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95
|
妄下雌黄
|
妄
|
wàng xià cí huáng
|
胡乱涂改文字。雌黄:古人抄书校书时涂改文字用的颜料。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
WXC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信口雌黄、信口开河
|
言之成理、言必有据
|
./MmZ5NA==.html
|
wang xia ci huang
|
|
24615
|
言之有物
|
言
|
yán zhī yǒu wù
|
物:指内容。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
|
《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
YZ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言简意赅
|
言之无物、废话连篇、纸上谈兵
|
./Mms2Mg==.html
|
yan zhi you wu
|
|
24669
|
言近旨远
|
言
|
yán jìn zhǐ yuǎn
|
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
YJ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语重心长、微言大义、回味无穷
|
言之无物、言不及义、空洞无物
|
./MmxlOA==.html
|
yan jin zhi yuan
|
|
25289
|
言不尽意
|
言
|
yán bù jìn yì
|
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
|
《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YB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外之意、词不尽意、意味深长
|
言之无物、言讷词直、空洞无物
|
./NWlscQ==.html
|
yan bu jin yi
|
|
12890
|
空话连篇
|
空
|
kōng huà lián piān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
KHL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废话连篇
|
言之有据
|
./MWtjdw==.html
|
kong hua lian pian
|
|
13477
|
胡说乱道
|
胡
|
hú shuō luàn dào
|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
HS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说八道
|
言之有据
|
./N2Zp.html
|
hu shuo luan dao
|
|
18603
|
瞎说白道
|
瞎
|
xiā shuō bái dào
|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1回:“李氏听了,啐道:‘呸!没的瞎说白道的了。’”
|
XS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瞎说八道、胡说八道
|
言之有据
|
./OTUyZQ==.html
|
xia shuo bai dao
|
|
18604
|
瞎说八道
|
瞎
|
xiā shuō bā dào
|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
丁玲《水》:“大福,你这小子懂什么!菩萨又看不见,你尽瞎说八道……”
|
XS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瞎说白道、胡说八道、胡言乱语
|
言之有据
|
./OTUybw==.html
|
xia shuo ba dao
|
|
19263
|
信嘴胡说
|
信
|
xìn zuǐ hú shuō
|
信:由。由着嘴胡说八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
XZH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信口开合
|
言之有据
|
./ODd0Zw==.html
|
xin zui hu shuo
|
|
6496
|
道听途说
|
道
|
dào tīng tú shuō
|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
DT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齐东野语
|
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
|
./dm0y.html
|
dao ting tu shuo
|
|
24702
|
言之无物
|
言
|
yán zhī wú wù
|
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
|
清 梁启超《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
YZ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着边际、华而不实、纸上谈兵
|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必有中
|
./Mm0xMA==.html
|
yan zhi wu wu
|
|
2374
|
不可言传
|
不
|
bù kě yán chuán
|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 圆极居顶《续传灯录》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 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
BK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言传身教
|
./MzV6bQ==.html
|
bu ke yan chuan
|
|
12909
|
口不应心
|
口
|
kǒu bù yìng xīn
|
应:符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
KB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口是心非、心口不一
|
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
./MWw5ZQ==.html
|
kou bu ying xin
|
|
26271
|
我行我素
|
我
|
wǒ xíng wǒ sù
|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WX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依然故我、刚愎自用
|
言听计从
|
./MmZoNg==.html
|
wo xing wo su
|
|
22036
|
辞不达意
|
辞
|
cí bù dá yì
|
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
|
CB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词不达意、言不及辞
|
言必有中
|
./c2Jn.html
|
ci bu da yi
|
|
22156
|
辞不达义
|
辞
|
cí bù dá yì
|
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本《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
语出《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
CB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辞不达意
|
言必有中
|
./M2M2eQ==.html
|
ci bu da yi
|
|
25198
|
有口无心
|
有
|
yǒu kǒu wú xīn
|
嘴里有啥说啥;心里却没有什么。
|
明 于谦《拟吴侬曲》:“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思深恋亦深;刻木为鸡啼不得,原来有口却无心。”
|
