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042 杯水之谢 bēi shuǐ zhī xiè 比喻微薄的酬谢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BS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杯水之敬 ./MXNx.html bei shui zhi xie
1043 悲从中来 bēi cóng zhōng lái 中:内心。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心发出来 严秀《哀吴晗》:“我看了吴晗教授的那一段事迹,不禁废书而叹,悲从中来。” BC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XQw.html bei cong zhong lai
1044 悲歌慷慨 bēi gē kāng kǎi 指激昂高歌,以抒发感慨。形容壮烈的气概 宋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BGK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慷慨悲歌 ./MXRh.html bei ge kang kai
1048 倍道兼进 bèi dào jiān jìn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尔其倍道兼进,以慰朕怀。” BD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倍道兼行 ./MXV5.html bei dao jian jin
1049 倍道兼行 bèi dào jiān xíng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孙膑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BD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倍道兼进 ./MXY4.html bei dao jian xing
1051 避难就易 bì nán jiù yì 避:躲开,回避。避开困难的拣容易的做 《元史 文宗纪四》:“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久不视事,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幸巧宦,避难就易。” BN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难趋易 ./MXcy.html bi nan jiu yi
1052 避强击弱 bì qiáng jī ruò 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BQ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实击虚、避强打弱 ./MXdj.html bi qiang ji ruo
1055 避俗趋新 bì sú qū xīn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叶圣陶《未厌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 ... BS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Xhx.html bi su qu xin
1056 避凶趋吉 bì xiōng qū jí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宋 王观国《学林 祠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BX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祸就福 ./MXkw.html bi xiong qu ji
1057 璧合珠连 bì hé zhū lián 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也 ... 唐 杨炯《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BH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璧合珠联 ./MXlh.html bi he zhu lian
1066 别来无恙 bié lái wú yàng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BL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jJx.html bie lai wu yang
1068 别无二致 bié wú èr zhì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BWE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完全一致 ./MjNh.html bie wu er zhi
1069 别有心肠 bié yǒu xīn cháng 别: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鲁迅《朝花夕拾 》:“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BY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别有肺肠、别有用心 ./MjNr.html bie you xin chang
1070 秉公无私 bǐng gōng wú sī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BGW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不偏不倚 ./MjN1.html bing gong wu si
1071 拨嘴撩牙 bō zuǐ liáo yá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BZL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挑拨是非 ./MjU4.html bo zui liao ya
1073 剥皮抽筋 bō pí chōu jīn 剥:去掉壳。形容对人恨之入骨或为人极端凶残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2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BPC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MjZt.html bo pi chou jin
1074 伯仲叔季 bó zhòng shū jì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BZ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甲乙丙丁 ./MjZ3.html bo zhong shu ji
1077 博览古今 bó lǎn gǔ jīn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BLG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古通今 ./Mjdx.html bo lan gu jin
1081 不懂装懂 bù dǒng zhuāng dǒng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BDZ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强不知以为知 ./MmJj.html bu dong zhuang dong
1085 不敢后人 bù gǎn hòu rén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邹韬奋《抗战以来》:“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亦无不竭诚响应,不敢后人。” BGH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不甘落后 ./MmNx.html bu gan hou ren
1088 不顾死活 bù gù sǐ huó 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 ... BG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顾安危、不顾一切 ./MmR1.html bu gu si huo
1091 不羁之民 bù jī zhī mín 羁:束缚;民:百姓。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民众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BJ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mV5.html bu ji zhi min
1095 不稼不穑 bù jià bù sè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诗经 魏风 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BJ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事稼穑 ./Mmdj.html bu jia bu se
1099 补过饰非 bǔ guò shì fēi 补过:弥补过失;饰非:文饰过错。指掩饰过错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6卷:“文士笔墨,为人补过饰非,往往如是。” BGS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文过饰非 ./Mmo0.html bu guo shi fei
1101 不拔一毛 bù bá yī máo 形容非常吝啬 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BB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毛不拔 ./Mmp5.html bu ba yi mao
