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47
|
终始不渝
|
终
|
zhōng shǐ bù yú
|
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
Z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始终不易、始终不渝、终始弗渝
|
|
./Nm40Mg==.html
|
zhong shi bu yu
|
|
21548
|
终始如一
|
终
|
zhōng shǐ rú yī
|
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
《荀子 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
ZS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始终若一
|
反复无常
|
./Nm40Yw==.html
|
zhong shi ru yi
|
|
21549
|
终始若一
|
终
|
zhōng shǐ ruò yī
|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
《荀子 礼论》:“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若一,是君子之道。” 又“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菨 《荀子 礼论》:“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若一,是君子之道。” 又“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饰之,使生死终始若一。”...
|
ZS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终始如一
|
半途而废
|
./Nm40bQ==.html
|
zhong shi ruo yi
|
|
21550
|
众多非一
|
众
|
zhòng duō fēi yī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汉 王充《论衡 别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庙,众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ZDFY
|
一般成语
|
|
|
|
./Nm41Zw==.html
|
zhong duo fei yi
|
|
21551
|
众毁销骨
|
众
|
zhòng huǐ xiāo gǔ
|
指众多的毁谤,可以销熔人的骨骼。比喻谗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
宋 李纲《宫词谢表》:“众毁销骨,虽贻投抒之嗟;太阳中天,必冀容光之照。”
|
ZHX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众口铄金
|
|
./Nm42YQ==.html
|
zhong hui xiao gu
|
|
21552
|
众口交赞
|
众
|
zhòng kǒu jiāo zàn
|
众人交相赞美。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列公,你看只一个长姐儿,也会闹得这等千里逢迎,众口交赞,可见‘声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列公,你看只一个长姐儿,也会闹得这等千里逢迎,众口交赞,可见‘声气’这途也不可不走的。”...
|
ZK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交口称赞
|
众口交詈
|
./Nm43NA==.html
|
zhong kou jiao zan
|
|
21553
|
众口如一
|
众
|
zhòng kǒu rú yī
|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
ZK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口一词、众口一辞、众口同声
|
众口纷纭
|
./Nm43ZQ==.html
|
zhong kou ru yi
|
|
21554
|
众口相传
|
众
|
zhòng kǒu xiāng chuán
|
众人辗转述说。见“众口交传”。
|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
|
ZK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口交传
|
|
./Nm43bw==.html
|
zhong kou xiang chuan
|
|
21555
|
众口销金
|
众
|
zhòng kǒu xiāo jīn
|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
汉 焦赣《易林 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
|
ZK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口铄金、众口烁金
|
|
./Nm43eQ==.html
|
zhong kou xiao jin
|
|
21556
|
众盲摸象
|
众
|
zhòng máng mō xiàng
|
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 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
ZMM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众人摸象、盲人摸象
|
|
./Nm44cw==.html
|
zhong mang mo xiang
|
|
21557
|
众目具瞻
|
众
|
zhòng mù jù zhān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显。同“众目共睹”。
|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况内地更有好处,为五方杂处,众目具瞻的上海等处所不及的;如花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况内地更有好处,为五方杂处,众目具瞻的上海等处所不及的;如花木的趣味,盆栽的趣味便是。”...
