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2824 狂风怒号 kuáng fēng nù háo 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KFN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狂风暴雨、狂风骤雨 风平浪静 ./Yzdn.html kuang feng nu hao
12828 狂涛骇浪 kuáng tāo hài làng 比喻剧烈的社会运动 清 梁启超《近代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其立于城上之罗兰夫人及狄郎的士党,遂不得不为狂涛骇浪之所淘尽 ... KTH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惊涛骇浪 风平浪静 ./Yzhr.html kuang tao hai lang
13178 狂涛巨浪 kuáng tāo jù làng 比喻剧烈的社会运动。同“狂涛骇浪”。 巴金《废园外 长夜》“先前那里面有的是狂涛巨浪,现在却是一阵炙骨熬心的烈火。” KTJ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狂涛骇浪 风平浪静 ./NmRkaQ==.html kuang tao ju lang
13762 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HH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气壮山河 风平浪静 ./MWJqZQ==.html hao hao dang dang
15028 箭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永祥看他们箭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JBN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触即发、剑拔弩张 风平浪静 ./OXJl.html jian ba nu zhang
15395 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JTH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风大浪 风平浪静 ./MWhsZw==.html jing tao hai lang
18182 汹涌澎湃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形容声势浩大。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XYP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波澜壮阔、声势浩大 风平浪静 ./MmtnbQ==.html xiong yong peng pai
21707 此起彼伏 cǐ qǐ bǐ fú 此:这;这个;彼:那;那个;伏:低下去。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也作“此伏彼 ... 汉 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起伏集此。” CQ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此伏彼起 风平浪静 ./NGFx.html ci qi bi fu
21833 猖獗一时 chāng jué yī shí 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周恩来《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曾经猖獗一时的法西斯党徒及其第五纵队的死期是一天一天逼近了。” CJY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嚣张一时 风平浪静 ./b2x1.html chang jue yi shi
23333 甚嚣尘上 shèn xiāo chén shàng 甚:很;嚣:喧闹。原指军营中人声喧哗;尘土飞扬。形容传播消息;议论纷纷。现多指错误或反动言论非常嚣张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SXC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满城风雨 风平浪静 ./MjVpaw==.html shen xiao chen shang
24569 烟波浩渺 yān bō hào miǎo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浩渺:广阔无边。水波渺茫;一望无边。形容水域宽广。也作“烟波浩淼 ... 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YBH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波涛汹涌、白浪连天、烟雾弥漫 风平浪静 ./MmhqMg==.html yan bo hao miao
6480 刀光剑影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 ... 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DG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剑拔弩张、杀气腾腾、磨刀霍霍 风平浪静、歌舞升平、相安无事 ./djdj.html dao guang jian ying
18013 兴妖作怪 xīng yāo zuò guài 原指妖怪装神弄鬼或兴事害人。现多比喻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暗中破坏捣乱。 元 无名氏《碧桃花》:“你既然还有阳寿,阴曹地府不管,你却这等兴妖作怪。” XYZ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兴风作浪、无事生非、惹是生非 风平浪静、相安无事 ./MmhrNg==.html xing yao zuo guai
18173 兴风作浪 xīng fēng zuò làng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作:兴起。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XFZ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无事生非、惹是生非 风平浪静、相安无事、息事宁人 ./Mms4MA==.html xing feng zuo lang
6535 地动山摇 dì dòng shān yáo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DD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天塌地陷、天翻地覆、山崩地裂 风平浪静、纹丝不动 ./d2Fz.html di dong shan yao
4826 翻江倒海 fān jiāng dǎo hǎi 把大江大海都翻转过来;形容水势很大;现在多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或力量巨大。也用以形容混乱不堪破坏极甚的情 ... 唐 李筌《太自阴经》:“东温而层冰澌散,西烈则百卉摧残,鼓怒而走石飞沙,翻江倒海。” FJ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排山倒海、移山倒海 风平浪静、销声匿迹 ./enh3.html fan jiang dao hai
4986 风吹浪打 fēng chuī làng dǎ 狂风猛吹;巨浪拍打。比喻恶劣的环境;险要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磨难。 清 洪昇《长生殿 埋玉》:“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 FCL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吹雨打、千锤百炼 风平浪静、风和日丽 ./MTF4aw==.html feng chui lang da
5009 风起云涌 fēng qǐ yún yǒng 涌:水腾跃。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诸侯作难,风起云蒸。” FQ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起潮涌、方兴未艾 风流云散 ./MTI1dw==.html feng qi yun yong
6585 东山再起 dōng shān zài qǐ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 ... 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DSZ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风流云散、一去不返、过眼烟云 ./eDdh.html dong shan zai qi
23124 三五成群 sān wǔ chéng qún 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SWC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成群结队 风流云散、形单影只、人山人海 ./MjBwOA==.html san wu cheng qun
15265 尖嘴猴腮 jiān zuǐ hóu sāi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JZ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丑态毕露 风流潇洒 ./MWZlaw==.html jian zui hou sai
1928 半老徐娘 bàn lǎo xú niáng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BLX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徐娘半老 风烛残年 ./N2Q5Ng==.html ban lao xu niang
5697 富于春秋 fù yú chūn qiū 谓年少,年轻。 《史记·曹相国世家》:“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 FYC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风烛残年 ./M215Zw==.html fu yu chun qiu
18242 徐娘半老 xú niáng bàn lǎo 指中年妇女虽不再娇美;但尚有风韵。后泛指有风韵的妇女已过中年。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 《南史 后妃传下 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XNB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半老徐娘 风烛残年、人老珠黄 ./Mm02dQ==.html xu niang ban lao
