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1989 穿凿附会 穿 chuān záo fù huì 穿凿: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讲通;附会:把毫无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指勉强生硬解释;把没有意义硬是说成有某 ... 宋 洪迈《容斋续笔》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CZF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牵强附会 融会贯通 ./cmpv.html chuan zao fu hui
23429 食而不化 shí ér bù huà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六》:“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 ... SEB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食古不化 融会贯通 ./MjZ1Mg==.html shi er bu hua
23386 生吞活剥 shēng tūn huó bō 比喻机械地套用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或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唐 刘肃《大唐新语 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 STH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食古不化、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生拉硬扯 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MjY4NA==.html sheng tun huo bo
23137 生搬硬套 shēng bān yìng tào 生:生硬。指不从实际出发;生硬地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 《山村新人》:“我们反对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作风。” SBY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生吞活剥、囫囵吞枣 融会贯通、随机应变 ./MjFpbw==.html sheng ban ying tao
22057 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CML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聪明智慧、聪明才智 蠢如鹿豕、冥顽不灵 ./c2sy.html cong ming ling li
5136 反身自问 fǎn shēn zì wèn 见“反躬自问”。 清·戴名世《程孝子传》:“呜呼!人孰不有母,读孝子之事,反身自问,竟何如哉!” FS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反躬自问 血口喷人 ./M2o5NA==.html fan shen zi wen
6687 代为说项 dài wéi shuō xiàng 替别人说好话。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项斯》:“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DWS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代人说项 血口喷人 ./M2RsaQ==.html dai wei shuo xiang
2295 兵未血刃 bīng wèi xuě rèn 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严武》:“高适是肃宗所任命的统帅,永王为地方兵力所击败身死之后,高适兵未血 ... BWX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兵不污刃、兵不血刃 血流成河 ./MzU1bQ==.html bing wei xue ren
2297 兵无血刃 bīng wú xuè rèn 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北史 序传 凉武昭王李暠》:“昭王以纬世之量。为群雄扬奉,兵无血刃,遂启霸业,乃修敦煌旧塞。” BWX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兵不血刃、兵未血刃、兵不接刃 血流成河 ./MzU2Zw==.html bing wu xue ren
16384 军不血刃 jūn bù xuè rèn 兵器上没有血。谓未交锋就取得胜利。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JBX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兵不血刃 血流成河 ./NDNiYw==.html jun bu xue ren
1404 兵不血刃 bīng bù xuè rèn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BBX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战而胜、所向披靡 血流成河、血流飘杵 ./a2Jl.html bing bu xue ren
769 恩同再生 ēn tóng zài shēng 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 ET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恩同再造、恩若再生 血海深仇 ./NnByMg==.html en tong zai sheng
20012 日月重光 rì yuè chóng guāng 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RYC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重见天日 血雨腥风、暗无天日 ./MXlnbw==.html ri yue chong guang
24824 以卵投石 yǐ luǎn tóu shí 卵:蛋;拿着鸡蛋去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也作“以卵击石。” 先秦 墨翟《墨子 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YLT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自量力、无济于事、自取灭亡 行之有效 ./Mm5sZQ==.html yi luan tou shi
26052 枉费心机 wǎng fèi xīn jī 白白地费了一番心思。枉:白白地;心机:心思;计谋。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WFX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挖空心思、费尽心机 行之有效 ./MmJhbQ==.html wang fei xin ji
26391 枉费心力 wǎng fèi xīn lì 犹言枉费心机。 宋·朱熹《答甘道士书》:“所云筑室藏书,此亦恐枉费心力。” WFX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枉费心思、枉使心机 行之有效 ./NTg5OA==.html wang fei xin li
26708 枉费心计 wǎng fèi xīn jì 同“枉费心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在人后头了。” WFX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枉费心机 行之有效 ./NTg4eQ==.html wang fei xin ji
13553 海底捞针 hǎi dǐ lāo zhēn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那寻一个。” HDL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海底捞月 行之有效、易如反掌 ./MTg5Mg==.html hai di lao zhen
25184 与虎谋皮 yǔ hǔ móu pí 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绝对办不到。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 ... 《太平御览》第208卷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 ... YHM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海中捞月、枉费心机、水中捞月 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MnNuMg==.html yu hu mou pi
26251 无济于事 wú jì yú shì 济:有益。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解决问题。 清 钱采《说岳全传》:“我岂不知贼兵众盛?就带你们同去,亦无济于事。” WJ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MmY3cQ==.html wu ji yu shi
1460 不分彼此 bù fēn bǐ cǐ 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BFB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同手足 行同陌路 ./bGVr.html bu fen bi ci
13768 花前月下 huā qián yuè xià 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 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瓦舍众伎》:“今又有覆赚,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铁骑之类。” HQ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鬓厮磨 行同陌路 ./MWJsdw==.html hua qian yue xia
21889 称兄道弟 chēng xiōng dào dì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CX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同手足、亲如手足 行同陌路 ./cHMy.html cheng xiong dao di
24745 一见如旧 yī jiàn rú jiù 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样。 《新唐书·房玄龄传》:“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YJR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见如故 行同陌路 ./Mm1vdw==.html yi jian ru jiu
