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99
|
计出无奈
|
计
|
jì chū wú nai
|
同“计出无聊”。
|
明·孟称舜《花舫缘》第二出:“小人受公子厚恩,委是舍不得,只是计出无奈。”
|
JCW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出无聊
|
|
./M3c5Zw==.html
|
ji chu wu nai
|
|
15546
|
既得利益
|
既
|
jì dé lì yì
|
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
|
JD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c5cQ==.html
|
ji de li yi
|
|
15551
|
骥服盐车
|
骥
|
jì fú yán chē
|
骥:骏马;服:驾驭。让骏马驾盐车。比喻使用人才不当。
|
《战国策 楚策六》:“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法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 《战国策 楚策六》:“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法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
JF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骥伏盐车
|
|
./M3dkYw==.html
|
ji fu yan che
|
|
15010
|
霁风朗月
|
霁
|
jì fēng lǎng yuè
|
和风明月,比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
柯灵《文选>序言》:“1962年春,曾有过一度愉快的促膝长谈。那时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霁风朗月的日 柯灵《文选>序言》:“1962年春,曾有过一度愉快的促膝长谈。那时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霁风朗月的日子。”...
|
JF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Wpt.html
|
ji feng lang yue
|
|
15798
|
纪纲人论
|
纪
|
jì gāng rén lún
|
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
《汉书·武帝纪》:“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
|
JGRL
|
一般成语
|
|
|
|
./MWRqdw==.html
|
ji gang ren lun
|
|
15905
|
计功程劳
|
计
|
jì gōng chéng láo
|
计算功劳。
|
明·张居正《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书》:“人臣自靖之义,若铢铢两两,计功程劳,以责望于上,似非所 明·张居正《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书》:“人臣自靖之义,若铢铢两两,计功程劳,以责望于上,似非所谓怀仁义以事君者也。”...
|
JG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伐称勋
|
|
./M3dkdw==.html
|
ji gong cheng lao
|
|
15908
|
计功量罪
|
计
|
jì gōng liàng zuì
|
谓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
|
JGLZ
|
一般成语
|
|
|
|
./M3dmMA==.html
|
ji gong liang zui
|
|
15909
|
计功谋利
|
计
|
jì gōng móu lì
|
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
明·钟士懋《送郑先生之昌国训导序》:“以其计功谋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谊明道之责,譬犹建樛屈之木,而为测 明·钟士懋《送郑先生之昌国训导序》:“以其计功谋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谊明道之责,譬犹建樛屈之木,而为测景之表。”...
|
JGM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dmYQ==.html
|
ji gong mou li
|
|
15910
|
计功受爵
|
计
|
jì gōng shòu jué
|
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
三国·魏·曹操《让九锡表》:“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殒无从。”
|
JG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功授爵
|
|
./M3dmaw==.html
|
ji gong shou jue
|
|
15553
|
计功受赏
|
计
|
jì gōng shòu shǎng
|
同“计功行赏”。受,授。
|
《淮南子·人间训》:“是故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积力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 《淮南子·人间训》:“是故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积力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
|
JG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按劳取酬
|
|
./M3dmdQ==.html
|
ji gong shou shang
|
|
15911
|
记功忘过
|
记
|
jì gōng wàng guò
|
见“记功忘失”。
|
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
|
JGW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记功忘失
|
|
./M3dnNA==.html
|
ji gong wang guo
|
|
15912
|
记功忘失
|
记
|
jì gōng wàng shī
|
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
|
JG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记功忘过
|
|
./M3dnZQ==.html
|
ji gong wang shi
|
|
15913
|
计功行封
|
计
|
jì gōng xíng fēng
|
犹言计功行赏。
|
《晋书·齐王冏传》:“计功行封,事殷未遍。”
|
JGX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功行赏
|
|
./M3dnbw==.html
|
ji gong xing feng
|
|
15797
|
计功行赏
|
计
|
jì gōng xíng shǎng
|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韩非《韩非子 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
JG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论功行赏、按劳计酬
|
|
./MWRqbQ==.html
|
ji gong xing shang
|
|
15007
|
继古开今
|
继
|
jì gǔ kāi jīn
|
指继往开来
|
鲁迅《书信集 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 鲁迅《书信集 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
JG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继往开来
|
|
./OWlz.html
|
ji gu kai jin
|
|
15923
|
际会风云
|
际
|
jì huì fēng yún
|
遭逢到好的际遇。
|
《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论》:“赵莹际会风云,优游藩辅。”
|
JH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际会、际遇风云
|
|
./M3drMA==.html
|
ji hui feng yun
|
|
15925
|
计获事足
|
计
|
jì huò shì zú
|
犹言如愿以偿。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苟欲中国珍货,计获事足,旋踵为害,非为畏威怀德。”
|
JH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愿以偿
|
|
./M3draw==.html
|
ji huo shi zu
|
|
15261
|
济寒赈贫
|
济
|
jì hán zhèn pín
|
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
《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死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共苦。 《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死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共苦。”...
