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34
|
疏财重义
|
疏
|
shū cái zhòng yì
|
见“疏财仗义”。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
SCZ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疏财仗义
|
见财起意
|
./NTA1dQ==.html
|
shu cai zhong yi
|
|
20379
|
争风吃醋
|
争
|
zhēng fēng chī cù
|
因忌妒而明争暗斗(风:风韵;吃醋:常指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情绪)。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月香好副嘴脸,年已长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见得。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
|
ZFC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妒贤嫉能、争锋吃醋
|
见贤思齐
|
./MnZsZw==.html
|
zheng feng chi cu
|
|
10458
|
临财不苟
|
临
|
lín cái bù gǒu
|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
LCBG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见利思义
|
见钱眼开
|
./MWx2bQ==.html
|
lin cai bu gou
|
|
20427
|
至死不悟
|
至
|
zhì sǐ bù wù
|
到死都不觉悟。形容顽固不化。悟:醒悟。
|
晋 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
ZSB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执迷不悟、至死不渝、死心塌地
|
见风使舵、随风转舵、随波逐流
|
./Mnc5bQ==.html
|
zhi si bu wu
|
|
5296
|
放荡形骸
|
放
|
fàng dàng xíng hái
|
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
FDX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放荡不羁
|
规行矩步
|
./Njdj.html
|
fang dang xing hai
|
|
1391
|
别开生面
|
别
|
bié kāi shēng miàn
|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
|
BK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目一新、别具一格
|
规行矩步、千篇一律
|
./azN3.html
|
bie kai sheng mian
|
|
1446
|
不成体统
|
不
|
bù chéng tǐ tǒng
|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
BC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小节
|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
./bDRr.html
|
bu cheng ti tong
|
|
23603
|
肆无忌惮
|
肆
|
sì wú jì dàn
|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
SWJ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肆意妄为
|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
./MmJuZQ==.html
|
si wu ji dan
|
|
1543
|
不衫不履
|
不
|
bù shān bù lǚ
|
衫:上衣;履:鞋子。不着上衣;不穿鞋子;衣着不整齐。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也比喻洒脱;疏放; 衫:上衣;履:鞋子。不着上衣;不穿鞋子;衣着不整齐。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也比喻洒脱;疏放;毫无拘束之态。多指人的举止或诗文、字画的风格。...
|
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
BS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不拘细形
|
规行矩步、衣冠楚楚
|
./bWdt.html
|
bu shan bu lu
|
|
1850
|
不成方圆
|
不
|
bù chéng fāng yuán
|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BC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成体统
|
规规矩矩
|
./Nm90cQ==.html
|
bu cheng fang yuan
|
|
11611
|
怪模怪样
|
怪
|
guài mó guài yàng
|
形态奇怪。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龙老三你还不把那些衣服脱了,人看着怪模怪样!”
|
GM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奇古怪
|
规规矩矩
|
./MTdvcw==.html
|
guai mo guai yang
|
|
25239
|
有伤风化
|
有
|
yǒu shāng fēng huà
|
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你道做了有伤风化,谁就你那燕尔新婚。”
|
YSF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伤风败俗
|
规规矩矩
|
./MnU0ZQ==.html
|
you shang feng hua
|
|
23800
|
视险如夷
|
视
|
shì xiǎn rú yí
|
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汉 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
SX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险若夷
|
视为畏途
|
./NHoyeQ==.html
|
shi xian ru yi
|
|
11598
|
刮目相看
|
刮
|
guā mù xiāng kàn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GMX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眼相看、另眼看待
|
视同一律
|
./MTdmMg==.html
|
gua mu xiang kan
|
|
11652
|
刮目相待
|
刮
|
guā mù xiāng dài
|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GM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刮目相看、拭目以待
|
视同一律
|
./MTh4OA==.html
|
gua mu xiang dai
|
|
23439
|
视为知己
|
视
|
shì wéi zhī jǐ
|
看成好朋友。
|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63回:“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63回:“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深。”...
|
SW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视同路人
|
./MjZ6Mg==.html
|
shi wei zhi ji
|
|
23952
|
视如珍宝
|
视
|
shì rú zhēn bǎo
|
形容十分珍爱。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当此圣世,咱们世受国恩,祖父锦衣玉食;况你自有生以来,自去世的老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当此圣世,咱们世受国恩,祖父锦衣玉食;况你自有生以来,自去世的老太太,以及老爷太太,视如珍宝。”...
