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80
|
言行相诡
|
言
|
yán xíng xiāng guǐ
|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
《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
YXX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行一致
|
言行不一
|
./MmlubQ==.html
|
yan xing xiang gui
|
|
25310
|
言行若一
|
言
|
yán xíng ruò yī
|
见“言行抱一”。
|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
YXR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
言行不一
|
./NWp6cQ==.html
|
yan xing ruo yi
|
|
5179
|
浮皮潦草
|
浮
|
fú pí liáo cǎo
|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八章:“这么大的事情,影响极坏,可是我们仅仅只浮皮潦草地警告一下就完事了。”
|
FP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肤皮潦草
|
认真仔细
|
./M21mMA==.html
|
fu pi liao cao
|
|
3407
|
毛手毛脚
|
毛
|
máo shǒu máo jiǎo
|
做事粗心,不细致。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6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
|
MSM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粗心大意、马马虎虎
|
认认真真
|
./MWxudQ==.html
|
mao shou mao jiao
|
|
10401
|
潦草塞责
|
潦
|
liáo cǎo sè zé
|
潦草:草率,不精密,不认真;塞:搪塞。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
LC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敷衍了事
|
认认真真
|
./OTVwNg==.html
|
liao cao se ze
|
|
18589
|
稀里马虎
|
稀
|
xī lǐ mǎ hū
|
不认真,马马虎虎
|
|
XLM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里糊涂、马马虎虎、稀里马哈
|
认认真真
|
./OHZkcw==.html
|
xi li ma hu
|
|
24176
|
随随便便
|
随
|
suí suí biàn biàn
|
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
|
曾朴《孽海花》第26回:“如今老爷一死,进款是少了,太太纵然贤惠,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要?”
|
SSB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马马虎虎
|
认认真真
|
./OHB5aQ==.html
|
sui sui bian bian
|
|
24198
|
疏忽大意
|
疏
|
shū hū dà yì
|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
|
孙犁《文林谈屑》:“有些人确实对文字疏忽大意,对宦途和官级斤斤计较。”
|
SH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麻痹大意
|
认认真真
|
./OHZ5bQ==.html
|
shu hu da yi
|
|
6714
|
大大咧咧
|
大
|
dà dà liē liē
|
形容待人处事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3回:“忽见由南往北来了数十头牛,大大咧咧地赶着牛,牛上骑着三个小孩子。”
|
DD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马虎虎
|
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
./Njh2YQ==.html
|
da da lie lie
|
|
6463
|
淡然处之
|
淡
|
dàn rán chǔ zhī
|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
DRC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淡泊明志
|
认认真真、勇往直前
|
./dXht.html
|
dan ran chu zhi
|
|
5027
|
肤皮潦草
|
肤
|
fū pǐ liǎo cǎo
|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
张贤亮《青春期》:“所有的日子都像一块青灰色的铁板,坚硬、冷峻而索然无趣,就这么肤皮潦草地过到今天。 张贤亮《青春期》:“所有的日子都像一块青灰色的铁板,坚硬、冷峻而索然无趣,就这么肤皮潦草地过到今天。”...
|
FP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浮皮潦草
|
认认真真、扎扎实实
|
./MTJlaQ==.html
|
fu pi liao cao
|
|
3727
|
冒冒失失
|
冒
|
mào mào shī shī
|
过分地随便对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3回:“妹妹,回来见了老太太,别象刚才那样冒冒失失的了。”
|
MM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鲁鲁莽莽、莽莽撞撞、冒里冒失
|
认认真真、毕恭毕敬
|
./OGM1dQ==.html
|
mao mao shi shi
|
|
21807
|
草率收兵
|
草
|
cǎo shuài shōu bīng
|
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工作,不要用简单的方法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工作,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要‘草率收兵’。”...
