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08
|
归邪转曜
|
归
|
guī xié zhuǎn yào
|
曜:光明。改除邪恶归依正道。亦作“归邪反正”。
|
清·林则徐《祭海神文》:“归邪转曜,不烦一矢之加;飞蛊全收,已倍万箱之贮。”
|
GX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邪返正
|
|
./M3FzOA==.html
|
gui xie zhuan yao
|
|
11603
|
规行矩步
|
规
|
guī xíng jǔ bù
|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
《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
GXJ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
别开生面、无法无天
|
./MTdpbw==.html
|
gui xing ju bu
|
|
11790
|
归心如飞
|
归
|
guī xīn rú fēi
|
归心:回家的念头。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飞快。形容回家心情十分急切
|
宋·陈亮《复陆伯寿书》:“兼又新得罪于人,意况不佳,虽欲陪款语而归心如飞,破雨东渡,但剧怅仰。”
|
GXR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心如箭、归心似箭
|
|
./N2JpeQ==.html
|
gui xin ru fei
|
|
11595
|
归心如箭
|
归
|
guī xīn rú jiàn
|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
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
GX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去来兮、归心似箭
|
浪迹天涯
|
./MTdkbw==.html
|
gui xin ru jian
|
|
11322
|
归心似箭
|
归
|
guī xīn sì jiàn
|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4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
|
GX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去来兮、归心如箭
|
浪迹天涯
|
./NzFj.html
|
gui xin si jian
|
|
11976
|
规圆矩方
|
规
|
guī yuán jǔ fāng
|
比喻够标准,合法度。
|
《汉书·律历志上》:“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
|
GY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规矩绳墨
|
|
./MTdwbQ==.html
|
gui yuan ju fang
|
|
12766
|
龟厌不告
|
龟
|
guī yàn bù gào
|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
《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
GYBG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TdkeQ==.html
|
gui yan bu gao
|
|
12314
|
规言矩步
|
规
|
guī yán jǔ bù
|
比喻言行谨慎,合乎法度。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曩以汝为古君子,故任汝放诞,未敢侮汝。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曩以汝为古君子,故任汝放诞,未敢侮汝。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规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复畏汝矣。”...
|
GY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F2aw==.html
|
gui yan ju bu
|
|
12315
|
瑰意奇行
|
瑰
|
guī yì qí xíng
|
见“瑰意琦行”
|
刘师培《文说·宗骚》:“瑰意奇行,超然高举。”
|
GY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瑰意琦行
|
|
./M3F2dQ==.html
|
gui yi qi xing
|
|
12755
|
龟玉毁椟
|
龟
|
guī yù huǐ dú
|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GYH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czNA==.html
|
gui yu hui du
|
|
11867
|
皈依佛法
|
皈
|
guī yī fó fǎ
|
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指信佛, 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指信佛,比喻对人很顺从...
|
李脃人《暴风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进门,就皈依佛法了。”
|
GY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皈依三宝
|
|
./OGVhcw==.html
|
gui yi fo fa
|
|
12511
|
皈依三宝
|
皈
|
guī yī sān bǎo
|
皈依:归顺,依附;三宝:指佛、法、僧。指信奉佛教,遵守戒律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以了终身。”
|
GYS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皈依佛门、皈依佛法
|
|
./OGVhaQ==.html
|
gui yi san bao
|
|
12630
|
闺英闱秀
|
闺
|
guī yīng wéi xiù
|
大户人家的才貌娇好的女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
|
GYW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家闺秀
|
|
./NzJn.html
|
gui ying wei xiu
|
|
12388
|
归正返本
|
归
|
guī zhèng fǎn běn
|
归:回返。返归于根本之源
|
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上书劝寿归正返本,释帝称王。”
|
GZF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正反本
|
|
./N2JodQ==.html
|
gui zheng fan ben
|
|
12389
|
归正反本
|
归
|
guī zhèng fǎn běn
|
归:回返;反:返回。返归于根本之源
|
晋·陈寿《三国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幕义。”
|
GZF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正返本
|
|
./N2JpNA==.html
|
gui zheng fan ben
|
|
12321
|
归正邱首
|
归
|
guī zhèng qiū shǒu
