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847
|
一双两好
|
一
|
yī shuāng liǎng hǎo
|
比喻夫妇美好相称。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三折:“只要得女貌郎才,不枉了一双两好。”
|
YSL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子佳人
|
|
./Mm52ZQ==.html
|
yi shuang liang hao
|
|
24848
|
一鸣惊人
|
一
|
yī míng jīng rén
|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YM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举成名、一步登天、名满天下
|
身败名裂、臭名远扬、丢人现眼
|
./Mm52bw==.html
|
yi ming jing ren
|
|
24849
|
以战去战
|
以
|
yǐ zhàn qù zhàn
|
用战争消灭战争。
|
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
YZ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杀去杀
|
|
./Mm53OA==.html
|
yi zhan qu zhan
|
|
24850
|
一刻千金
|
一
|
yī kè qiān jīn
|
一刻:指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YK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分秒必争
|
度日如年
|
./Mm53aQ==.html
|
yi ke qian jin
|
|
24851
|
有求必应
|
有
|
yǒu qiú bì yìng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唐 李煙《妒神颂》:“所求必应,高山仰止。”
|
YQ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者不拒
|
拒之门外
|
./Mm54Mg==.html
|
you qiu bi ying
|
|
24852
|
以德报德
|
以
|
yǐ dé bào yu
|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Y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恩图报
|
恩将仇报
|
./Mm54bQ==.html
|
yi de bao yu
|
|
24853
|
勇往直前
|
勇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
YW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往无前、奋勇向前、昂首阔步
|
畏缩不前、畏首畏尾、趑趄不前
|
./Mm55Zw==.html
|
yong wang zhi qian
|
|
24854
|
一得之功
|
一
|
yī dé zhī gōng
|
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YD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得之见、一得之愚、一孔之见
|
丰功伟绩
|
./Mm55cQ==.html
|
yi de zhi gong
|
|
24855
|
洋洋大观
|
洋
|
yáng yáng dà guān
|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气象宏大;非常可观。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
YY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蔚为大观、洋洋洒洒、声势浩大
|
微不足道
|
./Mm56YQ==.html
|
yang yang da guan
|
|
24856
|
养痈成患
|
养
|
yǎng yōng chéng huàn
|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
|
YYC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养痈贻患、后患无穷
|
斩尽杀绝、不留余地
|
./Mm56aw==.html
|
yang yong cheng huan
|
|
24857
|
摇笔即来
|
摇
|
yáo bǐ jí lái
|
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然而中国的习惯,这些句子是摇笔即来,不假思索的。”
|
YB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挥笔而就
|
|
./Mm56dQ==.html
|
yao bi ji lai
|
|
24858
|
以珠弹雀
|
以
|
yǐ zhū tán què
|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
YZT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不偿失
|
|
./Mm8wZQ==.html
|
yi zhu tan que
|
|
24859
|
遥相呼应
|
遥
|
yáo xiāng hū yìng
|
遥远:远远地。应:照应。指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
|
《清史稿 许友信传》:“且郑成功出没闽、浙,奉其为号,遥相应和,声势颇张。”
|
YX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遥遥相对、一呼百应
|
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
./Mm8wbw==.html
|
yao xiang hu ying
|
|
24860
|
以冠补履
|
以
|
yǐ guān bǔ lǚ
|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
YG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8xOA==.html
|
yi guan bu lu
|
|
24861
|
以身试法
|
以
|
yǐ shēn shì f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
YS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违法乱纪、作奸犯科
|
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奉公守法
|
./Mm8xaQ==.html
|
yi shen shi f
|
|
24862
|
因公假私
|
因
|
yīn gōng jiǎ sī
|
借公务谋取私利。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
YG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假公济私
|
|
./Mm8yMg==.html
|
yin gong jia si
|
|
24863
|
一呼百诺
|
一
|
yī hū bǎi nuò
|
诺:答应的声音。一声呼唤就有许多人答应。形容权势显赫;仆从很多。
|
唐 拾得《诗》:“人生浮世中,个个愿富贵;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
|
YHB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呼百应
|
孤立无援、孤掌难鸣
|
./Mm8yYw==.html
|
yi hu bai nuo
|
|
24864
|
一哄而散
|
一
|
yī hòng ér sàn
|