YK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口开河
|
言必有中
|
./MnN1YQ==.html
|
you kou wu xin
|
|
25610
|
有嘴无心
|
有
|
yǒu zuǐ wú xīn
|
犹言有口无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
YZ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口无心
|
言必有中
|
./NXR1Ng==.html
|
you zui wu xin
|
|
25296
|
言过其实
|
言
|
yán guò qí shí
|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
YGQ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夸大其辞、夸夸其谈、名不副实
|
言必有信、恰如其分、名副其实
|
./NWoxaw==.html
|
yan guo qi shi
|
|
20568
|
置之脑后
|
置
|
zhì zhī nǎo hòu
|
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黄二人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
|
ZZN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身事外、置之不理
|
言犹在耳、念念不忘
|
./MnliOA==.html
|
zhi zhi nao hou
|
|
4844
|
繁文末节
|
繁
|
fán wén mò jié
|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FWM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繁文缛节
|
言简意赅
|
./MTAzZw==.html
|
fan wen mo jie
|
|
10735
|
连章累牍
|
连
|
lián zhāng lèi dú
|
同“连篇累牍”。
|
唐·刘知畿《史通·核才》:“遂使握管怀铅,多无铨综之识;连章累牍,罕逢委婉之言。”
|
LZ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连篇累牍
|
言简意赅
|
./NDlwMg==.html
|
lian zhang lei du
|
|
19578
|
冗词赘句
|
冗
|
rǒng cí zhuì jù
|
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
|
RC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废话连篇
|
言简意赅
|
./NHJ4Ng==.html
|
rong ci zhui ju
|
|
21883
|
陈词滥调
|
陈
|
chén cí làn diào
|
陈词:陈旧的不合实用的言词;滥:空泛;失真。陈旧、空泛、不切实际的论调。
|
萧乾《老报人馀笔 随想录》:“里面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
|
CC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老生常谈、旧调重谈
|
言简意赅
|
./cG4y.html
|
chen ci lan diao
|
|
22040
|
刺刺不休
|
刺
|
cì cì bù xiū
|
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
唐 韩愈《送殷员外序》:“出门惘惘,有离别可怜之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休。”
|
CCB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唠唠叨叨、喋喋不休
|
言简意赅
|
./c2R5.html
|
ci ci bu xiu
|
|
21843
|
长篇累牍
|
长
|
cháng piān lěi dú
|
累:重 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篇幅很长的文章。
|
清 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
|
CP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
|
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片言之语
|
./b3Jv.html
|
chang pian lei du
|
|
21995
|
床上安床
|
床
|
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
CSA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叠床架屋、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
./cm51.html
|
chuang shang an chuang
|
|
10198
|
连篇累牍
|
连
|
lián piān lěi dú
|
连:连接;篇、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累:重叠、堆积。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形容文辞冗长。
|
《隋书 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
LP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泥带水、长篇大论
|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要言不烦
|
./MXBreQ==.html
|
lian pian lei du
|
|
6381
|
大块文章
|
大
|
dà kuài wén zhāng
|
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美的色彩。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 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美的色彩。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DK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篇大论、鸿篇巨制、洋洋万言
|
言简意赅、要言不繁
|
./dHM4.html
|
da kuai wen zhang
|
|
1264
|
板上钉钉
|
板
|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王蒙《蝴蝶》:“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
BS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铁板钉钉、板上砸钉
|
言而无信
|
./aTY2.html
|
ban shang ding ding
|
|
1663
|
板上砸钉
|
板
|
bǎn shàng zá dīng
|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
参见“板上钉钉”。
|
BS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板上钉钉
|
言而无信
|
./MzJwYQ==.html
|
ban shang za ding
|
|
16773
|
千金一诺
|
千
|
qiān jīn yī nuò
|
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
《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QJY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诺千金
|
言而无信
|
./NG0wNA==.html
|
qian jin yi nuo
|
|
18893
|
信守不渝
|
信
|
xìn shǒu bù yú
|
坚守信用不变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
X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守诺言
|
言而无信
|
