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24
|
蕙损兰摧
|
蕙
|
huì sǔn lán cuī
|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
明·梁辰鱼《破齐阵·咏时序悼亡》:“把酒对斜晖,问芳卿为甚的便蕙损兰摧。”
|
HS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香销玉殒、蕙折兰摧
|
|
./OTV0bQ==.html
|
hui sun lan cui
|
|
13819
|
蕙心兰质
|
蕙
|
huì xīn lán zhì
|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
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
HXL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蕙质兰心
|
|
./MWNpeQ==.html
|
hui xin lan zhi
|
|
14825
|
慧心灵性
|
慧
|
huì xīn líng xìng
|
慧:聪明;灵:灵巧。形容人聪明灵巧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虽是乡间女儿,露着慧心灵性,温柔不俗。”
|
HXL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V1Ng==.html
|
hui xin ling xing
|
|
14496
|
慧心妙舌
|
慧
|
huì xīn miào shé
|
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
|
HXMS
|
一般成语
|
|
|
|
./M3Y3eQ==.html
|
hui xin miao she
|
|
13994
|
会心一笑
|
会
|
huì xīn yī xiào
|
会心:领悟,领会。领会对方的意思而微笑
|
鲁迅《通讯》:“使同类者知道也还有谁在袭击古老坚固的堡垒,较之看见浩大而灰色的军容,或者反可以会心一 鲁迅《通讯》:“使同类者知道也还有谁在袭击古老坚固的堡垒,较之看见浩大而灰色的军容,或者反可以会心一笑。”...
|
HX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w3aw==.html
|
hui xin yi xiao
|
|
13757
|
秽言污语
|
秽
|
huì yán wū yǔ
|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
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语论·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
|
HYW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污言秽语
|
|
./MWJoZw==.html
|
hui yan wu yu
|
|
14500
|
慧业才人
|
慧
|
huì yè cái rén
|
见“慧业文人”。
|
刘师培《文说》:“别有慧业才人,创造险语,鬼斧默运,奇句自矜。”
|
HYC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慧业文人
|
|
./M3Y5Yw==.html
|
hui ye cai ren
|
|
13832
|
诲淫诲盗
|
诲
|
huì yín huì dào
|
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 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
《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HYH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诲盗诲淫
|
|
./MWN1Yw==.html
|
hui yin hui dao
|
|
14100
|
慧眼独具
|
慧
|
huì yǎn dú jù
|
在眼力或洞察力方面有独到之处
|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11回:“先帝选你做顾命大臣,可谓慧眼独具。”
|
HYD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独具慧眼
|
|
./OTV0dw==.html
|
hui yan du ju
|
|
13809
|
绘影绘声
|
绘
|
huì yǐng huì shēng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壹意孤行,为若辈绘影绘声,定一不磨之铁案。”
|
HY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绘声绘色、绘声绘影
|
|
./MWNlOA==.html
|
hui ying hui sheng
|
|
14064
|
秽语污言
|
秽
|
huì yǔ wū yán
|
秽:污浊,肮脏。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指着唐僧,秃前秃后,秽语污言,不绝口的乱骂。”
|
HYW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污言秽语
|
|
./OHNjdw==.html
|
hui yu wu yan
|
|
14823
|
蕙折兰摧
|
蕙
|
huì zhé lán cuī
|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
清·袁枚《续新齐谐》:“怨侣方成,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
HZL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蕙损兰摧
|
|
./OTV0Yw==.html
|
hui zhe lan cui
|
|
14501
|
会者不忙
|
会
|
huì zhě bù máng
|
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公子会者不忙,将铁棒架住。”
|
HZ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会家不忙
|
|
./M3Y5bQ==.html
|
hui zhe bu mang
|
|
14502
|
惠子知我
|
惠
|
huì zǐ zhī wǒ
|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
|
HZ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ZhNg==.html
|
hui zi zhi wo
|
|
14737
|
诲而不倦
|
诲
|
huì ér bù juàn
|
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
汉·蔡邕《彭城姜伯淮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独见先睹之效,然犹学而不厌,诲而不倦。”
|
HE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诲人不倦
|
|
./OGRzNg==.html
|
hui er bu juan
|
|
14156
|
回船转舵
|
回
|
huí chuán zhǎn duò
|
行船遇事的回原路。比喻掉转话头,缓和僵局。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见他有咈然不悦之意,即忙回船转舵道:‘大官人莫要性急,且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见他有咈然不悦之意,即忙回船转舵道:‘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再细细商议。’”...
