正统的思想或理论。与正统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观或学说。
|
宋 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异端邪说日交驰,圣哲攻之心费辞。”
|
YD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妖言惑众
|
|
./MnM3OA==.html
|
yi duan xie shuo
|
|
25355
|
意得志满
|
意
|
yì dé zhì mǎn
|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
YD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意满志得
|
|
./NWx6eQ==.html
|
yi de zhi man
|
|
25029
|
异地相逢
|
异
|
yì dì xiāng féng
|
异地:他乡。在他乡相遇。
|
唐·李咸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
|
YD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他乡遇故知
|
|
./MnEzZQ==.html
|
yi di xiang feng
|
|
25210
|
易地而处
|
易
|
yì dì ér chǔ
|
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
三国 魏 曹髦《少康、汉高祖论》:“社稷几倾,若与少康易地而处,或未能复大禹之绩也。”
|
YDE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设身处地
|
|
./MnQ0dQ==.html
|
yi di er chu
|
|
25841
|
易放难收
|
易
|
yì fàng nán shōu
|
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
|
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
|
YF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k1NA==.html
|
yi fang nan shou
|
|
24997
|
义愤填膺
|
义
|
yì fèn tián yīng
|
膺:胸。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
|
南朝 梁 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
YF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怒人怨、满腔义愤
|
麻木不仁、卑躬屈膝
|
./MnBuaw==.html
|
yi fen tian ying
|
|
25038
|
亦复如是
|
亦
|
yì fù rú shì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YF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亦复如此
|
|
./MnE2cQ==.html
|
yi fu ru shi
|
|
25374
|
益国利民
|
益
|
yì guó lì mín
|
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
《周书·文帝纪下》:“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新制。”
|
YGL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利国利民
|
祸国殃民
|
./NW1sdw==.html
|
yi guo li min
|
|
25369
|
艺高胆大
|
艺
|
yì gāo dǎn dà
|
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
YG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艺高人胆大
|
|
./NW1kdQ==.html
|
yi gao dan da
|
|
24921
|
一呼百应
|
一
|
yì hū bǎi yìng
|
呼:召唤。应:响应。一人发出号召;众人纷纷响应。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应,远近闻名,人人畏惧,是一个公行大盗,通天神棍。”
|
YH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呼百诺、应者云集、响应风从
|
孤立无援、孤家寡人、孤掌难鸣
|
./Mm9wZQ==.html
|
yi hu bai ying
|
|
24776
|
异乎寻常
|
异
|
yì hū xún cháng
|
异:不同;寻常:平常 。不同于平常。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耽误了点年纪,还没有甚么要紧,还把他的脾气惯得异乎寻常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耽误了点年纪,还没有甚么要紧,还把他的脾气惯得异乎寻常的出奇。”...
|
YH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与众不同
|
平淡无奇
|
./Mm4xbw==.html
|
yi hu xun chang
|
|
25386
|
义结金兰
|
义
|
yì jié jīn lán
|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
《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
YJ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刎颈之交、生死之交、志同道合
|
不共戴天、狭路相逢、冤家对头
|
./NW4yMA==.html
|
yi jie jin lan
|
|
24999
|
异军突起
|
异
|
yì jūn tū qǐ
|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
YJT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树一帜、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
|
./MnBvbw==.html
|
yi jun tu qi
|
|
24929
|
衣锦还乡
|
衣
|
yì jǐn huán xiāng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
YJ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叶落归根、衣锦荣归、荣归故里
|
离乡背井
|
./Mm9zNg==.html
|
yi jin huan xiang
|
|
25388
|
衣锦荣归
|
衣
|
yì jǐn róng guī
|
衣:穿;绵: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归:回故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光荣地回到故乡;指富贵显达后回到故乡;向亲 衣:穿;绵: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归:回故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光荣地回到故乡;指富贵显达后回到故乡;向亲友乡里炫耀。...
|
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如今衣锦荣归,见母亲走一遭去。”
|
YJR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衣锦还乡、叶落归根、荣归故里
|
离乡背井
|
./NW4zZQ==.html
|
yi jin rong gui
|
|
24948
|
衣锦夜行
|
衣
|
yì jǐn yè xíng
|
穿了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比喻身居官位;却未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
|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
YJ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衣绣夜行
|
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
./MnAxbQ==.html
|
yi jin ye xing
|
|
25204
|
异口同声
|
异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
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
YK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口皆碑、不约而同、众口一词
|
众说纷纭、大相径庭
|
./MnN4dw==.html
|
yi kou tong sheng
|
|
25389
|
忆苦思甜
|
忆
|
yì kǔ sī tián
|
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
|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
|
YK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43aw==.html
|
yi ku si tian
|
|
25680
|
意料之外
|
意
|
yì liào zhī wài
|
没有想到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剿。”...