经过一阵喧闹后马上就散开了。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
|
YHE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作鸟兽散
|
一哄而起、源源而来、接踵而至
|
./Mm8ydw==.html
|
yi hong er san
|
|
24865
|
一己之私
|
一
|
yī jǐ zhī sī
|
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
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
YJ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己之见
|
|
./Mm8zNg==.html
|
yi ji zhi si
|
|
24866
|
一天星斗
|
一
|
yī tiān xīng dǒu
|
比喻事情多而杂乱。
|
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
YT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天星斗
|
|
./Mm8zZw==.html
|
yi tian xing dou
|
|
24867
|
一字之师
|
一
|
yī zì zhī shī
|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
|
明 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
|
YZ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师
|
|
./Mm8zcQ==.html
|
yi zi zhi shi
|
|
24868
|
以观后效
|
以
|
yǐ guān hòu xiào
|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给予从宽处理后;在一定时期内要观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现。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
YG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80MA==.html
|
yi guan hou xiao
|
|
24869
|
因果报应
|
因
|
yīn guǒ bào yìng
|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唐 慧立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七卷:“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
YG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80YQ==.html
|
yin guo bao ying
|
|
24870
|
饮水啜菽
|
饮
|
yǐn shuǐ chuò shū
|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YS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水食菽
|
|
./Mm80dQ==.html
|
yin shui chuo shu
|
|
24871
|
一如既往
|
一
|
yī rú jì wǎng
|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
YR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始终如一、自始至终
|
一反常态、一改故辙、改头换面
|
./Mm81NA==.html
|
yi ru ji wang
|
|
24872
|
一知半解
|
一
|
yī zhī bàn jiě
|
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
YZ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孔之见、浮光掠影、囫囵吞枣
|
真知灼见、真才实学、博古通今
|
./Mm81ZQ==.html
|
yi zhi ban jie
|
|
24873
|
以夷伐夷
|
以
|
yǐ yí fá yí
|
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
YY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夷制夷
|
|
./Mm81bw==.html
|
yi yi fa yi
|
|
24874
|
一事无成
|
一
|
yī shì wú chéng
|
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
YS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无所成、一窍不通、劳而无功
|
功成名就、劳苦功高、一技之长
|
./Mm81eQ==.html
|
yi shi wu cheng
|
|
24875
|
阴阳怪气
|
阴
|
yīn yáng guài qì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
|
YYG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怪声怪气
|
字正腔圆
|
./Mm82aQ==.html
|
yin yang guai qi
|
|
24876
|
莺歌燕舞
|
莺
|
yīng gē yàn wǔ
|
黄莺歌唱;燕子跳舞。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
|
宋 苏轼《报锦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
YG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鸟语花香、莺吟燕舞
|
鸡犬不宁
|
./Mm82cw==.html
|
ying ge yan wu
|
|
24877
|
一介书生
|
一
|
yī jiè shū shēng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
Y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介儒生
|
|
./Mm83Mg==.html
|
yi jie shu sheng
|
|
24878
|
一清如水
|
一
|
yī qīng rú shuǐ
|
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船头上一清如水,郑氏不知利害,径跄上船。”
|
YQ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清正廉洁
|
贪污受贿
|
./Mm83Yw==.html
|
yi qing ru shui
|
|
24879
|
一得之愚
|
一
|
yī dé zhī yú
|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YD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得之功、一孔之见
|
|
./Mm83dw==.html
|
yi de zhi yu
|
|
24880
|
一意孤行
|
一
|
yī yì gū xíng
|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YYG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
|
博采众长、虚怀若谷
|
./Mm84Ng==.html
|
yi yi gu xing
|
|
24881
|
一箭之地
|
一
|
yī jiàn zhī dì
|
一箭的射程。比喻不很远的距离。
|
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去。”
|
