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713 饿虎扑食 饿 è hǔ pū shí 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EHP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势汹汹、猛虎下山 龙困浅滩、虎落平阳 ./ejRx.html e hu pu shi
24818 燕语莺声 yàn yǔ yīng shēng 燕子的语音;黄莺的歌声。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声音宛转动听。 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YYY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鸟语花香、燕语莺啼 龙吟虎啸 ./Mm5pdw==.html yan yu ying sheng
21859 唱对台戏 chàng duì tái xì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 ... 浩然《艳阳天》第40章:“他们喊他们的,咱们不跟他们唱对台戏。” CDT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唱反调 齐心协力 ./cDB1.html chang dui tai xi
16660 轻重缓急 qīng zhòng huǎn jí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先秦 管仲《管子 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QZH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缓急轻重、有条不紊 齐头并进 ./MXpwNA==.html qing zhong huan ji
12883 宽大为怀 kuān dà wéi huái 宽大:对人宽宏大量;怀:胸怀。对别人抱有宽大的胸怀。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KDW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宽宏大量、手下留情、豁达大度 鼠肚鸡肠、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MWp6MA==.html kuan da wei huai
13860 豁达大度 huò dá dà dù 豁达:开朗;大度:气量大。形容人心的开阔;有度量;能容人。 晋 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HDD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宽大为怀、恢宏大度、宽宏大量 鼠肚鸡肠、心胸狭窄 ./MWRvbQ==.html huo da da du
10176 料事如神 liào shì rú shén 料事: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如神: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形容对事 ... 宋 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 LSR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中有数、先见之明 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MW96aw==.html liao shi ru shen
11517 高瞻远瞩 gāo zhān yuǎn zhǔ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 ... GZYZ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登高望远 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MTY0eQ==.html gao zhan yuan zhu
980 抱负不凡 bào fù bù fán 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宋 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BFBF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壮志凌云 鼠目寸光 ./enU=.html bao fu bu fan
5141 放眼世界 fàng yǎn shì jiè 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 元 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FY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鼠目寸光 ./M2puYQ==.html fang yan shi jie
6380 大开眼界 dà kāi yǎn jiè 开:扩展;眼界:眼睛看到的范围。开阔视野;大长见识。 唐 李濬《松窗杂录 楚儿》:“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大开眼界莫言冤’。” DK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长见识 鼠目寸光 ./dHJ5.html da kai yan jie
18901 心雄万夫 xīn xióng wàn fū 形容极有抱负,气概不凡。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XXW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鼠目寸光 ./NWdkZw==.html xin xiong wan fu
4730 昧昧无闻 mèi mèi wú wén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剪灯余话·长安夜行录》:“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MMWW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默默无闻、没没无闻 鼎鼎有名 ./OGJ2MA==.html mei mei wu wen
39 爱莫能助 ài mò néng zhù 爱:一说通“爰”;隐蔽貌;指隐而不见;另说解为同情怜惜。①原意指德之举无形;隐而不见;所以没有人能帮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开言道:‘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 ... AMN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能为力、力不从心、鞭长莫及 鼎力相助、舍己救人、相濡以沫 ./YXc4.html ai mo neng zhu
6244 东拦西阻 dōng lán xī zǔ 指极力阻拦 《雪岩外传》第十回:“众家人听说,忙东拦西阻的教他们止声。” DLX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百般阻挠 鼎力相助 ./NTc4.html dong lan xi zu
13833 欢欣鼓舞 huān xīn gǔ wǔ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HXGW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喜气洋洋 黯然销魂、肝肠寸断、愁眉苦脸 ./MWN4ZQ==.html huan xin gu wu
17930 心花怒放 xīn huā nù fàng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XHN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黯然销魂、五内俱焚 ./MmZ0ZQ==.html xin hua nu fang
15349 金碧辉煌 jīn bì huī huáng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JBH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富丽堂皇 黯然无光 ./MWduaw==.html jin bi hui huang
11556 光辉灿烂 guāng huī càn làn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灿烂:光彩明亮的样子。光亮耀眼;色彩鲜明。也用来形容事业的伟大辉煌。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对,每对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 ... GHCL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灿烂辉煌 黯然失色、漆黑一团、暗淡无光 ./MTZ0ZQ==.html guang hui can lan
3546 目光炯炯 mù guāng jiǒng jiǒng 炯炯:明亮的样子。眼睛明亮有神。 晋 潘岳《寡妇赋》:“目炯炯而不寝。” MGJJ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目光如炬、炯炯有神 黯然失色 ./MXNrNg==.html mu guang jiong jiong
3612 目光如炬 mù guāng rú jù 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MGR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光炯炯 黯然失色 ./MXYycQ==.html mu guang ru ju
9919 陆离斑驳 lù lí bān bó 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清 梁廷柟《曲话》第三卷:“不屑屑模文范义,通其义而肆言之,陆离斑驳,不可名状。” LL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斑驳陆离、光怪陆离 黯然失色 ./ZDBj.html lu li ban bo
22070 璀璨夺目 cuǐ càn duó mù 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三卷:“玉山宝带,尽壁寸珠,璀璨夺目。” CCDM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光辉灿烂 黯淡无光 ./c3Iw.html cui can duo mu
19419 人人皆知 rén rén jiē zhī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RR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家喻户晓 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MjBqNA==.html ren ren jie zhi