|
HC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风使舵、随机应变
|
|
./MWNrYw==.html
|
hui chuan zhan duo
|
|
14462
|
回肠百转
|
回
|
huí cháng bǎi zhuǎn
|
见“回肠九转”。
|
欧阳予倩《梁红玉》第三场:“思既往想将来回肠百转,大丈夫处乱世,要力任艰难。”
|
HCB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回肠九转
|
|
./M3V0cw==.html
|
hui chang bai zhuan
|
|
14628
|
回肠寸断
|
回
|
huí cháng cùn duàn
|
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
明 汤显祖《还魂记 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
HC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肝肠寸断
|
|
./NmJ4YQ==.html
|
hui chang cun duan
|
|
13808
|
回肠荡气
|
回
|
huí cháng dàng qì
|
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耐人寻味。
|
清 龚自珍《夜坐》:“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
HCD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沁人肺腑、扣人心弦
|
|
./MWNkeQ==.html
|
hui chang dang qi
|
|
14150
|
回肠九转
|
回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
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
《柳荫记》:“难坏人这阵无计想,好叫人回肠九转无主张。”
|
HCJ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回肠百转
|
|
./MWJwaQ==.html
|
hui chang jiu zhuan
|
|
14463
|
回肠伤气
|
回
|
huí cháng shāng qì
|
见“回肠荡气”。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诸声,能回转入肠,伤断人气。”...
|
HC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肠荡气、回肠结气
|
|
./M3V1Mg==.html
|
hui chang shang qi
|
|
14847
|
徊肠伤气
|
徊
|
huí cháng shāng qì
|
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
|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
HCSQ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Iw.html
|
hui chang shang qi
|
|
14172
|
回嗔作喜
|
回
|
huí chēn zuò xǐ
|
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那客人回嗔作喜,收拾了刀杖。”
|
HC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涕为笑、回瞋作喜
|
|
./MWY2OA==.html
|
hui chen zuo xi
|
|
14646
|
回瞋作喜
|
回
|
huí chēn zuò xǐ
|
瞋:发怒时瞪大眼睛。由发怒转为高兴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徐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
HC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嗔作喜
|
|
./N2w4eQ==.html
|
hui chen zuo xi
|
|
14465
|
回春妙手
|
回
|
huí chūn miào shǒu
|
妙手回春。喻人医术高明,能使垂危的人恢复健康。
|
粤剧《关汉卿》第三场:“全靠大夫你回春妙手,我已经好了八九成。”
|
HCM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妙手回春
|
|
./M3V1dw==.html
|
hui chun miao shou
|
|
14466
|
回春之术
|
回
|
huí chūn zhī shù
|
回春:本指冬去春来,比喻医道高明,能治愈难治之病,挽救垂危的病人。术:医术。指起死回生的医术。参见“ 回春:本指冬去春来,比喻医道高明,能治愈难治之病,挽救垂危的病人。术:医术。指起死回生的医术。参见“妙手回春”。...
|
|
HCZS
|
一般成语
|
|
|
|
./M3V2Ng==.html
|
hui chun zhi shu
|
|
13509
|
回光反照
|
回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
HG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光返照
|
|
./ODZn.html
|
hui guang fan zhao
|
|
13863
|
回光返照
|
回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间发光的现象。比喻人临死前忽然一阵短暂的神志清醒或精神兴奋。也比 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间发光的现象。比喻人临死前忽然一阵短暂的神志清醒或精神兴奋。也比喻事物衰亡前出现的短暂的兴旺现象。...
|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
HG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光反照
|
生机勃勃
|
./MWR1Zw==.html
|
hui guang fan zhao
|
|
14470
|
回干就湿
|
回
|
huí gàn jiù shī
|
谓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慈母德,实堪哀,十月三年受苦灾;冒热冲寒劳气力,回干就湿费心怀。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慈母德,实堪哀,十月三年受苦灾;冒热冲寒劳气力,回干就湿费心怀。”...
|
HG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V4ZQ==.html
|
hui gan jiu shi
|
|
14163
|
回黄转绿
|
回
|
huí huáng zhuǎn lǜ
|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
晋 无名氏《休洗红》诗:“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
|
HH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地回春
|
|
./MWQybw==.html
|
hui huang zhuan lu
|
|
13587
|
回眸一笑
|
回
|
huí móu yī xiào
|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HM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嫣然一笑
|
|
./MTh3ZQ==.html
|
hui mou yi xiao
|
|
14489
|
回生起死
|
回
|
huí shēng qǐ sǐ
|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
HSQS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起死回生
|
|
./M3Y0bQ==.html
|
hui sheng qi si
|
|
14490
|
回天倒日
|
回
|
huí tiān dǎo rì
|
犹言旋转乾坤。
|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
|
HTD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天挽日、回天转日、挥戈反日
|
|
./M3Y1Ng==.html
|
hui tian dao ri
|
|
13783
|
回天乏术
|
回
|
huí tiān fá shù
|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占元保境有责,回天乏术,请查照前电,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或可挽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占元保境有责,回天乏术,请查照前电,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或可挽回危局。”...
