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79
|
惊皇失措
|
惊
|
jīng huáng shī cuò
|
同“惊惶失措”。
|
|
JHSC
|
一般成语
|
|
|
|
./NDFnbw==.html
|
jing huang shi cuo
|
|
15605
|
惊惶无措
|
惊
|
jīng huáng wú cuò
|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幺办才好。
|
《北齐书 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JH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惶失措
|
|
./NDFoaQ==.html
|
jing huang wu cuo
|
|
15429
|
惊慌失措
|
惊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
《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JH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惶失措、张皇失措
|
泰然自若、谈笑自若、处处泰然
|
./MWk5Yw==.html
|
jing huang shi cuo
|
|
15604
|
惊慌失色
|
惊
|
jīng huāng shī sè
|
见“惊惶失色”。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
|
JH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慌失措
|
镇定自若
|
./NDFneQ==.html
|
jing huang shi se
|
|
16280
|
惊慌无措
|
惊
|
jīng huāng wú cuò
|
同“惊惶失措”。
|
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更深夜静,不提防汉兵直抵矶下,鼓噪而前,惊慌无措。”
|
JHW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慌失措
|
泰然自若
|
./NDFocw==.html
|
jing huang wu cuo
|
|
15828
|
惊鸿艳影
|
惊
|
jīng hóng yàn yǐng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
JH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cycQ==.html
|
jing hong yan ying
|
|
16281
|
惊魂夺魄
|
惊
|
jīng hún duó pò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老舍《四世同堂》:“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 老舍《四世同堂》:“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上去。”...
|
JHD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魂摄魄
|
|
./NDFpMg==.html
|
jing hun duo po
|
|
15055
|
惊魂动魄
|
惊
|
jīng hún dòng pò
|
形容十分恐惧
|
清 陈确《示儿帖》:“《易》曰:‘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读《易》至此,未尝不 清 陈确《示儿帖》:“《易》曰:‘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读《易》至此,未尝不惊魂动魄,心胆堕地也。”...
|
JHD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心动魄
|
|
./YTJp.html
|
jing hun dong po
|
|
16282
|
惊魂落魄
|
惊
|
jīng hún luò pò
|
同“惊魂丧魄”。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魄,不敢再战。”...
|
JHL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魂丧魄、惊魂失魄
|
|
./NDFpYw==.html
|
jing hun luo po
|
|
16284
|
惊魂摄魄
|
惊
|
jīng hún shè pò
|
见“惊魂夺魄”。
|
《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
JHS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魂夺魄
|
|
./NDFpdw==.html
|
jing hun she po
|
|
15606
|
惊魂失魄
|
惊
|
jīng hún shī pò
|
同“惊魂丧魄”。
|
《抗日歌谣·歌颂八路军》:“八路,八路……赛如猛虎;敌人一见,惊魂失魄掉屁股。”
|
JHS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魂丧魄、惊魂落魄
|
|
./NDFqNg==.html
|
jing hun shi po
|
|
16283
|
惊魂丧魄
|
惊
|
jīng hún sàng pò
|
形容十分恐惧。
|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
JHS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魂落魄、惊魂失魄
|
|
./NDFpbQ==.html
|
jing hun sang po
|
|
15527
|
惊魂未定
|
惊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
宋 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
JH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魂不定
|
从容不迫、若无其事、平心静气
|
./MWtxaQ==.html
|
jing hun wei ding
|
|
16285
|
惊见骇闻
|
惊
|
jīng jiàn hài wén
|
见“惊耳骇目”。
|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
JJH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耳骇目
|
|
./NDFrYQ==.html
|
jing jian hai wen
|
|
15706
|
经久不衰
|
经
|
jīng jiǔ bù shuāi
|
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
|
孙犁《谈作家素质》:“而且有了特定的扮演者,遂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久不衰,成为最大众化的形象。”
|
JJ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经久不息
|
|
./ODJoaQ==.html
|
jing jiu bu shuai
|
|
15404
|
经久不息
|
经
|
jīng jiǔ bù xī
|
经:经过;息:停息。经过很长时间停不下来;多指掌声或欢呼声。
|
刘坚《草地晚餐》:“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
JJ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响遏行云、余音绕梁
|
万马齐喑、屏声静气、一朝一夕
|
./MWhxcQ==.html
|
jing jiu bu xi
|
|
15049
|
经济之才
|
经
|
jīng jì zhī cái
|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
