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32
|
仓卒从事
|
仓
|
cāng cù cóng shì
|
仓卒:匆忙。匆匆忙忙处理事情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但是第五次没有打破‘围剿’而被迫突围时,还表现了不应有的仓卒从事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但是第五次没有打破‘围剿’而被迫突围时,还表现了不应有的仓卒从事。”...
|
CC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仓卒应战
|
谨慎从事
|
./NzYzNA==.html
|
cang cu cong shi
|
|
20919
|
恣行无忌
|
恣
|
zì xíng wú jì
|
恣:放纵,无拘束;忌:顾忌,畏惧。形容随意作恶,毫无顾忌
|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
ZXW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恣意妄为
|
谨言慎行
|
./OGcyZQ==.html
|
zi xing wu ji
|
|
13805
|
祸从口出
|
祸
|
huò cóng kǒu chū
|
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
|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HCK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多必失、多言买祸
|
谨言慎行、喜从天降
|
./MWNiNg==.html
|
huo cong kou chu
|
|
1247
|
百无禁忌
|
百
|
bǎi wú jìn jì
|
百:一切;禁忌:忌讳。无论什么都不忌讳。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若是遇见个正经朋友,山向利与不利,穴口开与不开,选择日子,便周章的百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若是遇见个正经朋友,山向利与不利,穴口开与不开,选择日子,便周章的百无禁忌。”...
|
BW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直言不讳、肆无忌惮、随心所欲
|
谨言慎行、畏首畏尾、清规戒律
|
./aHhh.html
|
bai wu jin ji
|
|
16686
|
轻举妄动
|
轻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轻:轻率;妄:胡乱;任意。不经慎重考虑;轻率任意地行动。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
QJ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草率行事、随心所欲
|
谨言慎行、谨小慎微、小心翼翼
|
./MjBhcw==.html
|
qing ju wang dong
|
|
3991
|
茫然不解
|
茫
|
máng rán bù jiě
|
茫然迷惘的样子。指对某事不理解。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然不解。”
|
MR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茫然费解
|
豁然开朗
|
./NGRpMA==.html
|
mang ran bu jie
|
|
19519
|
如堕烟海
|
如
|
rú duò yān hǎi
|
好像掉在烟雾弥漫的大海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
RD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雾里看花、如坐云雾
|
豁然开朗、显而易见
|
./MjQ0dQ==.html
|
ru duo yan hai
|
|
81
|
暗中摸索
|
暗
|
àn zhōng mō suǒ
|
摸索:探索、寻求。①本指在黑暗中寻求。②指写作时只是凭空虚构。③比喻无人指教;完全靠自己探求门径、钻 摸索:探索、寻求。①本指在黑暗中寻求。②指写作时只是凭空虚构。③比喻无人指教;完全靠自己探求门径、钻研事理。...
|
唐 刘餗《隋唐嘉话》中卷:“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 唐 刘餗《隋唐嘉话》中卷:“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刘孝绰)、沈(沈约)、谢(谢眺),暗中摸索着,亦可识之。’”...
|
AZ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豁然开朗、老马识途
|
./Z2ow.html
|
an zhong mo suo
|
|
1479
|
不惑之年
|
不
|
bù huò zhī nián
|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四十而不惑。”
|
BH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到中年
|
豆蔻年华
|
./bG42.html
|
bu huo zhi nian
|
|
25595
|
有生之年
|
有
|
yǒu shēng zhī nián
|
一生之中最后的年月;即指馀年。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俾臣得保蚁命,此后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赐,惟求格外垂怜。”
|
YS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耄耋之年
|
豆蔻年华
|
./NXQ4cw==.html
|
you sheng zhi nian
|
|
18243
|
穴居野处
|
穴
|
xué jū yě chǔ
|
居住在山洞里;生活在原野上。形容人类远古时期原始的生活状态。穴:山洞;处:居住。
|
《周易 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
XJ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穴居野外
|
豪华居室
|
./Mm1lbQ==.html
|
xue ju ye chu
|
|
20619
|
窄门窄户
|
窄
|
zhǎi mén zhǎi hù
|
比喻小户人家。
|
《金瓶梅词》第六九回:“若是小媳妇那里,窄门窄户,敢招惹这个事!”
