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47
|
大慈大悲
|
大
|
dà cí dà bēi
|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
《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
DCD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发慈悲、悲天悯人、与人为善、宽大为怀
|
惨无人道、铁石心肠、灭绝人性
|
./dGdr.html
|
da ci da bei
|
|
6348
|
大错特错
|
大
|
dà cuò tè cuò
|
完全错了。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
DCT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谬不然
|
千真万确
|
./dGd1.html
|
da cuo te cuo
|
|
6349
|
大打出手
|
大
|
dà dǎ chū shǒu
|
“大打出手”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与几个人对打;互相投掷、接踢武器的武打场 “大打出手”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与几个人对打;互相投掷、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大:表示程度、规模之甚)。...
|
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 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
DD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动干戈、短兵相接、龙争虎斗
|
偃旗息鼓、鸣金收兵、风平浪静
|
./dGg0.html
|
da da chu shou
|
|
6350
|
大刀阔斧
|
大
|
dà dāo kuò fǔ
|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
DDK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雷厉风行
|
束手无策、缩手缩脚
|
./dGhv.html
|
da dao kuo fu
|
|
6351
|
大得人心
|
大
|
dà dé rén xīn
|
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
|
《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
|
DDR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民心所向
|
大失人心
|
./dGh5.html
|
da de ren xin
|
|
6352
|
大敌当前
|
大
|
dà dí dāng qián
|
当:面对、正在。强大的敌人就在前面。表示面对危难;处于严重的关头。常用以形容局势严重;不容忽视。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
DDD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死攸关、生死存亡
|
歌舞升平、高枕无忧
|
./dGk4.html
|
da di dang qian
|
|
6353
|
大地回春
|
大
|
dà dì huí chūn
|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2回:“阴历初三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
|
DD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地春回
|
|
./dGlp.html
|
da di hui chun
|
|
6354
|
大动干戈
|
大
|
dà dòng gān gē
|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DD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打出手、兴师动众、大张旗鼓
|
鸣金收兵、偃旗息鼓
|
./dGlz.html
|
da dong gan ge
|
|
6355
|
大而无当
|
大
|
dà ér wú dàng
|
当:底、边际。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
|
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 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
DEW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硕大无朋、庞然大物、华而不实
|
小巧玲珑、短小精悍、具体而微
|
./dGpt.html
|
da er wu dang
|
|
6356
|
大发慈悲
|
大
|
dà fā cí bēi
|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
DFC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慈悲为怀
|
|
./dGp3.html
|
da fa ci bei
|
|
6357
|
大发雷霆
|
大
|
dà fā léi tíng
|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
DF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于色、怒不可遏
|
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
./dGs2.html
|
da fa lei ting
|
|
6358
|
大方之家
|
大
|
dà fāng zhī jiā
|
大方:原指深通道术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学问深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
庄周《庄子 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DF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识途老马、斫轮老手
|
|
./dGtx.html
|
da fang zhi jia
|
|
6359
|
大放厥词
|
大
|
dà fàng jué cí
|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
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
DF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发议论、说长道短
|
缄口结舌、默默无言
|
./dGxh.html
|
da fang jue ci
|
|
6360
|
大风大浪
|
大
|
dà fēng dà làng
|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
DF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狂风巨浪
|
风平浪静
|
./dGxr.html
|
da feng da lang
|
|
6361
|
大腹便便
|
大
|
dà fù pián pián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
DFP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满脑肥肠、心宽体胖
|
骨瘦如柴、面黄肌瘦
|
./dGx1.html
|
da fu pian pian
|
|
6362
|
大公无私
|
大
|
dà gōng wú sī
|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
DGW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
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
|
./dG00.html
|
da gong wu si
|
|
6363
|
大功告成
|
大
|
dà gōng gào chéng
|
功:事业;告:宣告。指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务。也作“大功毕成”。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
DGG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功成名就、功德圆满、旗开得胜
|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
./dG1l.html
|
da gong gao cheng
|
|
6364
|
大海捞针
|
大
|
dà hǎi lāo zhēn
|
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
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
DH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如登天、海中捞月
|
易如反掌、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
./dG1v.html
|
da hai lao zhen
|
|
6365
|
大寒索裘
|
大
|
dà hán suǒ qiú
|
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
|
汉·扬雄《法言·寡见》:“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
|
DH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江心补漏、临渴掘井
|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
./dG44.html
|
da han suo qiu
|
|
6366
|
大旱云霓
|
大
|
dà hàn yún ní
|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
DHY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旱望云霓
|
|
./dG5z.html
|
da han yun ni
|
|
6367
|
大好河山
|
大
|
dà hǎo hé shān
|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
DH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绣河山
|
残山剩水
|
./dG8y.html
|
da hao he shan
|
|
6368
|
大获全胜
|
大
|
dà huò quán shèng
|
战胜对方;取得全部胜利。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遗弃儿》:“唐代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梁家大获全胜。”
|
DHQ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胜利而归
|
一败涂地
|
./dG9j.html
|
da huo quan sheng
|
|
6369
|
大惑不解
|
大
|
dà huò bù jiě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DH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思不解、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
./dG9t.html
|
da huo bu jie
|
|
6370
|
大吉大利
|
大
|
dà jí dà lì
|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
DJD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福星高照
|
大灾大难
|