|
见“归正首丘”。
|
明·宋濂《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成死至此,吾意能归正邱首,岂知死于道路。”
|
GZ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正首丘、归正首邱
|
|
./M3F4aQ==.html
|
gui zheng qiu shou
|
|
11980
|
归正守丘
|
归
|
guī zhèng shǒu qiū
|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GZSQ
|
一般成语
|
|
|
|
./MTg0dw==.html
|
gui zheng shou qiu
|
|
12322
|
归正首邱
|
归
|
guī zhèng shǒu qiū
|
见“归正首丘”。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
|
GZ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正首丘、归正邱首
|
|
./M3F4cw==.html
|
gui zheng shou qiu
|
|
12627
|
归正首丘
|
归
|
guī zhèng shǒu qiū
|
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
GZS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正邱首
|
|
./NzFt.html
|
gui zheng shou qiu
|
|
12324
|
规重矩迭
|
规
|
guī zhòng jǔ dié
|
谓合乎规矩法度。
|
|
GZJD
|
一般成语
|
|
|
|
./M3F5Yw==.html
|
gui zhong ju die
|
|
12628
|
圭璋特达
|
圭
|
guī zhāng tè dá
|
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
|
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圭璋特达,德也。”
|
GZTD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zF3.html
|
gui zhang te da
|
|
11588
|
归真反璞
|
归
|
guī zhēn fǎn pú
|
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 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
GZF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返朴归真、归真反朴
|
|
./MTc4eQ==.html
|
gui zhen fan pu
|
|
12320
|
归真反朴
|
归
|
guī zhēn fǎn pǔ
|
见“归真反璞”。
|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他(鲁迅)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
|
GZF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真返璞
|
|
./M3F4OA==.html
|
gui zhen fan pu
|
|
12390
|
归真返璞
|
归
|
guī zhēn fǎn pǔ
|
真:本真;璞:未加工的玉。指去掉外饰,恢复其自然原始的面貌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也。”
|
GZF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真反朴、返璞归真
|
|
./N2JpZQ==.html
|
gui zhen fan pu
|
|
11990
|
归之若水
|
归
|
guī zhī ruò shuǐ
|
归附的势态就像江河汇成大海一样。形容人心所向。
|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
|
GZ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gzdw==.html
|
gui zhi ruo shui
|
|
11516
|
寡不敌众
|
寡
|
guǎ bù dí zhòng
|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
GB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寡悬殊
|
旗鼓相当、势均力敌
|
./MTY0ZQ==.html
|
gua bu di zhong
|
|
11724
|
寡不胜众
|
寡
|
guǎ bù shèng zhòng
|
同“寡不敌众”。
|
《吕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
|
GB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寡不敌众
|
|
./M3B1dw==.html
|
gua bu sheng zhong
|
|
12608
|
寡妇鳏男
|
寡
|
guǎ fù guān nán
|
寡:寡妇;鳏:鳏夫。死了丈夫的女人和无妻的成年男子。指孤男寡女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只鸾孤凤,霎时间交仗成双;寡妇鳏男,一席话搬唆捉对。”
|
GFG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寡妇鳏夫、孤男寡女
|
|
./OTRjaw==.html
|
gua fu guan nan
|
|
11617
|
寡见少闻
|
寡
|
guǎ jiàn shǎo wén
|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知,寡见鲜闻。”
|
GJS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寡见鲜闻、孤陋寡闻
|
见多识广
|
./MTd4ZQ==.html
|
gua jian shao wen
|
|
12623
|
寡见鲜闻
|
寡
|
guǎ jiàn xiǎn wén
|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知,寡见鲜闻。”
|
GJXW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孤陋寡闻
|
见多识广
|
./Nnlr.html
|
gua jian xian wen
|
|
11591
|
寡廉鲜耻
|
寡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寡、鲜:少;廉:廉洁;不贪污;耻:羞愧;羞耻。原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GLX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鲜廉寡耻
|
廉洁奉公
|
./MTdhbQ==.html
|
gua lian xian chi
|
|
12239
|
寡情薄意
|
寡
|
guǎ qíng báo yì
|
缺少情意。
|
《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
GQ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薄情寡意
|
|
./M3B4eQ==.html
|
gua qing bao yi
|
|
12607
|
寡情少义
|
寡
|
guǎ qíng shǎo yì
|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神仙》:“岂寡情少义忍心害理者,方能为神仙耶?”