YJ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咫尺之隔、近在眼前
|
远在天边、天涯海角、遥遥相望
|
./Mm84cQ==.html
|
yi jian zhi di
|
|
24882
|
业精于勤
|
业
|
yè jīng yú qín
|
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
|
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YJ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勤奋好学、孜孜不倦
|
一曝十寒、好吃懒做
|
./Mm85MA==.html
|
ye jing yu qin
|
|
24883
|
一成不变
|
一
|
yī chéng bù biàn
|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
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
YC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原封不动
|
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变化莫测
|
./Mm85YQ==.html
|
yi cheng bu bian
|
|
24884
|
一时半刻
|
一
|
yī shí bàn kè
|
指很短的时间。
|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货郎儿》:“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
YSB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时半霎、一时半晌
|
天长地久
|
./Mm9hNA==.html
|
yi shi ban ke
|
|
24885
|
一力承当
|
一
|
yī lì chéng dāng
|
独自负责。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1回:“在晋侯面前,一力承当。”
|
YL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力承担
|
|
./Mm9hZQ==.html
|
yi li cheng dang
|
|
24886
|
一鳞半爪
|
一
|
yī lín bàn zhǎo
|
鳞:鱼类的鳞片。爪:鸟兽的脚趾。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只显露出部分鳞片和几只爪。
|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YL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
完美无缺、十全十美
|
./Mm9hbw==.html
|
yi lin ban zhao
|
|
24887
|
移东就西
|
移
|
yí dōng jiù xī
|
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
唐 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
YD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移东补西
|
|
./Mm9heQ==.html
|
yi dong jiu xi
|
|
24888
|
以意为之
|
以
|
yǐ yì wéi zhī
|
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
YY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意孤行
|
|
./Mm9jYw==.html
|
yi yi wei zhi
|
|
24889
|
引绳排根
|
引
|
yǐn shéng pái gēn
|
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
|
YSP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引绳批根
|
|
./Mm9jbQ==.html
|
yin sheng pai gen
|
|
24890
|
有口皆碑
|
有
|
yǒu kǒu jiē bēi
|
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YK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碑载道
|
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
./Mm9jdw==.html
|
you kou jie bei
|
|
24891
|
一叶知秋
|
一
|
yī yè zhī qiū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YY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微知著、落叶知秋
|
|
./Mm9kNg==.html
|
yi ye zhi qiu
|
|
24892
|
游刃有余
|
游
|
yóu rèn yǒu yú
|
刃:刀口;刀锋;游刃:运转刀刃;余:余地。比喻经验丰富;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YR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挥洒自如、滚瓜烂熟、炉火纯青
|
捉襟见肘、一筹莫展、笨手笨脚
|
./Mm9kZw==.html
|
you ren you yu
|
|
24893
|
一语破的
|
一
|
yī yǔ pò dì
|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
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
YYP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语道破、一针见血、正中要害
|
言不及义、言之无物、轻描淡写
|
./Mm9kcQ==.html
|
yi yu po di
|
|
24894
|
异途同归
|
异
|
yì tú tóng guī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
YTT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不约而同
|
大相径庭、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
./Mm9lMA==.html
|
yi tu tong gui
|
|
24895
|
浴血奋战
|
浴
|
yù xuè fèn zhàn
|
浴血:浑身是血;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战士们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
|
YX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短兵相接、决一死战、背水一战
|
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
./Mm9law==.html
|
yu xue fen zhan
|
|
24896
|
一毛不拔
|
一
|
yī máo bù bá
|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YMB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
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
./Mm9mNA==.html
|
yi mao bu 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