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7
|
百忍成金
|
百
|
bǎi rěn chéng jīn
|
形容忍耐的可贵。
|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
BR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c1Mg==.html
|
bai ren cheng jin
|
|
1798
|
百世不易
|
百
|
bǎi shì bù yì
|
千秋万代永不改变。
|
《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 《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
BS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成不变
|
|
./Njc1bQ==.html
|
bai shi bu yi
|
|
1799
|
百世流芳
|
百
|
bǎi shì liú fāng
|
美名永传于后世。
|
明 徐霖《绣襦记 逼娃逢迎》:“贱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烟花寨,休思百世流芳也。”
|
BSL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芳百世、百世流芬
|
遗臭万年
|
./Njc1dw==.html
|
bai shi liu fang
|
|
1800
|
百世流芬
|
百
|
bǎi shì liú fēn
|
美名永传于后世。同“百世流芳”。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芬。”
|
BSL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世流芳
|
遗臭万年
|
./Njc2Ng==.html
|
bai shi liu fen
|
|
1801
|
百世一人
|
百
|
bǎi shì yī rén
|
指极难得的人才。
|
宋 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
BSY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c2Zw==.html
|
bai shi yi ren
|
|
1802
|
背生芒刺
|
背
|
bèi shēng máng cì
|
犹言芒刺在背。同“背若芒刺”。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百十二回:“适才听智兄之言,觉得背生芒刺。”
|
BS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背若芒刺、芒刺在背
|
|
./Njc3MA==.html
|
bei sheng mang ci
|
|
1803
|
不冷不热
|
不
|
bù lěng bù rè
|
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
BLB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温不火
|
|
./Njc5OA==.html
|
bu leng bu re
|
|
1804
|
百事大吉
|
百
|
bǎi shì dà jí
|
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
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 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
|
BS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事大吉
|
艰难曲折
|
./Njc5aQ==.html
|
bai shi da ji
|
|
1805
|
百事无成
|
百
|
bǎi shì wú chéng
|
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
唐 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诗:“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
BSW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事无成
|
功成名就
|
./Njc5cw==.html
|
bai shi wu cheng
|
|
1806
|
百顺百依
|
百
|
bǎi shùn bǎi yī
|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果然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欢万喜,百顺百依。”...
|
BS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依百顺
|
我行我素
|
./NjdhMg==.html
|
bai shun bai yi
|
|
1807
|
百顺千随
|
百
|
bǎi shùn qiān suí
|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李将军见他聪明伶俐,知书晓事,爱得他如珠似玉一般,十分抬举,百顺千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李将军见他聪明伶俐,知书晓事,爱得他如珠似玉一般,十分抬举,百顺千随。”...
|
B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顺百依
|
刚愎自用
|
./NjdhYw==.html
|
bai shun qian sui
|
|
1808
|
百死一生
|
百
|
bǎi sǐ yī shēng
|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
《北齐书 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
BS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九死一生
|
安若泰山
|
./NjdhbQ==.html
|
bai si yi sheng
|
|
1809
|
百岁之后
|
百
|
bǎi suì zhī hòu
|
死的讳称。
|
《诗 唐风 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 李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诗 唐风 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 李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
BS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年之后
|
人生在世
|
./Njdhdw==.html
|
bai sui zhi hou
|
|
1810
|
百岁之盟
|
百
|
bǎi suì zhī méng
|
同“百年之约”。即婚约。
|
清 李渔《意中缘 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
|
BS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年之约
|
|
./NjdiNg==.html
|
bai sui zhi meng
|
|
1811
|
百万雄兵
|
百
|
bǎi wàn xióng bīng
|
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同“百万雄师”。
|
宋 赵葵《南乡子》词:“束发领西藩。百万雄兵掌握间,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
|
BWX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万雄师
|
兵微将寡
|
./NjdiZw==.html
|
bai wan xiong bing
|
|
1812
|
百无是处
|
百
|
bǎi wú shì chù
|
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
宋 辛弃疾《浣溪沙 漫兴作》词:“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
BW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无是处
|
十全十美
|
./NjdicQ==.html
|
bai wu shi chu
|
|
1813
|
百无所成
|
百
|
bǎi wú suǒ chéng
|
犹言一事无成。
|
