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75
|
狐狸尾巴
|
狐
|
hú lí wěi ba
|
传说狐狸能变成人形迷惑人,但不能使尾巴改变。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欺骗人的罪证
|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
|
HLW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2V5.html
|
hu li wei ba
|
|
13568
|
囫囵吞枣
|
囫
|
hú lún tūn zǎo
|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
HLT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
./MThtZQ==.html
|
hu lun tun zao
|
|
13929
|
胡拉乱扯
|
胡
|
hú lā luàn chě
|
见“胡拉混扯”。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8回:“我虽然不幸吃了这碗饭,然而始终只有一个客,自问和那胡拉乱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8回:“我虽然不幸吃了这碗饭,然而始终只有一个客,自问和那胡拉乱扯的还不同。”...
|
HL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枝扯叶、东拉西扯
|
|
./M3RvZQ==.html
|
hu la luan che
|
|
13476
|
胡里胡涂
|
胡
|
hú lǐ hú tú
|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
HLH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糊里糊涂、迷迷糊糊
|
一清二楚
|
./N2Y4.html
|
hu li hu tu
|
|
13490
|
糊里糊涂
|
糊
|
hú lǐ hú tú
|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
HL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浑浑噩噩
|
清清楚楚
|
./N3lv.html
|
hu li hu tu
|
|
14580
|
壶里乾坤
|
壶
|
hú lǐ qián kūn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
明 朱有燉《神仙会》第一折:“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
HLQ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壶天日月、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
|
./NmJkYQ==.html
|
hu li qian kun
|
|
14383
|
鹄面鸠形
|
鹄
|
hú miàn jiū xíng
|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
《明史 忠义传七 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明史 忠义传七 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
HM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鹄形鸟面、鹄面鸟形
|
|
./M3RxMg==.html
|
hu mian jiu xing
|
|
14801
|
鹄面鸟形
|
鹄
|
hú miàn niǎo xíng
|
鹄:天鹅。形容面容憔悴,身体瘦弱
|
元·王恽《入奏行》:“扶羸载瘠总南逋,鹄面鸟形犹努力。”
|
HMN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鹄形鸟面
|
|
./OHhucQ==.html
|
hu mian niao xing
|
|
14579
|
狐媚猿攀
|
狐
|
hú mèi yuán pān
|
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
明 刘体乾《财用诎乏恳乞圣明节省疏》:“其间狐媚猿攀,途辙不一;蝇营狗窃,窠臼且多,臣不能悉奉。”
|
HMY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JkMA==.html
|
hu mei yuan pan
|
|
14385
|
狐鸣篝火
|
狐
|
hú míng gōu huǒ
|
见“狐鸣鱼书”。
|
黄葆桢《扬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
|
HMG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鸣篝中、狐鸣鱼出
|
|
./M3RxbQ==.html
|
hu ming gou huo
|
|
14384
|
狐鸣狗盗
|
狐
|
hú míng gǒu dào
|
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
HMG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RxYw==.html
|
hu ming gou dao
|
|
14730
|
狐鸣鱼出
|
狐
|
hú míng yú chū
|
鸣:叫。指动员众人起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
|
HM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鸣鱼书、狐鸣篝火、狐鸣篝中
|
|
./ODM3Mg==.html
|
hu ming yu chu
|
|
14386
|
狐鸣鱼书
|
狐
|
hú míng yú shū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HM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鸣鱼出、狐鸣篝火、狐鸣篝中
|
|
./M3RyZw==.html
|
hu ming yu shu
|
|
13930
|
狐朋狗党
|
狐
|
hú péng gǒu dǎng
|
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他那里暗暗的藏,我须索紧紧的防,都是些狐朋狗党。”
|
HPG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朋狗友、狗党狐朋
|
|
./M3RzMA==.html
|
hu peng gou dang
|
|
13701
|
狐朋狗友
|
狐
|
hú péng gǒu yǒu
|
将狐狗引为朋友。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
HPG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群狗党、狼狈为奸
|
良朋益友、莫逆之交、刎颈之交
|
./MWFqdQ==.html
|
hu peng gou you
|
|
14920
|
狐凭鼠伏
|
狐
|
hú píng shǔ fú
|
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
《三元里平夷录》:“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
HPS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潜鼠伏
|
|
./MWEwbw==.html
|
hu ping shu fu
|
|
14585
|
狐潜鼠伏
|
狐
|
hú qián shǔ fú
|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
