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69
|
志盈心满
|
志
|
zhì yíng xīn mǎn
|
犹志得意满。
|
《晋书·袁甫传》:“寿阳以西皆是中国,新平强吴,美宝皆入,志盈心满,用长欢娱。”
|
ZY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志得气盈
|
|
./NjF0bw==.html
|
zhi ying xin man
|
|
21270
|
智勇兼全
|
智
|
zhì yǒng jiān quán
|
同“智勇双全”。
|
明·张凤翼《红拂记·奸宄觊觎》:“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 明·张凤翼《红拂记·奸宄觊觎》:“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愿。”...
|
ZYJQ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智勇双全
|
有勇无谋
|
./NjF0eQ==.html
|
zhi yong jian quan
|
|
20186
|
智勇双全
|
智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
ZYS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智大勇
|
有勇无谋
|
./MnIyeQ==.html
|
zhi yong shuang quan
|
|
20684
|
知遇之恩
|
知
|
zhī yù zhī ēn
|
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
ZY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恩大德、雨露之恩、知遇之感
|
切骨之恨、血海深仇
|
./NjF1aQ==.html
|
zhi yu zhi en
|
|
20894
|
知遇之感
|
知
|
zhī yù zhī gǎn
|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感:感激。对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感激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
ZY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遇之恩
|
刻骨仇恨
|
./N3d6Zw==.html
|
zhi yu zhi gan
|
|
20893
|
知遇之荣
|
知
|
zhī yù zhī róng
|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1回:“臣子遭缝明圣之主,知遇之荣,不要说六尺之躯。”
|
ZY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d6Ng==.html
|
zhi yu zhi rong
|
|
21271
|
致远任重
|
致
|
zhì yuǎn rèn zhàng
|
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
《墨子 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
ZYR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任重致远
|
|
./NjF2Yw==.html
|
zhi yuan ren zhang
|
|
20249
|
智圆行方
|
智
|
zhì yuán xíng fāng
|
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
《文子 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
|
ZY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智欲圆而行欲方
|
|
./MnRpNg==.html
|
zhi yuan xing fang
|
|
20685
|
志在千里
|
志
|
zhì zài qiān lǐ
|
形容志向远大。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ZZ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F2bQ==.html
|
zhi zai qian li
|
|
20686
|
志在四方
|
志
|
zhì zài sì fāng
|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
ZZS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雄心壮志
|
胸无大志、鼠目寸光
|
./NjF2dw==.html
|
zhi zai si fang
|
|
21272
|
志在四海
|
志
|
zhì zài sì hǎi
|
犹志在四方。
|
北周·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一》:“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
ZZ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志在四方
|
|
./NjF3Ng==.html
|
zhi zai si hai
|
|
21273
|
指皁为白
|
指
|
zhǐ zào wéi bái
|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
|
ZZWB
|
一般成语
|
|
|
|
./NjF3cQ==.html
|
zhi zao wei bai
|
|
21274
|
只争旦夕
|
只
|
zhī zhēng dàn xī
|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
ZZ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只争朝夕
|
|
./NjF4dQ==.html
|
zhi zheng dan xi
|
|
20687
|
只争朝夕
|
只
|
zhǐ zhēng zhāo xī
|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ZZ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分秒必争、争分夺秒、朝干夕惕
|
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空耗时日
|
./NjF5NA==.html
|
zhi zheng zhao xi
|
|
20688
|
置之不顾
|
置
|
zhì zhī bù gù
|
置:放着;之:代词;它;顾:照管;注意。放在那儿不管。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
ZZ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屑一顾、置若罔闻
|
三复斯言
|
./NjF5ZQ==.html
|
zhi zhi bu gu
|
|
20375
|
置之不理
|
置
|
zhì zhī bù lǐ
|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
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
ZZ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若罔闻、束之高阁、置之度外
|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
./MnZpNA==.html
|
zhi zhi bu li
|
|
20908
|
指指点点
|
指
|
zhǐ zhǐ diǎn diǎn
|
指给人点化或背后评论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贾芹走进书房,只见那些下人指指点点,不知说什么。看起这个样儿,不象宫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贾芹走进书房,只见那些下人指指点点,不知说什么。看起这个样儿,不象宫里要人。”...
