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51
|
火急火燎
|
火
|
huǒ jí huǒ liáo
|
犹火烧火燎。
|
《人民文学》1977年4期:“整个发电厂都火急火燎地动员起来。”
|
HJH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烧火燎
|
|
./M3Z0Yw==.html
|
huo ji huo liao
|
|
14552
|
火灭烟消
|
火
|
huǒ miè yān xiāo
|
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
|
晋·傅玄《四言杂诗》:“忽然长逝,火灭烟消。”
|
HM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灰飞烟灭
|
|
./M3Z3ZQ==.html
|
huo mie yan xiao
|
|
14551
|
火冒三尺
|
火
|
huǒ mào sān chǐ
|
见“火冒三丈”。
|
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骂了一声:‘该死 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骂了一声:‘该死!’”...
|
HM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冒三丈
|
|
./M3Z3NA==.html
|
huo mao san chi
|
|
13867
|
火冒三丈
|
火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
HM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怒气冲冲
|
心平气和
|
./MWR5Yw==.html
|
huo mao san zhang
|
|
14553
|
火耨刀耕
|
火
|
huǒ nòu dāo gēng
|
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
唐·罗隱《别池阳所居》诗:“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
HND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耕火耨
|
|
./M3Z3bw==.html
|
huo nou dao geng
|
|
14557
|
火热水深
|
火
|
huǒ rè shuǐ shēn
|
①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
HRS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水深火热
|
|
./M3Z5dw==.html
|
huo re shui shen
|
|
13954
|
火上加油
|
火
|
huǒ shàng jiā yóu
|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三荷包也不睬他,把他气得越发火上加油了。”
|
HS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上浇油、添油炽薪
|
|
./M3cwMA==.html
|
huo shang jia you
|
|
13829
|
火上浇油
|
火
|
huǒ shàng jiāo yóu
|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也作“火上加油”。
|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
HS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推波助澜、如虎添翼
|
釜底抽薪
|
./MWNwbQ==.html
|
huo shang jiao you
|
|
13864
|
火上弄冰
|
火
|
huǒ shàng nòng bīng
|
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5回:“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
HSN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举手之劳、轻而易举
|
水中捞月
|
./MWR3NA==.html
|
huo shang nong bing
|
|
14635
|
火上弄雪
|
火
|
huǒ shàng nòng xuě
|
比喻易于败亡,事情很容易办到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4回:“谁知钱不由正经路来的,火上弄雪;不由正经路去的,石沉大海,日减月削,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4回:“谁知钱不由正经路来的,火上弄雪;不由正经路去的,石沉大海,日减月削,渐渐损之又损,而至于无。”...
|
HSN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上弄冰、火上弄冰
|
|
./NzQzcQ==.html
|
huo shang nong xue
|
|
13955
|
火上添油
|
火
|
huǒ shàng tiān yóu
|
见“火上浇油”。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贾臬台见他顶嘴,如火上添油,那气格外来的大。”
|
HS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上浇油、火上加油
|
|
./M3cwYQ==.html
|
huo shang tian you
|
|
13810
|
火树银花
|
火
|
huǒ shù yín huā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HS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张灯结彩、灯火辉煌
|
漆黑一团、黑灯瞎火、昏天黑地
|
./MWNmbQ==.html
|
huo shu yin hua
|
|
14559
|
火山汤海
|
火
|
huǒ shān tāng hǎi
|
喻艰难危险。
|
《晋书·张骏传》:“虽有火山汤海,无所辞难,岂寒暑之足避哉!”
