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97
|
杂七杂八
|
杂
|
zá qī zá bā
|
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
|
赵树理《三里湾》:“里面杂七杂八堆得满满的,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
|
ZQ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杂乱无章
|
井井有条、整整齐齐
|
./MnVkYQ==.html
|
za qi za ba
|
|
20298
|
再接再厉
|
再
|
zài jiē zài lì
|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
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
ZJ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再接再砺
|
得过且过
|
./MnVkaw==.html
|
zai jie zai li
|
|
20299
|
震古烁今
|
震
|
zhèn gǔ shuò jīn
|
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
清 谭嗣同《仁学》:“称震古烁今之仁政焉。”
|
ZG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震古铄今
|
|
./MnVlNA==.html
|
zhen gu shuo jin
|
|
20300
|
斩将搴旗
|
斩
|
zhǎn jiàng qiān qí
|
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
ZJ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将夺旗
|
|
./MnVleQ==.html
|
zhan jiang qian qi
|
|
20301
|
知命之年
|
知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
ZM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VmOA==.html
|
zhi ming zhi nian
|
|
20302
|
执法如山
|
执
|
zhí fǎ rú shān
|
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执法严厉。
|
清 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
ZF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令行禁止
|
营私舞弊、宽宏大量、手下留情
|
./MnVmaQ==.html
|
zhi fa ru shan
|
|
20303
|
转败为功
|
转
|
zhuǎn bài wéi gōng
|
指将失败转化为胜利。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
ZBW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转败为胜、转败为成
|
|
./MnVnYw==.html
|
zhuan bai wei gong
|
|
20304
|
造谣中伤
|
造
|
zào yáo zhòng shāng
|
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坏。制造谣言来陷害别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
ZY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蜚短流长、含血喷人、血口喷人
|
歌功颂德
|
./MnVnbQ==.html
|
zao yao zhong shang
|
|
20305
|
自行其是
|
自
|
zì xíng qí shì
|
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
ZXQ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以为是
|
谦虚谨慎、随波逐流
|
./MnVndw==.html
|
zi xing qi shi
|
|
20306
|
坐井观天
|
坐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
|
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ZJG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
|
见多识广、包罗万象、无懈可击
|
./MnVoNg==.html
|
zuo jing guan tian
|
|
20307
|
诸如此类
|
诸
|
zhū rú cǐ lèi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晋 葛洪《抱朴子》:“诸如此类,不可具举。”
|
ZR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依此类推
|
|
./MnVocQ==.html
|
zhu ru ci lei
|
|
20308
|
蒸蒸日上
|
蒸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
ZZR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欣欣向荣、如日方升、隆隆日上
|
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
./MnVpMA==.html
|
zheng zheng ri shang
|
|
20309
|
中西合璧
|
中
|
zhōng xī hé bì
|
璧:古代玉器。指兼有中国和外国优点的事物。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刘先生坐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刘先生坐在左首。”...
|
ZX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土洋结合、亦中亦西
|
|
./MnVpYQ==.html
|
zhong xi he bi
|
|
20310
|
追根究底
|
追
|
zhuī gēn jiū dǐ
|
追求根底。指追求事情的根由底细。
|
洪深《飞将军》:“你们这些做新闻记者的,就是喜欢这样追根究底地问。”
|
ZG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追本溯源、顺藤摸瓜、追本求源
|
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
./MnVpaw==.html
|
zhui gen jiu di
|
|
20311
|
自不量力
|
自
|
zì bù liàng lì
|
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
ZBL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蚍蜉憾树、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
量力而行、力所能及、自知之明
|
./MnVpdQ==.html
|
zi bu liang li
|
|
20312
|
咫尺千里
|
咫
|
zhǐ chǐ qiān lǐ
|
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
唐 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
ZC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咫尺万里
|
|
./MnVrOA==.html
|
zhi chi qian li
|
|
20313
|
知己知彼
|
知
|
zhī jǐ zhī bǐ
|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彼:他人;对方)。
|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但上阵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战千赢。”
|
ZJ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
|
心中无数、不得要领、雾里看花
|
./MnVsMg==.html
|
zhi ji zhi bi
|
|
20314
|
在天之灵
|
在
|
zài tiān zhī líng
|
已经升天的灵魂。指已经去世的人的精神。
|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八卷:“陛下虽欲用之,如其在天之灵何?”