明 张景《飞丸记 公馆言情》:“山居草宿,狐潜鼠伏,将略胜孙吴,军势振颇牧。”
|
HQ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凭鼠伏
|
|
./NmJnbQ==.html
|
hu qian shu fu
|
|
13811
|
狐群狗党
|
狐
|
hú qún gǒu dǎng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
HQG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丘之貉、狐朋狗友、沆瀣一气
|
群英荟萃
|
./MWNmdw==.html
|
hu qun gou dang
|
|
14841
|
鹘入鸦群
|
鹘
|
hú rù yā qún
|
鹘:同“隼”,一种凶猛的大鸟。比喻骁勇无敌
|
《北齐书 南安王思好传》:“尔击贼如鹘入鸦群,宜思好事。”
|
HRYQ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
|
./N3Q0.html
|
hu ru ya qun
|
|
14392
|
胡说白道
|
胡
|
hú shuō bái dào
|
犹言胡说八道。
|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
|
HSB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说八道、胡说乱道
|
一言中的、有根有据
|
./M3R1OA==.html
|
hu shuo bai dao
|
|
13742
|
胡说八道
|
胡
|
hú shuō bā dào
|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
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
HSB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言乱语、信口开河、胡说乱道
|
有凭有据、言之有据
|
./MWJiMg==.html
|
hu shuo ba dao
|
|
13477
|
胡说乱道
|
胡
|
hú shuō luàn dào
|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
HS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说八道
|
言之有据
|
./N2Zp.html
|
hu shuo luan dao
|
|
14586
|
狐鼠之徒
|
狐
|
hú shǔ zhī tú
|
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
HSZ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Jndw==.html
|
hu shu zhi tu
|
|
14393
|
胡思乱量
|
胡
|
hú sī luàn liàng
|
犹胡思乱想。
|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慈圣意不怿,曰:‘皇亲辈皆笑太后欲于旧涡寻兔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慈圣意不怿,曰:‘皇亲辈皆笑太后欲于旧涡寻兔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独琦不动,曰:‘太后不要胡思乱量。’”...
|
HSL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思乱想
|
|
./M3R1cw==.html
|
hu si luan liang
|
|
13583
|
胡思乱想
|
胡
|
hú sī luàn xiǎng
|
胡:乱;随意。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
|
宋 朱熹《朱子全书 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
|
HS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痴心妄想、胡思乱量、游思网箱
|
确信不疑
|
./MTh2MA==.html
|
hu si luan xiang
|
|
14872
|
狐死首丘
|
狐
|
hú sǐ shǒu qiū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HSS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正首丘
|
|
./MThlMg==.html
|
hu si shou qiu
|
|
14921
|
狐死兔泣
|
狐
|
hú sǐ tù qì
|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
《宋史 叛臣传下 李全传下》:“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愿将军垂盼。”
|
HST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兔之悲
|
|
./MWEweQ==.html
|
hu si tu qi
|
|
14395
|
胡天胡地
|
胡
|
hú tiān hú dì
|
见“胡天胡帝”。
|
阿英《西门买书记》:“也有一两家兼售古书了,但他们不识货,开价往往是胡天胡地。”
|
HTH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胡天胡帝
|
|
./M3R2Yw==.html
|
hu tian hu di
|
|
14895
|
胡天胡帝
|
胡
|
hú tiān hú dì
|
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
《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
HTH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胡天胡地
|
|
./MTlnZQ==.html
|
hu tian hu di
|
|
14581
|
壶天日月
|
壶
|
hú tiān rì yuè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
金 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
HT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壶里乾坤、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
|
./NmJkaw==.html
|
hu tian ri yue
|
|
13739
|
狐兔之悲
|
狐
|
hú tù zhī bēi
|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HT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死兔泣
|
|
./MWI5NA==.html
|
hu tu zhi bei
|
|
13960
|
糊涂到顶
|
糊
|
hú tú dào dǐng
|
人头脑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
|
HT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糊涂透顶
|
聪明绝顶
|
./NDdicw==.html
|
hu tu dao ding
|
|
14398
|
狐听之声
|
狐
|
hú tīng zhī shēng
|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忄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忄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后因以“狐听...
|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後敢渡。”...