|
HS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山火海
|
|
./M3Z6cQ==.html
|
huo shan tang hai
|
|
13516
|
火烧火燎
|
火
|
huǒ shāo huǒ liǎo
|
燎:烘烤;烧烤。指火在燃烧;火在烘烤。形容心情十分焦灼急迫或疼痛难熬。
|
魏巍《山雨》:“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钻出磨房来。”
|
HSH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如火焚、心急如焚
|
心如止水
|
./ODhv.html
|
huo shao huo liao
|
|
13792
|
火烧眉毛
|
火
|
huǒ shāo méi mɑo
|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
HS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燃眉之急
|
|
./MWMwdw==.html
|
huo shao mei mɑo
|
|
13985
|
火星乱冒
|
火
|
huǒ xīng luàn mào
|
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4回:“多九公听了,晓得道姑语带讥讽,只气的火星乱冒。”
|
HXL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冒三丈
|
|
./NzQzZw==.html
|
huo xing luan mao
|
|
13857
|
火眼金睛
|
火
|
huǒ yǎn jīn jīng
|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
HY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RrZw==.html
|
huo yan jin jing
|
|
14174
|
火烛小心
|
火
|
huǒ zhú xiǎo xīn
|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
清 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
HZ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hyaQ==.html
|
huo zhu xiao xin
|
|
13776
|
火中取栗
|
火
|
huǒ zhōng qǔ lì
|
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
HZ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代人受过、为人作嫁
|
坐享其成
|
./MWJwOA==.html
|
huo zhong qu li
|
|
14194
|
骇浪惊涛
|
骇
|
hài làng jīng tāo
|
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唐 田颖《玉山堂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
HLJ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涛骇浪、惊涛巨浪
|
|
./M3I3OA==.html
|
hai lang jing tao
|
|
14195
|
骇龙走蛇
|
骇
|
hài lóng zǒu shé
|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
|
HLZS
|
一般成语
|
|
|
|
./M3I3aQ==.html
|
hai long zou she
|
|
14196
|
骇目惊心
|
骇
|
hài mù jīng xīn
|
使人见到非常震惊。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平地水深数丈,树头牵夫藻荇,舵尾压于楼台,骇目惊心,声如万马。”
|
HM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骇目振心、触目惊心
|
|
./M3I4Mg==.html
|
hai mu jing xin
|
|
14197
|
骇目振心
|
骇
|
hài mù zhèn xīn
|
见“骇目惊心”。
|
陈田《明诗纪事丁签·何景明》:“一以为霆惊电煜,骇目振心;一以为落日明霞,馀晖映远。”
|
HM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骇目惊心
|
|
./M3I4Yw==.html
|
hai mu zhen xin
|
|
13602
|
害群之马
|
害
|
hài qún zhī mǎ
|
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
宋 刘安世《尽言集 应诏言集》:“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
|
HQZ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城狐社鼠、残渣余孽
|
仁人志士、谦谦君子
|
./MTk2ZQ==.html
|
hai qun zhi ma
|
|
13448
|
害人不浅
|
害
|
hài rén bù qiǎn
|
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
HR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坑人不浅
|
受益匪浅
|
./NzU4.html
|
hai ren bu qian
|
|
14202
|
骇人视听
|
骇
|
hài rén shì tīng
|
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
《隋书·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
|
HRS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骇人听闻、骇人闻见
|
|
./M3I5cQ==.html
|
hai ren shi ting
|
|
13543
|
骇人听闻
|
骇
|
hài rén tīng wén
|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
HRT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危言耸听、耸人听闻
|
司空见惯
|
./MTdzZQ==.html
|
hai ren ting wen
|
|
14203
|
骇人闻见
|
骇
|
hài rén wén jiàn
|
见“骇人视听”。
|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
HRW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骇人闻听、骇人视听、骇人听闻
|
|
./M3JhMA==.html
|
hai ren wen jian
|
|
14833
|
亥豕相望
|
亥
|
hài shǐ xiāng wàng
|
指文字讹错很多
|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一》:“吴兴凌氏诸刻,急于成书射利,又悭于倩人编摩,其间亥豕相望,何怪其然?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一》:“吴兴凌氏诸刻,急于成书射利,又悭于倩人编摩,其间亥豕相望,何怪其然?”...
|
HSX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鲁鱼亥豕
|
|
./NzR5.html
|
hai shi xiang wang
|
|
14173
|
咳唾成珠
|
咳
|
hài tuò chéng zhū
|
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
庄周《庄子 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
HT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咳珠唾玉
|
|
./MWpvZw==.html
|
hai tuo cheng zhu
|
|
14205
|
骇心动目
|
骇
|
hài xīn dòng mù
|
犹言惊心动目。
|
宋·苏轼《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传观左右,失手坠于江中,乃祷于神,愿复得之,当藏之庙中,为往来者骇 宋·苏轼《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传观左右,失手坠于江中,乃祷于神,愿复得之,当藏之庙中,为往来者骇心动目诡异之观。”...