|
JHZ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ZiOA==.html
|
ji han zhen pin
|
|
15922
|
计合谋从
|
计
|
jì hé móu cóng
|
谓计谋合乎君上之意而被采纳。
|
汉·蔡邕《释诲》:“计合谋从,己之图也;勋绩不立,予之辜也。”
|
JHM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听计从
|
|
./M3dqcQ==.html
|
ji he mou cong
|
|
15927
|
计较锱铢
|
计
|
jì jiào zī zhū
|
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
JJZ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斤斤计较
|
|
./M3dsbw==.html
|
ji jiao zi zhu
|
|
15752
|
寂寂寞寞
|
寂
|
jì jì mò mò
|
指人冷清孤单或环境静寂无声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惟此冬时寂寂寞寞,毫无意趣,只好时刻在枕衾中过日,出户便觉扫兴。”
|
JJ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MzcQ==.html
|
ji ji mo mo
|
|
15926
|
寄迹山林
|
寄
|
jì jì shān lín
|
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回:“虽欲寄迹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
JJS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寄迹林泉
|
|
./M3dsZQ==.html
|
ji ji shan lin
|
|
15008
|
寂寂无闻
|
寂
|
jì jì wú wén
|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
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
JJ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默默无闻
|
|
./OWoy.html
|
ji ji wu wen
|
|
15554
|
计尽力穷
|
计
|
jì jìn lì qióng
|
穷: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
《周书 韦孝宽传》:“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
|
JJL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计穷力竭
|
|
./M3dtaQ==.html
|
ji jin li qiong
|
|
15230
|
济困扶危
|
济
|
jì kùn fú wēi
|
济:接济;扶:扶助。帮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
|
元 王实甫《西厢记》:“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凭着这济困扶危书一缄。”
|
JKF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仗义疏财、扶弱抑强
|
自私自利、落井下石
|
./MWVzYw==.html
|
ji kun fu wei
|
|
15269
|
济苦怜贫
|
济
|
jì kǔ lián pín
|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
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
JKLP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济困扶危
|
|
./MWZoYw==.html
|
ji ku lian pin
|
|
15257
|
季孟之间
|
季
|
jì mèng zhī jiān
|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
JM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伯仲之间
|
|
./MWY5MA==.html
|
ji meng zhi jian
|
|
15558
|
计穷力尽
|
计
|
jì qióng lì jìn
|
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
|
南朝 梁 萧绎《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
|
JQ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计穷力屈、计穷力诎、计穷力竭
|
|
./M3dzdw==.html
|
ji qiong li jin
|
|
15940
|
计穷力极
|
计
|
jì qióng lì jí
|
见“计穷力竭”。
|
明·冯梦龙《情史类略·东御史妓》:“妓曰:‘然则君将何往?’东谓:‘计穷力极,终还家,功名事终直之耳 明·冯梦龙《情史类略·东御史妓》:“妓曰:‘然则君将何往?’东谓:‘计穷力极,终还家,功名事终直之耳。’”...
|
JQ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穷力尽、计穷力诎、计穷力竭
|
|
./M3dzbQ==.html
|
ji qiong li ji
|
|
15941
|
计穷虑尽
|
计
|
jì qióng lǜ jìn
|
见“计穷虑极”。
|
三国·魏·缪袭《定武功》诗:“计穷虑尽,求来连和,和不时,心中忧戚。”
|
JQ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穷虑极、计穷智极
|
|
./M3d0cQ==.html
|
ji qiong lu jin
|
|
15942
|
计穷势迫
|
计
|
jì qióng shì pò
|
见“计穷势蹙”。
|
明·蹇义《上言十事疏》:“计穷势迫,愿投充军,原其本情,岂所得已。”
|
JQS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计穷势蹙
|
|
./M3d1YQ==.html
|
ji qiong shi po
|
|
15943
|
计穷智短
|
计
|
jì qióng zhì duǎn
|
计:计谋;穷:尽;智:智谋;短:缺少。计策用完了,才智也不够用了。形容已经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
元 无名氏《百花亭》:“我为那贺家姐姐,烦恼的小生计穷智短了。”
|
JQZ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计穷智尽、计穷虑尽
|
|
./M3d1dQ==.html
|
ji qiong zhi duan
|
|
15135
|
济弱锄强
|
济
|
jì ruò chú qiáng
|
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
|
JRC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锄强扶弱
|
|
./MWJ4YQ==.html
|
ji ruo chu qiang
|
|
15252
|
济弱扶倾
|
济
|
jì ruò fú qīng
|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
明 刘基《沁园春》词:“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计甚长。”
|
JRF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扶危济困
|
|
./MWY1ZQ==.html
|
ji ruo fu qing
|
|
15751
|
寂若死灰
|
寂
|
jì ruò sǐ huī
|
寂:静悄悄,没有声音。一点声响也没有,像死灰一般的寂静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
|
JR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MzNg==.html
|
ji ruo si hui
|
|
15139
|
寂若无人
|
寂
|
jì ruò wú rén
|
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
JRW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声无息
|
|
./MWM0OA==.html
|
ji ruo wu ren
|
|
15790
|
寂然不动
|
寂
|
jì rán bù dòng
|
寂:寂静。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
|
《周易·系辞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
JR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吵吵闹闹
|
./MWNxNg==.html
|
ji ran bu dong
|
|
15009
|
寂然无声
|
寂
|
jì rán wú shēng
|
寂静没有声音。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寂然无声?”...