|
GQS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寡恩少义、寡恩薄义
|
|
./OTRjYQ==.html
|
gua qing shao yi
|
|
11977
|
寡人之疾
|
寡
|
guǎ rén zhī jí
|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GRZ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Td4bw==.html
|
gua ren zhi ji
|
|
12728
|
寡闻少见
|
寡
|
guǎ wén shǎo jiàn
|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
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
|
GWS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孤陋寡闻
|
见多识广
|
./MTZsMg==.html
|
gua wen shao jian
|
|
12240
|
寡信轻诺
|
寡
|
guǎ xìn qīng nuò
|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
《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
GXQ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轻诺寡信
|
|
./M3B5aQ==.html
|
gua xin qing nuo
|
|
11541
|
寡二少双
|
寡
|
guǎ èr shǎo shuāng
|
寡:少。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
东汉 班固《汉书 吾丘寿王传》:“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
|
GE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一无二、盖世无双
|
比比皆是、不可胜数
|
./MTZrcw==.html
|
gua er shao shuang
|
|
12609
|
寡恩薄义
|
寡
|
guǎ ēn bó yì
|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
|
GEB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寡恩少义、寡情少义
|
多情多义
|
./OTRkNA==.html
|
gua en bo yi
|
|
11911
|
寡恩少义
|
寡
|
guǎ ēn shǎo yì
|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这刘敏虽生在这寡恩少义的老子手内,有一个知疼着热的亲娘母子,二人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这刘敏虽生在这寡恩少义的老子手内,有一个知疼着热的亲娘母子,二人相偎相靠,你惜我怜,还好过得日子。”...
|
GES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寡恩薄义、寡情少义
|
|
./OTRjdQ==.html
|
gua en shao yi
|
|
11604
|
拐弯抹角
|
拐
|
guǎi wān mò jiǎo
|
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地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接了当。
|
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
GW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弯抹角、曲里拐弯
|
直截了当、平坦通途
|
./MTdpeQ==.html
|
guai wan mo jiao
|
|
12775
|
管鲍分金
|
管
|
guǎn bào fēn jīn
|
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
GBF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管鲍之交
|
|
./MTdqaQ==.html
|
guan bao fen jin
|
|
12606
|
管鲍之好
|
管
|
guǎn bào zhī hǎo
|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家公与蔡伯有管鲍之好。”
|
GB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管鲍之交
|
孙庞之隙
|
./OTRjMA==.html
|
guan bao zhi hao
|
|
11631
|
管鲍之交
|
管
|
guǎn bào zhī jiāo
|
管鲍:指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为知交。指朋友的友谊很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GB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死之交
|
点头之交、孙庞之隙
|
./MTg0Yw==.html
|
guan bao zhi jiao
|
|
12771
|
管城毛颖
|
管
|
guǎn chéng máo yǐng
|
管城、毛颖均为笔的代称。
|
《宣和画谱·墨竹》:“平居之时无所嗜好,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
|
GCM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dncQ==.html
|
guan cheng mao ying
|
|
11731
|
管见所及
|
管
|
guǎn jiàn suǒ jí
|
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
《抱朴子 勤求》:“故世间道士知金丹之事者万无一者。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于纷若之书,及于祭礼拜伏 《抱朴子 勤求》:“故世间道士知金丹之事者万无一者。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于纷若之书,及于祭礼拜伏之间而已矣。”...
|
GJ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管窥之见
|
|
./M3E0Yw==.html
|
guan jian suo ji
|
|
12605
|
管间窥豹
|
管
|
guǎn jiān kuī bào
|
窥:从小孔看。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
宋·吕南公《与汪秘校论文书》:“张衡、左思等辈,于道如从管间窥豹,故所作文赋,紧持扬、马襟袖。”
|
GJK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管中窥豹、窥豹一斑
|
|
./OTRiZw==.html
|
guan jian kui bao
|
|
12736
|
管窥筐举
|
管
|
guǎn kuī kuāng jǔ
|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郤正传》:“夫人心不同,实若其面,子虽光丽,既美且艳,管窥筐举,守厥所见。”
|
GKK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
见多识广
|
./MTZxYw==.html
|
guan kui kuang ju
|
|
11549
|
管窥蠡测
|
管
|
guǎn kuī lí cè
|
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狭窄、片面;见识肤浅。
|
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
GK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盲人摸象、坐井观天、以管窥天
|
洞若观火
|
./MTZxbQ==.html
|
guan kui li ce
|
|
12604
|
管窥蛙见
|
管
|
guǎn kuī wā jiàn
|
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所见者小;蛙见:井蛙之见。比喻见识狭隘,看问题短视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只以管窥蛙见之识,谬语同心;虚表帜于词坛,以待将来作者。”
|
GKW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管窥之见
|
远见卓识
|
./OTRiNg==.html
|
guan kui wa jian
|
|
11910
|
管窥之见
|
管
|
guǎn kuī zhī jiàn
|
管窥:从管中看物。管筒所窥见的地方极小。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
《魏书·魏收传》:“仰恃皇造宿眷之隆,敢陈愚昧管窥之见。”
|
GK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管见所及、管窥之说
|
|
./OTRhdw==.html
|
guan kui zhi j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