./NWdhbw==.html
|
xin shou bu yu
|
|
24698
|
一诺千金
|
一
|
yī nuò qiān jīn
|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YN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而有信
|
言而无信
|
./Mmx6Mg==.html
|
yi nuo qian jin
|
|
25309
|
言信行果
|
言
|
yán xìn xíng guǒ
|
见“言必信,行必果。”
|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
YXX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必信,行必果
|
言而无信
|
./NWp5Yw==.html
|
yan xin xing guo
|
|
24648
|
言而有信
|
言
|
yán ér yǒu xìn
|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YE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出必行
|
言而无信、自食其言
|
./Mmwwdw==.html
|
yan er you xin
|
|
24749
|
言传身教
|
言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
YC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
言而无信、言行不一
|
./Mm1xYQ==.html
|
yan chuan shen jiao
|
|
18193
|
信誓旦旦
|
信
|
xìn shì dàn dàn
|
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XSD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海枯石烂、指天誓日、言而有信
|
言而无信、食言而肥
|
./Mmtwcw==.html
|
xin shi dan dan
|
|
7576
|
大言欺人
|
大
|
dà yán qī rén
|
大言:夸大的言辞。说大话欺骗别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
|
DYQ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言而有信
|
./NnljaQ==.html
|
da yan qi ren
|
|
23532
|
食言而肥
|
食
|
shí yán ér féi
|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
SYE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而无信
|
言而有信
|
./Mjh3aQ==.html
|
shi yan er fei
|
|
12902
|
空头支票
|
空
|
kōng tóu zhī piào
|
空头:有名无实的;支票:向银行取款或拨款的票据。指有名无实的支票;不能兑现。现多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或 空头:有名无实的;支票:向银行取款或拨款的票据。指有名无实的支票;不能兑现。现多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或保证。...
|
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他们以为放出一个‘九年预备’的空头支票,可以缓和空气。”
|
KTZ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而无信、自食其言、食言而肥
|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
./MWwwOA==.html
|
kong tou zhi piao
|
|
20417
|
自食其言
|
自
|
zì shí qí yán
|
食:吞掉。自己把自己说出的话吞食了。形容说了话不算数。
|
宋 欧阳修《穴一居士传》:“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
ZS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食言而肥、言而无信、背信弃义
|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一言为定
|
./Mnc1Ng==.html
|
zi shi qi yan
|
|
18841
|
心不应口
|
心
|
xīn bù yīng kǒu
|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
|
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
XBY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表里不一
|
言行一致
|
./NWZqcQ==.html
|
xin bu ying kou
|
|
18916
|
行不副言
|
行
|
xíng bù fù yán
|
谓言行不一。
|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
XB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行不一
|
言行一致
|
./NWdrNA==.html
|
xing bu fu yan
|
|
18966
|
行浊言清
|
行
|
xíng zhuó yán qīng
|
说得好听而行为卑劣狠毒。形容言行不一。
|
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
XZY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口蜜腹剑
|
言行一致
|
./NWhiMg==.html
|
xing zhuo yan qing
|
|
24133
|
耍两面派
|
耍
|
shuǎ liǎng miàn pài
|
耍两面手法,表里不一,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
|
毛泽东《的序言和按语》:“反革命分子怎样耍两面派手法呢?”
|
SLM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两面三刀
|
言行一致
|
./ODlleQ==.html
|
shua liang mian pai
|
|
24579
|
言行不一
|
言
|
yán xíng bù yī
|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
YX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而无信
|
言行一致
|
./MmluYw==.html
|
yan xing bu yi
|
|
26633
|
外合里差
|
外
|
wài hé lǐ chà
|
比喻口是心非。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说你恁行动,两头戳舌献勤,出尖儿,外合里差。”
|
WHL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口是心非
|
言行一致
|
./MjlrZQ==.html
|
wai he li cha
|
|
25668
|
言行不符
|
言
|
yán xíng bù fú
|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
|
YXB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行不一
|
言行一致、言行相符
|
./Nms5YQ==.html
|
yan xing bu fu
|
|
24128
|
说到做到
|
说
|
shuō dào zuò dào
|
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
莫应丰《将军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说到做到。”
|
SD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出必行
|
言行不一
|
./ODk5bw==.html
|
shuo dao zuo d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