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9
|
二童一马
|
二
|
èr tóng yī mǎ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
ET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梅竹马
|
|
./M2l0dQ==.html
|
er tong yi ma
|
|
759
|
耳闻目见
|
耳
|
ěr wén mù jiàn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
EW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击、耳闻目睹、耳闻目览
|
道听途说
|
./M2l1ZQ==.html
|
er wen mu jian
|
|
5128
|
法出多门
|
法
|
fǎ chū duō mén
|
指各部门都自立禁令,法制繁苛,政令不一,使民不知所从。
|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刘贲传》:“或正刑于外则破律于中,法出多门,人无所措。”
|
FCD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政出多门
|
法出一门
|
./M2l1eQ==.html
|
fa chu duo men
|
|
5129
|
法出一门
|
法
|
fǎ chū yī mén
|
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
《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
FC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无二门
|
法出多门
|
./M2l2OA==.html
|
fa chu yi men
|
|
5355
|
法灸神针
|
法
|
fǎ jiǔ shén zhēn
|
神奇的针灸技术。
|
元·王实甫《本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难观世音。”
|
FJ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2aQ==.html
|
fa jiu shen zhen
|
|
5356
|
法脉准绳
|
法
|
fǎ mài zhǔn shéng
|
犹言法则标准。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
|
FM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2cw==.html
|
fa mai zhun sheng
|
|
5357
|
法无二门
|
法
|
fǎ wú èr mén
|
见“法出一门”。
|
《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
|
FWE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出一门
|
|
./M2l4Ng==.html
|
fa wu er men
|
|
5358
|
法无可贷
|
法
|
fǎ wú kě dài
|
谓按法律不可宽恕。
|
《清史稿·刑法志一》;“强盗分别法无可贷、情有可原,歼渠魁、赦胁从之义也。”
|
FWK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情有可原
|
./M2l4Zw==.html
|
fa wu ke dai
|
|
1149
|
不落俗套
|
不
|
bù luò sú tào
|
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
BL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标新立异
|
因循守旧
|
./M2l5.html
|
bu luo su tao
|
|
5130
|
发踪指示
|
发
|
fā zōng zhǐ shì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
FZ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幕后操纵、发踪指使
|
|
./M2l5YQ==.html
|
fa zong zhi shi
|
|
5359
|
伐罪吊民
|
伐
|
fá zuì diào mín
|
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
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
FZD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吊民伐罪、伐罪吊人
|
|
./M2l5aw==.html
|
fa zui diao min
|
|
5360
|
返本朝元
|
返
|
fǎn běn cháo yuán
|
犹言返本还源。
|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便着铁拐李岳直至下方,度脱此二人,走一朝去,还归正道,返本朝元。”
|
FB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返本还源
|
|
./M2l6NA==.html
|
fan ben chao yuan
|
|
5131
|
返本还源
|
返
|
fǎn běn huán yuán
|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幺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幺?”...
|
FB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返本还源
|
面目全非
|
./M2l6bw==.html
|
fan ben huan yuan
|
|
5361
|
凡才浅识
|
凡
|
fán cái qiǎn shí
|
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
清·陈用光《上翁学士书》:“用光凡才浅识,无所比数。”
|
FC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学疏才浅
|
|
./M2l6eQ==.html
|
fan cai qian shi
|
|
7498
|
多方百计
|
多
|
duō fāng bǎi jì
|
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计谋。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计以求之,总必达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计以求之,总必达目的而后已。”...