|
SR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视如敝屣
|
./Nmd6aQ==.html
|
shi ru zhen bao
|
|
1365
|
敝帚自珍
|
敝
|
bì zhǒu zì zhēn
|
敝:破的;坏了;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
|
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BZ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敝帚千金、爱惜羽毛
|
视如敝屣、在所不惜
|
./am5z.html
|
bi zhou zi zhen
|
|
23778
|
视如粪土
|
视
|
shì rú fèn tǔ
|
看得如同秽土那样下贱。比喻极端蔑视。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8回:“今舅儿把他视如粪土,又是王衍一流人物了。”
|
SRF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如草芥
|
视如珍宝
|
./NHloYQ==.html
|
shi ru fen tu
|
|
23777
|
视如敝屣
|
视
|
shì rú bì xǐ
|
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
|
《孟子 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
SRB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弃如敝屣、视同草芥
|
视如珍宝、视如拱璧
|
./NHloMA==.html
|
shi ru bi xi
|
|
5015
|
奉若神明
|
奉
|
fèng ruò shén míng
|
奉:信奉;神明:神灵的总称。对某人或某事物尊崇信奉得像迷信的人崇信神灵一样。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
FR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奉为圭臬、顶礼膜拜
|
视如草芥、视如敝屣
|
./MTI4ZQ==.html
|
feng ruo shen ming
|
|
5044
|
奉为圭臬
|
奉
|
fèng wéi guī niè
|
尊崇信奉某些人;某些事物或言论;并且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圭:测日影的仪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圭 尊崇信奉某些人;某些事物或言论;并且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圭:测日影的仪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圭臬:比喻标准或法则。...
|
清 钱泳《履园丛话》:“三公者,余俱尝亲灸,奉为圭臬,何敢妄生议论。”
|
FWG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奉若神明、奉为楷模
|
视如草芥、视如敝屣
|
./MTJwbQ==.html
|
feng wei gui nie
|
|
5045
|
奉为楷模
|
奉
|
fèng wéi kǎi mó
|
对某些人或事尊崇信奉;并当做典范、榜样。楷:法式;模:模范、典范。奉佛夫敷
|
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
FWK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奉为圭臬
|
视如草芥、视如敝屣
|
./MTJwdw==.html
|
feng wei kai mo
|
|
2670
|
怕死贪生
|
怕
|
pà sǐ tān shēng
|
同“贪生怕死”。
|
《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
PST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贪生怕死
|
视死如归
|
./NGhnOA==.html
|
pa si tan sheng
|
|
8209
|
贪生畏死
|
贪
|
tān shēng wèi sǐ
|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
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朴阳病,侥幸得逾于须 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朴阳病,侥幸得逾于须臾。”...
|
TS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贪生怕死
|
视死如归
|
./Mnp5NA==.html
|
tan sheng wei si
|
|
8283
|
贪生恶死
|
贪
|
tān shēng è sǐ
|
见“贪生畏死”。
|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
TSE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贪生怕死
|
视死如归
|
./NTQ2YQ==.html
|
tan sheng e si
|
|
19916
|
忍耻偷生
|
忍
|
rěn chǐ tōu shēng
|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
RC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忍垢偷生、忍辱偷生
|
视死如归
|
./NmZpcQ==.html
|
ren chi tou sheng
|
|
27136
|
畏死贪生
|
畏
|
wèi sǐ tān shēng
|
畏:害怕。害怕死亡,贪恋生存
|
明·陆采《明珠记·吐衷》:“古人然诺处,重丘山,我怎肯畏死贪生不向前。”
|
WS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贪生怕死
|
视死如归、临危不惧
|
./ODhweQ==.html
|
wei si tan sheng
|
|
10082
|
临阵脱逃
|
临
|
lín zhèn tuō táo
|
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
LZT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惶万状、贪生怕死、惊慌失措
|
视死如归、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
./MW5hcQ==.html
|
lin zhen tuo tao
|
|
24143
|
拭目倾耳
|
拭
|
shì mù qīng ěr
|
拭目:擦了眼睛看;倾耳:侧过耳朵听。形容仔细看听
|
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
|
SMQ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视而不见
|
./ODlvZQ==.html
|
shi mu qing er
|
|
1727
|
弊帚千金
|
弊
|
bì zhǒu qiān jīn
|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
|
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 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BZ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弊帚自珍
|
视若敝屣
|
./MzRkYQ==.html
|
bi zhou qian jin
|
|
20273
|
掌上明珠
|
掌
|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
手掌中的夜明珠。比喻极受钟爱的子女。
|
晋 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
ZSM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肝宝贝
|
视若敝屣
|
./MnR5dQ==.html
|
zhang shang ming zhu
|
|
16748
|
弃若敝屣
|
弃
|
qì ruò bì xǐ
|
亦作“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
《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
QR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弃之敝屐
|
