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722 鼻青眼紫 bí qīng yǎn zǐ 鼻子发青,眼圈发紫。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张石山《甜苣儿》:“果然,没隔几天,场里打麦子的时候,四黑牛找个碴儿,劈头盖脑地把甜苣儿打个鼻青眼紫 ... BQ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乌 ./MzQ0ZQ==.html bi qing yan zi
1054 避实就虚 bí shí jiù xū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BS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声东击西 以卵击石、飞蛾投火 ./MXd3.html bi shi jiu xu
1724 鼻头出火 bí tóu chū huǒ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礔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 ... BTC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端出火 ./MzQ3Ng==.html bi tou chu huo
2021 鼻蹋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BTZ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狼狈不堪 五关端正 ./OTR0cw==.html bi ta zui wai
1723 鼻塌唇青 bí tǎ chún qīng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简直不成模样。” BTC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塌嘴歪 ./MzQ2Yw==.html bi ta chun qing
1342 鼻息如雷 bí xī rú léi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BXR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鼾声如雷 ./ajlj.html bi xi ru lei
1726 鼻肿眼青 bí zhǒng yǎn qīng 鼻子肿起,眼圈发青。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清 蒲松龄《寒森曲》第五回:“一伙人疾忙扶起,只见他鼻肿眼青。” BZY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肿 ./MzRjcQ==.html bi zhong yan qing
1441 擘肌分理 bò jī fēn lǐ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汉 张衡《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恶 ... BJF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条理清晰、有条不紊 ./a3hj.html bo ji fen li
2313 擘两分星 bò liǎng fēn xīng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BLF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斤斤计较 ./MzVjdQ==.html bo liang fen xing
1430 博采众长 bó cǎi zhòng cháng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BCZ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集思广益 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a3E0.html bo cai zhong chang
1076 博采众议 bó cǎi zhòng yì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 BC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采群议 独断专行 ./Mjdn.html bo cai zhong yi
1431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BD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a3Fl.html bo da jing shen
1433 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BGT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满腹经纶、真才实学、见多识广 不学无术、寡见少闻、孤陋寡闻 ./a3I4.html bo gu tong jin
2129 薄寒中人 bó hán zhòng rén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BHZ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a3Z5.html bo han zhong ren
1440 薄技在身 bó jì zài shēn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BJ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技之长 一无所长 ./a3c4.html bo ji zai shen
2311 伯劳飞燕 bó láo fēi yàn 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BLF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劳燕分飞 ./MzVjYQ==.html bo lao fei yan
1427 伯乐相马 bó lè xiàng mǎ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BLX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伯乐选马 ./a29n.html bo le xiang ma
2026 薄利多销 bó lì duō xiāo 单个产品或商品赢利少,靠售出数量很大赚钱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 ... BLD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囤积居奇 ./OTdjYw==.html bo li duo xiao
1077 博览古今 bó lǎn gǔ jīn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BLG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古通今 ./Mjdx.html bo lan gu jin
1434 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 BL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目不识丁 ./a3Jp.html bo lan qun shu
1096 博览五车 bó lǎn wǔ chē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BL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见多闻 孤陋寡闻 ./Mmdt.html bo lan wu che
2130 薄命佳人 bó mìng jiā rén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BMJ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红颜薄命 ./a3dp.html bo ming jia ren
1098 薄暮冥冥 bó mù míng míng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BM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薄暮蒙蒙 晨光熹微 ./Mmlr.html bo mu ming ming
2128 搏牛之虻 bó niú zhī méng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 ... 《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BNZ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a3Zl.html bo niu zhi meng
1428 勃然变色 bó rán biàn sè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BR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勃然大怒 转嗔为喜 ./a3Bh.html bo ran bian se
1429 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BRD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雷霆大发、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和颜悦色 ./a3Br.html bo ran da nu
1990 勃然作色 bó rán zuò sè 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 BR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忿然作色 ./OGZyaw==.html bo ran zuo se
2126 博识多通 bó shí duō tōng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BSDT 一般成语 ./a3Nj.html bo shi duo tong
1435 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g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BS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普渡众生 ./a3My.html bo shi ji zhong
1097 搏手无策 bó shǒu wú cè 搏手:两手相扭。指扭着双手,毫无办法 宋 洪迈《夷坚丁志 谢生灵柑》:“(谢生母)老病不肯服药,以夏月思生柑,不啻饥渴,谢生搏手无策。” BS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束手无策 足智多谋 ./Mmkw.html bo shou wu ce
2127 博闻辩言 bó wén biàn yán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BWBY 一般成语 ./a3Rx.html bo wen bian yan
2050 博闻多识 bó wén duō shí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魏书 李业兴传》:“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BWDS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博学多闻、见多识广 孤陋寡闻 ./Mmd3.html bo wen duo shi
1436 博闻强记 bó wén qiáng jì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 ... BW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博文强识 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a3Uw.html bo wen qiang ji
1437 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BWQ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 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a3Vh.html bo wen qiang zhi
2177 博物君子 bó wù jūn zǐ 指博学多识的人。 《史记 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后汉 ... BWJZ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MzA1Yw==.html bo wu jun zi
1438 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BXDC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博学多闻 胸无点墨、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a3V1.html bo xue duo cai
1439 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BXD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孤陋寡闻 ./a3Y0.html bo xue duo wen
2324 博学洽闻 bó xué qià wén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晋书 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BXQW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博学多闻 孤陋寡闻 ./MzVnNg==.html bo xue qia wen
2025 薄养厚葬 bó yǎng hòu zàng 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BYH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OTdjMg==.html bo yang hou zang
1074 伯仲叔季 bó zhòng shū jì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BZ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甲乙丙丁 ./MjZ3.html bo zhong shu ji
1075 伯仲之间 bó zhòng zhī jiān 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BZ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相上下 天渊之别、天壤之别 ./Mjc2.html bo zhong zhi jian
1432 博而不精 bó ér bù jīng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BEB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精而不博 博大精深 ./a3Fv.html bo er bu jing
2331 不便水土 bù biàn shuǐ tǔ 同“不服水土”。 BBST 一般成语 ./MzVqOA==.html bu bian shui tu
1445 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 ... BBS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bDIy.html bu bian shu mai
2330 不辨菽粟 bù biàn shū sù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清 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BBS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不辨菽麦、五谷不分 学富五车、见多识广 ./MzVpeQ==.html bu bian shu su
2135 不辨真伪 bù biàn zhēn wěi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BBZ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真假难辨、鱼目混珠 ./bDJj.html bu bian zhen wei
1907 不便之处 bù biàn zhī chù 指不方便的地方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4回:“阿珠要自己去劝,毕竟有好些不便之处,亦不敢上楼。” BBZ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为难之处 ./Nzc5bQ==.html bu bian zhi chu
1102 不败之地 bù bài zhī dì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BB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所向无敌、百战百胜 一败涂地、一败如水 ./Mms4.html bu bai zhi di
1101 不拔一毛 bù bá yī máo 形容非常吝啬 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BB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毛不拔 ./Mmp5.html bu ba yi mao
2133 不拔之志 bù bá zhī zhì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BB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bDB5.html bu ba zhi 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