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4878 一清如水 yī qīng rú shuǐ 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船头上一清如水,郑氏不知利害,径跄上船。” YQR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清正廉洁 贪污受贿 ./Mm83Yw==.html yi qing ru shui
1749 不贪为宝 bù tān wé bǎo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左传 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BTW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廉洁奉公 贪污腐化 ./MzZhcQ==.html bu tan we bao
23524 水火无交 shuǐ huǒ wú jiāo 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隋书 循吏传 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SHWJ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清正廉明 贪污腐化 ./Mjhudw==.html shui huo wu jiao
1606 不知死活 bù zhī sǐ huó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 ... BZ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知利害、不知进退、不知轻重 贪生怕死 ./bjZn.html bu zhi si huo
2134 不避斧钺 bù bì fǔ yuè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BBF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bDFz.html bu bi fu yue
2329 不避水火 bù bì shuǐ huǒ 指不畏凶险。 《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BBS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不避汤火、水火不避 贪生怕死 ./MzVpZQ==.html bu bi shui huo
4183 民不畏死 mín bù wèi sǐ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MBW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贪生怕死 ./NmRrNg==.html min bu wei si
5083 赴汤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FT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出生入死 贪生怕死 ./MTM4cw==.html fu tang dao huo
5452 忿不顾身 忿 fèn bù gù shēn 同“奋不顾身”。 《镜花缘》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义是趋,都是忿不顾身,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 FBG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奋不顾身 贪生怕死 ./M2s3MA==.html fen bu gu shen
5970 赴死如归 fù sǐ rú guī 形容不怕牺牲 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 ... FSR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OGVsbQ==.html fu si ru gui
7877 同归于尽 tóng guī yú jìn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TG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玉石俱焚 贪生怕死 ./MmJtdQ==.html tong gui yu jin
11674 甘冒虎口 gān mào hǔ kǒu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 ... GMH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M25nOA==.html gan mao hu kou
11928 甘死如饴 gān sǐ rú yí 甘:情愿;饴:饴糖。甘愿去死,就像吃糖一般。形容不怕死,把死作为快事。 《清史稿·任举传》:“举忠愤激发,甘死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 GSR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MTRlZw==.html gan si ru yi
15512 捐躯赴难 juān qū fù nàn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JQF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慷慨就义 贪生怕死 ./MWsyYw==.html juan qu fu nan
15867 捐躯殉国 juān qù xùn guó 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北魏·杨衒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JQX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捐生殉国、捐躯报国 贪生怕死 ./MWp4Yw==.html juan qu xun guo
20853 至死不屈 zhì sǐ bù qū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ZS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N2VucQ==.html zhi si bu qu
21968 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 sǐ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CSR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赴汤蹈火、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cjN1.html chu sheng ru si
22045 从容就义 cóng róng jiù yì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CRJ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舍生取义 贪生怕死 ./c2dn.html cong rong jiu yi
23406 舍生忘死 shě shēng wàng sǐ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SS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奋不顾身 贪生怕死 ./MjZpNA==.html she sheng wang si
23604 视死如归 shì sǐ rú guī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 ... SSR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舍生忘死舍生取义 贪生怕死 ./MngzMg==.html shi si ru gui
23689 舍死忘生 shě sǐ wàng shēng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SS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舍生忘死、忘生舍死 贪生怕死 ./NHY4dw==.html she si wang sheng
23784 誓死不屈 shì sǐ bù qū 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宋·朱熹《跋王枢密答司马忠洁公帖》:“司马忠洁公仗节虏廷,誓死不屈。” SSBQ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宁死不屈 贪生怕死 ./NHlyYQ==.html shi si bu qu
24114 舍身取义 shě shēn qǔ yì 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SSQ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贪生怕死 ./ODA0cw==.html she shen qu yi
24301 视死若归 shì sǐ ruò guī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 SSR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MngzYw==.html shi si ruo gui
25158 殒身不恤 yǔn shēn bù xù 殒:死亡;恤:顾虑。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敢,虽遭阴 ... YS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慷慨捐生、慷慨赴义 贪生怕死 ./MnM2NA==.html yun shen bu xu
