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
|
百世流芬
|
百
|
bǎi shì liú fēn
|
美名永传于后世。同“百世流芳”。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芬。”
|
BSL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世流芳
|
遗臭万年
|
./Njc2Ng==.html
|
bai shi liu fen
|
|
3613
|
名垂千古
|
名
|
míng chuí qiān gǔ
|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
MCQ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名垂青史、名垂后世、名垂万古
|
遗臭万年
|
./MXY3Ng==.html
|
ming chui qian gu
|
|
4054
|
名垂万古
|
名
|
míng chuí wàn gǔ
|
谓名声永远流传。
|
唐·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
MCW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垂千古
|
遗臭万年
|
./NGU2cQ==.html
|
ming chui wan gu
|
|
4518
|
名标青史
|
名
|
míng biāo qīng shǐ
|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
MBQS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永垂不朽、名垂青史
|
遗臭万年
|
./MXMzcw==.html
|
ming biao qing shi
|
|
9905
|
流芳千古
|
流
|
liú fāng qiān gǔ
|
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
《天地会诗歌选 金台开山歌》:“争回疆土功劳大,流芳百世永无涯。”
|
LFQ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芳百世
|
遗臭万年
|
./Y3U4.html
|
liu fang qian gu
|
|
10378
|
流芳万古
|
流
|
liú fāng wàn gǔ
|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味,比喻好的名声。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
《大齐乡老举李义隽侪罗之碑》:“流芳万古,迹绝当今。”
|
LFW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芳千古、流芳后世、万古流芳
|
遗臭万年
|
./OGtsNg==.html
|
liu fang wan gu
|
|
10813
|
流芳后世
|
流
|
liú fāng hòu shì
|
见“流芳百世”。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
LFHS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流芳百世
|
遗臭万年
|
./NGFqdw==.html
|
liu fang hou shi
|
|
25379
|
遗恨千古
|
遗
|
yí hèn qiān gǔ
|
千古:指时间久远。遗留下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
清 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
YHQ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离死别
|
遗臭万年
|
./NW1wcw==.html
|
yi hen qian gu
|
|
25548
|
永垂不朽
|
永
|
yǒng chuí bù xiǔ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
YCB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名垂青史、永不磨灭
|
遗臭万年
|
./NXM5aQ==.html
|
yong chui bu xiu
|
|
25549
|
永垂青史
|
永
|
yǒng chuí qīng shǐ
|
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在历史上。
|
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
YC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芳百世
|
遗臭万年
|
./NXM5cw==.html
|
yong chui qing shi
|
|
25776
|
永垂千古
|
永
|
yǒng chuí qiān gǔ
|
垂:流传后世。永远流传于后世
|
《一次难忘的航行》:“他的光辉形象如同高耸入云的秦岭雄峰,气贯长虹,永垂千古。”
|
YCQ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永垂不朽
|
遗臭万年
|
./NzhhMA==.html
|
yong chui qian gu
|
|
26025
|
万古流芳
|
万
|
wàn gǔ liú fāng
|
好名声永远流传。万古:千秋万代;流:流传;芳:香;比喻好名声。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
WGL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名垂青史、万古留芳
|
遗臭万年
|
./MjhkMg==.html
|
wan gu liu fang
|
|
26098
|
万古长存
|
万
|
wàn gǔ cháng cún
|
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万古:千年万代永远;存:存在。
|
宋 晁补之《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公归廊庙谁得挽,此石万古当长存。”
|
WGC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万古长青、千秋万代
|
遗臭万年
|
./MmNpcw==.html
|
wan gu chang cun
|
|
27018
|
万古留芳
|
万
|
wàn gǔ liú fāng
|
芳:香,指美名。好名声永远流传。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将名标青史,万古留芳。”
|
WGL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古流芳
|
遗臭万年
|
./NmlqbQ==.html
|
wan gu liu fang
|
|
25354
|
一代风流
|
一
|
yī dài fēng liú
|
风流:本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也泛指有功绩而富有文采。形容杰出的;为当时所景仰的人物。
|
唐 杜甫《哭李常侍铎》:“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
YDF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古流芳、一代天骄、一代辞字
|
遗臭万年、一代奸雄
|
./NWx4cQ==.html
|
yi dai feng liu
|
|
3593
|
名垂青史
|
名
|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 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流传下来。...
|
清 卓尔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
MCQ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万古流芳、名垂千古、名垂后世
|
遗臭万年、不见经传
|
./MXRuMg==.html
|
ming chui qing shi
|
|
15955
|
计日以期
|
计
|
jì rì yǐ qī
|
见“计日以俟”。
|
明·徐祯稷《耻言》:“望焉而羡,至焉则厌,计日以期,涉艰不倦,嗜荣者之情与!”