15204 家喻户晓 jiā yù hù xiǎo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宋 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JYH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妇孺皆知、众所周知 默默无闻、闻所未闻 ./MWU2ZQ==.html jia yu hu xiao
14995 尽人皆知 jìn rén jiē zhī 尽:全部。所有的人都知道。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JR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家喻户晓、众所周知 默默无闻、闭目塞听 ./OWN5.html jin ren jie zhi
6295 鼎鼎有名 dǐng dǐng yǒu míng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宋 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DD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如雷贯耳、名闻遐迩 默默无闻、无声无息、碌碌无为 ./NXI4.html ding ding you ming
3351 名闻遐迩 míng wén xiá ěr 遐:远;迩:近。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魏书 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 MWXE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名噪一时 默默无闻 ./ZXJv.html ming wen xia er
3352 名噪一时 míng zào yī shí 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 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 MZ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震一时 默默无闻 ./ZXJ5.html ming zao yi shi
3603 名震一时 míng zhèn yī shí 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新唐书 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MZ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噪一时 默默无闻 ./MXU0aw==.html ming zhen yi shi
3657 名扬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MY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扬天下 默默无闻 ./NGVpeQ==.html ming yang si hai
4243 名扬天下 míng yáng tiān xià 形容名声极大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 ... MY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高天下、名满天下 默默无闻 ./N2p1eQ==.html ming yang tian xia
4244 名显天下 míng xiǎn tiān xià 形容名声极大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MX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闻天下、名扬天下 默默无闻 ./N2p2OA==.html ming xian tian xia
4513 名声籍甚 míng shēng jí shèn 比喻名声极大。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MSJ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大名鼎鼎 默默无闻 ./MXJ2Ng==.html ming sheng ji shen
6271 大红大紫 dà hóng dà zǐ 形容显赫、得意 老舍《四世同堂》:“我看出来,现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红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戏!” DH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富大贵 默默无闻 ./NWd5.html da hong da zi
13629 哄动一时 hōng dòng yī shí 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 曾朴《孽海花》第32回:“从此芳名大震,哄动一时,窟号销金,城开不夜,说不尽的繁华热闹。” HD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轰动一时 默默无闻 ./MTlrdQ==.html hong dong yi shi
13981 红得发紫 hóng dé fā zǐ 形容一个人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 靳凡《公开的情书》:“她仗着出身好,业务好,红得发紫。” HDF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红大紫 默默无闻 ./NnFuYQ==.html hong de fa zi
15453 久负盛名 jiǔ fù shèng míng 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 ... JFS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闻名遐尔 默默无闻 ./MWlyNA==.html jiu fu sheng ming
15475 举世闻名 jǔ shì wén míng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JSW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遐迩闻名、誉满天下 默默无闻 ./MWo4dw==.html ju shi wen ming
15484 举世瞩目 jǔ shì zhǔ mù 举:全;瞩目:注视。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战国 楚 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国语 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JS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引人注目、举世闻名、名震中外 默默无闻 ./MWpqNg==.html ju shi zhu mu
18153 遐迩闻名 xiá ěr wén míng 迩:近;遐:远。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 XEW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世闻名、闻名遐尔、大名鼎鼎 默默无闻 ./MmpyYw==.html xia er wen ming
18548 显赫一时 xiǎn hè yī shí 显赫: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在一个短时期内名声权势极大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宪传》:“权贵显赫,倾动京都。” XH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烜赫一时 默默无闻 ./ODhpcQ==.html xian he yi shi
19490 人死留名 rén sǐ liú míng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RSL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流芳百世 默默无闻 ./MjJ5bQ==.html ren si liu ming
22121 成名成家 chéng míng chéng jiā 树立名声,成为专家。 《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CMC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默默无闻 ./MzkycQ==.html cheng ming cheng jia
22704 驰名当世 chi ming dang shi 声名在当代传播得很远。驰名:声名远播。当世:当代。 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皆辞章灿烂,驰名当世。” CM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天下闻名、举世闻名 默默无闻 ./Mzl0ZQ==.html chi ming dang shi
22705 驰名天下 chí míng tiān xià 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CM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驰名当世、举世闻名 默默无闻 ./Mzl0bw==.html chi ming tian xia
23318 石破天惊 shí pò tiān jīng 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 ... 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SPT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惊天动地、天翻地覆 默默无闻 ./MjVkaw==.html shi po tian jing
23352 声振寰宇 shēng zhèn huán yǔ 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SZH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威震天下 默默无闻 ./MjVyZw==.html sheng zhen huan yu
23409 声威大震 shēng wēi dà zhèn 声势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 SW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震天下、名闻遐迩 默默无闻 ./MjZrMg==.html sheng wei da zhen
24086 声名大噪 shēng míng dà zào 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SM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噪一时 默默无闻 ./N3I0Mg==.html sheng ming da z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