|
DF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方百计
|
|
./M2liaQ==.html
|
duo fang bai ji
|
|
6712
|
多管闲事
|
多
|
duō guǎn xián shì
|
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
DGX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干卿底事
|
漠不关心
|
./M2licw==.html
|
duo guan xian shi
|
|
7499
|
多见广识
|
多
|
duō jiàn guǎng shí
|
见闻多,知识广。
|
《水浒传》第七四回:“话说这一篇诗,单道着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 《水浒传》第七四回:“话说这一篇诗,单道着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
|
DJG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闻广见、见多识广
|
孤陋寡闻
|
./M2ljYw==.html
|
duo jian guang shi
|
|
7500
|
咄嗟之间
|
咄
|
duō jiē zhī jiān
|
一呼一诺之间,表示时间极短。
|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夫以区区五千万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间,可以出能战之兵数十万。”
|
DJ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瞬之间
|
|
./M2ljbQ==.html
|
duo jie zhi jian
|
|
7501
|
多能多艺
|
多
|
duō néng duō yì
|
见“多才多艺”。
|
宋·梅尧臣《乞巧赋》:“技之巧不过多能艺,使尔多能多艺,则艺成而迹卑。”
|
DN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才多艺、多材多艺
|
|
./M2lkNg==.html
|
duo neng duo yi
|
|
7502
|
多钱善贾
|
多
|
duō qián shàn jiǎ
|
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DQ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财善贾
|
|
./M2lkZw==.html
|
duo qian shan jia
|
|
7503
|
多情多感
|
多
|
duō qíng duō gǎn
|
见“多情善感”。
|
宋·蔡伸《柳梢青》词:“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
DQD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情善感
|
|
./M2lkcQ==.html
|
duo qing duo gan
|
|
1147
|
不露神色
|
不
|
bù lù shén sè
|
神色:态度,神情。内心活动不在脸色上流露,以防别人觉察
|
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 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似的。”...
|
BL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露声色
|
喜形于色
|
./M2ll.html
|
bu lu shen se
|
|
7504
|
掇青拾紫
|
掇
|
duō qīng shí zǐ
|
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
《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何如?”
|
DQ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腰金衣紫
|
|
./M2llMA==.html
|
duo qing shi zi
|
|
7505
|
多文强记
|
多
|
duō wén qiáng jì
|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 《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
DWQJ
|
一般成语
|
|
|
|
./M2llaw==.html
|
duo wen qiang ji
|
|
7506
|
多凶少吉
|
多
|
duō xiōng shǎo jí
|
凶害多,吉利少。
|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你去后多凶少吉,干这般尽忠竭力。”
|
DX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凶多吉少
|
|
./M2lmZQ==.html
|
duo xiong shao ji
|
|
7507
|
多言多语
|
多
|
duō yán duō yǔ
|
谓不该说而说。
|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语。’”...
|
DY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沉默寡言
|
./M2lmbw==.html
|
duo yan duo yu
|
|
7508
|
多言或中
|
多
|
duō yán huò zhōng
|
或:有的。中:正好对上。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
《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 《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
|
DY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meQ==.html
|
duo yan huo zhong
|
|
7509
|
多艺多才
|
多
|
duō yì duō cái
|
见“多才多艺”。
|
《南史·梁纪下·敬帝》:“高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道亚生知,学为博物,允文允武,多艺多才。”
|
DY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才多艺、多能多艺
|
|
./M2lnOA==.html
|
duo yi duo cai
|
|
808
|
恶尘无染
|
恶
|
è chén wú rǎn
|
谓没有受到坏习气的影响。
|
叶圣陶《穷愁》:“儿童诚可爱,一味天真,恶尘无染。”
|
ECW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
|
|
./M2lobQ==.html
|
e chen wu ran
|
|
809
|
额蹙心痛
|
额
|
é cù xīn tòng
|
极度忧愁伤心貌。
|
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 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
ECX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兴高采烈
|
./M2lodw==.html
|
e cu xin tong
|
|
916
|
阿党比周
|
阿
|
ē dǎng bǐ zhōu
|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 魏 王肃曰:“或众阿党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 魏 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
EDB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结党营私、朋党比周
|
两袖清风
|
./M2lpNg==.html
|
e dang bi zhou
|
|
917
|
峨峨汤汤
|
峨
|
é é tāng tāng
|
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峨峨汤汤弹此曲,寄声知音同所欲。”
|
EET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峨峨洋洋
|
|
./M2lpZw==.html
|
e e tang tang
|
|
810
|
峨峨洋洋
|
峨
|
é é yáng yáng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EE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峨峨汤汤
|
|
./M2lpcQ==.html
|
e e yang yang
|
|
811
|
恶贯已盈
|
恶
|
è guàn yǐ yíng
|
同“恶贯满盈”。
|
《金石萃编·唐玄宗〈批答裴耀卿等奏〉》:“小蕃背诞,恶贯已盈。”
|
EG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恶贯满盈
|
|
./M2lqMA==.html
|
e guan yi ying
|
|
812
|
饿虎擒羊
|
饿
|
è hǔ qín yáng
|
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
EH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虎扑食
|
|
./M2lqYQ==.html
|
e hu qin yang
|
|
813
|
鹅湖之会
|
鹅
|
é hú zhī huì
|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在治学方法上,朱熹主张“先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和“发明本心...
