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7
|
安其所习
|
安
|
ān qí suǒ xí
|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
|
AQS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于所习
|
|
./Nm9mMA==.html
|
an qi suo xi
|
|
648
|
安详恭敬
|
安
|
ān xiáng gōng jìng
|
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
宋 朱熹《小说 嘉言》:“教育小儿,先要安详恭敬。”
|
AXG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maw==.html
|
an xiang gong jing
|
|
649
|
安于所习
|
安
|
ān yú suǒ xí
|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
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
AYS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其所习
|
|
./Nm9nNA==.html
|
an yu suo xi
|
|
650
|
案堵如故
|
案
|
àn dǔ rù gù
|
案堵:同“安堵”,安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
ADR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堵如故、按堵如故
|
|
./Nm9ocw==.html
|
an du ru gu
|
|
651
|
昂昂不动
|
昂
|
áng áng bù dòng
|
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形容目中无人,十分傲慢的样子
|
楚剧《葛麻》第一场:“见了员外,昂昂不动,岂不是丢了一个揖?”
|
AABD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9seQ==.html
|
ang ang bu dong
|
|
652
|
聱牙诎曲
|
聱
|
áo yá qū qū
|
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清 钱谦益《题归太仆文集》:“推公之意,其必以聱牙诎曲不识字句者为古耶?”
|
AYQ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聱牙诘曲
|
|
./Nm9uMg==.html
|
ao ya qu qu
|
|
653
|
呕心沥血
|
呕
|
ǒu xīn lì xuè
|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OXL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煞费苦心、挖空心思
|
无所用心、粗制滥造
|
./MXNpcw==.html
|
ou xin li xue
|
|
654
|
藕断丝连
|
藕
|
ǒu duàn sī lián
|
连:牵连。藕已断开;丝还连接着。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而实际上仍有牵连。
|
唐 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
OD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舍难分
|
一刀两断
|
./MXRocw==.html
|
ou duan si lian
|
|
655
|
偶一为之
|
偶
|
ǒu yī wéi zhī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
OY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逢场作戏、蜻蜓点水
|
勤学苦练、韦编三绝
|
./MXV0MA==.html
|
ou yi wei zhi
|
|
656
|
鸥波萍迹
|
鸥
|
ōu bō píng jì
|
萍:浮萍。鸥鸟戏波,浮萍浪迹。比喻隐居者安逸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
|
清·王士慎《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鸥波萍迹,足寄此生。”
|
OBP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I4OA==.html
|
ou bo ping ji
|
|
657
|
欧风墨雨
|
欧
|
ōu fēng mò yǔ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各生《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凓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
|
OFM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欧风美雨
|
|
./NnF1aQ==.html
|
ou feng mo yu
|
|
658
|
殴公骂婆
|
殴
|
ōu gōng mà pó
|
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偏他至不贤惠,殴公骂婆,打邻毁舍,降汉子,比凡人不同。”
|
OGM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F1cw==.html
|
ou gong ma po
|
|
659
|
鸥鸟不下
|
鸥
|
ōu niǎo bù xià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
ON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2Yw==.html
|
ou niao bu xia
|
|
660
|
鸥鸟忘机
|
鸥
|
ōu niǎo wàng jī
|
机:机心。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
唐 陆龟蒙《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诗:“除却伴淡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
ON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鸥鹭忘机
|
|
./NnF2bQ==.html
|
ou niao wang ji
|
|
661
|
呕心吐胆
|
呕
|
ǒu xīn tǔ dǎn
|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隐秀》:“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发炼年,奚能喻苦?”