|
ZMJZ
|
一般成语
|
|
|
|
./Nm45bQ==.html
|
zhong mu ju zhan
|
|
21558
|
众犬吠声
|
众
|
zhòng quǎn fèi shēng
|
比喻随声附和。
|
汉 应劭《风俗通 怪神 李君神》:“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沲。”
|
ZQ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5hNg==.html
|
zhong quan fei sheng
|
|
21559
|
众所共知
|
众
|
zhòng suǒ gòng zhī
|
众:很多人。大家普遍知道的。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
ZSG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所周知
|
|
./Nm5iMA==.html
|
zhong suo gong zhi
|
|
21560
|
众心如城
|
众
|
zhòng xīn rú chéng
|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ZXRC
|
一般成语
|
|
|
|
./Nm5idQ==.html
|
zhong xin ru cheng
|
|
21561
|
众星拱月
|
众
|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
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 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
|
ZX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星捧月、众星攒月
|
|
./Nm5jZQ==.html
|
zhong xing gong yue
|
|
21562
|
重厚寡言
|
重
|
zhòng hòu guǎ yán
|
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
《金史 襄传》:“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
|
ZHGY
|
一般成语
|
|
|
|
./Nm5oZQ==.html
|
zhong hou gua yan
|
|
21563
|
重气徇命
|
重
|
zhòng qì xùn míng
|
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
南朝 梁 沈约《为东宫谢敕赐孟尝君剑启》:“田文重气徇命,四豪莫及。”
|
ZQXM
|
一般成语
|
|
|
|
./Nm5obw==.html
|
zhong qi xun ming
|
|
21564
|
舟车劳顿
|
舟
|
zhōu chē láo dùn
|
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
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
ZCLD
|
一般成语
|
|
|
|
./Nm5pOA==.html
|
zhou che lao dun
|
|
21565
|
昼夜兼行
|
昼
|
zhòu yè jiān xíng
|
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却说刘崇败走,与白从辉收集败残人马,只百十骑,昼夜兼行。”
|
ZY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日夜兼程
|
|
./Nm5qYw==.html
|
zhou ye jian xing
|
|
21566
|
骤风急雨
|
骤
|
zhòu fēng jí yǔ
|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骤雨狂风”。
|
宋 郭熙淳《林泉高致 画诀》:“夏山雨过,浓云欲雨,骤风急雨,又曰飘风急雨。”
|
ZFJY
|
一般成语
|
|
|
|
./Nm5qbQ==.html
|
zhou feng ji yu
|
|
21567
|
蛛网尘封
|
蛛
|
zhū wǎng chén fēng
|
形容居室、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
|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余录其《浪淘沙》云:‘春到凤城中,游运方通,闲来指点过桥东。记得当时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余录其《浪淘沙》云:‘春到凤城中,游运方通,闲来指点过桥东。记得当时心醉处,蛛网尘封。’”...
|
ZWC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5sMA==.html
|
zhu wang chen feng
|
|
21568
|
竹柏异心
|
竹
|
zhú bǎi yì xīn
|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
《楚辞 东方朔〈七谏 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 《楚辞 东方朔〈七谏 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异心也。”...
|
ZB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5sYQ==.html
|
zhu bai yi xin
|
|
21569
|
著述等身
|
著
|
zhù shù děng shēn
|
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
ZS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著作等身
|
|
./Nm5saw==.html
|
zhu shu deng shen
|
|
21570
|
筑坛拜将
|
筑
|
zhù tán bài jiàng
|
指仰仗贤能。
|
《汉书 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 王实甫《西厢记 第三本》 《汉书 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 王实甫《西厢记 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
ZT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5tNA==.html
|
zhu tan bai jiang
|
|
21571
|
转愁为喜
|
转
|
zhuǎn chóu wéi xǐ
|
由忧愁转为欢喜。
|
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
ZCW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忧为喜
|
|
./Nm5tbw==.html
|
zhuan chou wei xi
|
|
21572
|
装点门面
|
装
|
zhuāng diǎn mén miàn
|
装点:装饰;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
|
ZDM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潢门面
|
|
./Nm5uaQ==.html
|
zhuang dian men mian
|
|
21573
|
装疯作傻
|
装
|
zhuāng fēng zuò shǎ
|
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同“装疯卖傻”。
|
郑振铎《桂公塘》八:“贾余庆在饮酒中间,装疯作傻,诋骂南朝人物无所不至,用以献媚于铁木儿。”
|
ZF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痴做疯、装疯卖傻
|
|
./Nm5ucw==.html
|
zhuang feng zuo sha
|
|
21574
|
装潢门面
|
装
|
zhuāng huáng mén miàn
|
装潢:原指裱糊字画,现也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
|
ZHM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点门面
|
|
./Nm5vMg==.html
|
zhuang huang men mian
|
|
21575
|
装聋卖傻
|
装
|
zhuāng lóng mài shǎ
|
故意装作聋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装糊涂。
|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
|
ZLM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聋作哑
|
|
./Nm5vYw==.html
|
zhuang long mai sha
|
|
21576
|
装腔作态
|
装
|
zhuāng qiāng zuò tài
|
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
元 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教那厮越装模,越作势。”
|
ZQ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腔作势、装腔做势
|
|
./Nm5vbQ==.html
|
zhuang qiang zuo tai
|
|
21577
|
装妖作怪
|
装
|
zhuāng yāo zuò guài
|
装扮妖怪骗人。比喻故意做作,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测。
|
清 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 白堤政迹》:“只应送来这些诗,不是陈腐,就是抄袭,若要新奇,便装妖作怪,无 清 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 白堤政迹》:“只应送来这些诗,不是陈腐,就是抄袭,若要新奇,便装妖作怪,无一首看得上眼。”...