|
ZZ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说三道四、指手划脚
|
|
./ODZjNA==.html
|
zhi zhi dian dian
|
|
20477
|
置之度外
|
置
|
zhì zhī dù wài
|
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
ZZD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漠然置之
|
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
./Mnd6Ng==.html
|
zhi zhi du wai
|
|
20772
|
置之高阁
|
置
|
zhì zhī gāo gé
|
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
ZZG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束之高阁
|
|
./Nm4yNA==.html
|
zhi zhi gao ge
|
|
20568
|
置之脑后
|
置
|
zhì zhī nǎo hòu
|
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黄二人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
|
ZZN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身事外、置之不理
|
言犹在耳、念念不忘
|
./MnliOA==.html
|
zhi zhi nao hou
|
|
20251
|
置之死地
|
置
|
zhì zhī sǐ dì
|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ZZ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RqMA==.html
|
zhi zhi si di
|
|
20689
|
支支吾吾
|
支
|
zhī zhī wú wú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
ZZ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吾其词
|
清清楚楚
|
./NjF5eQ==.html
|
zhi zhi wu wu
|
|
20318
|
置诸高阁
|
置
|
zhì zhū gāo gé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
ZZ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高阁、束之高阁
|
|
./MnVuaw==.html
|
zhi zhu gao ge
|
|
21275
|
指猪骂狗
|
指
|
zhǐ zhū mà gǒu
|
犹指桑骂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百般指猪骂狗,欺侮俺娘儿们。”
|
ZZM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桑骂槐、指鸡骂狗
|
|
./NjIwMg==.html
|
zhi zhu ma gou
|
|
21276
|
直撞横冲
|
直
|
zhí zhuàng héng chōng
|
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
|
《英烈传》第二十八回:“这些随来的精勇,个个持死杀来,真个是摧枯拉朽,直撞横冲,杀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 《英烈传》第二十八回:“这些随来的精勇,个个持死杀来,真个是摧枯拉朽,直撞横冲,杀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地。”...
|
ZZH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冲直撞、直冲横撞、横冲直闯
|
|
./NjIwYw==.html
|
zhi zhuang heng chong
|
|
21277
|
置锥之地
|
置
|
zhì zhuī zhī dì
|
置:放。锥:锥子。插锥子的地方。形容极小的地方。亦作“立锥之地”。
|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
ZZ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锥之地
|
|
./NjIwbQ==.html
|
zhi zhui zhi di
|
|
20350
|
只字不提
|
只
|
zhī zì bù tí
|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
冰心《关于男人》:“至于儿女们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
ZZ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缄口不言、绝口不提
|
|
./MnY0aQ==.html
|
zhi zi bu ti
|
|
21610
|
只字片言
|
只
|
zhī zì piàn yán
|
只:一个。指零星的文字和言语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只字片言曾蒙激赏。”
|
ZZP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片言只语、片言只字、片言一字
|
|
./Nzducw==.html
|
zhi zi pian yan
|
|
20263
|
知足不辱
|
知
|
zhī zú bù rǔ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
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ZZ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止不辱
|
|
./MnRyMg==.html
|
zhi zu bu ru
|
|
20600
|
知足常乐
|
知
|
zhī zú cháng lè
|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
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ZZ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乐无知命、自得其乐、心满意足
|
愤愤不平、郁郁寡欢、忧天悯人
|
./Mno5eQ==.html
|
zhi zu chang le
|
|
21278
|
志足意满
|
志
|
zhì zú yì mǎn
|
犹志得意满。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满。”...
|
ZZ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志得意满
|
|
./NjIwdw==.html
|
zhi zu yi man
|
|
20989
|
知足知止
|
知
|
zhī zú zhī zhǐ
|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
《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尽。”
|
ZZ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
./MnphOA==.html
|
zhi zu zhi zhi
|
|
20377
|
纸醉金迷
|
纸
|
zhǐ zuì jīn mí
|
比喻沉醉于富丽的环境;也比喻奢侈豪华的生活。
|
宋 陶穀《清异录 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 宋 陶穀《清异录 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
ZZJ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
粗茶淡饭、质朴无华
|
./MnZrbQ==.html
|
zhi zui jin mi
|
|
21279
|
至尊至贵
|
至
|
zhì zūn zhì guì
|
至:极。极其尊贵。
|
汉·荀悦《前汉纪·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 汉·荀悦《前汉纪·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贵所以自敛,制不自恣纵之义也。”...