1103 不测之祸 bù cè zhī huò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 BCZ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飞来横祸 ./Mmtz.html bu ce zhi huo
1113 不期而会 bù qī ér huì 期:约会。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 《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BQE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期而遇 ./MnEy.html bu qi er hui
1114 不期而同 bù qī ér tóng 期:约定期限。指不约而同 郭沫若《文艺论集 整理国故的评价》:“他的论调与吴稚晖的虽若不期而同,但是吴稚晖所注眼的是功利问题。 ... BQE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约而同 ./MnFj.html bu qi er tong
1116 不容分说 bù róng fēn shuō 容:允许。指不允许分辩陈说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9回:“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数下。” BRF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庸置辩 ./MnI2.html bu rong fen shuo
1117 不辱使命 bù rǔ shǐ mìng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BRS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负众望 ./MnJn.html bu ru shi ming
1119 不僧不俗 bù sēng bù sú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BS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伦不类、不三不四 ./MnNh.html bu seng bu su
1123 不为已甚 bù wéi yǐ shèn 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 ... BW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适可而止 ./MnR5.html bu wei yi shen
1151 不胜杯杓 bù shèng bēi sháo 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醉了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BS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胜酒力 ./M2pz.html bu sheng bei shao
1152 不胜其苦 bù shèng qí kǔ 胜:禁得起。不能忍受那种苦楚 唐 白行简《李娃传》:“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生不胜其苦而毙。” BSQK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堪其苦 ./M2sy.html bu sheng qi ku
1155 不识高低 bù shí gāo dī 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BSG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知轻重、不知高低 ./M2t3.html bu shi gao di
1157 不识起倒 bù shí qǐ dǎo 识:知道,认识。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2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BSQ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识时务 ./M2xx.html bu shi qi dao
1163 不知去向 bù zhī qù xiàng 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BZ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影无踪 ./M284.html bu zhi qu xiang
1164 不知所可 bù zhī suǒ kě 可:合宜,好。指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 BZS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知所措 ./M29p.html bu zhi suo ke
1166 不知痛痒 bù zhī tòng yǎng 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同父意见亦同,常言道:‘而今的世界只管讲那道学,说正心诚意的, ... BZT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知疼痒、麻木不仁 ./M3Bj.html bu zhi tong yang
1167 不值一哂 bù zhí yī shěn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指毫无意义或表示轻视 鲁迅《二心集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 ... BZ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值一笑 ./M3B3.html bu zhi yi shen
1175 八面见光 bā miàn jiàn guāng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儿见光,包罗万象,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 ... BMJ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八面玲珑 ./Z3U0.html ba mian jian guang
1178 八面圆通 bā miàn yuán tōng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 ... BMY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八面莹澈、八面玲珑 ./Z3Y4.html ba mian yuan tong
1179 八面张罗 bā miàn zhāng luo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虽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BM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八面玲珑 ./Z3Zp.html ba mian zhang luo
1181 巴前算后 bā qián suàn hòu 思前想后,反复考虑。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劳生忧忧,巴前算后,每怀不足之心,空白了头,没用处,不如随缘度 ... BQ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思前想后 ./Z3hn.html ba qian suan hou
1182 拔本塞源 bá běn sè yuán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BBS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拔本塞原、本末倒置 ./Z3l1.html ba ben se yuan
1185 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 ... BM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揠苗助长、急功近利 ./aDF3.html ba miao zhu zhang
1188 拔树寻根 bá shù xún gēn 比喻追究到底。 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BSX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追根究底 ./aDNh.html ba shu xun gen
1189 拔新领异 bá xīn lǐng yì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 ... BXL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标新立异 ./aDN1.html ba xin ling yi
1190 把饭叫饥 bǎ fàn jiào jī 比喻多此一举。 宋 苏轼《答程彝仲推官书》:“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 BF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多此一举 ./aDRl.html ba fan jiao ji
1191 拔帜易帜 bá zhì yì zhì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BZ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拔赵帜立汉帜、取而代之 ./aDVp.html ba zhi yi 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