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3361 磨刀擦枪 mó dāo cā qiāng 形容作战前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李晓明《平原枪声》:“红枪会的人个个赤膊卷腿,磨刀擦枪,横眉瞪眼地注视着马英。” MDC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高枕无忧 ./ZXZh.html mo dao ca qiang
10192 厉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LB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秣马厉兵、严阵以待 高枕无忧 ./MXBjdw==.html li bing mo ma
17418 寝不成寐 qǐn bù chéng mèi 见“寝不聊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5回:“玄德因思水镜之言,寝不成寐。” QBC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寝不聊寐 高枕无忧 ./NG5vNA==.html qin bu cheng mei
20166 朝不虑夕 zhāo bù lǜ xī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晋 李密《陈情事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ZBL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朝不谋夕 高枕无忧 ./cDY0.html zhao bu lu xi
20193 辗转反侧 zhǎn zhuǎn fǎn cè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 《诗经 周南 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ZZF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翻来复去、夜不成眠 高枕无忧 ./MnJldw==.html zhan zhuan fan ce
20284 枕戈寝甲 zhěn gē qǐn jiǎ 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ZG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枕戈待旦 高枕无忧 ./MnU1aQ==.html zhen ge qin jia
26348 卧不安席 wò bù ān xí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WBA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卧不安枕 高枕无忧 ./MmhuaQ==.html wo bu an xi
27126 卧不安枕 wò bù ān zhěn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然则带兵呢?成日里卧不安枕,食不甘味,又将如何?” WBA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卧不安席 高枕无忧 ./N3oxbQ==.html wo bu an zhen
15486 居安思危 jū ān sī wēi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JAS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 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枪入库 ./MWprYQ==.html ju an si wei
19485 人人自危 rén rén zì wēi 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RRZ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人心惶惶、提心吊胆 高枕无忧、安居乐业 ./MjJucw==.html ren ren zi wei
49 安不忘危 ān bù wàng wēi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ABW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高枕无忧、麻痹大意 ./YjFz.html an bu wang wei
4304 茅室土阶 máo shì tǔ jiē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MST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茅茨土阶、土阶茅屋、土阶茅茨 高楼大厦、楼台亭阁 ./ODFybw==.html mao shi tu jie
8450 土阶茅茨 tǔ jiē máo cí 见“土阶茅屋”。 《新唐书·薛收传》:“土阶茅茨,唐尧以昌。” TJM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土阶茅屋、茅室土阶、茅茨土阶 高楼大厦、雕梁画栋 ./NTZ2OA==.html tu jie mao ci
8818 土阶茅屋 tǔ jiē máo wū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TJMW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土阶茅茨 高楼大厦、雕梁画栋 ./MmUxOA==.html tu jie mao wu
3615 目光如鼠 mù guāng rú shǔ 形容人眼神奸滑。 鲁迅《两地书 致许广平112》:“虽然他的目光如鼠,各处乱翻,我有时也有些觉得讨厌。” MGR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鼠目寸光 高瞻远瞩 ./MXZmaQ==.html mu guang ru shu
15552 急功近名 jí gōng jìn míng 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清史稿·高其倬等传论》:“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 JGJ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急功近利 高瞻远瞩 ./M3dlcQ==.html ji gong jin ming
24963 一孔之见 yī kǒng zhī jiàn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YKZ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一得之见、坐井观天、管见所及 高瞻远瞩 ./MnA5bw==.html yi kong zhi jian
23140 杀鸡取卵 shā jī qǔ luǎn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SJQ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鸠止渴、因小失大 高瞻远瞩、一举两得 ./MjFvcw==.html sha ji qu luan
9275 奴颜婢膝 nú yán bì xī 奴:奴才;颜:面容;婢:侍女;婢膝:侍女的膝;指下跪。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 唐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NYB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奴颜媚骨 高风亮节、刚正不阿、威武不屈 ./MXduNA==.html nu yan bi xi
23226 伤风败俗 shāng fēng bài sú 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SF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堪入目、不堪入耳 高风亮节、移风易俗 ./MjN0cQ==.html shang feng bai su
23519 俗不可耐 sú bù kě nài 庸俗得使人受不了。俗:庸俗;耐:忍受。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 ... SBKN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堪入目 高风亮节、雅人深致 ./Mjhocw==.html su bu ke nai
6343 大彻大悟 dà chè dà wù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元 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萃》:“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 ... DCD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大梦初醒 鬼迷心窍、执迷不悟 ./dGVt.html da che da wu
3383 明火执仗 míng huǒ zhí zhàng 明:用为动词;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兵器。形容公开劫掠;也指毫无隐蔽地干坏事。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MHZ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明目张胆、明火执杖 鬼鬼祟祟 ./Zmg4.html ming huo zhi zhang
3490 明火执杖 míng huǒ zhí zhàng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MHZ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明火执仗、明目张胆 鬼鬼祟祟 ./MXIyaw==.html ming huo zhi zhang
3554 明目张胆 míng mù zhāng dǎn 张胆:放大胆量。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公开放肆。 《晋书 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MMZ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明火执杖 鬼鬼祟祟 ./MXNuOA==.html ming mu zhang dan
