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09
|
管窥之说
|
管
|
guǎn kuī zhī shuō
|
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
鲁迅《集外集·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时研究不尽的,统论全般,决非我的能力所及, 鲁迅《集外集·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时研究不尽的,统论全般,决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这只好算作管窥之说。”...
|
GK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管窥之见
|
|
./OTRhbQ==.html
|
guan kui zhi shuo
|
|
12769
|
管宁割席
|
管
|
guǎn níng gē xí
|
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管宁、华歆曾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管宁、华歆曾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
GNG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割席分座
|
|
./MTdnNg==.html
|
guan ning ge xi
|
|
12603
|
管秃唇焦
|
管
|
guǎn tū chún jiāo
|
管:笔管,指笔;焦:干燥。笔写秃,嘴唇说干。比喻办事交涉很费力
|
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外部以咨商藩部为辞,藩部以官民不便为说,虽管秃唇焦 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外部以咨商藩部为辞,藩部以官民不便为说,虽管秃唇焦,而终无如彼何。”...
|
GTC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费尽口舌
|
|
./OTRhMg==.html
|
guan tu chun jiao
|
|
12602
|
管弦繁奏
|
管
|
guǎn xiǎn fán zòu
|
管:管乐器;弦:弦乐器。管乐和弦乐合奏。形容声音繁杂
|
《晋书·庾亮传》:“管弦繁奏。夔先聆其音。”
|
GX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Q5cw==.html
|
guan xian fan zou
|
|
12601
|
管仲随马
|
管
|
guǎn zhòng suí mǎ
|
管仲:春秋齐桓公的相国;随:跟从。管仲随着马走。比喻尊重前人的经验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GZ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Q5aQ==.html
|
guan zhong sui ma
|
|
11622
|
管中窥豹
|
管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GZK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
|
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
./MTd6bQ==.html
|
guan zhong kui bao
|
|
11761
|
管中窥天
|
管
|
guǎn zhōng kuī tiān
|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
《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
GZK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坐井观天
|
|
./NmI1aQ==.html
|
guan zhong kui tian
|
|
12380
|
广大神通
|
广
|
guǎng dà shén tōng
|
神通:指神奇的本领。原为佛教语。形容本领、手段极为高超,无所不能
|
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公门中人,三头六臂,广大神通,真令人无从捉摸。”
|
GDS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通广大
|
|
./NnkyaQ==.html
|
guang da shen tong
|
|
11565
|
广寒仙子
|
广
|
guǎng hán xiān zǐ
|
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
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环珮湿,似月下归来飞琼。那更,香鬓云鬟,清辉玉臂,广寒仙子也堪 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环珮湿,似月下归来飞琼。那更,香鬓云鬟,清辉玉臂,广寒仙子也堪并。”...
|
GH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Z5bw==.html
|
guang han xian zi
|
|
11644
|
广见洽闻
|
广
|
guǎng jiàn qià wén
|
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
唐·杨炯《百泉县令李楚才神道碑》:“雄才壮思,首九奏而和八音;广见洽闻,披五年车而诵三箧。”
|
GJQ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广闻博见
|
孤陋寡闻
|
./MThoZQ==.html
|
guang jian qia wen
|
|
11615
|
广结良缘
|
广
|
guǎng jié liáng yuán
|
多做善事,以得到众人的赞赏。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七回:“你又发起善念,广结良缘,岂不是俺一家的福份。”
|
GJ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d2Zw==.html
|
guang jie liang yuan
|
|
11776
|
广阔天地
|
广
|
guǎng kuò tiān dì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毛泽东《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GKT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kxZQ==.html
|
guang kuo tian di
|
|
11736
|
广开才路
|
广
|
guǎng kāi cái lù
|
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
|
GK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广开贤路
|
妒贤嫉能
|
./M3FidQ==.html
|
guang kai cai lu
|
|
11777
|
广开门路
|
广
|
guǎng kāi mén lù
|
指尽量想办法开辟多种渠道
|
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要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
|
GK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kxeQ==.html
|
guang kai men lu
|
|
12379
|
广开贤路
|
广
|
guǎng kāi xián lù
|
贤:有才德的人。指从多方开辟招纳贤才的路径
|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圣天子思求良辅,下弓旌广开贤路。”
|
GK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广开才路
|
|
./Nnkxbw==.html
|
guang kai xian lu
|
|
11626
|
广开言路
|
广
|
guǎng kāi yán lù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
GKY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言以蔽之
|
闭目塞听、独断专行、堵塞言路
|
./MTgxMA==.html
|
guang kai yan lu
|
|
11775
|
广谋从众
|
广
|
guǎng móu cóng zhòng
|
集思广益,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臣闻广谋从众,则合乎天心。”
|
GM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集思广益
|
|
./NnkwdQ==.html
|
guang mou cong zhong
|
|
12274
|
广譬曲谕
|
广
|
guǎng pì qǔ yù
|
多方晓谕,委婉开导。
|
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每进讲经执义,广譬曲谕,词极剀切。”
|
GP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FjNA==.html
|
guang pi qu yu
|
|
12764
|
广厦万间
|
广
|
guǎng shà wàn jiān
|
厦:大屋子。有很多宽敞的屋子。形容受到保护、得到周济的人很多。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GSW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djdQ==.html
|
guang sha wan jian
|
|
12378
|
广厦之荫
|
广
|
guǎng shà zhī yìn
|
厦:大房子;荫:遮蔽。指像大房子可以遮风蔽日那样给人们以保护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进其茙菽有稻粮之味,庇其蓬室若广厦之荫。”
|
GS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kwaw==.html
|
guang sha zhi yin
|
|
11571
|
广庭大众
|
广
|
guǎng tíng dà zhòng
|
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
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
|
GT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庭广众
|
|
./MTcyYQ==.html
|
guang ting da zhong
|
|
11605
|
广土众民
|
广
|
guǎng tǔ zhòng mín
|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
GT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地广人众
|
|
./MTdqcw==.html
|
guang tu zhong min
|
|
12276
|
广文先生
|
广
|
guǎng wén xiān shēng
|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②泛指清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
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 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早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
GW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Fjbw==.html
|
guang wen xian sheng
|
|
11572
|
广种薄收
|
广
|
guǎng zhòng bó shōu
|
薄:少。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
|
明·康海《秋兴次前韵》:“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有甚踌躇?”