|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
EHZH
|
一般成语
|
|
|
|
./M2lqaw==.html
|
e hu zhi hui
|
|
918
|
恶籍盈指
|
恶
|
è jí yíng zhǐ
|
犹恶贯满盈。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
|
EJY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恶贯满盈
|
|
./M2lqdQ==.html
|
e ji ying zhi
|
|
814
|
恶迹昭着
|
恶
|
è jì zhāo zhe
|
昭著:显着,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
EJZZ
|
一般成语
|
|
|
|
./M2lrNA==.html
|
e ji zhao zhe
|
|
919
|
遏渐防萌
|
遏
|
è jiàn fáng méng
|
犹言杜渐防萌。
|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贡真绌伪,遏渐防萌。”
|
EJF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
|
|
./M2lrZQ==.html
|
e jian fang meng
|
|
752
|
扼襟控咽
|
扼
|
è jīn kòng yān
|
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
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
EJK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扼喉抚背
|
|
./M2lrbw==.html
|
e jin kong yan
|
|
815
|
扼亢拊背
|
扼
|
è kàng fǔ bèi
|
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亦作“ 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亦作“扼吭拊背”、“扼肮拊背”。...
|
|
EKFB
|
一般成语
|
|
|
|
./M2lreQ==.html
|
e kang fu bei
|
|
920
|
遏密八音
|
遏
|
è mì bā yīn
|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
《尚书 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
EMB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音遏密
|
|
./M2lsOA==.html
|
e mi ba yin
|
|
753
|
阿弥陀佛
|
阿
|
ē mí tuó fó
|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
EMT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谢天谢地
|
|
./M2lsaQ==.html
|
e mi tuo fo
|
|
816
|
饿莩载道
|
饿
|
è piǎo zǎi dào
|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作“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莩载道。”
|
EPZ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饿殍载道
|
|
./M2lscw==.html
|
e piao zai dao
|
|
817
|
额首称庆
|
额
|
é shōu chēng qìng
|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
|
ESCQ
|
一般成语
|
|
|
|
./M2ltMg==.html
|
e shou cheng qing
|
|
818
|
额手称颂
|
额
|
é shǒu chēng sòng
|
同“额手称庆”。
|
《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须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陆续了出来,诉说所以,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 《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须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陆续了出来,诉说所以,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颂,欣喜欲狂。”...
|
ES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额手称庆、额手相庆
|
|
./M2ltYw==.html
|
e shou cheng song
|
|
819
|
额手相庆
|
额
|
é shǒu xiāng qìng
|
见“额手称庆”。
|
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哗,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
ESX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额手称颂、额手称庆
|
|
./M2ltbQ==.html
|
e shou xiang qing
|
|
820
|
额外主事
|
额
|
é wai zhǔ shì
|
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
|
EWZS
|
一般成语
|
|
|
|
./M2ltdw==.html
|
e wai zhu shi
|
|
821
|
扼腕抵掌
|
扼
|
è wàn dǐ zhǎng
|
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
|
EWDZ
|
一般成语
|
|
|
|
./M2luNg==.html
|
e wan di zhang
|
|
822
|
鹅王择乳
|
鹅
|
é wáng zé rǔ
|
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比喻择其上乘精华。事见《祖庭事苑》卷五。
|
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事见《祖庭事苑》卷五。清·钱谦益《与素华禅师书》:“《宗镜》删订 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事见《祖庭事苑》卷五。清·钱谦益《与素华禅师书》:“《宗镜》删订,非鹅王择乳不能具此心眼。”...
|
EW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uZw==.html
|
e wang ze r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