|
JR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日以待、计日可待、计日可期
|
遥遥无期
|
./M3d6YQ==.html
|
ji ri yi qi
|
|
20395
|
指日可待
|
指
|
zhǐ rì kě dài
|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达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
|
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
ZR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日可下、计日程功
|
遥遥无期
|
./MnZzNA==.html
|
zhi ri ke dai
|
|
20466
|
指日可下
|
指
|
zhǐ rì kě xià
|
指明日可以攻下。
|
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故臣以为兵出沐阳,则山东指日可下。”
|
ZRK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日可待
|
遥遥无期
|
./Mndybw==.html
|
zhi ri ke xia
|
|
20715
|
转瞬之间
|
转
|
zhuǎn shùn zhī jiān
|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转瞬:转眼;一眨眼。
|
清 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若余于董氏,则有师友偲偲之力,而零落于转瞬之间,更可伤也。”
|
ZS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眼之间、霎那之间
|
遥遥无期
|
./NjN5Yw==.html
|
zhuan shun zhi jian
|
|
21245
|
指日成功
|
指
|
zhǐ rì chéng gōng
|
谓不久即可成功。
|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
ZRC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日可待
|
遥遥无期
|
./NjFlZQ==.html
|
zhi ri cheng gong
|
|
26346
|
为期不远
|
为
|
wéi qī bù yuǎn
|
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期:预定的日子。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为期不远,你等着瞧罢。”
|
WQ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日可待
|
遥遥无期
|
./MmhtZQ==.html
|
wei qi bu yuan
|
|
22095
|
曾几何时
|
曾
|
céng jǐ hé shí
|
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才过了多少时间。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
宋 赵彦端《介庵词 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
CJ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稍纵即逝、转瞬之间、弹指之间
|
遥遥无期、久而久之、天长地久
|
./MnVoZw==.html
|
ceng ji he shi
|
|
21043
|
遭遇际会
|
遭
|
zāo yù jì huì
|
犹言逢遇时机。
|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际会,幸承先王馀业,恩未被四海,泽未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际会,幸承先王馀业,恩未被四海,泽未及天下,虽倾仓竭府以振魏国百姓,犹寒者未尽暖,饥者未尽饱。”...
|
ZYJ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遭遇运会、遭逢际会、遭逢时会
|
遭逢不偶、遭遇不偶
|
./NXkyeQ==.html
|
zao yu ji hui
|
|
21025
|
遭逢不偶
|
遭
|
zāo féng bù ǒu
|
谓不遇合时机。
|
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三折:“说则说老手能修五凤楼,怕则怕遭逢不偶。”
|
ZFBO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遭时不偶、遭际不偶
|
遭逢会遇
|
./NXh1Mg==.html
|
zao feng bu ou
|
|
21042
|
遭遇不偶
|
遭
|
zāo yù bù ǒu
|
同“遭逢不偶”。
|
清·谭嗣同《先仲兄行状》:“遭遇不偶,居恒忽忽,悲歌感慨,以发其堙郁之气。”
|
ZYBO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遭逢不偶、遭时不偶、遭际不偶
|
遭逢际会、遭逢时会、遭遇际会
|
./NXkybw==.html
|
zao yu bu ou
|
|
22219
|
彻底澄清
|
彻
|
chè dǐ chéng qīng
|
彻底:水清见底;澄清:明净。形容非常廉洁清白。指彻底清查,毫无保留
|
《北史·宋世良传》:“府君非惟善政,清亦彻底。”
|
CDC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澈底澄清
|
遮遮掩掩
|
./N3ZncQ==.html
|
che di cheng qing
|
|
970
|
败法乱纪
|
败
|
bài fǎ luàn jì
|
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
BF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违法乱纪
|
遵纪守法
|
./dm8=.html
|
bai fa luan ji
|
|
3400
|
目无法纪
|
目
|
mù wú fǎ jì
|
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
巴金《家》:“今天要检查日货,明天又捉商人游街,简直目无法纪。”
|
MWF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无王法、无法无天
|
遵纪守法
|
./Zm5j.html
|
mu wu fa ji
|
|
3402
|
目无王法
|
目
|
mù wú wáng fǎ
|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
|
MWW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无法无天
|
遵纪守法
|
./Zm53.html
|
mu wu wang fa
|
|
3680
|
目无组织
|
目
|
mù wú zǔ zhī
|
不顾组织纪律的规定
|
李晓明《平原枪声》:“这句话把大家可惹翻了,一齐向王二虎开了炮,有的说他‘目无组织’。”
|
MWZ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遵纪守法
|
./N2FhOA==.html
|
mu wu zu zhi
|
|
4163
|
目无三尺
|
目
|
mù wú sān chǐ
|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
清·王士祯《居易录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
MWS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无王法
|
遵纪守法
|
./NGZrZw==.html
|
mu wu san chi
|
|
4866
|
犯上作乱
|
犯
|
fàn shàng zuò luàn
|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FS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欺君犯上
|
遵纪守法
|
./MTBjbQ==.html
|
fan shang zuo luan
|
|
8294
|
贪赃坏法
|
贪
|
tān zāng huài fǎ
|