|
GZ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Tcyaw==.html
|
guang zhong bo shou
|
|
11778
|
广而言之
|
广
|
guǎng ér yán zhī
|
一般说来
|
|
GE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总而言之
|
|
./NnkyOA==.html
|
guang er yan zhi
|
|
12279
|
鬼出神入
|
鬼
|
guǐ chū shén rù
|
见“鬼出电入”。
|
《隋书·卢思道传》:“饴蜜非甘,山川未阻,千变万化,鬼出神入。”
|
GCS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鬼出电入
|
|
./M3FlbQ==.html
|
gui chu shen ru
|
|
12510
|
鬼吵鬼闹
|
鬼
|
guǐ chǎo guǐ nào
|
乱吵乱闹
|
|
GCG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吵大闹
|
安安静静
|
./OGVhOA==.html
|
gui chao gui nao
|
|
12280
|
诡诞不经
|
诡
|
guǐ dàn bù jīng
|
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且神仙、方技,秘怪之事,书传所记,从古有之。然诡诞不经,无补世教。”
|
GD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怪诞不经
|
|
./M3Fldw==.html
|
gui dan bu jing
|
|
12741
|
佹得佹失
|
佹
|
guǐ dé guǐ shī
|
佹:出于偶然的。指得失出于偶然。
|
王闿运《铜官行寄章寿麟题旧感图》诗:“凭君莫话艰难事,佹得佹失皆天意。”
|
GDG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得有失
|
|
./MTZ2Mg==.html
|
gui de gui shi
|
|
11573
|
鬼斧神工
|
鬼
|
guǐ fǔ shén gōng
|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
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
GF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工鬼斧、巧夺天工
|
粗制滥造
|
./MTczZQ==.html
|
gui fu shen gong
|
|
12508
|
鬼怪妖魔
|
鬼
|
guǐ guài yāo mó
|
泛指各种害人的妖怪,比喻社会上作恶害人的恶势力和坏人
|
清·无名氏《说唐》第62回:“原来是鬼怪妖魔都来拜我生日。”
|
GGY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妖魔鬼怪
|
|
./OGU5bw==.html
|
gui guai yao mo
|
|
11637
|
鬼鬼祟祟
|
鬼
|
guǐ guǐ suì suì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
GG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鬼头鬼脑
|
正大光明、光明磊落
|
./MTg3eQ==.html
|
gui gui sui sui
|
|
12282
|
鬼工雷斧
|
鬼
|
guǐ gōng léi fǔ
|
同“鬼斧神工”。
|
明·宋濂《滩哥石砚歌》:“鬼工雷斧琢削古,天光电影生新容。”
|
GGL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鬼工神力、鬼斧神工
|
|
./M3FmZw==.html
|
gui gong lei fu
|
|
12283
|
鬼功神力
|
鬼
|
guǐ gōng shén lì
|
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为。
|
元·郝经《赵州石桥》诗:“鬼功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还钩连。”
|
GGSL
|
一般成语
|
|
|
|
./M3FmcQ==.html
|
gui gong shen li
|
|
12509
|
鬼工神力
|
鬼
|
guǐ gōng shén lì
|
形容技艺精巧超群,非人力所及
|
元·郝经《赵州石桥》诗:“鬼工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不钩连。”
|
GGS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鬼工雷斧、鬼斧神工
|
|
./OGU5eQ==.html
|
gui gong shen li
|
|
11760
|
鬼话连篇
|
鬼
|
guǐ huà lián piān
|
鬼话:不真实的话。连篇:一篇接一篇。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
|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四回:“鬼话连篇,捏造出许多洞府,许多法术。”
|
GHL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谎话连篇
|
实话实说
|
./NmI0ZQ==.html
|
gui hua lian pian
|
|
11560
|
诡谲怪诞
|
诡
|
guǐ jué guài dàn
|
怪诞:奇异古怪。形容十分古怪离奇。
|
宋·陆九渊《书与包洋道》:“一旦骇于荒唐缪悠之说,惊于诡谲怪诞之辞,则其颠顿狼狈之状,可胜方哉?”