|
YL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乎意料
|
意料之中、不出所料
|
./NmxxbQ==.html
|
yi liao zhi wai
|
|
25396
|
议论纷纷
|
议
|
yì lùn fēn fēn
|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
YL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长论短、众说纷纭、说长道短
|
哑口无言、万马齐喑、噤若寒蝉
|
./NW5pNA==.html
|
yi lun fen fen
|
|
25094
|
异名同实
|
异
|
yì míng tóng shí
|
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
《庄子·知北游》:“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
YM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IxMA==.html
|
yi ming tong shi
|
|
25123
|
溢美溢恶
|
溢
|
yì měi yì lè
|
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
《庄子·人世间》:“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YM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JpOA==.html
|
yi mei yi le
|
|
25399
|
溢美之辞
|
溢
|
yì měi zhī cí
|
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之言”。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高雨农序》:“雨农遽为之序,且有溢美之辞。”
|
YM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溢美之言
|
|
./NW5scQ==.html
|
yi mei zhi ci
|
|
25400
|
溢美之言
|
溢
|
yì měi zhī yán
|
过分夸奖的话。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YM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过甚其辞、言过其实
|
|
./NW5tMA==.html
|
yi mei zhi yan
|
|
24772
|
意马心猿
|
意
|
yì mǎ xīn yuán
|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
YM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猿意马
|
|
./Mm4waw==.html
|
yi ma xin yuan
|
|
25681
|
意满志得
|
意
|
yì mǎn zhì dé
|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同“意得志满”。
|
清 黄宗羲《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一第进士,便意满志得,以为读书之事毕矣。”
|
YM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意得志满
|
|
./Nmxxdw==.html
|
yi man zhi de
|
|
25067
|
抑强扶弱
|
抑
|
yì qiáng fú ruò
|
抑:压制;扶:帮助。压制强暴,扶助弱小。
|
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本事》:“于是勾践抑强扶弱,绝恶反之于善。”
|
YQ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锄强扶弱
|
|
./MnFqcw==.html
|
yi qiang fu ruo
|
|
25818
|
邑犬群吠
|
邑
|
yì quǎn qún fèi
|
邑:乡邑。乡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
|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
YQQ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3BsbQ==.html
|
yi quan qun fei
|
|
25972
|
意气飞扬
|
意
|
yì qì fēi yáng
|
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0回:“小柳儿唱得声情激越,意气飞扬。”
|
YQ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意气轩昂、意气风发
|
|
./MzBuNA==.html
|
yi qi fei yang
|
|
25232
|
意气风发
|
意
|
yì qì fēng fā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YQ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采飞扬、意气焕发、英姿飒爽
|
精神不振、心灰意冷、垂头丧气
|
./MnR3Mg==.html
|
yi qi feng fa
|
|
25121
|
意气相得
|
意
|
yì qì xiāng dé
|
形容志趣极其相合。
|
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
YQ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意气相投
|
|
./MnJoNA==.html
|
yi qi xiang de
|
|
25218
|
意气相投
|
意
|
yì qì xiāng tóu
|
意气:志趣和性格。志趣和性格彼此十分投合。
|
元 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三折:“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
|
YQX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气味相投、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
臭味相投、一丘之貉
|
./MnRjdw==.html
|
yi qi xiang tou
|
|
25415
|
义气相投
|
义
|
yì qì xiāng tóu
|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
明·崔时佩《西厢记·金兰判袂》:“同袍兄弟胜同袍,义气相投漆和胶。”
|
YQX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投意合
|
|
./NW8wZw==.html
|
yi qi xiang tou
|
|
24843
|
意气扬扬
|
意
|
yì qì yáng yáng
|
意气:意志;气概;扬扬:得意昂扬的样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YQ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洋洋自得、意气洋洋
|
灰心丧气
|
./Mm50cQ==.html
|
yi qi yang yang
|
|
25081
|
意气用事
|
意
|
yì qì yòng shì
|
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办事。处理事情只凭个人一时的情绪。
|
清 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初稿》:“潜心力行,以求实得,始知曩日意气用事,刻意破除,久归平贴。”
|
YQ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思而行
|
三思而行
|
./MnF1Yw==.html
|
yi qi yong shi
|
|
25186
|
异曲同工
|
异
|
yì qǔ tóng gōng
|
异:不同的;曲:曲调;工:工巧;精致。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却 异:不同的;曲:曲调;工:工巧;精致。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却是同样的出色。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作“同工异曲。”...
