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1
|
别开生面
|
别
|
bié kāi shēng miàn
|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
|
BK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目一新、别具一格
|
规行矩步、千篇一律
|
./azN3.html
|
bie kai sheng mian
|
|
1066
|
别来无恙
|
别
|
bié lái wú yàng
|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
BL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Jx.html
|
bie lai wu yang
|
|
2269
|
别树一旗
|
别
|
bié shù yī qí
|
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年内其诗集,都有是别树一旗。”
|
BS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树一帜
|
|
./MzR0bw==.html
|
bie shu yi qi
|
|
1067
|
别树一帜
|
别
|
bié shù yī zhì
|
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
|
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
BS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树一帜、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别树一旗
|
亦步亦趋、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
./MjMw.html
|
bie shu yi zhi
|
|
1736
|
别生枝节
|
别
|
bié shēng zhī jié
|
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烦。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现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扬,诚恐别生枝节,当遵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现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扬,诚恐别生枝节,当遵谕格外秘密。”...
|
BS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横生枝节
|
|
./MzR0ZQ==.html
|
bie sheng zhi jie
|
|
2107
|
别无长物
|
别
|
bié wú cháng wù
|
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一无长物”。...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
BWC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空空如也、软囊羞涩、家徒四壁
|
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腰缠万贯
|
./azQ2.html
|
bie wu chang wu
|
|
1848
|
别无出路
|
别
|
bié wú chū lù
|
指除了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外,没有其他办法
|
李晓明《平原枪声》:“王秃子觉得别无出路,这样又能赚钱,就一口答应下来。”
|
BW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无它法
|
|
./Nm90Ng==.html
|
bie wu chu lu
|
|
1849
|
别无它法
|
别
|
bié wú tā fǎ
|
|
|
BWT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0Zw==.html
|
bie wu ta fa
|
|
1969
|
别无选择
|
别
|
bié wú xuǎn zé
|
没有别的选择余地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对那些企图投敌的巴彦,只能采取无情斗争的对策!”
|
BW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无他法、仅此而已
|
|
./N3Z0cw==.html
|
bie wu xuan ze
|
|
1068
|
别无二致
|
别
|
bié wú èr zhì
|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
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
BWE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完全一致
|
|
./MjNh.html
|
bie wu er zhi
|
|
1392
|
别有洞天
|
别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
BY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天地
|
|
./azRn.html
|
bie you dong tian
|
|
2108
|
别有风趣
|
别
|
bié yǒu fēng qù
|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
清·周亮工《读画录·张损之》:“损之此幅,别有风趣,反恐清言未必臻此。”
|
BYF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风味
|
枯燥乏味
|
./azUw.html
|
bie you feng qu
|
|
1393
|
别有风味
|
别
|
bié yǒu fēng wèi
|
别:另外;风味:指特色。另有一种特色。
|
清 王韬《瀛濡杂志》一 六七:“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分味。”
|
BYF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地方风味、家乡风味、别饶风趣
|
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
./azVh.html
|
bie you feng wei
|
|
1968
|
别有企图
|
别
|
bié yǒu qǐ tú
|
另外有别的打算或谋划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3章:“他拦住她,心里已经别有企图。”
|
BYQ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别有用心
|
|
./N3Z0OA==.html
|
bie you qi tu
|
|
2176
|
别有人间
|
别
|
bié yǒu rén jiān
|
犹别有天地。
|
清 卓发之《裓园嫘史》诗序:“清凉山之畔,竹径数转,别有人间。”
|
BY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天地
|
|
./Mnp4dQ==.html
|
bie you ren jian
|
|
1394
|
别有天地
|
别
|
bié yǒu tiān dì
|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
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BYT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洞天、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
索然寡味
|
./azVr.html
|
bie you tian di
|
|
1069
|
别有心肠
|
别
|
bié yǒu xīn cháng
|
别: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
鲁迅《朝花夕拾 》:“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
BY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肺肠、别有用心
|
|
./MjNr.html
|
bie you xin chang
|
|
1010
|
别有心肝
|
别
|
bié yǒu xīn gān
|
指另有打算
|
茅盾《子夜》:“尽管你那么说,我总以为做标金做公债的人们别有心肝。”
|
BY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肺肠
|
|
./MWV1.html
|
bie you xin gan
|
|
1395
|
别有用心
|
别
|
bié yǒu yòng xīn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
BY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居心叵测、包藏祸心、心怀叵测
|
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
./azV1.html
|
bie you yong xin
|
|
2270
|
别有滋味
|
别
|
bié yǒu zī wèi
|
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 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
南唐 李煜《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
|
BY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风味
|
|
./MzR0eQ==.html
|
bie you zi wei
|
|
1737
|
别置一喙
|
别
|
bié zhì yī huì
|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以为圣经贤传,不敢别置一喙,闻人出一议,辄摇手闭目,以为侮圣人之言。”...