|
CSS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草草了事、马马虎虎
|
认认真真、郑重其事
|
./bzg4.html
|
cao shuai shou bing
|
|
27388
|
无从置喙
|
无
|
wú cóng zhì huì
|
没有话可说,没有可插嘴的。
|
清·庆兰《莹窗异草三编·宠眉叟》:“卢年禾三旬,断狱精严,令人无从置喙。”
|
WCZ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可置喙
|
议论纷纷
|
./NWFvZw==.html
|
wu cong zhi hui
|
|
15184
|
激浊扬清
|
激
|
jī zhuó yáng qīng
|
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
《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
JZ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彰善瘅恶、隐恶扬善
|
讳疾忌医
|
./MWRuOA==.html
|
ji zhuo yang qing
|
|
26212
|
无庸讳言
|
无
|
wú yōng huì yán
|
不必忌讳这样说。
|
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无庸讳言的。”
|
WY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
|
讳莫如深、避而不谈
|
./MmVrbw==.html
|
wu yong hui yan
|
|
21817
|
查无实据
|
查
|
chá wú shí jù
|
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1回:“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1回:“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
CW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没根没据
|
证据确凿
|
./b2Rz.html
|
cha wu shi ju
|
|
26301
|
无可非议
|
无
|
wú kě fēi yì
|
非议:批评指责。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何晏注引孔安国曰:“无所非议也。”
|
WK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可厚非
|
评头品足
|
./Mmc3YQ==.html
|
wu ke fei yi
|
|
26366
|
无可厚非
|
无
|
wú kě hòu fēi
|
厚:重;非:否定。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
《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
WK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可非议
|
评头品足
|
./Mng0Zw==.html
|
wu ke hou fei
|
|
23701
|
神来之笔
|
神
|
shén lái zhī bǐ
|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
SL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妙笔生花
|
词不达意
|
./NHZ3OA==.html
|
shen lai zhi bi
|
|
13858
|
画中有诗
|
画
|
huà zhōng yǒu shī
|
绘画当中具有诗意。形容画画得很好。
|
宋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H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诗情画意
|
诗中有画
|
./MWRtZQ==.html
|
hua zhong you shi
|
|
10179
|
琅琅上口
|
琅
|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
清 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
LLS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
诘屈聱牙
|
./MXA0YQ==.html
|
lang lang shang kou
|
|
18438
|
虚虚实实
|
虚
|
xū xū shí shí
|
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 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
|
XX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真真假假
|
诚实可靠
|
./NmsyYw==.html
|
xu xu shi shi
|
|
18607
|
嚣浮轻巧
|
嚣
|
xiāo fú qīng qiǎo
|
嚣浮:浮夸。形容人不踏实可靠
|
《新唐书·朱朴传》:“人心嚣浮轻巧。”
|
XFQ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诚实可靠
|
./OTg3Ng==.html
|
xiao fu qing qiao
|
|
23573
|
顺水人情
|
顺
|
shùn shuǐ rén qíng
|
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人情。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守将和军卒都受了贿赂,落得做个顺水人情。”
|
SS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手人情
|
诚心诚意
|
./Mjl6bw==.html
|
shun shui ren qing
|
|
26343
|
无可奈何
|
无
|
wú kě nài hé
|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
WKN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般无奈、迫不得已
|
诚心诚意
|
./MmhlMg==.html
|
wu ke nai he
|
|
10274
|
老奸巨猾
|
老
|
lǎo jiān jù huá
|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
LJJ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诡计多端、老谋深算
|
诚心诚意、忠诚老实、肝胆相照
|
./NDd5YQ==.html
|
lao jian ju hua
|
|
10087
|
冷言冷语
|
冷
|
lěng yán lěng yǔ
|
冷:不热;冷淡;不温和。不直接表达其意;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讽的话。
|
宋 宝林《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
|
LYL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反唇相讥、冷嘲热讽
|
诚心诚意、真诚以待
|
./MW5lMg==.html
|
leng yan leng yu
|
|
10071
|
冷嘲热讽
|
冷
|
lěng cháo rè fěng
|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语。用尖锐、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
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
LCR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冷言冷语、冷语冰人
|
诚心诚意、真诚以待、赤诚相见
|
./MW4zcw==.html
|
leng chao re feng
|
|
25295
|
言归于好
|
言
|
yán guī yú hǎo
|
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
YG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镜重圆、重修盟好
|
话不投机
|
./NWoxMA==.html
|
yan gui yu hao
|
|
16984
|
缺心眼儿
|
缺
|
quē xīn yǎn ér
|
缺乏心计或机智,尤指智力发育不健全
|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她那份逞能劲儿,也常常做出缺心眼儿的事体来。”
|
QXY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心少肺
|
诡计多端
|
./OGl0dQ==.html
|
que xin yan er
|
|
25089
|
语言无味
|
语
|
yǔ yán wú wèi
|
语言空洞干巴没有味道。形容说话写文章枯燥无味。
|
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YY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语无伦次、平铺直叙
|
语妙天下、一字千金、字字珠玑
|
./MnF5aQ==.html
|
yu yan wu wei
|