|
GJ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奇古怪
|
|
./MTZ2Yw==.html
|
gui jue guai dan
|
|
12472
|
诡谲无行
|
诡
|
guǐ jué wú xíng
|
诡谲:欺诈;无行:缺德。指欺诈成性,品行不端
|
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而宋诡谲无行,且懒惰,不肯竟其学。”
|
GJW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NvdQ==.html
|
gui jue wu xing
|
|
12285
|
鬼计百端
|
鬼
|
guǐ jì bǎi duān
|
见“鬼计多端”。
|
清·周亮工《书影》卷十:“关云长《三上张翼德书》云:‘操之鬼计百端,非羽智缚,安有今日!’”
|
GJB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鬼计多端
|
|
./M3FnYQ==.html
|
gui ji bai duan
|
|
11596
|
诡计多端
|
诡
|
guǐ jì duō duān
|
诡计:欺诈的计谋;端:事物的另一头;一方面。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形容坏主意很多。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7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
GJ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诡变多端、鬼计多端
|
老实本分
|
./MTdlOA==.html
|
gui ji duo duan
|
|
11738
|
鬼计多端
|
鬼
|
guǐ jì duō duān
|
谓狡诈的计策很多,坏主意多。
|
《三侠五义》第四十回:“暗含着恶态,叠暴着环睛,明露着鬼计多端。”鬼,一本作“诡”。
|
GJ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诡计多端、鬼计百端
|
|
./M3Fnaw==.html
|
gui ji duo duan
|
|
12289
|
鬼瞰其室
|
鬼
|
guǐ kàn qí shì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谦。”刘良注:“是知高 《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谦。”刘良注:“是知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
|
GK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鬼瞰高明
|
|
./M3FqMg==.html
|
gui kan qi shi
|
|
12290
|
鬼刻神劖
|
鬼
|
guǐ kè shén jì
|
犹言鬼斧神工。
|
金·元好问《云峡》诗:“不知天壤此尤物,鬼刻神劖通有几?”
|
GK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鬼斧神工、鬼工雷斧
|
|
./M3FqYw==.html
|
gui ke shen ji
|
|
11561
|
鬼哭狼嚎
|
鬼
|
guǐ kū láng háo
|
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
GKL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狼号鬼哭、鬼哭神号
|
欢天喜地
|
./MTZ2bQ==.html
|
gui ku lang hao
|
|
12507
|
鬼哭狼号
|
鬼
|
guǐ kū láng háo
|
号:大声哭喊。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外面拥集万把人汹汹的大势。”
|
GKL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鬼哭狼嚎、鬼哭神号、鬼哭神嚎
|
|
./OGU5NA==.html
|
gui ku lang hao
|
|
12291
|
鬼哭神愁
|
鬼
|
guǐ kū shén chóu
|
形容惊恐忧愁。
|
明·陈汝元《金莲花·释愤》:“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权势倾朝。手指一挥,两班里鸟惊鱼骇;眉头半锁,满 明·陈汝元《金莲花·释愤》:“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权势倾朝。手指一挥,两班里鸟惊鱼骇;眉头半锁,满朝中鬼哭神愁。”...
|
GKS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鬼哭天愁
|
|
./M3Fqdw==.html
|
gui ku shen chou
|
|
12292
|
鬼哭神号
|
鬼
|
guǐ kū shén hào
|
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
元·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则听得鬼哭神号,休猜做三唱《阳关》出霸桥。”
|
GK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鬼哭狼嚎、鬼哭神嚎
|
|
./M3FrNg==.html
|
gui ku shen hao
|
|
11566
|
鬼哭神嚎
|
鬼
|
guǐ kū shén háo
|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吓还不算,还逼着人‘逃难’。弄得村上鸡飞狗跳,鬼哭神嚎。”
|
GK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鬼哭狼嚎
|
|
./MTZ5eQ==.html
|
gui ku shen hao
|
|
12293
|
鬼哭神惊
|
鬼
|
guǐ kū shén jīng
|
形容极度惊恐。
|
《水浒传》第七十回:“张清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
GK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FrZw==.html
|
gui ku shen jing
|
|
12294
|
鬼哭粟飞
|
鬼
|
guǐ kū sù fēi
|
传说苍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雨粟,鬼夜哭。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苍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
|
GK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FrcQ==.html
|
gui ku su 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