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3
|
不白之冤
|
不
|
bù bái zhī yuān
|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
B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冤莫白、含冤负屈、覆盆之冤
|
真相大白
|
./bDE4.html
|
bu bai zhi yuan
|
|
2134
|
不避斧钺
|
不
|
bù bì fǔ yuè
|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
BB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死如归
|
贪生怕死
|
./bDFz.html
|
bu bi fu yue
|
|
2327
|
不辟斧钺
|
不
|
bù bì fǔ yuè
|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汉书 赵充国传》:“不敢避斧钺之诛。”
|
BBFY
|
一般成语
|
|
|
|
./MzVodQ==.html
|
bu bi fu yue
|
|
2328
|
不避艰险
|
不
|
bù bì jiān xiǎn
|
不畏惧艰难险阻。
|
《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
BB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知难而退
|
./MzVpNA==.html
|
bu bi jian xian
|
|
2329
|
不避水火
|
不
|
bù bì shuǐ huǒ
|
指不畏凶险。
|
《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
BB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避汤火、水火不避
|
贪生怕死
|
./MzVpZQ==.html
|
bu bi shui huo
|
|
1619
|
布帛菽粟
|
布
|
bù bó shū sù
|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宋史 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
BB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
|
./bmNh.html
|
bu bo shu su
|
|
1136
|
步步登高
|
步
|
bù bù dēng gāo
|
一步一步地向高处登。比喻不断上升。也形容官运亨通;连续得到提升。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他只会从空放下,不会步步登高。”
|
BB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扶摇直上、一步登天、青云直上
|
一落千丈
|
./Mnpz.html
|
bu bu deng gao
|
|
1137
|
步步高升
|
步
|
bù bù gāo shēng
|
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8回:“并且事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扶摇直上,还望大人栽培呢!”
|
BB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步步登高
|
每况愈下
|
./MzAy.html
|
bu bu gao sheng
|
|
1963
|
步步进逼
|
步
|
bù bù jìn bī
|
一步一步地逼进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他俩见凌、通二妖步步进逼,心中也是大怒,忙使手中兵器上前敌住。”
|
BB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步步为营、步步紧逼
|
|
./N3ZtYQ==.html
|
bu bu jin bi
|
|
1964
|
步步紧逼
|
步
|
bù bù jǐn bī
|
紧紧地逼近,毫不松懈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3章:“韩太太一句不让,步步紧逼。”
|
BB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步步为营、步步进逼
|
|
./N3Ztaw==.html
|
bu bu jin bi
|
|
2174
|
步步莲花
|
步
|
bù bù lián huā
|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
《南史·齐本纪下》:“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
BBLH
|
一般成语
|
|
|
|
./bmRv.html
|
bu bu lian hua
|
|
2332
|
不步人脚
|
不
|
bù bù rén jiǎo
|
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
明 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 明 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
BB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步人后尘
|
./MzVqaQ==.html
|
bu bu ren jiao
|
|
1962
|
步步深入
|
步
|
bù bù shēn rù
|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
|
BB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ZtMA==.html
|
bu bu shen ru
|
|
1621
|
步步为营
|
步
|
bù bù wéi yíng
|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
BB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稳扎稳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
|
轻举妄动
|
./bmR5.html
|
bu bu wei ying
|
|
1444
|
不卑不亢
|
不
|
bù bēi bù kàng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
BBB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骄不躁、不矜不伐
|
俯首听命、俯首贴耳
|
./bDFp.html
|
bu bei bu kang
|
|
1450
|
不揣冒昧
|
不
|
bù chuǎi mào mèi
|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合老世翁商议。”
|
BC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Ddj.html
|
bu chuai mao mei
|
|
2136
|
不茶不饭
|
不
|
bù chá bù fàn
|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霎时间云雨暗巫山,闷无言,不茶不饭,满口儿何处诉愁烦。”
|
BC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吃不喝
|
大吃大喝
|
./bDJt.html
|
bu cha bu fan
|
|
2139
|
不臣之心
|
不
|
bù chén zhī xīn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
BCZ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赤胆忠心
|
./bDNx.html
|
bu chen zhi xin
|
|
1850
|
不成方圆
|
不
|
bù chéng fāng yuán
|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BC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成体统
|
规规矩矩
|
./Nm90cQ==.html
|
bu cheng fang yuan
|
|
1906
|
不成气候
|
不
|
bù chéng qì hòu
|
指单个、局部或孤立事物不能形成大的环境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就令十世童身千年功行,毕竟还是不成气候。”
|
BCQ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c3eQ==.html
|
bu cheng qi hou
|
|
2140
|
不成三瓦
|
不
|
bù chéng sān wǎ
|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史记·龟策列传》:“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
|
BCSW
|
一般成语
|
|
|
|
./bDRh.html
|
bu cheng san wa
|
|
1446
|
不成体统
|
不
|
bù chéng tǐ tǒng
|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
BC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小节
|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
./bDRr.html
|
bu cheng ti tong
|
|
2137
|
不差毫发
|
不
|
bù chā háo fà
|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唐 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
|
BCH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毫厘不差、不差毫厘、丝毫不差
|
差之千里
|
./bDJ3.html
|
bu cha hao fa
|
|
2138
|
不差毫厘
|
不
|
bù chā háo lí
|
不差一毫一厘。
|
宋 李昉《太平广记》第158卷引《玉堂闲话 许生》:“显晦之事,不差毫厘矣。”
|
BCH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毫厘不差、丝毫不差
|
差之千里
|
./bDM2.html
|
bu cha hao li
|
|
1078
|
不差上下
|
不
|
bù chā shàng xià
|
不分高下,差不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