|
ZT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VsbQ==.html
|
zai tian zhi ling
|
|
20315
|
之乎者也
|
之
|
zhī hū zhě yě
|
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也借指文言文。
|
宋 文莹《湘山野录》中卷:“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
ZH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咬文嚼字、焉哉乎也
|
的了吗呢
|
./MnVtNg==.html
|
zhi hu zhe ye
|
|
20316
|
知法犯法
|
知
|
zhī fǎ fàn fǎ
|
知道法律;却违反法律。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
ZFF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明知故犯、执法犯法、以身试法
|
遵纪守法
|
./MnVtZw==.html
|
zhi fa fan fa
|
|
20317
|
直言不讳
|
直
|
zhí yán bù huì
|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
《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
ZY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直抒己见、心直口快、单刀直入
|
隐晦曲折、旁敲侧击、隐约其辞
|
./MnVtcQ==.html
|
zhi yan bu hui
|
|
20318
|
置诸高阁
|
置
|
zhì zhū gāo gé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
ZZ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高阁、束之高阁
|
|
./MnVuaw==.html
|
zhi zhu gao ge
|
|
20319
|
造谣惑众
|
造
|
zào yáo huò zhòng
|
制造谣言;迷惑群众。
|
邹鲁《江苏光复纪事》:“又都督府颁发暂行军律:一临阵退缩者斩,一强奸妇女者斩,一骚扰百姓者斩,一造谣 邹鲁《江苏光复纪事》:“又都督府颁发暂行军律:一临阵退缩者斩,一强奸妇女者斩,一骚扰百姓者斩,一造谣惑众者斩。”...
|
ZYH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蛊惑人心、妖言惑众、造谣生事
|
|
./MnVudQ==.html
|
zao yao huo zhong
|
|
20320
|
震撼人心
|
震
|
zhèn hàn rén xīn
|
震:震动;撼:动摇。指某件事对人震动很大。
|
|
ZH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激动人心、感人至深
|
静若秋水、无动于衷
|
./MnVvZQ==.html
|
zhen han ren xin
|
|
20321
|
指不胜屈
|
指
|
zhǐ bù shèng qū
|
板着指头也不过来(不胜:不能承受)。形容数量很多。
|
明 沈德符《野获编》:“而贫弱者或衣食不给,其小有才者至窜入匪类,以辱先人,以余所见,指不胜屈。”
|
ZB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胜数、举不胜举、不计其数
|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
./MnVvbw==.html
|
zhi bu sheng qu
|
|
20322
|
正直无私
|
正
|
zhèng zhí wú sī
|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ZZ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铁面无私、正直无邪
|
|
./MnVwOA==.html
|
zheng zhi wu si
|
|
20323
|
贼头贼脑
|
贼
|
zéi tóu zéi nǎo
|
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清 李渔《玉搔头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
ZTZ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贼眉鼠眼、贼头鼠脑
|
光明正大
|
./MnVwaQ==.html
|
zei tou zei nao
|
|
20324
|
真伪莫辨
|
真
|
zhēn wěi mò biàn
|
莫:不。真假分辨不清。
|
《隋书·经籍志》:“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
ZWM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真伪难辨、真假难辨
|
|
./MnVwcw==.html
|
zhen wei mo bian
|
|
20325
|
招降纳叛
|
招
|
zhāo xiáng nà pàn
|
指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现多用来形容网罗坏人;扩充力量;结党营私。
|
《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 与卓珂月》:“辄欲奏记自通,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所记载文籍,不啻招降纳叛, 《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 与卓珂月》:“辄欲奏记自通,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所记载文籍,不啻招降纳叛,而世之附名其中者,虽不尽弭耳乞盟,然意已近之。”...