|
OXT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呕心镂骨
|
|
./NnF2dw==.html
|
ou xin tu dan
|
|
662
|
偶影独游
|
偶
|
ǒu yǐng dú yóu
|
偶:配偶,伴侣。以影为伴,独自游览。比喻孤单
|
晋 陶潜《时运 序》:“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
|
OY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3Ng==.html
|
ou ying du you
|
|
663
|
偶烛施明
|
偶
|
ǒu zhú shī míng
|
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
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 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
OZ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3cQ==.html
|
ou zhu shi ming
|
|
664
|
耦俱无猜
|
耦
|
ǒu jù wú cāi
|
耦:两者;猜:猜忌。两方面都不至于猜忌
|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
OJW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4YQ==.html
|
ou ju wu cai
|
|
665
|
藕断丝长
|
藕
|
ǒu duàn sī cháng
|
藕已断开,但丝还长长地连接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
|
OD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藕断丝连、藕断丝联
|
一刀两断
|
./NnF4dQ==.html
|
ou duan si chang
|
|
666
|
藕断丝联
|
藕
|
ǒu duàn sī lián
|
藕已断开,但丝还长长地联系。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联系
|
宋 黄机《满庭芳 时欲之宫永兴》词:“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
|
ODS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藕断丝连
|
|
./NnF5NA==.html
|
ou duan si lian
|
|
667
|
讴功颂德
|
讴
|
ōu gōng sòng dé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OG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歌功颂德
|
|
./N2ptbQ==.html
|
ou gong song de
|
|
668
|
呕心镂骨
|
呕
|
ǒu xīn lòu gǔ
|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
OX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呕心吐胆
|
|
./N3NiNA==.html
|
ou xin lou gu
|
|
669
|
呕心滴血
|
呕
|
ǒu xīn dī xuè
|
呕:吐。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
|
清·秋瑾《精卫石·序》:“余愿呕心滴血以拜求之,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
|
OX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呕心沥血
|
|
./N3NiZQ==.html
|
ou xin di xue
|
|
670
|
呕心抽肠
|
呕
|
ǒu xīn chōu cháng
|
呕:吐。形容十分悲伤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那些呕心抽肠的鬼,更不知哭到几时,才是住手!”
|
OXC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Nibw==.html
|
ou xin chou chang
|
|
671
|
欧风美雨
|
欧
|
ōu fēng měi yǔ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清·秋瑾《自拟檄文》:“欧风美雨,咄咄逼人,推原祸始,是谁之咎?”
|
OFM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欧风墨雨、美雨欧风
|
|
./ODFiMA==.html
|
ou feng mei yu
|
|
672
|
鸥水相依
|
鸥
|
ōu shuǐ xiāng yī
|
依:依靠。比喻难以离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
明·陈汝元《金莲记·蜀晤》:“我老生涯鸥水相依,他旧风流鸿塞荒投。”
|
OS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I3bw==.html
|
ou shui xiang yi
|
|
673
|
鸥鹭忘机
|
鸥
|
ōu lù wàng jī
|
机:机心。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
OL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鸥鸟忘机
|
|
./OGI3eQ==.html
|
ou lu wang ji
|
|
674
|
喔咿儒儿
|
喔
|
ō yī rú ér
|
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
OYR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喔咿儒睨
|
|
./NnF0eQ==.html
|
o yi ru er
|
|
675
|
喔咿儒睨
|
喔
|
ō yī rú nì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
OYR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喔咿儒儿
|
|
./NnF1OA==.html
|
o yi ru ni
|
|
676
|
瓯饭瓢饮
|
瓯
|
ōu fàn piáo yǐn
|
瓯:小盆。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
OFP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箪食瓢饮
|
|
./NnF2Mg==.html
|
ou fan piao yin
|
|
677
|
偶语弃市
|
偶
|
ǒu yǔ qì shì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
OYQ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F3Zw==.html
|
ou yu qi shi
|
|
678
|
耦居无猜
|
耦
|
ǒu jū wú cāi
|
耦:通“偶”。住在一起,关系融洽,没有猜忌
|
清 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46首:“得与云、山、书、史,耦居无猜,不可谓非人生之幸。”
|
OJW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4MA==.html
|
ou ju wu cai
|
|
679
|
沤珠槿艳
|
沤
|
ōu zhū jǐn yàn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唐·高彦休《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珠槿艳,不必多怀。”
|
OZ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沤沫槿艳
|
|
./N3NieQ==.html
|
ou zhu jin yan
|
|
680
|
沤沫槿艳
|
沤
|
ōu mò jǐn yàn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太平广记》第351卷:“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沫槿艳,不必多怀。”
|
OM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沤珠槿艳
|
|
./N3NjOA==.html
|
ou mo jin yan
|
|
681
|
沤浮泡影
|
沤
|
ōu fú pào yǐng
|
沤:水泡。水中气泡。比喻虚幻不实或易于消失的事物
|
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叹世人似沤浮泡影,笑眼前繁华富贵,可能常定?”