|
ZM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小户人家
|
豪门大族
|
./NXlkaQ==.html
|
zhai men zhai hu
|
|
18059
|
小康之家
|
小
|
xiǎo kāng zhī jiā
|
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小康之家,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
XK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
豪门大族、富商巨贾
|
./MmliNA==.html
|
xiao kang zhi jia
|
|
18457
|
小康人家
|
小
|
xiǎo kāng rén jiā
|
指生活较富裕的家庭。小康:经济比较宽裕;全家老少不愁吃穿。
|
清·李绿园《歧路灯》:“小康之家;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
XK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
豪门大族、富商巨贾
|
./NnNyeQ==.html
|
xiao kang ren jia
|
|
21717
|
澄清天下
|
澄
|
chéng qīng tiān xià
|
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
CQ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豺狼当道
|
./NGUy.html
|
cheng qing tian xia
|
|
4002
|
貌离神合
|
貌
|
mào lí shén hé
|
谓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
|
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纵送激射,同符《史》、《汉》,貌离神合,精彩夺人。”
|
ML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貌合神离
|
./NGRsbQ==.html
|
mao li shen he
|
|
4453
|
莫逆于心
|
莫
|
mò nì yú xīn
|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MNY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投意合、莫逆之交
|
貌合神离
|
./Zmth.html
|
mo ni yu xin
|
|
16405
|
齐心戮力
|
齐
|
qí xīn lù lì
|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一》:“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
|
QX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齐心协力
|
貌合神离
|
./ZnY0.html
|
qi xin lu li
|
|
16578
|
齐心合力
|
齐
|
qí xīn hé lì
|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QXH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戮力同心、矢力同心
|
貌合神离
|
./MXh1Zw==.html
|
qi xin he li
|
|
17519
|
情投契合
|
情
|
qíng tóu qì hé
|
同“情投意合”。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
QTQ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投意合
|
貌合神离
|
./NG9zeQ==.html
|
qing tou qi he
|
|
18838
|
协心同力
|
协
|
xié xīn tóng lì
|
见“协心戮力”。
|
清·汪琬《孝陵于役诗后序》:“凡所简任,必极一时人才之选,故能协心同力,以左右太平之治。”
|
XXT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齐心协力、协力齐心、协力同心
|
貌合神离
|
./NWZpYw==.html
|
xie xin tong li
|
|
13769
|
患难与共
|
患
|
huàn nàn yǔ gòng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
HNY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休戚与共、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
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
./MWJtZw==.html
|
huan nan yu gong
|
|
13683
|
和衷共济
|
和
|
hé zhōng gòng jì
|
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
《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
HZG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舟共济、齐心协力、风雨同舟
|
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同床异梦
|
./MWFiaQ==.html
|
he zhong gong ji
|
|
4001
|
貌合行离
|
貌
|
mào hé xíng lí
|
见“貌合神离”。
|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疏,貌合行离。”
|
MHX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貌合神离
|
貌离神合
|
./NGRsMg==.html
|
mao he xing li
|
|
17971
|
兴师问罪
|
兴
|
xīng shī wèn zuì
|
宣布对方罪状;发兵讨伐。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兴、动:发动;师:军队;众:大队人马。
|
宋 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
XS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张挞伐
|
负荆请罪
|
./MmdtMA==.html
|
xing shi wen zui
|
|
5075
|
俯首就缚
|
俯
|
fǔ shǒu jiù fù
|
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
|
FSJ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低头认罪、俯首就擒
|
负隅顽抗
|
./MTM0Mg==.html
|
fu shou jiu fu
|
|
5270
|
俯首就擒
|
俯
|
fǔ shǒu jiù qín
|
低头受擒拿
|
|
FS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束手就擒
|
负隅顽抗
|
./OG1pbQ==.html
|
fu shou jiu qin
|
|
23845
|
束手就擒
|
束
|
shù shǒu jiù qín
|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
《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
SSJ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坐以待毙、听天由命
|
负隅顽抗
|
./NTBudw==.html
|
shu shou jiu qin
|
|
25178
|
迎头痛击
|
迎
|
yìng tóu tòng jī
|
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
|
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第十回:“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 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第十回:“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回。”...
|
YT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浴血奋战
|
负隅顽抗
|
./MnNrYQ==.html
|
ying tou tong ji
|
|
11302
|
改恶从善
|
改
|
gǎi è cóng shàn
|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
GE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过迁善、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
负隅顽抗、顽固不化、死不改悔
|
./NnJ3.html
|
gai e cong shan
|
|
6443
|
戴罪立功
|
戴
|
dài zuì lì gōng
|
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
《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
DZL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功赎罪、改邪归正
|
负隅顽抗、顽抗到底、死不改悔
|
./dWl3.html
|
dai zui li gong
|
|
21639
|
财不露白
|
财
|
cái bù lù bái
|
露:显露;白:银子的代称。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
|
明 海瑞《驿传议 无策》:“使客谓有此官银也,廪粮夫马,百计折乾。俗谓财不露白,今露白矣,孰能保群盗 明 海瑞《驿传议 无策》:“使客谓有此官银也,廪粮夫马,百计折乾。俗谓财不露白,今露白矣,孰能保群盗仗戈夺之?”...