./dG93.html
|
da ji da li
|
|
6371
|
大计小用
|
大
|
dà jì xiǎo yòng
|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
DJ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材小用
|
|
./dHA2.html
|
da ji xiao yong
|
|
6372
|
大家风范
|
大
|
dà jiā fēng fàn
|
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8回:“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
|
DJ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将风度
|
小家子气
|
./dHBn.html
|
da jia feng fan
|
|
6373
|
大家闺秀
|
大
|
dà jiā guī xiù
|
大家:世家望族;闺秀:出身名门的女子。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
DJ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金小姐、金枝玉叶、闺房之秀
|
小家碧玉
|
./dHBx.html
|
da jia gui xiu
|
|
6374
|
大江东去
|
大
|
dà jiāng dōng qù
|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
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DJD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HEw.html
|
da jiang dong qu
|
|
6375
|
大江南北
|
大
|
dà jiāng nán běi
|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
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 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
|
DJN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HFh.html
|
da jiang nan bei
|
|
6376
|
大街小巷
|
大
|
dà jiē xiǎo xiàng
|
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
DJ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头巷尾、四面八方
|
|
./dHFr.html
|
da jie xiao xiang
|
|
6377
|
大节不夺
|
大
|
dà jié bù duó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DJB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节不可夺
|
卑躬屈节
|
./dHF1.html
|
da jie bu duo
|
|
6378
|
大惊失色
|
大
|
dà jīng shī sè
|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
D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战心惊、心惊肉跳、面如土色
|
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
./dHI0.html
|
da jing shi se
|
|
6379
|
大惊小怪
|
大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
DJ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少见多怪、蜀犬吠日
|
见怪不怪、司空见惯
|
./dHJl.html
|
da jing xiao guai
|
|
6380
|
大开眼界
|
大
|
dà kāi yǎn jiè
|
开:扩展;眼界:眼睛看到的范围。开阔视野;大长见识。
|
唐 李濬《松窗杂录 楚儿》:“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大开眼界莫言冤’。”
|
DK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长见识
|
鼠目寸光
|
./dHJ5.html
|
da kai yan jie
|
|
6381
|
大块文章
|
大
|
dà kuài wén zhāng
|
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美的色彩。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 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美的色彩。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DK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篇大论、鸿篇巨制、洋洋万言
|
言简意赅、要言不繁
|
./dHM4.html
|
da kuai wen zhang
|
|
6382
|
大快人心
|
大
|
dà kuài rén xīn
|
快:痛快。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
《明史 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
DK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心大快、普天同庆
|
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
./dHNp.html
|
da kuai ren xin
|
|
6383
|
大浪淘沙
|
大
|
dà làng táo shā
|
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
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
|
DL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HNz.html
|
da lang tao sha
|
|
6384
|
大梦初醒
|
大
|
dà mèng chū xǐng
|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
DM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久梦初醒
|
执迷不悟
|
./dHRj.html
|
da meng chu xing
|
|
6385
|
大名鼎鼎
|
大
|
dà míng dǐng dǐng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
DM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有名、名扬天下、举世闻名、鼎鼎大名
|
无名鼠辈、无声无息、默默无闻
|
./dHRt.html
|
da ming ding ding
|
|
6386
|
大谬不然
|
大
|
dà miù bù rán
|
指非常错误;实际完全不是这样。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
DMB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错特错、荒谬绝伦、荒诞不经
|
不刊之论、千真万确、天经地义
|
./dHU2.html
|
da miu bu ran
|
|
6387
|
大模大样
|
大
|
dà mó dà yàng
|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
DM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趾高气扬、神气活现、旁若无人、无所忌惮
|
低声下气、自惭形秽、小手小脚
|
./dHVn.html
|
da mo da yang
|
|
6388
|
大难不死
|
大
|
dà nàn bù sǐ
|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
DN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
./dHZh.html
|
da nan bu si
|
|
6389
|
大难临头
|
大
|
dà nàn lín tóu
|
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
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
DNL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祸从天降
|
双喜临门、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
./dHZr.html
|
da nan lin tou
|
|
6390
|
大逆不道
|
大
|
dà nì bù dào
|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
DNB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犯上作乱、罪大恶极、罪孽深重、离经叛道
|
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
./dHZ1.html
|
da ni bu dao
|
|
6391
|
大气磅礴
|
大
|
dà qì páng bó
|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
DQP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
势单力薄、气息奄奄
|
./dHdl.html
|
da qi pang bo
|
|
6392
|
大器晚成
|
大
|
dà qì wǎn chéng
|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
DQ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生可畏
|
不堪造就、冥顽不灵
|
./dHdv.html
|
da qi wan cheng
|
|
6393
|
大千世界
|
大
|
dà qiān shì jiè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
DQ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芸芸众生
|
|
./dHd5.html
|
da qian shi jie
|
|
6394
|
大巧若拙
|
大
|
dà qiǎo ruò zhuō
|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
DQR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若愚
|
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
./dHg4.html
|
da qiao ruo zhuo
|
|
6395
|
大权独揽
|
大
|
dà quán dú lǎn
|
揽:把持;掌握。指独自一人把持处理重要事情的权力。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
DQ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断专行
|
大权旁落
|
./dHhp.html
|
da quan du lan
|
|
6396
|
大权旁落
|
大
|
dà quán páng luò
|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
明 章懋《辞升尚书疏》:“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
|
DQP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大权独揽、大权在握
|
./dHhz.html
|
da quan pang 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