|
OFP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NjaQ==.html
|
ou fu pao ying
|
|
682
|
偶变投隙
|
偶
|
ǒu biàn tóu xì
|
隙:漏洞,机会;投隙:投机。随机应变,投机取巧
|
宋·秦观《谢王学士书》:“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
|
OBT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机取巧
|
|
./OHIzbQ==.html
|
ou bian tou xi
|
|
683
|
恶意中伤
|
恶
|
è yì zhòng shāng
|
出自恶毒用心去攻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
EY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血口喷人、恶语中伤
|
歌功颂德
|
./NXh3.html
|
e yi zhong shang
|
|
684
|
饿虎吞羊
|
饿
|
è hǔ tūn yáng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
EHT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饿虎扑食
|
|
./NXk2.html
|
e hu tun yang
|
|
685
|
饿殍遍野
|
饿
|
è piǎo biàn yě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EP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尸横遍野、十室九空
|
人寿年丰、民康物阜
|
./NXln.html
|
e piao bian ye
|
|
686
|
恩断义绝
|
恩
|
ēn duàn yì jué
|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
|
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
ED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镜破钗分、花残月缺
|
情深义笃、相依为命
|
./NXow.html
|
en duan yi jue
|
|
687
|
儿女亲家
|
儿
|
ér nǚ qìng jiā
|
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
《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
EN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腹为婚
|
|
./NXph.html
|
er nu qing jia
|
|
688
|
耳鬓厮磨
|
耳
|
ěr bìn sī mó
|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
EB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梅竹马
|
天各一方
|
./NXpr.html
|
er bin si mo
|
|
689
|
耳顺之年
|
耳
|
ér shùn zhī nián
|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ES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甲之年
|
|
./NjA0.html
|
er shun zhi nian
|
|
690
|
阿其所好
|
阿
|
ē qí suǒ hào
|
阿;循私;偏袒。迎合别人的心意;顺从他人的爱好;以向人讨好。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
EQS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投其所好
|
不卑不亢
|
./YWo2.html
|
e qi suo hao
|
|
691
|
阿时趋俗
|
阿
|
ē shí qū sú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
E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素好古
|
我行我素
|
./YWpn.html
|
e shi qu su
|
|
692
|
阿谀谄媚
|
阿
|
ē yú chǎn mèi
|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
EYC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
|
|
./YWpx.html
|
e yu chan mei
|
|
693
|
阿谀逢迎
|
阿
|
ē yú féng yíng
|
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
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 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
EYF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阿其所好
|
刚正不阿、守正不阿
|
./YWsw.html
|
e yu feng ying
|
|
694
|
阿谀奉承
|
阿
|
ē yú fèng chéng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
EYF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逢迎、阿其所好
|
刚正不阿
|
./YWth.html
|
e yu feng cheng
|
|
695
|
讹言惑众
|
讹
|
é yán huò zhòng
|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
《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
EYH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谣言惑众
|
|
./eXZh.html
|
e yan huo zhong
|
|
696
|
峨冠博带
|
峨
|
é guān bó dài
|
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
EG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华冠丽服、珠光宝气
|
衣衫褴褛、短褐穿结
|
./eXZr.html
|
e guan bo d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