|
ZXN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招兵买马、结党营私
|
|
./MnVxbQ==.html
|
zhao xiang na pan
|
|
20326
|
诸恶莫作
|
诸
|
zhū è mò zuò
|
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
《大般涅槃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
ZEM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Vxdw==.html
|
zhu e mo zuo
|
|
20327
|
知彼知己
|
知
|
zhī bǐ zhī jǐ
|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
ZB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己知彼
|
一问三不知
|
./MnVzMA==.html
|
zhi bi zhi ji
|
|
20328
|
枕戈待旦
|
枕
|
zhěn gē dài dàn
|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ZG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枕戈坐甲、枕戈以待
|
醉生梦死、高枕无忧
|
./MnV0NA==.html
|
zhen ge dai dan
|
|
20329
|
战天斗地
|
战
|
zhàn tiān dòu dì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
ZT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V0ZQ==.html
|
zhan tian dou di
|
|
20330
|
昭然若揭
|
昭
|
zhāo rán ruò jiē
|
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
ZRR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彰明较著、众目昭彰
|
真伪莫辨
|
./MnV0bw==.html
|
zhao ran ruo jie
|
|
20331
|
直情径行
|
直
|
zhí qíng jìng xíng
|
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ZQ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随心所欲
|
|
./MnV1aQ==.html
|
zhi qing jing xing
|
|
20332
|
诛心之论
|
诛
|
zhū xīn zhī lùn
|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
ZX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诛心之律
|
|
./MnV1cw==.html
|
zhu xin zhi lun
|
|
20333
|
壮士解腕
|
壮
|
zhuàng shì jiě wàn
|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
ZS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当机立断、壮士断腕
|
犹豫不决
|
./MnV2Mg==.html
|
zhuang shi jie wan
|
|
20334
|
赞不绝口
|
赞
|
zàn bù jué kǒu
|
赞:称赞;绝:停。不住口地称赞。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
ZBJK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誉不绝口、赞口不绝
|
骂不绝口
|
./MnV2Yw==.html
|
zan bu jue kou
|
|
20335
|
知人善任
|
知
|
zhī rén shàn rèn
|
了解下属;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
汉 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
ZR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任人唯贤
|
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
./MnV2dw==.html
|
zhi ren shan ren
|
|
20336
|
至高无上
|
至
|
zhì gāo wú shàng
|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
ZG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高在上、无出其右、登峰造极
|
等而下之
|
./MnV3Ng==.html
|
zhi gao wu shang
|
|
20337
|
志得意满
|
志
|
zhì dé yì mǎn
|
志向意愿都得到满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
|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厄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厄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
ZD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称心如意、如愿以偿、心满意足
|
若有所失、悲观失望、嗒然若失
|
./MnV3Zw==.html
|
zhi de yi man
|
|
20338
|
罪有应得
|
罪
|
zuì yǒu yīng dé
|
犯了这样的罪;就应得到这样的处罚。指罚当其罪。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
ZYY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咎由自取、自食其果、自讨苦吃
|
罚不当罪
|
./MnV4MA==.html
|
zui you ying de
|
|
20339
|
自高自大
|
自
|
zì gāo zì dà
|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ZG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夜郎自大、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
./MnV4aw==.html
|
zi gao zi da
|
|
20340
|
孜孜以求
|
孜
|
zī zī yǐ qiú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
ZZ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V5NA==.html
|
zi zi yi qiu
|
|
20341
|
坐以待毙
|
坐
|
zuò yǐ dài bì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
ZYD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束手待毙、劫数难逃、在劫难逃
|
柳暗花明
|
./MnV5ZQ==.html
|
zuo yi dai bi
|
|
20342
|
坐而论道
|
坐
|
zuò ér lùn dào
|
论道:谈论道理、学说、主张。坐着谈论各种事理。形容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
《周礼 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
ZE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纸上谈兵、徒托空言
|
身体力行、事必躬亲
|
./MnV5bw==.html
|
zuo er lun dao
|
|
20343
|
坐以待旦
|
坐
|
zuò yǐ dài dàn
|
旦:天亮。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
ZY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夜以继日、枕戈待旦、朝乾夕惕
|
|
./MnV5eQ==.html
|
zuo yi dai dan
|
|
20344
|
招风惹草
|
招
|
zhāo fēng rě cǎo
|
比喻招惹是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呢?”
|
ZFR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招风揽火、招惹是非
|
|
./MnYwMg==.html
|
zhao feng re cao
|
|
20345
|
在此一举
|
在
|
zài cǐ yī jǔ
|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
《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
ZC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锤子买卖
|
|
./MnYwbQ==.html
|
zai ci yi ju
|
|
20346
|
知白守黑
|
知
|
zhī bái shǒu hēi
|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ZBS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知白守辱
|
|
./MnYxNg==.html
|
zhi bai shou h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