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4
|
不及之法
|
不
|
bù jí zhī fǎ
|
指不适用的法规。
|
《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
BJZF
|
一般成语
|
|
|
|
./bG5x.html
|
bu ji zhi fa
|
|
1480
|
不急之务
|
不
|
bù jí zhī wù
|
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和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墓,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
BJ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细枝末节
|
当务之急、燃眉之急
|
./bG8w.html
|
bu ji zhi wu
|
|
2354
|
不饥不寒
|
不
|
bù jī bù hán
|
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
《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
BJBH
|
一般成语
|
|
|
|
./MzVzZQ==.html
|
bu ji bu han
|
|
2153
|
不羁之才
|
不
|
bù jī zhī cái
|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
BJ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G5n.html
|
bu ji zhi cai
|
|
1091
|
不羁之民
|
不
|
bù jī zhī mín
|
羁:束缚;民:百姓。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民众
|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
BJ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V5.html
|
bu ji zhi min
|
|
1485
|
不矜不伐
|
不
|
bù jīn bù fá
|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
《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
BJ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虚怀若谷、不卑不亢
|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
./bHFp.html
|
bu jin bu fa
|
|
1833
|
不紧不慢
|
不
|
bù jīn bù màn
|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
BJ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疾不徐
|
|
./Njd6dw==.html
|
bu jin bu man
|
|
2356
|
不禁不由
|
不
|
bù jīn bù yóu
|
指不由自主。
|
《儿妇英雄传》第十六回:“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不必等人盘问。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 《儿妇英雄传》第十六回:“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不必等人盘问。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来。”...
|
BJ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
|
./MzV0aQ==.html
|
bu jin bu you
|
|
2358
|
不矜细行
|
不
|
bù jīn xì xíng
|
指不注重小事小节。
|
语出《书 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
BJ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护细行
|
谨小慎微
|
./MzV1Mg==.html
|
bu jin xi xing
|
|
1105
|
不经世故
|
不
|
bù jīng shì gù
|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
鲁迅《花边文学 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
BJS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饱经世故
|
./Mm02.html
|
bu jing shi gu
|
|
2359
|
不经之说
|
不
|
bù jīng zhī shuō
|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唐 无稹《迁庙议状》:“曷若削汉朝不经之说,征殷周可久之文,从亲尽则迁之常规,为万代不朽之定制。”
|
BJZ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经之谈、不经之语
|
|
./MzV1Yw==.html
|
bu jing zhi shuo
|
|
2053
|
不经之谈
|
不
|
bù jīng zhī tán
|
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
|
晋 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
BJZ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奇谈怪论、无稽之谈
|
不易之论、不刊之论
|
./Mm1n.html
|
bu jing zhi tan
|
|
2360
|
不经之语
|
不
|
bù jīng zhī yǔ
|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 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
BJZ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经之说、不经之谈
|
|
./MzV1bQ==.html
|
bu jing zhi yu
|
|
1489
|
不拘小节
|
不
|
bù jū xiǎo jié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
BJ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形迹、洒脱不拘
|
缩手缩脚、谨小慎微
|
./bHJ3.html
|
bu ju xiao jie
|
|
2362
|
不拘细节
|
不
|
bù jū xì jié
|
犹不拘小节。
|
《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
BJ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小节、不拘细行
|
谨小慎微
|
./MzV2Ng==.html
|
bu ju xi jie
|
|
2363
|
不拘细行
|
不
|
bù jū xì xíng
|
犹不拘小节。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细行。”...
|
BJ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矜细行、不拘小节
|
谨小慎微
|
./MzV2Zw==.html
|
bu ju xi xing
|
|
2364
|
不拘形迹
|
不
|
bù jū xíng jī
|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
BJ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浪不羁
|
|
./MzV2cQ==.html
|
bu ju xing ji
|
|
1107
|
不拘一格
|
不
|
bù jū yī gé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25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BJ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
如出一辙、千篇一律
|
./Mm5h.html
|
bu ju yi ge
|
|
2057
|
不愧不怍
|
不
|
bù kuì bù zuò
|
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
BK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明磊落
|
问心有愧、愧天怍人
|
./M2hh.html
|
bu kui bu zuo
|
|
2160
|
不愧不作
|
不
|
bù kuì bù zuò
|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
BKBZ
|
一般成语
|
|
|
|
./bTJx.html
|
bu kui bu zuo
|
|
2161
|
不愧屋漏
|
不
|
bù kuì wū lòu
|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
BKW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明磊落、不惭屋漏
|
暗室欺心
|
./bTMw.html
|
bu kui wu lou
|
|
2375
|
不媿下学
|
不
|
bù kuì xià xué
|
犹言不耻下问。
|
《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
BKXX
|
一般成语
|
|
|
|
./MzV6dw==.html
|
bu kui xia xue
|
|
1500
|
不亢不卑
|
不
|
bù kàng bù bēi
|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
BK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
骄傲自大
|
./bHZz.html
|
bu kang bu bei
|
|
2370
|
不抗不卑
|
不
|
bù kàng bù bēi
|
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
|
《红楼梦》第五六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 《红楼梦》第五六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
BKB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亢不卑
|
骄傲自大
|
./MzV4ZQ==.html
|
bu kang bu bei
|
|
1492
|
不堪回首
|
不
|
bù kān huí shǒu
|
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 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顾。...