6782 大大方方 dà dà fāng fāng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DDF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鬼鬼祟祟 ./Nnl0cQ==.html da da fang fang
11587 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GMZ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光明磊落 鬼鬼祟祟 ./MTc4bw==.html guang ming zheng da
18199 心无二用 xīn wú èr yòng 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必须专心;注意力不能分散。 北齐 刘昼《新论 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 ... XWE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魂不守舍、三心二意 ./Mmtzaw==.html xin wu er yong
13 安神定魄 ān shén dìng pò 安:安定,安稳;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稳定神智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人扶入寝室,一夜稳睡。” ASD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魂飞魄散 ./OXE=.html an shen ding po
1523 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BMZ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bTZ3.html bu mao zhi di
24959 与民更始 yǔ mín gēng shǐ 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开端。指除旧布新。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YMG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除旧布新、与民同乐、休戚与共 鱼肉乡里、高高在上、横征暴敛 ./MnA4MA==.html yu min geng shi
19550 仁民爱物 rén mín ài wù 仁:仁爱,同情、爱护或帮助。爱众人,进而爱护万物。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RMA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鱼肉百姓 ./NHFzdw==.html ren min ai wu
26288 为民请命 wèi mín qǐng mìng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WMQM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鱼肉百姓、敲骨吸髓 ./MmZxbQ==.html wei min qing ming
4784 蜂拥而上 fēng yōng ér shàng 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FYE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蜂拥而至、蜂拥而来 鱼贯而来 ./Nmxz.html feng yong er shang
16848 取精用宏 qǔ jīng yòng hóng 精:精华。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从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QJY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去粗取精 鱼龙混杂 ./NHBqYw==.html qu jing yong hong
16521 去伪存真 qù wěi cún zhēn 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 QWC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去粗取精、本来面目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MXgxaw==.html qu wei cun zhen
15216 见机而行 jiàn jī ér xíng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JJE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见机而作、相机行事 鲁莽行事 ./MWVoaQ==.html jian ji er xing
15264 见机行事 jiàn jī xíng shì 机:时机;行事:办事。看准时机立即办事。 《周易 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JJ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见机而作、相机行事 鲁莽行事、生搬硬套、一成不变 ./MWZjdw==.html jian ji xing shi
20393 芝兰之室 zhī lán zhī shì 比喻良好的环境。 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 ... ZL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鲍鱼之肆 ./MnZyYQ==.html zhi lan zhi shi
5078 妇孺皆知 fù rú jiē zhī 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FR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鲜为人知 ./MTM2MA==.html fu ru jie zhi
3263 曝腮龙门 pù sāi lóng mén 曝:晒;龙门:河津。鲤鱼在龙门下晒它的两腮。比喻科举落榜 《辛氏三秦记》:“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曝腮龙门。” PSL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名落孙山 鲤鱼跳龙门 ./OThwcw==.html pu sai long men
11009 荦荦大端 luò luò dà duān 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LLD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荦荦大者 鸡毛蒜皮 ./NGNxOA==.html luo luo da duan
18290 稀世之宝 xī shì zhī bǎo 稀世:世上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宝。 宋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XSZ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价之宝、价值连城 鸡毛蒜皮 ./NWQ0aQ==.html xi shi zhi bao
11953 狗吠不惊 gǒu fèi bù jīng 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 ... GF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鸡犬不宁 ./MTVydw==.html gou fei bu jing
24876 莺歌燕舞 yīng gē yàn wǔ 黄莺歌唱;燕子跳舞。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 宋 苏轼《报锦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YGY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鸟语花香、莺吟燕舞 鸡犬不宁 ./Mm82cw==.html ying ge yan wu
14932 鸡飞狗叫 jī fēi gǒu jiào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反“扫荡”》:“忽然,邻庄鸡飞狗叫,老乡们拖着孩子向庄外奔跑。” JFG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鸡飞狗跳 鸡犬不惊 ./OGMw.html ji fei gou jiao
14933 鸡飞狗跳 jī fēi gǒu tiào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 ... JFG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鸡飞狗叫 鸡犬不惊 ./OGNh.html ji fei gou tiao
15137 鸡犬不宁 jī quǎn bù níng 宁:安宁。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十分厉害。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JQBN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鸡飞狗走、鸡狗不宁 鸡犬不惊 ./MWMwYw==.html ji quan bu ning
15144 鸡飞狗走 jī fēi gǒu zǒu 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 ... JFG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鸡飞狗跳 鸡犬不惊 ./MWNiZw==.html ji fei gou zou
15776 鸡犬相闻 jī quǎn xiāng wén 指人烟稠密 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JQX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鸡犬不闻 ./OGNr.html ji quan xiang 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