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444
|
赏信罚明
|
赏
|
shǎng xìn fá míng
|
同“赏罚分明”。
|
《新唐书·李光弼传赞》:“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新唐书·李光弼传赞》:“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
SXF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赏信罚必、赏立罚必、赏罚分明
|
赏罚不明
|
./NHV4aQ==.html
|
shang xin fa ming
|
|
12403
|
功同赏异
|
功
|
gōng tóng shǎng yì
|
功:功劳;赏:赏赐。指功劳相同而赏赐却不同
|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
GT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赏罚不明
|
赏罚分明
|
./N2JwYw==.html
|
gong tong shang yi
|
|
23676
|
赏罚不明
|
赏
|
shǎng fá bù míng
|
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
SF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赏罚不当
|
赏罚分明
|
./NHVvMg==.html
|
shang fa bu ming
|
|
1488
|
不咎既往
|
不
|
bù jiù jì wǎng
|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
春秋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BJ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既往不咎
|
赏罚分明、信赏必罚
|
./bHJt.html
|
bu jiu ji wang
|
|
15141
|
既往不咎
|
既
|
jì wǎng bù jiù
|
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
|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JW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既往不究
|
赏罚分明、信赏必罚
|
./MWM2cQ==.html
|
ji wang bu jiu
|
|
4819
|
罚不当罪
|
罚
|
fá bù dāng zuì
|
罚:处罚;当:相当;相称。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
先秦 荀况《荀子 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
FB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罪大恶极、罪不容诛
|
赏罚分明、罚当其罪
|
./enVr.html
|
fa bu dang zui
|
|
6767
|
大捞一把
|
大
|
dà lāo yī bǎ
|
乘机放手攫取利益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八章:“而科股长呢,还不是每人乘机大捞一把。”
|
DLY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赚一笔
|
赔了夫人又折兵
|
./NnlrdQ==.html
|
da lao yi ba
|
|
26513
|
无本生意
|
无
|
wú běn shēng yì
|
没有成本的买卖
|
艾煊《大江风雷》第一部:“强盗是官土匪,又是无本生意,连蒋委员长也是嘴上不讲心里暗暗称赞。”
|
WB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本买卖
|
赔本买卖
|
./NnJ0cw==.html
|
wu ben sheng yi
|
|
19382
|
人言啧啧
|
人
|
rén yán zé zé
|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
|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话说王府娶亲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场扫兴,任人言啧啧,他只在房里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话说王府娶亲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场扫兴,任人言啧啧,他只在房里抽烟。”...
|
RY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
赞叹不已
|
./MXlwMA==.html
|
ren yan ze ze
|
|
26031
|
沃野千里
|
沃
|
wò yě qiān lǐ
|
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
《汉书·张良传》:“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
WY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沃壤千里
|
赤地千里
|
./Mjlscw==.html
|
wo ye qian li
|
|
4843
|
繁荣富强
|
繁
|
fán róng fù qiáng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FRF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
赤地千里、民困国贫
|
./MTAzNg==.html
|
fan rong fu qiang
|
|
10195
|
狼子野心
|
狼
|
láng zǐ yě xīn
|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
LZ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狼心狗肺
|
赤子之心、耿耿忠心、心地善良
|
./MXBlYQ==.html
|
lang zi ye xin
|
|
17813
|
求荣卖国
|
求
|
qiú róng mài guó
|
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荣卖国之辈,如何保守得江山?”