BC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相上下
|
天差地别
|
./Mjgw.html
|
bu cha shang xia
|
|
1447
|
不逞之徒
|
不
|
bù chěng zhī tú
|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BC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法之徒
|
|
./bDR1.html
|
bu cheng zhi tu
|
|
2141
|
不痴不聋
|
不
|
bù chī bù lóng
|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宋书 庾炳之传》:“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BC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聋作哑
|
|
./bDVl.html
|
bu chi bu long
|
|
1449
|
不出所料
|
不
|
bù chū suǒ liào
|
出:超出;料:推测;料想。指没有出乎预料。即在意料之中。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
BC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料事如神
|
出其不意、出人意表
|
./bDcy.html
|
bu chu suo liao
|
|
1448
|
不耻下问
|
不
|
bù chǐ xià wèn
|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
BC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
./bDV5.html
|
bu chi xia wen
|
|
2142
|
不齿于人
|
不
|
bù chǐ yú rén
|
指被人看不起。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
BCY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狗彘不如
|
|
./bDVv.html
|
bu chi yu ren
|
|
2046
|
不耻最后
|
不
|
bù chǐ zuì hòu
|
不耻:不以为羞耻。不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
BC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不甘落后
|
./Mjhh.html
|
bu chi zui hou
|
|
2047
|
不偢不倸
|
不
|
bù chǒu bù cǎi
|
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
明 苏复之《金印记 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
BC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理不睬
|
热情和蔼
|
./Mjhr.html
|
bu chou bu cai
|
|
2054
|
不揪不睬
|
不
|
bù chǒu bù cǎi
|
不看也不答理。形容待人态度冷淡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1回:“贼囚根子,他不揪不睬,也是你爹的婊子,许你骂他!”
|
BCBC
|
一般成语
|
|
不理不睬、不偢不倸
|
|
./Mm4w.html
|
bu chou bu cai
|
|
2144
|
不瞅不睬
|
不
|
bù chǒu bù cǎi
|
不看也不答理。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姑奶奶平日只敬重的王家哥儿两个,把我们不瞅不睬;我们没来由今日为他得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姑奶奶平日只敬重的王家哥儿两个,把我们不瞅不睬;我们没来由今日为他得罪严老大。”...
|
BC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偢不倸、不理不睬
|
热情洋溢
|
./bDZz.html
|
bu chou bu cai
|
|
1103
|
不测之祸
|
不
|
bù cè zhī huò
|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
BC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飞来横祸
|
|
./Mmtz.html
|
bu ce zhi huo
|
|
2051
|
不测之忧
|
不
|
bù cè zhī yōu
|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
BC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测之祸
|
|
./Mmwy.html
|
bu ce zhi you
|
|
2333
|
不测之罪
|
不
|
bù cè zhī zuì
|
指大罪,死罪。
|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
BCZ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迷天大罪
|
|
./MzVqcw==.html
|
bu ce zhi zui
|
|
1453
|
不次之迁
|
不
|
bù cì zhī qiān
|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
BC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次之位、连升三级、破格提拔
|
|
./bDg2.html
|
bu ci zhi qian
|
|
1452
|
不辞劳苦
|
不
|
bù cí láo kǔ
|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
BCL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辞辛苦
|
拈轻怕重、好逸恶劳
|
./bDd3.html
|
bu ci lao ku
|
|
1451
|
不辞而别
|
不
|
bù cí ér bié
|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
BCE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
不速之客
|
./bDdt.html
|
bu ci er bie
|
|
1138
|
步调一致
|
步
|
bù diào yī zhì
|
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
BD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志同道合
|
分道扬镳、离心离德、各行其是
|
./MzBt.html
|
bu diao yi zhi
|
|
2179
|
不断如带
|
不
|
bù duàn rú dài
|
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
BDR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绝如缕
|
|
./MzBxZw==.html
|
bu duan ru dai
|
|
1905
|
不大对头
|
不
|
bù dà duì tóu
|
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失调的迹象
|
老舍《正红旗下》:“他也许真是个职业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对头。”
|
BD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大对劲
|
|
./Nzc1cQ==.html
|
bu da dui tou
|
|
2048
|
不得不尔
|
不
|
bù dé bù ěr
|
得:能;尔:如此。不得不这样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
BDB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可奈何
|
|
./MmE4.html
|
bu de bu er
|
|
2334
|
不得开交
|
不
|
bù dé kāi jiāo
|
交:相错,纠缠。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
?
|
BDK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开交
|
|
./MzVrYw==.html
|
bu de kai jiao
|
|
2146
|
不得其所
|
不
|
bù dé qí suǒ
|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其情。”
|
BD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各得其所
|
./bGFl.html
|
bu de qi suo
|
|
2049
|
不得其死
|
不
|
bù dé qí sǐ
|
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BDQ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得好死、不得善终
|
寿终正寝
|
./MmFp.html
|
bu de qi si
|
|
1080
|
不得人心
|
不
|
bù dé rén xīn
|
所作所为违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和支持。
|
《太平经》:“十伤三者,不得人心。”
|
BD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叛亲离
|
口碑载道、深得人心
|
./MmFz.html
|
bu de ren xin
|
|
1455
|
不得善终
|
不
|
bù dé shàn zhōng
|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
BD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得好死、不得其死
|
寿终正寝
|
./bGFv.html
|
bu de shan zhong
|
|
2335
|
不得违误
|
不
|
bù dé wéi wù
|
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
|
BDWW
|
一般成语
|
|
|
|
./MzVrbQ==.html
|
bu de wei w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