|
HXD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触目惊心、骇目惊心
|
|
./M3Jibw==.html
|
hai xin dong mu
|
|
14114
|
旱魃为虐
|
旱
|
hàn bá wèi nüè
|
旱魃:古代传说中能赞成旱灾的怪物;虐:灾害。指旱灾。
|
《诗经 大雅 云汉》:“旱魁为虐,如惔如焚。”
|
HBW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旱魃为灾
|
河伯为患
|
./MTd1Yw==.html
|
han ba wei nüe
|
|
14705
|
旱魃为灾
|
旱
|
hàn bá wèi zāi
|
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指发生旱灾
|
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又今旱魃为灾,濒河人迹所至之处,禾稼仅有存者。”
|
HBW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旱魃为虐
|
河伯为患
|
./N3Vndw==.html
|
han ba wei zai
|
|
13743
|
汗不敢出
|
汗
|
hàn bù gǎn chū
|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HBG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WJiYw==.html
|
han bu gan chu
|
|
14211
|
汗出浃背
|
汗
|
hàn chū jiā bèi
|
同“汗流浃背”。
|
汉·刘向《续列女传·杨夫人》:“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
|
HC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汗出洽背、汗出沾背
|
|
./M3JmMA==.html
|
han chu jia bei
|
|
14213
|
撼地摇天
|
撼
|
hàn dì yáo tiān
|
撼:摇动。使天地都抖动起来。形容力气、本领和气魄极大。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
|
HDY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撼天动地
|
|
./M3JnNA==.html
|
han di yao tian
|
|
14828
|
翰飞戾天
|
翰
|
hàn fēi lì tiān
|
飞到高空。比喻仕宦的飞黄腾达
|
|
HFL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czNg==.html
|
han fei li tian
|
|
14911
|
汉官威仪
|
汉
|
hàn guān wēi yí
|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
HGW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lzdw==.html
|
han guan wei yi
|
|
14929
|
扞格不入
|
扞
|
hàn gé bù rù
|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
HGB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格格不入
|
|
./MWE5YQ==.html
|
han ge bu ru
|
|
14689
|
扞格不通
|
扞
|
hàn gé bù tōng
|
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固执成见,不能变通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
HGB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扞格不入、执迷不悟
|
|
./N2x6dw==.html
|
han ge bu tong
|
|
13635
|
汗流浃背
|
汗
|
hàn liú jiā bèi
|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
HL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挥汗如雨、汗如雨下
|
冰天雪地、滴水成冰
|
./MTlubQ==.html
|
han liu jia bei
|
|
14226
|
汗流浃体
|
汗
|
hàn liú jiā tǐ
|
汗流全身。形容极度惊惧。
|
宋·张师正《括异志·张龙图》:“张焘误食厌物,谢既再拜而悟,汗流浃体。”
|
HLJ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汗流浃肤
|
|
./M3Jsbw==.html
|
han liu jia ti
|
|
13451
|
汗流满面
|
汗
|
hàn liú mǎn miàn
|
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
鲁迅《彷徨 伤逝》:“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
HL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汗流浃背
|
|
./NzZj.html
|
han liu man mian
|
|
14227
|
汗流洽衣
|
汗
|
hàn liú qià yī
|
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
|
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顷贤郎至,辱华翰奖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 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顷贤郎至,辱华翰奖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
HL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汗流洽背、汗流浃背
|
|
./M3Jtcw==.html
|
han liu qia yi
|
|
14228
|
汗流至踵
|
汗
|
hàn liú zhì zhǒng
|
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
《庄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
HL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汗流浃踵、汗流接踵
|
|
./M3JuMg==.html
|
han liu zhi zhong
|
|
13976
|
旱涝保收
|
旱
|
hàn lào bǎo shōu
|
指土地灌溉及排水情况良好,不论天旱或多雨,都能得到好收成。泛指获利有保证的事情
|
浩然《艳阳天》第97章:“有了扬水站,起码有一半地水浇了,就是说,往后要有一半地旱涝保收。”
|
HL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sbQ==.html
|
han lao bao shou
|
|
13676
|
旱苗得雨
|
旱
|
hàn miáo dé yǔ
|
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
|
HM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枯木逢春、雪中送炭
|
|
./MWE5aw==.html
|
han miao de yu
|
|
14688
|
汗马功绩
|
汗
|
hàn mǎ gōng jì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明·无名氏《精忠记·闻讣》:“感皇恩宠锡无穷,端不负汗马功绩。”
|
HM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汗马功劳、汗马勋劳
|
|
./N2x6Yw==.html
|
han ma gong ji
|
|
13690
|
汗马功劳
|
汗
|
hàn mǎ gōng láo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
HMG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丰功伟绩、劳苦功高
|
一事无成
|
./MWFldQ==.html
|
han ma gong lao
|
|
13888
|
汗马之功
|
汗
|
hàn mǎ zhī gōng
|
谓战功。
|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
HM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汗马之劳
|
|
./M3JubQ==.html
|
han ma zhi g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