|
JR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
吵吵闹闹
|
./OWpj.html
|
ji ran wu sheng
|
|
15948
|
计然之策
|
计
|
jì rán zhī cè
|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 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用计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指“六岁穰六岁旱”的农业循环学说,农末俱利的平籴论,以及物价观测、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积着之理”。...
|
JRZC
|
一般成语
|
|
|
|
./M3d3cw==.html
|
ji ran zhi ce
|
|
15949
|
计然之术
|
计
|
jì rán zhī shù
|
见“计然之策”。
|
|
JRZS
|
一般成语
|
|
|
|
./M3d4Mg==.html
|
ji ran zhi shu
|
|
15950
|
济人利物
|
济
|
jì rén lì wù
|
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
宋·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 宋·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虽倾资竭力无吝色。”...
|
JRL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d4bQ==.html
|
ji ren li wu
|
|
15251
|
寄人篱下
|
寄
|
jì rén lí xià
|
寄:依靠;篱:篱笆。依附在别人的篱笆下。原形容诗文创作因袭他人而无独创。现指依附别人生活;不能自立。
|
《南齐书 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
JRL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仰人鼻息
|
独立自主
|
./MWY0YQ==.html
|
ji ren li xia
|
|
15750
|
寄人门下
|
寄
|
jì rén mén xià
|
寄:依靠。寄居在别人家中。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9章:“像她这样一个寄人门下的二十二岁的姑娘,目前的处境可想而知。”
|
JR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寄人篱下、寄人檐下
|
独立自主
|
./OHMydw==.html
|
ji ren men xia
|
|
15951
|
寄人檐下
|
寄
|
jì rén yán xià
|
犹言寄人篱下。
|
清·陈维菘《贺新郎·乙卯元日》:“抖擞门丞秦叔宝,贝带璘斒光射,笑公等、寄人檐下。”
|
JRY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寄人篱下
|
|
./M3d4dw==.html
|
ji ren yan xia
|
|
15153
|
计日程功
|
计
|
jì rì chéng gōng
|
计:计算;程:衡量;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如期完成。
|
梁启超《中国理法学发达史论》:“法治国虽进不必骤,而得过进尺,计日程功。”
|
JR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日可待、企足而待
|
旷日持久、遥遥无期
|
./MWN0aQ==.html
|
ji ri cheng gong
|
|
15005
|
计日可待
|
计
|
jì rì kě dài
|
指为期不远
|
明 海瑞《治黎策》:“夫以万全之力,视此直狐兔耳。其束身系颈,计日可待也。”
|
JR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日可待、计日可期
|
|
./OWh5.html
|
ji ri ke dai
|
|
15952
|
计日可期
|
计
|
jì rì kě qī
|
见“计日可待”。
|
唐·权德舆《中书门下贺剑南西川节度使大破蕃寇状》:“耀天威而尽潱,昭文德以即叙,止戈之庆,计日可期。 唐·权德舆《中书门下贺剑南西川节度使大破蕃寇状》:“耀天威而尽潱,昭文德以即叙,止戈之庆,计日可期。”...
|
JRK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日以待、计日以期、计日可待
|
|
./M3d5Zw==.html
|
ji ri ke qi
|
|
15954
|
计日以待
|
计
|
jì rì yǐ dài
|
见“计日而待”。
|
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
JR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日而待
|
|
./M3d6MA==.html
|
ji ri yi dai
|
|
15955
|
计日以期
|
计
|
jì rì yǐ qī
|
见“计日以俟”。
|
明·徐祯稷《耻言》:“望焉而羡,至焉则厌,计日以期,涉艰不倦,嗜荣者之情与!”
|
JR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日以待、计日可待、计日可期
|
遥遥无期
|
./M3d6YQ==.html
|
ji ri yi qi
|
|
15956
|
计日以俟
|
计
|
jì rì yǐ sì
|
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
|
明·方孝孺《与邵真斋书》之六:“前者村仆还,承书约在月末相过,计日以俟,未遂一见,岂以雨故愆期邪?”
|
JR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日以期、计日而俟
|
|
./M3d6aw==.html
|
ji ri yi 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