|
HTF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回天无力
|
回天之力
|
./MWJ0NA==.html
|
hui tian fa shu
|
|
13943
|
回天无力
|
回
|
huí tiān wú lì
|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
清 冯起凤《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
HTW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回天乏术
|
|
./M3Y1cQ==.html
|
hui tian wu li
|
|
14491
|
回天挽日
|
回
|
huí tiān wǎn rì
|
见“回天倒日”。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贴赘说》:“则回天挽日之功,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
|
HTW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天转日、回天倒日、回天转地
|
|
./M3Y1Zw==.html
|
hui tian wan ri
|
|
14492
|
回天运斗
|
回
|
huí tiān yùn dòu
|
犹言旋转乾坤。
|
唐·张鼎《邺城引》:“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
|
HT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天挽日、回天转地
|
|
./M3Y2MA==.html
|
hui tian yun dou
|
|
14493
|
回天转地
|
回
|
huí tiān zhuǎn dì
|
犹言旋转乾坤。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态度。
|
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地之威,方斯更烈。”
|
HT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天转日、回天倒日、回天挽日
|
|
./M3Y2YQ==.html
|
hui tian zhuan di
|
|
14645
|
回天转日
|
回
|
huí tiān zhuǎn rì
|
回:旋转。比喻权势力量极大,能扭转极难挽回的局势
|
《旧唐书·王义方传》:“虽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日之威,方斯更劣。”
|
HT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天转地、回天挽日、回天倒日
|
|
./N2w4ZQ==.html
|
hui tian zhuan ri
|
|
13785
|
回天之力
|
回
|
huí tiān zhī lì
|
回天:能够扭转难以挽回的局势。原指论证有力;能挽回局势;现比喻力量巨大;能挽回很难挽回的局势。
|
《新唐书 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
HT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旋转乾坤
|
回天乏术
|
./MWJ0eQ==.html
|
hui tian zhi li
|
|
13794
|
回头是岸
|
回
|
huí tóu shì àn
|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
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HTS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浪子回头、迷途知返
|
执迷不悟、怙恶不悛
|
./MWMxcQ==.html
|
hui tou shi an
|
|
13796
|
回味无穷
|
回
|
huí wèi wú qióng
|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
HW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耐人寻味
|
索然无味、味如嚼蜡
|
./MWM0cw==.html
|
hui wei wu qiong
|
|
14494
|
回文织锦
|
回
|
huí wén zhī jǐn
|
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 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以“回文织锦”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
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 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
HW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织锦回文
|
|
./M3Y2dQ==.html
|
hui wen zhi jin
|
|
13995
|
回旋余地
|
回
|
huí xuán yú dì
|
指做事或说话给自己留有足够进退的空间
|
曾朴《孽海花》第33回:“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掷了。”
|
HX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w3dQ==.html
|
hui xuan yu di
|
|
14644
|
回心向善
|
回
|
huí xīn xiàng shàn
|
回心:转过心意。转变念头,转归善良
|
宋·任伯雨《论章惇蔡卞》:“如卞在朝,人人惴恐,不敢回心向善。”
|
HX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w4NA==.html
|
hui xin xiang shan
|
|
13592
|
回心转意
|
回
|
huí xīn zhuǎn yì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
HX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弃旧图新、洗心革面、一改故辙
|
执迷不悟、一意孤行、义无反顾
|
./MTkwMA==.html
|
hui xin zhuan yi
|
|
13835
|
祸不单行
|
祸
|
huò bù dān xíng
|
祸:灾难;行:到来。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
HB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灾多难、福无双至、雪上加霜
|
时来运转、双喜临门
|
./MWN6dw==.html
|
huo bu dan xing
|
|
14779
|
祸不妄至
|
祸
|
huò bù wàng zhì
|
妄:胡乱。祸患不会无缘无故而来
|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虽然,祸不妄至,福无徒来。”
|
HBW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NjMg==.html
|
huo bu wang zhi
|
|
14778
|
祸出不测
|
祸
|
huò chū bù cè
|
测:估计,猜度。灾祸的产生不可揣测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仁宗大怒,玉音甚厉,众恐祸出不测。”
|
HC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祸生不测
|
|
./OHNicw==.html
|
huo chu bu ce
|
|
13805
|
祸从口出
|
祸
|
huò cóng kǒu chū
|
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
|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HCK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多必失、多言买祸
|
谨言慎行、喜从天降
|
./MWNiNg==.html
|
huo cong kou 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