|
BZ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人云亦云
|
./MzR1OA==.html
|
bie zhi yi hui
|
|
2271
|
别作良图
|
别
|
bié zuò liáng tú
|
另作好的打算。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
BZL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作他图
|
|
./MzR1aQ==.html
|
bie zuo liang tu
|
|
2272
|
别作一眼
|
别
|
bié zuò yī yǎn
|
谓另眼(相看)。
|
|
BZYY
|
一般成语
|
|
|
|
./MzR1cw==.html
|
bie zuo yi yan
|
|
1058
|
鞭不及腹
|
鞭
|
biān bù jí fù
|
及:到。指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力量达不到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BBJ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鞭长莫及
|
绰绰有余
|
./MXo0.html
|
bian bu ji fu
|
|
1059
|
鞭长不及
|
鞭
|
biān cháng bù jí
|
鞭:马鞭子;及:够得上。马鞭子虽长,也打不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
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 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那儿开头。”...
|
BC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鞭长莫及
|
绰绰有余
|
./MXpl.html
|
bian chang bu ji
|
|
1728
|
鞭长驾远
|
鞭
|
biān cháng jià yuǎn
|
指路途遥远。
|
清 魏源《严公神道碑铭》:“故自古梁州自为一道……距省会远者或二千里,鞭长驾远,稂莠丰茂。”
|
BC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RmOA==.html
|
bian chang jia yuan
|
|
1375
|
鞭长莫及
|
鞭
|
biān cháng mò jí
|
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 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
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
BC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莫能助、力不从心、鞭长不及
|
不在话下、绰绰有余
|
./anVn.html
|
bian chang mo ji
|
|
2030
|
鞭笞天下
|
鞭
|
biān chī tiān xià
|
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国。驱使全国人们
|
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
BC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hudQ==.html
|
bian chi tian xia
|
|
2029
|
鞭打快牛
|
鞭
|
biān dǎ kuài niú
|
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
洪放《秘书长》:“不能鞭打快牛,这不科学。”
|
BDK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枪打出头鸟
|
|
./OThuaw==.html
|
bian da kuai niu
|
|
2260
|
膘肥体壮
|
膘
|
biāo féi tǐ zhuàng
|
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
?