|
QRM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卖国求荣、卖国求利
|
赤心报国
|
./N3JnMA==.html
|
qiu rong mai guo
|
|
13711
|
荷枪实弹
|
荷
|
hè qiāng shí dàn
|
荷:扛;实:充实。指扛着枪;子弹推上枪膛。形容全副武装。
|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冲要的马路和街道忽然密布了荷枪实弹的武装岗位。”
|
HQ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持枪实弹、枕戈待旦、披坚执锐
|
赤手空拳、手无寸铁
|
./MWFvdQ==.html
|
he qiang shi dan
|
|
7875
|
天寒地冻
|
天
|
tiān hán dì dòng
|
天气非常寒冷;大地到处结冰。
|
宋 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
TH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里冰封、滴水成冰
|
赤日炎炎、骄阳似火
|
./MmJsNg==.html
|
tian han di dong
|
|
2139
|
不臣之心
|
不
|
bù chén zhī xīn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
BCZ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赤胆忠心
|
./bDNx.html
|
bu chen zhi xin
|
|
9851
|
冷嘲热骂
|
冷
|
lěng cháo rè mà
|
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他一进一出要受学生们的冷嘲热骂,然而也不能不忍耐着装聋卖哑。”
|
LCR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冷嘲热讽
|
赤诚以待
|
./YzJx.html
|
leng chao re ma
|
|
4524
|
毛发之功
|
毛
|
máo fà zhī gōng
|
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
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
MFZ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尺寸之功
|
赫赫之功
|
./MXNlMg==.html
|
mao fa zhi gong
|
|
2052
|
不见经传
|
不
|
bù jiàn jīng zhuàn
|
经传:指经典的著作。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
|
BJ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声无息、默默无闻、无名鼠辈
|
赫赫有功、大名鼎鼎、尽人皆知
|
./Mmxt.html
|
bu jian jing zhuan
|
|
3428
|
没没无闻
|
没
|
mò mò wú wén
|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你我要是见的到此,虽不能和大帅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没没无闻了。”
|
MM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默默无闻
|
赫赫有名
|
./MW9zYw==.html
|
mo mo wu wen
|
|
18602
|
鲜为人知
|
鲜
|
xiǎn wéi rén zhī
|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后来伴着主人度过了那段漫长的鲜为人知的冷宫生活不知洒上了多少珍妃泪。”
|
XWR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默默无闻
|
赫赫有名
|
./OTM3Ng==.html
|
xian wei ren zhi
|
|
26256
|
无名英雄
|
无
|
wú míng yīng xióng
|
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
|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
WM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名小卒
|
赫赫有名
|
./MmZiMg==.html
|
wu ming ying xiong
|
|
24589
|
湮没无闻
|
湮
|
yān mò wú wén
|
湮没:埋没。名声被埋没;不为人知道。
|
《晋书 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 《晋书 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
|
YM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碌碌无闻、不见经传、默默无闻
|
赫赫有名、举世闻名、鼎鼎大名
|
./MmpmZQ==.html
|
yan mo wu wen
|
|
3394
|
默默无闻
|
默
|
mò mò wú wén
|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MM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声无息
|
赫赫有名、大名鼎鼎
|
./Zmt1.html
|
mo mo wu wen
|
|
4021
|
没世无闻
|
没
|
méi shì wú wén
|
谓终身不为人知。
|
西汉·司马迁《感士不遇赋》:“没世无闻,古人唯耻。”
|
MS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没世无称、默默无闻
|
赫赫有名、大名鼎鼎
|
./NGRzYQ==.html
|
mei shi wu wen
|
|
20497
|
足不出户
|
足
|
zú bù chū hù
|
户:门。脚不跨出家门。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却说苏盼奴自从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
ZB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居简出
|
走南闯北
|
./Mnhhaw==.html
|
zu bu chu hu
|
|
21467
|
足不出门
|
足
|
zú bù chū mén
|
同“足不出户”。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却说苏盼奴自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
ZBC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足不窥户、足不出户
|
走南闯北
|
./NjVjMg==.html
|
zu bu chu men
|
|
21468
|
足不窥户
|
足
|
zú bù kuī hù
|
同“足不出户”。
|
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
ZBK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足不出门、足不出户
|
走南闯北
|
./NjVjYw==.html
|
zu bu kui hu
|
|
2430
|
鹏程万里
|
鹏
|
péng chéng wàn lǐ
|
鹏:指传说中的大鸟;能飞行万里;程:里程。大鸟飞行的路程万里之遥。比喻前程远大。
|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PC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程万里、前程似锦
|
走投无路、日暮途穷
|
./MXFhcw==.html
|
peng cheng wan li
|
|
3125
|
鹏霄万里
|
鹏
|
péng xiāo wàn lǐ
|
比喻前程远大。
|
南唐·李中《献张拾遗》诗:“献替频陈忠誉播,鹏霄万里展雄飞。”
|
PXW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鹏程万里
|
走投无路、日暮途穷
|
./NGkxYw==.html
|
peng xiao wan li
|
|
24189
|
深入细致
|
深
|
shēn rù xì zhì
|
细致:精细周密。深入而精细周密
|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需要的是深入细致的、冷静客观的研究,找出病根,以图根治。”
|
SR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走马观花
|
./OHE5dw==.html