26223 万死不辞 wàn sǐ bù cí 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辞:推辞。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WSB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出生入死 贪生怕死、畏首畏尾 ./MmVydw==.html wan si bu ci
18341 骁勇善战 xiāo yǒng shàn zhàn 勇猛;善于战斗。骁勇:勇猛矫健;善:善长。 《南齐书 戴僧静传》:“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于人。” XYS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有勇有谋、大智大勇 贪生怕死、胆小怕事 ./NWY3OA==.html xiao yong shan zhan
23552 死不足惜 sǐ bù zú xī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SB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苟且偷生 ./MjlhZQ==.html si bu zu xi
3446 明镜高悬 míng jìng gāo xuán 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在面前。称颂官吏审案严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锐;明察秋毫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MJG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铁面无私 贪赃枉法 ./MXBwbw==.html ming jing gao xuan
10024 廉洁奉公 lián jié fèng gōng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LJFG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克己奉公、奉公守法 贪赃枉法 ./MWxsMg==.html lian jie feng gong
10238 廉明公正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LMGZ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公正廉明 贪赃枉法 ./MXI0aQ==.html lian ming gong zheng
11493 公正廉明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爱才如命。” GZLM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清正廉明 贪赃枉法 ./MTV2cw==.html gong zheng lian ming
17004 清正廉洁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QZLJ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清正廉明 贪赃枉法 ./OHFucw==.html qing zheng lian jie
5021 奉公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FGS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克己奉公、谦洁奉公 贪赃枉法、假公济私、胡作非为 ./MTJjYQ==.html feng gong shou fa
7852 天公地道 tiān gōng dì dào 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 ... TG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视同仁、大公无私 贪赃枉法、徇私舞弊 ./MmI2Ng==.html tian gong di dao
18505 兴旺发达 xīng wàng fā dá 兴盛繁荣,发展壮大。指事物或事业充分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XWF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贫穷落后 ./N2hmcQ==.html xing wang fa da
5115 富贵骄人 fù guì jiāo rén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FG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贫贱骄人 ./MTQxNA==.html fu gui jiao ren
3775 买贱卖贵 mǎi jiàn mài guì 指低价买进而高价卖出 汉 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三国 吴 薛综注:“裨贩,买贱卖贵,以自裨益。” MJM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贱买贵卖 贵买贱卖 ./ZHdr.html mai jian mai gui
6905 大有裨益 dà yǒu bì yì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DYB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贻害无穷、于事无补 ./dTgy.html da you bi yi
20420 资深望重 zī shēng wàng zhòng 资格老,声望高。 宋·苏轼《答试馆职人启》:“非独使之业广而材成,抑将待其资深而望重。” ZSW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资浅望轻 ./Mnc2MA==.html zi sheng wang zhong
1495 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BKR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行同狗彘、卑鄙龌龊 赏心悦目 ./bHVl.html bu kan ru mu
3398 目不忍睹 mù bù rěn dǔ 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MBR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惨不忍睹 赏心悦目 ./Zm1z.html mu bu ren du
3621 目不忍视 mù bù rěn shì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钦宗听罢,不好回言,只是暗暗泪落,目不忍视。” MBR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忍见、惨不忍睹 赏心悦目 ./MzBwYw==.html mu bu ren shi
3845 目不忍见 mù bù rěn jiàn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MBR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忍视 赏心悦目 ./MzBwMg==.html mu bu ren jian
23217 赏罚分明 shǎng fá fēn míng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SFFM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赏罚严明 赏罚不当、赏罚不明 ./MjNseQ==.html shang fa fen ming
10251 论功行赏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LG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赏罚分明 赏罚不明 ./MXNkcw==.html lun gong xing shang
11000 论功行封 lùn gōng xíng fēng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LGX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论功行赏 赏罚不明 ./NGNuZw==.html lun gong xing feng
23677 赏罚严明 shǎng fá yán míng 同“赏罚分明”。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SF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赏罚分明、赏罚信明、赏罚分审 赏罚不明 ./NHVvbQ==.html shang fa yan ming
24427 赏罚信明 shǎng fá xìn míng 同“赏罚分明”。 《汉书·王嘉传》:“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以致治平。” SFX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赏罚分明、赏罚分审、赏罚严明 赏罚不明 ./NHVvYw==.html shang fa xin ming
24443 赏信罚必 shǎng xìn fá bì 谓该赏一定赏,该罚一定罚。 《六韬·赏罚》:“凡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见闻,则所不见闻者莫不阴化矣。” SXF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赏信罚明、赏立诛必 赏罚不明 ./NHV4OA==.html shang xin fa 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