|
ZZZ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IxNg==.html
|
zhi zun zhi gui
|
|
20773
|
中饱私囊
|
中
|
zhōng bǎo sī náng
|
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
ZBS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饱其私囊
|
大公无私
|
./Nm4yZQ==.html
|
zhong bao si nang
|
|
21280
|
忠不避危
|
忠
|
zhōng bù bì wēi
|
忠:忠于。避:回避。忠于职守,不回避危险,
|
《晏子》:“忠不避危,爱无恶言。”
|
ZBB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IxZw==.html
|
zhong bu bi wei
|
|
20690
|
重财轻义
|
重
|
zhòng cái qīng yì
|
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
|
ZC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见财忘义
|
仗义疏财
|
./NjIxcQ==.html
|
zhong cai qing yi
|
|
20691
|
重操旧业
|
重
|
zhòng cāo jiù yè
|
见“重温旧业”。
|
吴趋《姑苏野史·赛金花二三事》:“赛金花随洪钧的棺材返苏入葬时,突然中途变卦,跑到上海重操旧业,改名 吴趋《姑苏野史·赛金花二三事》:“赛金花随洪钧的棺材返苏入葬时,突然中途变卦,跑到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悬牌应客。”...
|
ZC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重温旧业
|
金盆洗手
|
./NjIyMA==.html
|
zhong cao jiu ye
|
|
20692
|
终成泡影
|
终
|
zhōng chéng pào yǐng
|
结果一场空,一无所有
|
|
ZCP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化为泡影
|
如愿以偿
|
./NjIyYQ==.html
|
zhong cheng pao ying
|
|
21281
|
众川赴海
|
众
|
zhòng chuān fù hǎi
|
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
《隋书·音乐志中》:“天覆地载,成以四时。惟皇是则,比大于兹。群星拱极,众川赴海。万宇骏奔,一朝咸在 《隋书·音乐志中》:“天覆地载,成以四时。惟皇是则,比大于兹。群星拱极,众川赴海。万宇骏奔,一朝咸在。”...
|
ZCF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流归海
|
|
./NjIyaw==.html
|
zhong chuan fu hai
|
|
21282
|
重床迭架
|
重
|
zhòng chuáng dié jià
|
比喻重复繁多。
|
|
ZCDJ
|
一般成语
|
|
|
|
./NjIydQ==.html
|
zhong chuang die jia
|
|
21283
|
重床迭屋
|
重
|
zhòng chuáng dié wū
|
见“重床迭架”。
|
|
ZCDW
|
一般成语
|
|
|
|
./NjIzNA==.html
|
zhong chuang die wu
|
|
20791
|
重此抑彼
|
重
|
zhòng cǐ yì bǐ
|
重:重视;抑:压制,贬低。重视这个,压制那个。指待人或处事不公平
|
|
ZC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厚此薄彼
|
|
./NnNlMg==.html
|
zhong ci yi bi
|
|
21284
|
中道而废
|
中
|
zhōng dào ér fèi
|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
ZDE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途而废、中途而废、中道而止
|
|
./NjIzZQ==.html
|
zhong dao er fei
|
|
21285
|
钟鼎之家
|
钟
|
zhōng dǐng zhī jiā
|
富贵宦达之家。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
ZD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钟鼎人家
|
|
./NjI0OA==.html
|
zhong ding zhi jia
|
|
21550
|
众多非一
|
众
|
zhòng duō fēi yī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汉 王充《论衡 别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庙,众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ZDFY
|
一般成语
|
|
|
|
./Nm41Zw==.html
|
zhong duo fei yi
|
|
21605
|
中风狂走
|
中
|
zhòng fēng kuáng zǒu
|
中风:像中了邪一样;狂走:发狂般奔跑。形容举止失常,放纵癫狂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而伯通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
ZFK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o0MA==.html
|
zhong feng kuang zou
|
|
20291
|
忠肝义胆
|
忠
|
zhōng gān yì dǎn
|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
ZGY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赤胆忠心、忠心赤胆
|
|
./MnU5ZQ==.html
|
zhong gan yi dan
|
|
20385
|
众寡不敌
|
众
|
zhòng guǎ bù dí
|
人少敌不过人多。
|
晋 陈寿《三国志 郭淮传》:“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
|
ZG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寡悬殊、寡不敌众
|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棋逢对手
|
./MnZueQ==.html
|
zhong gua bu di
|
|
20512
|
众寡悬殊
|
众
|
zhòng guǎ xuán shū
|
双方人数多少差别很大。众:多;寡:少。
|
《隋书 杨善会传》:“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
|
ZG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寡不敌众、众寡不敌、大相径庭
|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半斤八两
|
./Mnhnbw==.html
|
zhong gua xuan s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