|
ZYZ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5vdw==.html
|
zhuang yao zuo guai
|
|
21578
|
锥刀之利
|
锥
|
zhuī dāo zhī lì
|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
《后汉书 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
ZD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锥刀之末
|
|
./Nm5wcQ==.html
|
zhui dao zhi li
|
|
21579
|
子孝父慈
|
子
|
zǐ xiào fù cí
|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
《左传 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 《左传 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
ZXFC
|
一般成语
|
|
|
|
./Nm5xdQ==.html
|
zi xiao fu ci
|
|
21580
|
字字珠玉
|
字
|
zì zì zhū yù
|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
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听的黄榜招贤,尽把所赠资金,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
ZZ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字字珠玑
|
|
./Nm5ybw==.html
|
zi zi zhu yu
|
|
21581
|
自成一格
|
自
|
zì chéng yī gé
|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
清 赵翼《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香山于古诗律诗中,又多创体,自成一格。”
|
ZC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5yeQ==.html
|
zi cheng yi ge
|
|
21582
|
自出新裁
|
自
|
zì chū xīn cái
|
指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同“自出心裁”。
|
叶圣陶《四三集 一桶水》:“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新裁,给一切东西找个新的适当的位置。”
|
ZC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出心裁
|
|
./Nm5zaQ==.html
|
zi chu xin cai
|
|
21583
|
自出一家
|
自
|
zì chū yī jiā
|
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
《魏书 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
ZC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成一家
|
|
./Nm5zcw==.html
|
zi chu yi jia
|
|
21584
|
自负不凡
|
自
|
zì fù bù fán
|
自恃高明,不同寻常。
|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不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不凡,为诗记之。’”...
|
ZF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命不凡
|
|
./Nm50bQ==.html
|
zi fu bu fan
|
|
21585
|
自甘暴弃
|
自
|
zì gān bào qì
|
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
章炳麟《演说录》:“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中国必定灭亡 章炳麟《演说录》:“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
|
ZG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暴自弃
|
|
./Nm50dw==.html
|
zi gan bao qi
|
|
21586
|
自救不暇
|
自
|
zì jiù bù xiá
|
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
唐 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 唐 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
ZJ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顾不暇
|
|
./Nm51Ng==.html
|
zi jiu bu xia
|
|
21587
|
自觉形秽
|
自
|
zì jué xíng huì
|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
ZJ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惭形秽
|
|
./Nm51Zw==.html
|
zi jue xing hui
|
|
21588
|
自弃自暴
|
自
|
zì qì zì bào
|
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
《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凡为血气所移者,皆是自弃自暴之人耳。”
|
ZQ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暴自弃、自甘暴弃
|
|
./Nm52dQ==.html
|
zi qi zi bao
|
|
21589
|
自取咎戾
|
自
|
zì qǔ jiù lì
|
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
ZQ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取罪戾
|
|
./Nm53NA==.html
|
zi qu jiu li
|
|
21590
|
自取其祸
|
自
|
zì qǔ qí huò
|
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
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
ZQQ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取其殃
|
|
./Nm53ZQ==.html
|
zi qu qi huo
|
|
21591
|
自取罪戾
|
自
|
zì qǔ zuì lì
|
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
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
ZQ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取咎戾
|
|
./Nm53bw==.html
|
zi qu zui li
|
|
21592
|
自树一帜
|
自
|
zì shù yī zhì
|
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
|
ZS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树一帜
|
|
./Nm53eQ==.html
|
zi shu yi zhi
|
|
21593
|
自相残害
|
自
|
zì xiāng cán hài
|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
ZXC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相残杀、自相鱼肉、自相戕贼
|
同仇敌忾、同舟共济、戮力同心
|
./Nm54OA==.html
|
zi xiang can hai
|
|
21594
|
自新之路
|
自
|
zì xīn zhī lù
|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
《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
ZX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54cw==.html
|
zi xin zhi lu
|
|
21595
|
恣意妄行
|
恣
|
zì yì wàng xíng
|
恣意:任意,随意;妄行: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
《汉书 杜周传》:“曲阳侯要前为三公辅政,知赵昭仪杀皇子,不辄白奏,反与赵氏比周,恣意妄行。”
|
ZYW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恣意妄为
|
|
./Nm56Ng==.html
|
zi yi wang xing
|
|
21596
|
纵虎出匣
|
纵
|
zòng hǔ chū xiá
|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
明 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冲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纵虎出匣,祸岂 明 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冲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纵虎出匣,祸岂胜言。”...
|
ZH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纵虎出柙
|
|
./Nm8wYQ==.html
|
zong hu chu x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