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
BW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无所成、一事无成
|
功成名就
|
./NjdjMA==.html
|
bai wu suo cheng
|
|
1814
|
百战百败
|
百
|
bǎi zhàn bǎi bài
|
指每战必败。
|
《汉书 萧何传》:“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
BZ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战屡败
|
百战百胜
|
./NjdkZQ==.html
|
bai zhan bai bai
|
|
1815
|
百折不摧
|
百
|
bǎi zhé bù cuī
|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
宋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
BZ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折不挠
|
一蹶不振
|
./Njdkbw==.html
|
bai zhe bu cui
|
|
1816
|
百折不屈
|
百
|
bǎi zhé bù qū
|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
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 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
BZ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折不挠、百折不摧
|
知难而退
|
./NjdkeQ==.html
|
bai zhe bu qu
|
|
1817
|
百折不移
|
百
|
bǎi zhé bù yí
|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
明 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B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折不挠
|
半途而废
|
./NjdlOA==.html
|
bai zhe bu yi
|
|
1818
|
百紫千红
|
百
|
bǎi zǐ qiān hóng
|
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
宋 王安石《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诗之一:“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宋 辛弃疾《定风波 赋 宋 王安石《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诗之一:“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宋 辛弃疾《定风波 赋杜鹃花》词:“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
BZQ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紫千红、万红千紫、千红万紫
|
落花流水
|
./NjdmbQ==.html
|
bai zi qian hong
|
|
1819
|
败将残兵
|
败
|
bài jiàng cán bīng
|
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
明 无名氏《开诏救忠》楔子:“你虽然杀了我一阵,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则剩下这一枝败将残兵。”
|
BJC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残兵败将
|
常胜将军
|
./NjdoYQ==.html
|
bai jiang can bing
|
|
1820
|
帮狗吃食
|
帮
|
bāng gǒu chī shí
|
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
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这个万瞎子……专给保长溜须拍马,对穷人却是敲诈勒索,最能帮狗吃食。”
|
BG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帮虎吃食、为虎作伥、助桀为虐
|
|
./NjdpeQ==.html
|
bang gou chi shi
|
|
1821
|
蚌病生珠
|
蚌
|
bàng bìng shēng zhū
|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
高燮《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嗟哉蚌病乃生珠,诗渐可读消雄图。”
|
BB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蚌病成珠
|
|
./NjdqOA==.html
|
bang bing sheng zhu
|
|
1822
|
蚌鹬相持
|
蚌
|
bàng yù xiāng chí
|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
《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 《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
|
BY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鹬蚌相持
|
相辅相成
|
./NjdqaQ==.html
|
bang yu xiang chi
|
|
1823
|
杯中之物
|
杯
|
bēi zhōng zhī wù
|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同“杯中物”。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闷来时只是饮酒,尽醉方休,日常饭食,有一顿,没一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闷来时只是饮酒,尽醉方休,日常饭食,有一顿,没一顿,都不计较,单少不得杯中之物。”...
|
BZ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杯中物
|
|
./NjdrbQ==.html
|
bei zhong zhi wu
|
|
1824
|
匕鬯无惊
|
匕
|
bǐ chàng wú jīng
|
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同“匕鬯不惊”。
|
黄远庸《弹劾案与新内阁》:“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匕鬯无惊之新阁出现者也。”
|
BC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匕鬯不惊、秋毫无犯
|
惊师动众
|
./NjdsNg==.html
|
bi chang wu jing
|
|
1825
|
笔墨之林
|
笔
|
bǐ mò zhī lín
|
斯文萃集的地方。
|
汉 王充《论衡 对作》:“汉家极笔墨之林,书论之造,汉家尤多。”
|
BM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dtMA==.html
|
bi mo zhi lin
|
|
1826
|
比比皆然
|
比
|
bǐ bǐ jiē rán
|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人情趋利,比比皆然。”
|
BB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比比皆是
|
屈指可数
|
./NjduZQ==.html
|
bi bi jie ran
|
|
1827
|
笔底春风
|
笔
|
bǐ dǐ chūn fēng
|
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
元 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
BD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dvcw==.html
|
bi di chun feng
|
|
1828
|
笔歌墨舞
|
笔
|
bǐ gē mò wǔ
|
指文笔奇妙精采。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