唐 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
JJ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TAw.html
|
jing ji zhi cai
|
|
16286
|
精进勇猛
|
精
|
jīng jìn yǒng měng
|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
《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
JJYM
|
一般成语
|
|
|
|
./NDFrdQ==.html
|
jing jin yong meng
|
|
15607
|
荆棘丛生
|
荆
|
jīng jí cóng shēng
|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
JJ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荆棘满途
|
一帆风顺
|
./NDFqZw==.html
|
jing ji cong sheng
|
|
15608
|
荆棘满途
|
荆
|
jīng jí mǎn tú
|
荆棘遍地。喻世道艰难。
|
元·任昱《上小楼·隐居》:“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
|
JJM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荆棘塞途
|
|
./NDFqcQ==.html
|
jing ji man tu
|
|
15332
|
荆棘塞途
|
荆
|
jīng jí sè tú
|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
鲁迅《华盖集 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
JJ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荆天刺地
|
|
./MWdkdQ==.html
|
jing ji se tu
|
|
15861
|
荆棘载途
|
荆
|
jīng jí zài tú
|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
《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 《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
JJ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荆棘丛生、荆棘塞途、荆棘满途
|
一帆风顺、一马平川
|
./MWo4bQ==.html
|
jing ji zai tu
|
|
15472
|
精金百炼
|
精
|
jīng jīn bǎi liàn
|
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精金成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
JJ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o2ZQ==.html
|
jing jin bai lian
|
|
15850
|
精金良玉
|
精
|
jīng jīn liáng yù
|
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
宋·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
JJ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金美玉
|
|
./MWlkcw==.html
|
jing jin liang yu
|
|
15060
|
精金美玉
|
精
|
jīng jīn měi yù
|
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
|
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之一:“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
JJM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精金良玉
|
|
./YTN3.html
|
jing jin mei yu
|
|
16287
|
兢兢干干
|
兢
|
jīng jīng gàn gàn
|
敬慎自强。
|
|
JJGG
|
一般成语
|
|
|
|
./NDFsNA==.html
|
jing jing gan gan
|
|
15057
|
兢兢业业
|
兢
|
jīng jīng yè yè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JJ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脚踏实地
|
敷衍了事、敷衍塞责
|
./YTMy.html
|
jing jing ye ye
|
|
16291
|
兢兢战战
|
兢
|
jīng jīng zhàn zhàn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
JJZZ
|
一般成语
|
|
|
|
./NDFtOA==.html
|
jing jing zhan zhan
|
|
15741
|
惊恐失措
|
惊
|
jīng kǒng shī cuò
|
措:安排。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
都德《柏林之围》:“我和他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
|
JK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惶失措
|
镇定自若
|
./OHJ2NA==.html
|
jing kong shi cuo
|
|
15477
|
惊恐失色
|
惊
|
jīng kǒng shī sè
|
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2章:“满朝文武见皇帝如此震怒,个个惊恐失色,替黄道周捏了一把冷汗。”
|
JK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恐失措
|
镇定自若
|
./MWphYQ==.html
|
jing kong shi se
|
|
15372
|
惊恐万状
|
惊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万状:各种样子。惊慌恐惧得表现出各种形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
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
JK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战心惊、心惊胆战
|
不动声色、处之泰然
|
./MWgxNg==.html
|
jing kong wan zhuang
|
|
15419
|
精力充沛
|
精
|
jīng lì chōng pèi
|
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
李晓明《平原枪声》:“他精力充沛,两眼闪光。”
|
JLC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力旺盛
|
精疲力竭
|
./MWkxdQ==.html
|
jing li chong pei
|
|
15050
|
经纶满腹
|
经
|
jīng lún mǎn fù
|
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为经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形容 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为经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形容人很有学问。...