见“贪赃枉法”。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
TZH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贪赃枉法
|
遵纪守法
|
./NTRjZQ==.html
|
tan zang huai fa
|
|
13502
|
坏法乱纪
|
坏
|
huài fǎ luàn jì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
HF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违法乱纪
|
遵纪守法
|
./ODJ1.html
|
huai fa luan ji
|
|
20316
|
知法犯法
|
知
|
zhī fǎ fàn fǎ
|
知道法律;却违反法律。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
ZFF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明知故犯、执法犯法、以身试法
|
遵纪守法
|
./MnVtZw==.html
|
zhi fa fan fa
|
|
26190
|
违法乱纪
|
违
|
wéi fǎ luàn jì
|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
任斌武《无声的浩歌》:“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事件。”
|
WF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败法乱纪
|
遵纪守法、奉公守法、安分守己
|
./MmU1eQ==.html
|
wei fa luan ji
|
|
1374
|
避重就轻
|
避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避重:指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指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 避重:指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指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
BZ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避难就易、避实就虚
|
避实击虚、知难而进
|
./anQy.html
|
bi zhong jiu qing
|
|
2643
|
漂漂亮亮
|
漂
|
piào piào liàng liàng
|
指外形美观,鲜明
|
老舍《正红旗下》:“好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在香炉里走十里八里,到了亲友家已变成了土鬼。”
|
PP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邋里邋遢
|
./OTNvNA==.html
|
piao piao liang liang
|
|
11763
|
干干净净
|
干
|
gān gān jìng jìng
|
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
GG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干二净
|
邋里邋遢
|
./NnFnMg==.html
|
gan gan jing jing
|
|
24909
|
一干二净
|
一
|
yī gān èr jìng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
YG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窗明几净
|
邋里邋遢、肮肮脏脏、乌烟瘴气
|
./Mm9rbw==.html
|
yi gan er jing
|
|
17734
|
千欢万喜
|
千
|
qiān huān wàn xǐ
|
形容非常高兴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阿猫千欢万喜,领谢而去。”
|
QHW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高兴兴、欣喜若狂
|
郁郁寡欢
|
./NnhtNA==.html
|
qian huan wan xi
|
|
21932
|
赤地千里
|
赤
|
chì dì qiān lǐ
|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
CD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寸草不留、不毛之地
|
郁郁葱葱、蓊蓊郁郁
|
./cW0y.html
|
chi di qian li
|
|
3305
|
满不在意
|
满
|
mǎn bù zài yì
|
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
巴金《复仇集 不幸的人》:“这是一只破旧的提琴,他拿着弓满不在意地拉着。”
|
M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不在乎
|
郑重其事
|
./ZWM0.html
|
man bu zai yi
|
|
3449
|
满不在乎
|
满
|
mǎn bù zài hū
|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
MB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漫不经心、无动于衷、若无其事
|
郑重其事
|
./MXB0dQ==.html
|
man bu zai hu
|
|
21806
|
草率从事
|
草
|
cǎo shuài cóng shì
|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 新唐书本纪书法》:“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 新唐书本纪书法》:“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其草率从事也。”...
|
CS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草率了事
|
郑重其事
|
./bzd5.html
|
cao shuai cong shi
|
|
22247
|
草率了事
|
草
|
cǎo shuài liǎo shì
|
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
丰子恺《梦耶真耶》:“当时想想真是何苦!早知是假,悔不草率了事。”
|
CSL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草草了事
|
郑重其事
|
./OGZvOA==.html
|
cao shuai liao shi
|
|
22248
|
草草率率
|
草
|
cǎo cǎo shuài shuài
|
指人做事马虎,不细致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她于是就草草率率收拾起一个出门的提包,准备第二天动身。”
|
CC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轻轻率率、草率从事
|
郑重其事
|
./OGZvaQ==.html
|
cao cao shuai shuai
|
|
23794
|
视为儿戏
|
视
|
shì wéi ér xì
|
见“视同儿戏”。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3回:“你不可视为儿戏。”
|
SWE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视同儿戏、视若儿戏
|
郑重其事
|
./NHl4bw==.html
|
shi wei er xi
|
|
1620
|
布衣之交
|
布
|
bù yī zhī jiāo
|
布衣:古时平民的衣著。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
BY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死之交、患难之交、忘年之交
|
酒肉朋友
|
./bmRl.html
|
bu yi zhi 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