视若珍宝
|
./NGt2aw==.html
|
qi ruo bi xi
|
|
474
|
爱如珍宝
|
爱
|
ài rú zhēn bǎo
|
形容十分喜欢。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子兴冷笑道:‘万人都这样说,因而他祖母爱如珍宝。’”
|
ARZB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掌上明珠
|
视若草芥、视若敝屣
|
./YXk2.html
|
ai ru zhen bao
|
|
7710
|
投笔从戎
|
投
|
tóu bǐ cóng róng
|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
TBC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弃文就武
|
解甲归田
|
./MjgxNA==.html
|
tou bi cong rong
|
|
10146
|
恋栈不去
|
恋
|
liàn zhàn bù qù
|
栈:养牲畜的棚子或栅栏。恋栈:牲畜留恋自己的圈、棚。形容人贪恋官位,不想离去。
|
《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
LZB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驽马恋栈豆
|
解甲归田、挂冠归去
|
./MW9kMg==.html
|
lian zhan bu qu
|
|
24924
|
以毒攻毒
|
以
|
yǐ dú gōng dú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
YD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解衣推食、以沫相濡
|
./Mm9xaQ==.html
|
yi du gong du
|
|
24953
|
以己度人
|
以
|
yǐ jǐ duó rén
|
度:推测;猜测。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别人;依据自己一方的情况去猜测别人的情况。
|
汉 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
YJD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审时度势、揆情度理
|
解衣推食、推己及人
|
./MnA0NA==.html
|
yi ji duo ren
|
|
7898
|
铁树开花
|
铁
|
tiě shù kāi huā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明 来集之《铁氏女》:“顿开鹦鹉笼,扭上鸳鸯配。定教那铁树开花还结子。”
|
TSK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年不遇、大海捞针
|
触目皆是、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
./MmMxdQ==.html
|
tie shu kai hua
|
|
24911
|
一针见血
|
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
YZ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语道破、一语破的、言必有中
|
言不及义、言之无物、空洞无物
|
./Mm9saQ==.html
|
yi zhen jian xie
|
|
24893
|
一语破的
|
一
|
yī yǔ pò dì
|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
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
YYP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语道破、一针见血、正中要害
|
言不及义、言之无物、轻描淡写
|
./Mm9kcQ==.html
|
yi yu po di
|
|
24922
|
一语道破
|
一
|
yī yǔ dào pò
|
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
YYD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切中要害
|
言不及义、轻描淡写、言之无物
|
./Mm9wbw==.html
|
yi yu dao po
|
|
21857
|
畅所欲言
|
畅
|
chàng suǒ yù yán
|
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所欲言”。
|
清 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
CS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无不尽、和盘托出
|
言不尽意、隐约其辞、吞吞吐吐
|
./b3px.html
|
chang suo yu yan
|
|
25023
|
由衷之言
|
由
|
yóu zhōng zhī yán
|
衷:指内心;本心。出自内心的话。引申为向交谈的对方真心实意地敞开心扉;以求得对方的理解、谅解或同情。
|
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
YZ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真心实话、心直口快
|
言不由衷
|
./MnB6OA==.html
|
you zhong zhi yan
|
|
1385
|
表里如一
|
表
|
biǎo lǐ rú yī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
BL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说一不二
|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
./azAw.html
|
biao li ru yi
|
|
24618
|
言行一致
|
言
|
yán xíng yī zhì
|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
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
YX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
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
|
./Mms4aw==.html
|
yan xing yi zhi
|
|
24634
|
言为心声
|
言
|
yán wéi xīn shēng
|
言:语言。语言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指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
|
汉 扬雄《法言 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
YW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文如其人
|
言不由衷、言不及义、口是心非
|
./MmtsMg==.html
|
yan wei xin sheng
|
|
12853
|
口是心非
|
口
|
kǒu shì xīn fēi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
KS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奉阴违、言不由衷
|
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MWluOA==.html
|
kou shi xin fei
|
|
15331
|
谲怪之谈
|
谲
|
jué guài zhī tán
|
谲怪:怪诞。荒诞不稽的言论。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日,谲怪之谈也。”
|
JG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无稽之谈
|
言之凿凿
|
./MWdkMA==.html
|
jue guai zhi tan
|
|
26084
|
无稽之谈
|
无
|
wú jī zhī tán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
WJ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流言蜚语、不经之谈
|
言之凿凿、言之有理
|
./MmM4aQ==.html
|
wu ji zhi 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