|
宋 洪炎《西渡诗集 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满腹怀经纶,笔间含露雨。”
|
JLM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腹经纶、满腹长才
|
才疏学浅
|
./YTBh.html
|
jing lun man fu
|
|
15507
|
精妙绝伦
|
精
|
jīng miào jué lún
|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形容极为精妙。
|
宋 周密《武林旧事 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
JMJ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精妙入神、精美绝伦
|
粗制滥造
|
./MWp5cQ==.html
|
jing miao jue lun
|
|
15612
|
精明能干
|
精
|
jīng míng néng gàn
|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
《新唐书 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
JMN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精明强干
|
|
./NDFvNg==.html
|
jing ming neng gan
|
|
15431
|
精明强干
|
精
|
jīng míng qiáng gàn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
JMQ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精明干练
|
碌碌无为
|
./MWlhcQ==.html
|
jing ming qiang gan
|
|
15061
|
精美绝伦
|
精
|
jīng měi jué lún
|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也作“精妙绝伦。”
|
宋 周密《武林旧事 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
JM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妙绝伦、精妙入神
|
粗制滥造
|
./YTQ2.html
|
jing mei jue lun
|
|
15051
|
经年累月
|
经
|
jīng nián lěi yuè
|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
JN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经年累稔、连年累岁、长年累月
|
|
./YTBr.html
|
jing nian lei yue
|
|
15093
|
精疲力竭
|
精
|
jīng pí lì jié
|
竭:尽。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净尽。形容极度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
宋 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
JP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筋疲力尽、精疲力尽
|
精神抖擞
|
./YjJt.html
|
jing pi li jie
|
|
15094
|
精疲力尽
|
精
|
jīng pí lì jìn
|
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
|
JP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精疲力竭
|
精神抖擞、精力充沛
|
./YjJ3.html
|
jing pi li jin
|
|
15770
|
精强力壮
|
精
|
jīng qiáng lì zhuàng
|
精力充沛
|
|
JQ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年轻力壮
|
|
./OTQwbQ==.html
|
jing qiang li zhuang
|
|
15771
|
精奇古怪
|
精
|
jīng qí gǔ guài
|
形容十分奇特,不同一般
|
明·汤显祖《还魂记·硬拷》:“你精奇古怪虚头弄。”
|
JQ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奇古怪
|
|
./OTQwdw==.html
|
jing qi gu guai
|
|
16296
|
惊群动众
|
惊
|
jīng qún dòng zhòng
|
见“惊师动众”。
|
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群动众。”
|
JQ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师动众
|
|
./NDFwYQ==.html
|
jing qun dong zhong
|
|
15613
|
泾清渭浊
|
泾
|
jīng qīng wèi zhuó
|
泾水清,渭水浊。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
《诗经 邶风 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
JQ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泾渭分明
|
泾渭不分
|
./NDFwMA==.html
|
jing qing wei zhuo
|
|
16295
|
惊起梁尘
|
惊
|
jīng qǐ liáng chén
|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
JQ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FvcQ==.html
|
jing qi liang chen
|
|
15539
|
精锐之师
|
精
|
jīng ruì zhī shī
|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
《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
JR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乌合之众
|
./MW03MA==.html
|
jing rui zhi shi
|
|
15740
|
惊人之举
|
惊
|
jīng rén zhī jǔ
|
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
JR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人壮举
|
|
./OHJ1dQ==.html
|
jing ren zhi ju
|
|
15095
|
精神抖擞
|
精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
JSD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容光焕发、生龙活虎
|
委靡不振、意志消沉
|
./YjM2.html
|
jing shen dou sou
|
|
15375
|
精神焕发
|
精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
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 太学文变》:“江东李谨思、熊瑞诸人,倡为变体,奇诡浮艳,精神焕发,多用《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 太学文变》:“江东李谨思、熊瑞诸人,倡为变体,奇诡浮艳,精神焕发,多用《庄》《列》之语,时人谓之换字文章。”...
|
JSH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容光焕发
|
没精打采、委靡不振
|
./MWg1Yw==.html
|
jing shen huan fa
|
|
15769
|
精神涣散
|
精
|
jīng shén huàn sàn
|
精神:神志,心神;涣散:分散,散漫。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
|
汉·焦延寿《易林》第14卷:“精神涣散,离其躬身。”
|
JS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聚精会神
|
./OTQwMg==.html
|
jing shen huan s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