6612 豆蔻年华 dòu kòu nián huá 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DKN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黄金时代、金色年华、黄花少年 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eG1r.html dou kou nian hua
976 饱经霜雪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BJS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饱经风霜 风调雨顺 ./eHc=.html bao jing shuang xue
4951 风流云散 fēng liú yún sà 轻风流动;云彩散开。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FL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烟消云散、如鸟兽散 风起云涌、风云际会 ./MTFqeQ==.html feng liu yun sa
4991 风和日暖 fēng hé rì nuǎn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 FHR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和日丽、风和日暄 风雨交加 ./MTF6aQ==.html feng he ri nuan
4946 风和日丽 fēng hé rì lì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FHR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柔日暖 风雨如晦、风雨交加 ./MTFpYQ==.html feng he ri li
25800 屹然不动 yì rán bù dòng 屹然:高耸的样子。像山一样高耸而坚定,不可动摇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全军却伏在营里,屹然不动。” YR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纹丝不动 风雨飘摇 ./N2Z6OA==.html yi ran bu dong
12955 岿然不动 岿 kuī rán bù dòng 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KR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纹丝不动、巍然不动 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MW16Mg==.html kui ran bu dong
2158 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 BKD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风雨飘摇、见异思迁 ./bHcy.html bu ke dong yao
3975 慢腾斯礼 màn téng sī lǐ 见“慢条斯理”。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既是明天一黑早要复命的,怎么还你们慢腾斯礼的呢?” MTS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慢条斯理、慢条斯礼 风风火火 ./NGRibQ==.html man teng si li
9977 落地生根 luò dì shēng gēn 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人民日报》1969.12.18:“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农村落地生根,干一辈子革命。” LD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生根发芽 飘浮不定 ./ZHE2.html luo di sheng gen
14084 毫不动摇 háo bù dòng yáo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HB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立场坚定、坚定不移 飘浮不定 ./OHNzNg==.html hao bu dong yao
8092 天赐之福 tiān cì zhī fú 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TC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飞来横祸 ./NzJidQ==.html tian ci zhi fu
2651 暴腮龙门 pù sāi lóng mén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 ... PSL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曝腮龙门 飞黄腾达 ./aXE2.html pu sai long men
10239 流年不利 liú nián bù lì 流年:旧时算命的人逐年推算一个人运气的好坏;叫“流年”;这里指某一个年头、时间。时运不好。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致如此。” LNB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命运多舛、时运不济、运交华盖 飞黄腾达、春风得意、青云直上 ./MXI0cw==.html liu nian bu li
23433 食前方丈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SQF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食必方丈、食案方丈、食味方丈 食不二味、食不重味 ./MjZ2Ng==.html shi qian fang zhang
20864 坐吃享福 zuò chī xiǎng fú 呆板单调地生活,消极地,被动地生活,光吃和生长,别的什么也不干 ZCX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劳而获、饱食终日 食不果腹 ./N28xcw==.html zuo chi xiang fu
7585 大烹五鼎 dà pēng wǔ dǐng 烹:烧煮;五鼎: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指吃饭食物精美。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 ... DPW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食前方丈 食不重味 ./NnlpYw==.html da peng wu ding
2116 并日而食 bìng rì ér shí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郑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BRE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食不果腹 食前方丈 ./a2hz.html bing ri er shi
15760 揭不开锅 jiē bù kāi guō 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常揭不开锅。” JBK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食前方丈 ./OHhkcQ==.html jie bu kai guo
17467 清锅冷灶 qīng guō lěng zào 见“清灰冷灶”。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走到计氏院内,只见清锅冷灶,一物也无。” QGL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清灰冷灶、清灰冷火、冷灶清锅 食前方丈 ./NG84bw==.html qing guo leng zao
1604 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BZR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食前方丈、日食万钱 ./bjVt.html bu zhi rou wei
9214 暖衣饱食 nuǎn yī bǎo shí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先秦 墨翟《墨子 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NY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丰衣足食 饥寒交迫 ./MXNmcQ==.html nuan yi bao shi
4767 丰衣足食 fēng yī zú shí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FYZ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锦衣玉食、安家立业、人寿年丰 饥寒交迫、家贫如洗、衣单食薄 ./NmJz.html feng yi zu shi
1290 饱食暖衣 bǎo shí nuǎn yī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BSN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丰衣足食、暖衣饱食 饥寒交迫、无衣无食 ./aWgw.html bao shi nuan yi
6929 得鱼忘筌 dé yú wàng quán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DYW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饮水思源 ./dnRr.html de yu wang quan
7567 得意忘筌 dé yì wàng quán 捕得鱼后;忘了捕鱼的竹器。比喻达到目的之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DYWQ 一般成语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饮水思源 ./NnNxMA==.html de yi wang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