24832 一见如故 yī jiàn rú gù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YJR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见钟情、一见倾心、一拍即合 行同陌路、视同路人 ./Mm5vcQ==.html yi jian ru gu
24041 生手生脚 shēng shǒu shēng jiǎo 生:不熟练。形容对某事不熟悉 端木蕻良《鹭鸶湖的忧郁》:“他生手生脚的,心头忐忑的跳着。” SS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行家里手 ./NzliaQ==.html sheng shou sheng jiao
20247 知易行难 zhī yì xíng nán 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ZYX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行易知难 ./MnRobQ==.html zhi yi xing nan
13849 魂飞天外 hún fēi tiān wài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听说罢,魂飞天外,好教我心惊失色。” HFT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魂不守舍、魂飞魄散、魂不附体 行若无事、不动声色、泰然自若 ./MWQ3eQ==.html hun fei tian wai
1569 不修边幅 bù xiū biān fú 修:修饰;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指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BX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衫不履、不拘小节 衣冠楚楚 ./bXJn.html bu xiu bian fu
8146 袒胸露臂 tǎn xiōng lù bì 袒:裸露。敞开上衣,露出胳膊,指没有修养和礼貌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 TXL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袒胸露背、坦胸露臂 衣冠楚楚 ./OGlicw==.html tan xiong lu bi
21682 赤身裸体 chì shēn luǒ tǐ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CSL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丝不挂 衣冠楚楚 ./NDEw.html chi shen luo ti
21702 鹑衣百结 chún yī bǎi jié 鹑衣: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百结: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 ... 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CY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衣衫蓝缕、覆穿踵决 衣冠楚楚 ./NDlj.html chun yi bai jie
21935 赤身露体 chì shēn lù tǐ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裸露,一丝不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露体, ... CSL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丝不挂、赤身裸体 衣冠楚楚 ./cW42.html chi shen lu ti
25446 一丝不挂 yī sī bù guà 原为佛家语;比喻没有尘世俗念的丝毫牵挂。现形容赤身裸体。 宋 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YSB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赤身裸体 衣冠楚楚 ./NW91cQ==.html yi si bu gua
4998 风流倜傥 fēng liú tì tǎng 风流:洒脱不拘、富有才学;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有才华、有学识、风度洒脱豪爽;不拘于世俗礼节法度。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那卢生生得伟貌长髯,风流倜傥。” FLTT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风流潇洒、风度翩翩 衣衫褴褛 ./MTIxcQ==.html feng liu ti tang
18417 西装革履 西 xī zhuāng gé lǚ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孙犁《澹定集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XZG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衣衫褴褛 ./Nmo3aQ==.html xi zhuang ge lu
696 峨冠博带 é guān bó dài 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EG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华冠丽服、珠光宝气 衣衫褴褛、短褐穿结 ./eXZr.html e guan bo dai
24915 衣冠楚楚 yī guān chǔ chǔ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整洁;鲜明)。 《诗经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YGC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衣冠齐楚 衣衫褴褛、衣不蔽体、不修边幅 ./Mm9uNg==.html yi guan chu chu
25150 以讹传讹 yǐ é chuán é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 ... YEC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三人成虎、谬种流传 衣钵相传、一脉相承 ./MnMwYQ==.html yi e chuan e
14858 还乡昼锦 huán xiāng zhòu jǐn 同衣锦昼行,指富贵时穿锦衣回归故乡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HXZ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衣锦还乡、衣锦昼行 衣锦夜行 ./OGhr.html huan xiang zhou jin
2711 抛乡离井 pāo xiāng lí jǐng 离开家乡故土。 靳以《去路》:“我这么大年纪,我可不愿意抛乡离井地走那么远。” PXL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离乡背井 衣锦还乡 ./NGh2aQ==.html pao xiang li jing
1329 背井离乡 bèi jǐng lí xiāng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乡里、家宅。离开乡里。常指被迫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BJL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离乡背井、浪迹天涯、颠沛流离 衣锦还乡、安家立业、落叶归根 ./ajJl.html bei jing li xiang
4300 觅衣求食 mì yī qiú shí 觅:寻找。寻找穿的和吃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看你既不是官员赴任,又不是买卖经商,更不是觅衣求食,究竟有什么要紧的 ... MY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衣食无忧 ./ODFwNg==.html mi yi qiu shi
1062 表里相符 biǎo lǐ xiāng fú 表里:指内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 BL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如一 表里不一 ./MjBz.html biao li xiang fu
3881 面誉背非 miàn yù bèi fēi 见“面誉背毁”。 《宋史·范杲传》:“杲性虚诞,与人交,好面誉背非。” MYBF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面谀背毁、面誉背毁 表里如一 ./NDVkaQ==.html mian yu bei fei
4004 貌是心非 mào shì xīn fēi 见“貌是情非”。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规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复畏汝矣。” MSX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貌是情非 表里如一 ./NGRtZw==.html mao shi xin fei
4482 貌是情非 mào shì qíng fēi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与僧正教》:“信可谓心与事背,貌是情非。” MSQF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表里不一、貌是心非 表里如一 ./MXE5bw==.html mao shi qing fei
13715 华而不实 huá ér bù shí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HE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金玉其表、虚有其表、败絮其中 表里如一 ./MWFyYw==.html hua er bu shi
14653 华而失实 huā ér shī shí 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唐·刘知畿《史通·言语》:“华而失实,过莫大焉。” HES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华而不实 表里如一 ./N2xkbw==.html hua er shi shi
25794 阴阳两面 yīn yáng liǎng miàn 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耍两面手法 浩然《艳阳天》第52章:“特别是那个阴阳两面的马之悦,跟村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明来,又跟外地那些不三不 ... YYL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两面三刀 表里如一 ./N2ZzdQ==.html yin yang liang m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