|
21959
|
出口成章
|
出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
CK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下笔成章、锦心绣口
|
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
./cjA4.html
|
chu kou cheng zhang
|
|
7967
|
头头是道
|
头
|
tóu tóu shì dào
|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
《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
TTS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有条有理、井井有条
|
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
./Mnpuaw==.html
|
tou tou shi dao
|
|
1129
|
不厌其详
|
不
|
bù yàn qí xiáng
|
厌:嫌;详:详细。不嫌过于详细。指越详细越好。也作“不厌求详。”
|
宋 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
|
BYQ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细大不捐、纤悉不遗
|
语焉不详、简明扼要
|
./Mnc2.html
|
bu yan qi xiang
|
|
26422
|
为人师表
|
为
|
wéi rén shī biǎo
|
指在人品德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多指教师。师表:榜样;表率。
|
《北齐书 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
WR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率马以骥
|
误人子弟
|
./NTk4OA==.html
|
wei ren shi biao
|
|
23302
|
收回成命
|
收
|
shōu huí chéng mìng
|
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决定。
|
宋 郑兴裔《辞知庐州表》:“恭望皇帝陛下察臣之诚,鉴臣之拙,收回成命。”
|
SHC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说一不二
|
./MjU2dw==.html
|
shou hui cheng ming
|
|
3096
|
皮里阳秋
|
皮
|
pí lǐ yáng qiū
|
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 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人物、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
PLY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桑骂槐、委婉曲折
|
说一不二、心直口快、开门见山
|
./MXdwMg==.html
|
pi li yang qiu
|
|
21956
|
出尔反尔
|
出
|
chū ěr fǎn ěr
|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CEF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反复无常、翻云覆雨
|
说一不二、言行一致、一言为定
|
./cXo0.html
|
chu er fan er
|
|
22108
|
长话短说
|
长
|
cháng huà duǎn shuō
|
要说的话很多,一时不能说清,只用扼要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六回:“长话短说,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
|
CH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简意赅
|
说来话长
|
./Mzd2bw==.html
|
chang hua duan shuo
|
|
12859
|
开卷有益
|
开
|
kāi juàn yǒu yì
|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
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
KJ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读书无用
|
读书无用
|
./MWl5dw==.html
|
kai juan you yi
|
|
7819
|
推己及人
|
推
|
tuī jǐ jí rén
|
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宋 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
TJ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己度人、设身处地
|
诿过于人
|
./MmFrOA==.html
|
tui ji ji ren
|
|
2155
|
不教而杀
|
不
|
bù jiào ér shā
|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
BJE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教而诛
|
谆谆教诲
|
./bHBv.html
|
bu jiao er sha
|
|
22003
|
垂手可得
|
垂
|
chuí shǒu kě dé
|
垂;放下。放下双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也作“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
|
CS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囊取物、易如反掌、手到擒来
|
谈何容易、海底捞针
|
./cnR5.html
|
chui shou ke de
|
|
13875
|
惶恐不安
|
惶
|
huáng kǒng bù ān
|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
HKBA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慌失措
|
谈笑自若、处之泰然
|
./MWVwYQ==.html
|
huang kong bu an
|
|
24115
|
舍命救人
|
舍
|
shě mìng jiù rén
|
舍:放弃。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
老舍《老张的哲学》:“人家有急事,咱拉着他跑,这不是舍命救人!”
|
SM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舍己救人
|
谋财害命
|
./ODA1Mg==.html
|
she ming jiu ren
|
|
21972
|
出言不逊
|
出
|
chū yán bù xùn
|
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也作“出口不逊。”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
CYB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出口伤人、血口喷人、出言无状
|
谦厚有礼、彬彬有礼
|
./cjVp.html
|
chu yan bu xun
|
|
23
|
傲睨一切
|
傲
|
ào nì yī qiè
|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傲慢藐视一切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他当红的时候,是傲睨一切的,多少同寅,没有一个在他眼里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他当红的时候,是傲睨一切的,多少同寅,没有一个在他眼里的。”...
|
ANY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傲睨万物
|
谦虚敬慎
|
./aWM=.html
|
ao ni yi qie
|
|
620
|
傲睨一世
|
傲
|
ào nì yī shì
|
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
《宋史 沈辽传》:“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
|
ANY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傲睨一切
|
谦虚敬慎
|
./Z3A0.html
|
ao ni yi shi
|
|
3579
|
目中无人
|
目
|
mù zhōng wú rén
|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
MZW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空一切、狂妄自大
|
谦虚敬慎
|
./MXQ4dw==.html
|
mu zhong wu 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