|
CBL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财大气粗
|
./MzM0.html
|
cai bu lu bai
|
|
20217
|
置身事外
|
置
|
zhì shēn shì wài
|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
ZSS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袖手旁观、事不关己、漠不关心
|
责无旁贷、置身其中
|
./MnN2NA==.html
|
zhi shen shi wai
|
|
10555
|
浪蕊浮花
|
浪
|
làng ruǐ fú huā
|
指寻常花草。
|
宋·苏轼《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浪蕊浮花不辨春,归来方识岁寒人。”
|
LRF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浮花浪蕊、路柳墙花
|
贤妻良母
|
./NDR6Mg==.html
|
lang rui fu hua
|
|
3363
|
慕名而来
|
慕
|
mù míng ér lái
|
指仰慕名声而来
|
《人民日报》1982.3.14:“不少中外旅游者纷纷慕名而来,西安更成了世人瞩目的地方。”
|
MME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败兴而归
|
./ZXd5.html
|
mu ming er lai
|
|
22127
|
乘兴而来
|
乘
|
chéng xīng ér lái
|
兴冲冲地来到
|
《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
CXE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败兴而归
|
./Mzlkaw==.html
|
cheng xing er lai
|
|
21855
|
常胜将军
|
常
|
cháng shèng jiāng jūn
|
每战必胜的指挥官。
|
《后汉书·藏宫传》:“常胜之家,难于虑敌。”
|
CS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败军之将
|
./b3l3.html
|
chang sheng jiang jun
|
|
13780
|
货真价实
|
货
|
huò zhēn jià shí
|
货物质量好;价格公道;原是旧时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也可形容地道、不走样、不离谱。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
HZ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
货次价高、徒有虚名
|
./MWJzYQ==.html
|
huo zhen jia shi
|
|
10055
|
滥竽充数
|
滥
|
làn yú chōng shù
|
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 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自谦。...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LY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
|
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
./MW1xNg==.html
|
lan yu chong shu
|
|
18036
|
虚有其表
|
虚
|
xū yǒu qí biǎo
|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
XYQ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徒有虚名、秀而不实、有名无实
|
货真价实、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
./Mmh6Zw==.html
|
xu you qi biao
|
|
20347
|
珠围翠绕
|
珠
|
zhū wéi cuì rào
|
珍珠、翡翠团团围绕。形容豪华、富贵或女子服饰华丽。也形容美女侍从众多。
|
元 金好问《书贻第三女珍》:“珠围翠绕三花树,李白桃红一捻春。”
|
ZWC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珠光宝气、金壁辉煌、富丽堂皇
|
质朴无华、荆钗布裙
|
./MnYzNA==.html
|
zhu wei cui rao
|
|
20704
|
珠光宝气
|
珠
|
zhū guāng bǎo qì
|
形容衣服、饰物华丽、光采四射。珠、宝:指首饰;光、气:指闪耀的光采。
|
清 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
ZG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珠围翠绕、花枝招展、花团锦簇
|
质朴无华、荆钗布裙
|
./NjMyeQ==.html
|
zhu guang bao qi
|
|
15280
|
价廉物美
|
价
|
jià lián wù měi
|
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
《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
JLW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物有所值
|
质次价高
|
./MWZscw==.html
|
jia lian wu mei
|
|
15569
|
物美价廉
|
物
|
jià lián wù měi
|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
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 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
JLW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价廉物美
|
质次价高
|
./M3huZw==.html
|
jia lian wu mei
|
|
22574
|
巢林一枝
|
巢
|
cháo lín yī zhī
|
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
语出《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
CL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鹪鹩一枝、偃鼠饮河
|
贪得无厌
|
./Mzg5MA==.html
|
chao lin yi zhi
|
|
25378
|
一毫不染
|
一
|
yī háo bù rǎn
|
犹一尘不染。
|
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YH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一干二净
|
贪得无厌
|
./NW1uaw==.html
|
yi hao bu ran
|
|
24955
|
一尘不染
|
一
|
yī chén bù rǎn
|
原为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 原为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和腐蚀。也形容环境清静整洁。...
|
宋 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
YC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干二净、冰清玉洁
|
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
./MnA2Mg==.html
|
yi chen bu ran
|
|
23500
|
拾金不昧
|
拾
|
shí jīn bù mèi
|
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
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
SJB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路不拾遗
|
贪得无厌、财迷心窍
|
./Mjg2ZQ==.html
|
shi jin bu mei
|
|
10131
|
两袖清风
|
两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
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
LXQ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洁身自好、一贫如洗、廉洁奉公
|
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
./MW8waw==.html
|
liang xiu qing feng
|
|
24665
|
偃鼠饮河
|
偃
|
yǎn shǔ yǐn hé
|
比喻所需极有限。
|
《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YS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贪心不足
|
./MmxjYQ==.html
|
yan shu yin 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