|
shen ru xi zhi
|
|
24685
|
咬文嚼字
|
咬
|
yǎo wén jiáo zì
|
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
元 乔吉《小桃红 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
YWJ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字斟句酌
|
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
./MmxwYw==.html
|
yao wen jiao zi
|
|
18134
|
下马看花
|
下
|
xià mǎ kàn huā
|
跨下马来细细地观赏花朵。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实际地调查研究。
|
唐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XMK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脚踏实地
|
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
./MmpjYw==.html
|
xia ma kan hua
|
|
5103
|
扶危济困
|
扶
|
fú wēi jì kùn
|
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
FWJ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仗义疏财、扶弱抑强
|
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
./MTNvbQ==.html
|
fu wei ji kun
|
|
2594
|
平平常常
|
平
|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
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
PP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普普通通
|
超乎寻常
|
./Nzl3bQ==.html
|
ping ping chang chang
|
|
26270
|
未能免俗
|
未
|
wèi néng miǎn sú
|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
WNM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超凡入圣
|
./MmZndw==.html
|
wei neng mian su
|
|
1025
|
百无一是
|
百
|
bǎi wú yī shì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
BW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无一用、一无可取、一无是处
|
超凡入圣、完美无缺
|
./MW1t.html
|
bai wu yi shi
|
|
21830
|
缠绵悱恻
|
缠
|
chán mián fěi cè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
CM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悱恻缠绵、缠绵凄怆
|
超然物外
|
./b2p3.html
|
chan mian fei ce
|
|
20580
|
走南闯北
|
走
|
zǒu nán chuǎng běi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
ZNC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征北战
|
足不出户、深居简出
|
./MnlqMA==.html
|
zou nan chuang bei
|
|
25647
|
远涉重洋
|
远
|
yuǎn shè chóng yáng
|
重洋:辽阔无边的海洋。远远地渡过海洋。
|
余秋雨《霜冷长河·琉璃》:“她远涉重洋,多方拜师,尽倾资财,遍尝磨难。”
|
YS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远走高飞、跋山涉水、漂洋过海
|
足不出户、闭关自守、深居简出
|
./NXc0bw==.html
|
yuan she chong yang
|
|
1097
|
搏手无策
|
搏
|
bó shǒu wú cè
|
搏手:两手相扭。指扭着双手,毫无办法
|
宋 洪迈《夷坚丁志 谢生灵柑》:“(谢生母)老病不肯服药,以夏月思生柑,不啻饥渴,谢生搏手无策。”
|
BS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束手无策
|
足智多谋
|
./Mmkw.html
|
bo shou wu ce
|
|
1111
|
不可奈何
|
不
|
bù kě nài hé
|
奈何:对付,处置。指没有办法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
|
BKN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无可奈何
|
足智多谋
|
./Mm95.html
|
bu ke nai he
|
|
16985
|
缺心少肺
|
缺
|
quē xīn shǎo fèi
|
心:心眼。缺少智谋
|
|
QX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心眼儿
|
足智多谋
|
./OGl1NA==.html
|
que xin shao fei
|
|
24945
|
愚不可及
|
愚
|
yú bù kě jí
|
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YBK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愚昧无知、笨头笨脑
|
足智多谋、大智若愚、耳聪目明
|
./MnAwOA==.html
|
yu bu ke ji
|
|
6250
|
东拼西凑
|
东
|
dōng pīn xī còu
|
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
DP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拼八凑、东挪西借
|
足足有余
|
./NTh3.html
|
dong pin xi cou
|
|
6185
|
奉头鼠窜
|
奉
|
fèng tóu shǔ cuàn
|
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
《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
FTS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抱头鼠窜
|
趾高气扬
|
./MTJjdQ==.html
|
feng tou shu cuan
|
|
13011
|
可怜巴巴
|
可
|
kě lián bā bā
|
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要再借,剩下这可怜巴巴的五亩地,也得戴上笼头啦!”
|
KL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可怜兮兮
|
趾高气扬
|
./N2IydQ==.html
|
ke lian ba ba
|
|
15036
|
降尊纡贵
|
降
|
jiàng zūn yū guì
|
纡:弯曲、屈抑。降抑尊贵的地位;谦以自处。
|
清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乃实由纡尊降贵,自放弃其贵族之特权,以结欢于处士。”
|
JZ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降贵纡尊
|
趾高气扬
|
./OXVn.html
|
jiang zun yu gui
|
|
24616
|
摇尾求食
|
摇
|
yáo wěi qiú shí
|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
YWQ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摇尾乞怜
|
趾高气扬
|
./Mms2dw==.html
|
yao wei qiu shi
|
|
24726
|
颜面扫地
|
颜
|
yán miàn sǎo dì
|
比喻面子丧失干净。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戴过一次高帽子的,从此颜面扫地,做不起人。”
|
YMS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威风扫地
|
趾高气扬
|
./Mm1ldw==.html
|
yan mian sao 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