|
唐 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YQT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约而同、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
|
./MnNvNg==.html
|
yi qu tong gong
|
|
25800
|
屹然不动
|
屹
|
yì rán bù dòng
|
屹然:高耸的样子。像山一样高耸而坚定,不可动摇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全军却伏在营里,屹然不动。”
|
YR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纹丝不动
|
风雨飘摇
|
./N2Z6OA==.html
|
yi ran bu dong
|
|
25092
|
毅然决然
|
毅
|
yì rán jué rán
|
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形容意志坚强果断。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8回:“窦世豪得了这封信,所以毅然决然,借点原由同洋人反对,彼此分手。”
|
YR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当机立断、坚决果断
|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
./MnIwZw==.html
|
yi ran jue ran
|
|
25799
|
屹然挺立
|
屹
|
yì rán tǐng lì
|
屹然:高耸的样子。像山峰一样高耸而坚定地直立着
|
|
YRT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Z5eQ==.html
|
yi ran ting li
|
|
25211
|
易如反掌
|
易
|
yì rú fǎn zhǎng
|
像翻转手掌一样;比喻做事很容易。
|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
YR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挥而就、轻而易举、信手拈来
|
来之不易、难于登天
|
./MnQ1NA==.html
|
yi ru fan zhang
|
|
25435
|
议事日程
|
议
|
yì shì rì chéng
|
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日程表;计划好的按日安排的工作进程表;这里指安排好的日期。在计划之内的讨 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日程表;计划好的按日安排的工作进程表;这里指安排好的日期。在计划之内的讨论、办理事情的日期。...
|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放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执行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放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执行起来。”...
|
YSR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9uaQ==.html
|
yi shi ri cheng
|
|
25437
|
轶事遗闻
|
轶
|
yì shì yí wén
|
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
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
YS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遗闻轶事
|
|
./NW9vdw==.html
|
yi shi yi wen
|
|
25050
|
一石二鸟
|
一
|
yì shí èr niǎo
|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
YSE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
得不偿失、劳而不获、徒劳无功
|
./MnFjdQ==.html
|
yi shi er niao
|
|
24894
|
异途同归
|
异
|
yì tú tóng guī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
YTT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不约而同
|
大相径庭、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
./Mm9lMA==.html
|
yi tu tong gui
|
|
25713
|
意外之财
|
意
|
yì wài zhī cái
|
意料之外的钱财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且说周老爷凭空得了一千五百块洋钱,也算意外之财,拿了他便一直前往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且说周老爷凭空得了一千五百块洋钱,也算意外之财,拿了他便一直前往浙江。”...
|
YW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M3ZQ==.html
|
yi wai zhi cai
|
|
25267
|
意味深长
|
意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
YW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意深长、语重情长、语重心长
|
兴味索然、索然无味
|
./MnpxMg==.html
|
yi wei shen chang
|
|
25148
|
义无反顾
|
义
|
yì wú fǎn gù
|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
YWF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勇往直前、破釜沉舟
|
畏首畏尾、畏缩不前
|
./MnJ6cQ==.html
|
yi wu fan gu
|
|
25468
|
异香扑鼻
|
异
|
yì xiāng pū bí
|
不同寻常的香味扑鼻而来。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土行孙看见妃子脸似桃花,异香扑鼻,不觉动力欲心。”
|
YXP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BneQ==.html
|
yi xiang pu bi
|
|
25798
|
异香异气
|
异
|
yì xiāng yì qì
|
特异的香味和气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他就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又拾了一包末药作引子,异香异气的。”
|
YX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Z4YQ==.html
|
yi xiang yi qi
|
|
25467
|
意想不到
|
意
|
yì xiǎng bù dào
|
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
YX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乎意料
|
意料之中
|
./NXBnbw==.html
|
yi xiang bu d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