|
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BK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创巨痛深、痛定思痛
|
喜出望外、大喜过望
|
./bHRr.html
|
bu kan hui shou
|
|
1493
|
不堪其忧
|
不
|
bù kān qí yōu
|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BK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HR1.html
|
bu kan qi you
|
|
1495
|
不堪入目
|
不
|
bù kān rù mù
|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
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
BKR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行同狗彘、卑鄙龌龊
|
赏心悦目
|
./bHVl.html
|
bu kan ru mu
|
|
1494
|
不堪入耳
|
不
|
bù kān rù ěr
|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
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
BKR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污言秽语、俗不可耐
|
珠圆玉润、娓娓动听
|
./bHU0.html
|
bu kan ru er
|
|
1496
|
不堪设想
|
不
|
bù kān shè xiǎng
|
不堪:不能;设想:对未来情况的想象、推测。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
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内地膏脂,年年如些剥丧,岂堪设想!”
|
BKS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可思议、危如累卵、凶多吉少
|
相安无事、安然无恙
|
./bHVv.html
|
bu kan she xiang
|
|
1895
|
不堪收拾
|
不
|
bù kān shōu shí
|
堪:可;收拾:整理,整顿。无法整顿
|
孙荪《云赋》:“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现在是丧魂失魄,溃不成军,大有不堪 孙荪《云赋》:“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现在是丧魂失魄,溃不成军,大有不堪收拾之状了。”...
|
BK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收拾
|
|
./NzZ2Zw==.html
|
bu kan shou shi
|
|
1497
|
不堪言状
|
不
|
bù kān yán zhuàng
|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
BKY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可名状
|
|
./bHV5.html
|
bu kan yan zhuang
|
|
1498
|
不堪一击
|
不
|
bù kān yī jī
|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
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
BK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单力薄、一触即溃
|
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固若金汤
|
./bHY4.html
|
bu kan yi ji
|
|
2367
|
不刊之典
|
不
|
bù kān zhī diǎn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梁书 萧子云传》:“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孝,致 《梁书 萧子云传》:“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孝,致治所成。”...
|
BK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刊之书
|
|
./MzV3aw==.html
|
bu kan zhi dian
|
|
1491
|
不刊之论
|
不
|
bù kān zhī lùn
|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
BK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经地义、不易之论
|
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
./bHRh.html
|
bu kan zhi lun
|
|
2369
|
不刊之说
|
不
|
bù kān zhī shuō
|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
BK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刊之论
|
无稽之谈
|
./MzV4NA==.html
|
bu kan zhi shuo
|
|
2368
|
不刊之书
|
不
|
bù kān zhī shū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汉 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
BK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刊之典
|
|
./MzV3dQ==.html
|
bu kan zhi shu
|
|
1499
|
不堪造就
|
不
|
bù kān zào jiù
|
堪:能;造就:培养并使有成就。没有培养前途;不可能有所成就。
|
茅盾《蚀 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
BKZ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宜深造、不成气候、不务正业
|
孺子可教、前途无量、鹏程万里
|
./bHZp.html
|
bu kan zao jiu
|
|
1894
|
不可避免
|
不
|
bù kě bì miǎn
|
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
毛泽东《矛盾论》:“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
BK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回避
|
|
./NzZ1bQ==.html
|
bu ke bi mian
|
|
1501
|
不可多得
|
不
|
bù kě duō dé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BK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
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车载斗量
|
./bHdt.html
|
bu ke duo de
|
|
2158
|
不可动摇
|
不
|
bù kě dòng yáo
|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
BK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风雨飘摇、见异思迁
|
./bHcy.html
|
bu ke dong yao
|
|
1893
|
不可分割
|
不
|
bù kě fēn gē
|
割:分割,划分。不容许割裂
|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
BKF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四分五裂
|
./NzZ1Yw==.html
|
bu ke fen ge
|
|
1502
|
不可告人
|
不
|
bù kě gào rén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
BKG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怀叵测、讳莫如深、别有用心
|
襟怀坦白、光明正大、推心置腹
|
./bHd3.html
|
bu ke gao ren
|
|
1892
|
不可估量
|
不
|
bù kě gū liàng
|
难以估计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BKG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以估量
|
|
./NzZ1Mg==.html
|
bu ke gu liang
|
|
1503
|
不可救药
|
不
|
bù kě jiù yào
|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
《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 《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
BK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病入膏肓、气息奄奄、无可救药
|
妙手回春、手到病除、旭日东升
|
./bHhx.html
|
bu ke jiu yao
|
|
1891
|
不可抗拒
|
不
|
bù kě kàng jù
|
不能抵抗并拒绝
|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
BK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0cw==.html
|
bu ke kang ju
|
|
1504
|
不可开交
|
不
|
bù kě kāi jiāo
|
开:解开;交:纠缠。不能解脱纠缠。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吴赞善听到这里,便气的不可开交。”
|
BK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亦乐乎
|
分崩离析
|
./bHkw.html
|
bu ke kai jiao
|
|
1505
|
不可理喻
|
不
|
bù kě lǐ yù
|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
BKL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顽固不化
|
通情达理、入情入理、合情合理
|
./bHlr.html
|
bu ke li yu
|
|
1109
|
不可枚举
|
不
|
bù kě méi jǔ
|
枚举:一一列举。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
元 王恽《秋涧全集 紫山先生易直解序》:“其至公正之大论,卓异特达之举,固不可枚举。”
|
BK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胜数、举不胜举
|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
./Mm9l.html
|
bu ke mei ju
|
|
1506
|
不可名状
|
不
|
bù kě míng zhuàng
|
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
晋 葛洪《神仙记》:“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
BKM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可言宣、不可思议、不可胜言
|
一语破的
|
./bHl1.html
|
bu ke ming zhuang
|
|
1110
|
不可磨灭
|
不
|
bù kě mó miè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
BK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
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
./Mm9v.html
|
bu ke mo m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