|
BF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肥头大耳
|
|
./MzRuaw==.html
|
biao fei ti zhuang
|
|
1384
|
标同伐异
|
标
|
biāo tóng fá yì
|
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
|
BT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党同伐异
|
|
./anpn.html
|
biao tong fa yi
|
|
1383
|
彪形大汉
|
彪
|
biāo xíng dà hàn
|
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
清 吴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
BX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大三粗、身高马大、孔武有力
|
弱不禁风、质似薄柳、瘦骨伶仃
|
./ano2.html
|
biao xing da han
|
|
1009
|
标新创异
|
标
|
biāo xīn chuàng yì
|
标:揭出,揭明;异:特别的。指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居室 房舍》:“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
|
BX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标新立异
|
|
./MWVr.html
|
biao xin chuang yi
|
|
1060
|
标新立异
|
标
|
biāo xīn lì yì
|
标:揭举;立:树立。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
BX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树一帜、另起炉灶、别出心裁
|
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人云亦云
|
./MXpv.html
|
biao xin li yi
|
|
2042
|
标新领异
|
标
|
biāo xīn lǐng yì
|
标:提出;异:特别的。指提出新奇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
清 顾炎武《答俞右吉书》:“文定因之以痛哭流涕之怀,发标新领异之论,其去游夏之传,益以远矣。”
|
BX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标新立异
|
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
./MXp5.html
|
biao xin ling yi
|
|
2263
|
标新竖异
|
标
|
biāo xīn shù yì
|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
清 钱谦益《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黄对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标新竖异,牛鬼蛇神,其失也纤 清 钱谦益《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黄对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标新竖异,牛鬼蛇神,其失也纤。”...
|
BX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标新立异
|
|
./MzRveQ==.html
|
biao xin shu yi
|
|
1061
|
表里不一
|
表
|
biǎo lǐ bù yī
|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
《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
BL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虚有其表、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
./MjBp.html
|
biao li bu yi
|
|
1385
|
表里如一
|
表
|
biǎo lǐ rú yī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
BL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说一不二
|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
./azAw.html
|
biao li ru yi
|
|
1386
|
表里为奸
|
表
|
biǎo lǐ wéi jiān
|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以谢宗庙。”...
|
BL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狼狈为奸
|
|
./azB1.html
|
biao li wei jian
|
|
1062
|
表里相符
|
表
|
biǎo lǐ xiāng fú
|
表里:指内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
|
BL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表里如一
|
表里不一
|
./MjBz.html
|
biao li xiang fu
|
|
1972
|
表里相合
|
表
|
biǎo lǐ xiāng hé
|
表里:内外;合:协同。里外相互协同
|
西周·吕尚《阴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雨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
BL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表里相应
|
|
./ODVoYQ==.html
|
biao li xiang he
|
|
2262
|
表里相应
|
表
|
biǎo lǐ xiāng yìng
|
内外互相应合。
|
《汉书 燕刺王刘旦传》:“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应故邪?”
|
BL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表里相合、里应外合、表里相依
|
|
./MzRvNA==.html
|
biao li xiang ying
|
|
2261
|
表里相依
|
表
|
biǎo lǐ xiāng yī
|
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
《资治通鉴 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
BL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表里相济
|
|
./MzRudQ==.html
|
biao li xiang yi
|
|
1063
|
表里一致
|
表
|
biǎo lǐ yī zhì
|
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
|
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
|
BL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表里如一
|
内外有别
|
./MjFj.html
|
biao li yi zhi
|
|
1387
|
表面文章
|
表
|
biǎo miàn wén zhāng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
BM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表面功夫
|
|
./azE0.html
|
biao mian wen zhang
|
|
2172
|
不曾序过
|
不
|
bu ceng xu guo
|
意思是没有宗族关系。序,指按宗族的谱系排辈分。
|
|
BCXG
|
一般成语
|
|
|
|
./bjFn.html
|
bu ceng xu guo
|
|
2143
|
不耻相师
|
不
|
bu chi xiang shi
|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
|
BCXS
|
一般成语
|
|
|
|
./bDY4.html
|
bu chi xiang shi
|
|
2156
|
不拘于时
|
不
|
bu ju yu shi
|
不受耻于从师的时俗限制。
|
|
BJYS
|
一般成语
|
|
|
|
./bHM2.html
|
bu ju yu shi
|
|
2403
|
不随以止
|
不
|
bu shui yi zi
|
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
|
BSYZ
|
一般成语
|
|
|
|
./MzZhZw==.html
|
bu shui yi zi
|
|
949
|
霸道横行
|
霸
|
bà dào héng xíng
|
横行霸道,蛮横无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
|
BDH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行霸道
|
|
./bXM=.html
|
ba dao heng x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