|
HT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R3Zw==.html
|
hu ting zhi sheng
|
|
14747
|
胡为乱信
|
胡
|
hú wéi luàn xìn
|
为:做,干。胡乱地做事,盲目地迷信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
|
HWL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GUwaQ==.html
|
hu wei luan xin
|
|
14842
|
鹄形菜色
|
鹄
|
hú xíng cài sè
|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
|
明 卢象昇《经理崇祯十一年屯政疏》:“塞上孑遗,鹄形菜色,相从沟壑者亦比比也。”
|
HXC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黄肌瘦
|
|
./N3Vp.html
|
hu xing cai se
|
|
14400
|
胡行乱为
|
胡
|
hú xíng luàn wéi
|
犹胡作非为。
|
清·陈天华《警世钟》:“既我是这个国的国民,怎么可以不管国家的好歹,任那皇帝官府胡行乱为呢?”
|
HXL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作非为、胡作胡为、胡作乱为
|
安分守己
|
./M3R4MA==.html
|
hu xing luan wei
|
|
14401
|
鹄形鸟面
|
鹄
|
hú xíng niǎo miàn
|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
明归有光《送宋知县序》:“岁复荐饥,侯加意抚恤,向之逃亡者,鹄形鸟面,争出供役。”
|
HXN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鹄面鸟形、鹄面鸠形
|
|
./M3R4YQ==.html
|
hu xing niao mian
|
|
14404
|
胡越同舟
|
胡
|
hú yuè tóng zhōu
|
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 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
语出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
HY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吴越同舟
|
|
./M3R5ZQ==.html
|
hu yue tong zhou
|
|
14405
|
胡越一家
|
胡
|
hú yuè yī jiā
|
喻居地远隔者聚集一堂。犹言四海一家。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七年》:“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七年》:“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
HY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R5bw==.html
|
hu yue yi jia
|
|
14873
|
胡越之祸
|
胡
|
hú yuè zhī huò
|
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
HYZ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hlYw==.html
|
hu yue zhi huo
|
|
14403
|
胡言乱道
|
胡
|
hú yán luàn dào
|
胡言乱语。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
|
HYL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说八道、胡言乱语
|
|
./M3R5NA==.html
|
hu yan luan dao
|
|
13693
|
胡言乱语
|
胡
|
hú yán luàn yǔ
|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
HY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胡说八道、无中生有
|
有凭有据、有条不紊
|
./MWFnaQ==.html
|
hu yan luan yu
|
|
14729
|
狐疑不断
|
狐
|
hú yí bù duàn
|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
HYB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疑不定、狐疑未决、狐疑不决
|
|
./ODM2aQ==.html
|
hu yi bu duan
|
|
14035
|
狐疑不定
|
狐
|
hú yí bù dìng
|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
HYB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疑不断、狐疑不决、狐疑未决
|
|
./ODM2cw==.html
|
hu yi bu ding
|
|
13790
|
狐疑不决
|
狐
|
hú yí bù jué
|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
南朝 宋 班固《后汉书 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
HYB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犹豫不决、忧柔寡断
|
当机立断
|
./MWJ6cw==.html
|
hu yi bu jue
|
|
14728
|
狐疑未决
|
狐
|
hú yí wèi jué
|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
《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过横楼西,适有两巷相联,莫知何者可达,狐疑未决。”
|
HYW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疑不决、狐疑不定、狐疑不断
|
|
./ODM2OA==.html
|
hu yi wei jue
|
|
14727
|
狐疑犹豫
|
狐
|
hú yí yóu yù
|
狐疑:狐狸多疑,因指犹疑不决;犹豫:迟疑不定。迟疑不决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狐疑犹豫,后必有悔。”
|
HYY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犹豫狐疑
|
|
./ODM1eQ==.html
|
hu yi you yu
|
|
14406
|
胡支扯叶
|
胡
|
hú zhī chě yè
|
见“胡枝扯叶”。
|
|
HZCY
|
一般成语
|
|
|
|
./M3R5eQ==.html
|
hu zhi che ye
|
|
14927
|
壶中日月
|
壶
|
hú zhōng rì yuè
|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
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
HZR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壶天日月
|
|
./MWE4Ng==.html
|
hu zhong ri yue
|
|
14408
|
胡诌八扯
|
胡
|
hú zhōu bā chě
|
胡扯瞎说。
|
|
HZBC
|
一般成语
|
|
|
|
./M3Uwdw==.html
|
hu zhou ba c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