BGM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dwYw==.html
|
bi ge mo wu
|
|
1829
|
笔酣墨饱
|
笔
|
bǐ hān mò bǎo
|
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
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 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
BHM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饱墨酣
|
|
./NjdwbQ==.html
|
bi han mo bao
|
|
1830
|
笔老墨秀
|
笔
|
bǐ lǎo mò xiù
|
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
明 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 明 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
|
BL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dxNg==.html
|
bi lao mo xiu
|
|
1831
|
必不得已
|
必
|
bì bù dé yǐ
|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
《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
BB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迫不得已
|
|
./NjdyMA==.html
|
bi bu de yi
|
|
1832
|
不怀好意
|
不
|
bù huái hào yì
|
怀:包藏。没安好心。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
BH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居心不良、居心叵测
|
与人为善、诚心诚意
|
./Njd6Mg==.html
|
bu huai hao yi
|
|
1833
|
不紧不慢
|
不
|
bù jīn bù màn
|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
BJ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疾不徐
|
|
./Njd6dw==.html
|
bu jin bu man
|
|
1834
|
不世之业
|
不
|
bù shì zhī yè
|
不世:非常、非凡。稀世罕有的功业。
|
明 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宗兄威行海外,文武忠良成救驾之功,建不世之业。”
|
BS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世之功
|
|
./NjgxMA==.html
|
bu shi zhi ye
|
|
1835
|
白费口舌
|
白
|
bái fèi kǒu shé
|
谈话一无所获
|
|
BFK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费词说、白费唇舌
|
|
./Nm9vZw==.html
|
bai fei kou she
|
|
1836
|
白费心机
|
白
|
bái fèi xīn jī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费心机,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BFX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枉费心机
|
|
./Nm9wMA==.html
|
bai fei xin ji
|
|
1837
|
白衣天使
|
白
|
bái yī tiān shǐ
|
指护士
|
海岩《堕落人间》:“既然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伤时要以二十块钱和一瓶酸奶为前提,既然这一切……”
|
BY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衣战士
|
|
./Nm9wYQ==.html
|
bai yi tian shi
|
|
1838
|
百爪挠心
|
百
|
bǎi zhǎo náo xīn
|
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心神不定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4章:“那心里的滋味更不必提了,里面好似生了二十五个小老鼠——百爪挠心。”
|
BZN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神不定
|
心安理得
|
./Nm9waw==.html
|
bai zhao nao xin
|
|
1839
|
半子之谊
|
半
|
bàn zǐ zhī yì
|
半子:女婿。半个儿子的情分
|
《旧唐书·回纥传》:“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
BZ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xNA==.html
|
ban zi zhi yi
|
|
1840
|
饱餐一顿
|
饱
|
bǎo cān yī dùn
|
指大吃一顿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大盘大碗,齐齐整整,连手下人饱餐一顿。”
|
BC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饱口福
|
|
./Nm9xZQ==.html
|
bao can yi dun
|
|
1841
|
笨口拙舌
|
笨
|
bèn kǒu zhuō shé
|
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
BK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笨嘴拙舌
|
伶牙俐齿
|
./Nm9yOA==.html
|
ben kou zhuo she
|
|
1842
|
笨手笨脚
|
笨
|
bèn shǒu bèn jiǎo
|
形容动作不灵活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24回:“才是笨手笨脚,无啥人来搭耐装烟。”
|
BSB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笨头笨脑
|
聪明伶俐
|
./Nm9yaQ==.html
|
ben shou ben jiao
|
|
1843
|
比比划划
|
比
|
bǐ bǐ huà huà
|
指讲话时用手势示意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二章:“贾正比比划划地一说,还真给赵庆田遮盖住了。”
|
BB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比比画画
|
|
./Nm9ycw==.html
|
bi bi hua hua
|
|
1844
|
比肩而事
|
比
|
bǐ jiān ér shì
|
比肩:并肩;事:侍奉。肩并肩做事。指共事
|
宋·苏轼《范增论》:“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
BJ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zMg==.html
|
bi jian er shi
|
|
1845
|
笔墨纸砚
|
笔
|
bǐ mò zhǐ yàn
|
指书写工具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诗。”
|
BM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文房四宝、文房四侯、文房四物
|
|
./Nm9zYw==.html
|
bi mo zhi yan
|
|
1846
|
笔枪纸弹
|
笔
|
bǐ qiāng zhǐ dàn
|
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
|
邹韬奋《抗战以来·“笔杆暴动”》:“现代很流行的用语,指笔和书报为‘笔枪纸弹’。”
|
BQ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zbQ==.html
|
bi qiang zhi d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