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04
|
异口同声
|
异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
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
YK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口皆碑、不约而同、众口一词
|
众说纷纭、大相径庭
|
./MnN4dw==.html
|
yi kou tong sheng
|
|
25000
|
一口咬定
|
一
|
yī kǒu yǎo dìng
|
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
YKY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不置可否
|
./MnBveQ==.html
|
yi kou yao ding
|
|
25389
|
忆苦思甜
|
忆
|
yì kǔ sī tián
|
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
|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
|
YK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43aw==.html
|
yi ku si tian
|
|
25051
|
一来二去
|
一
|
yī lái èr qù
|
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一来二去,眼大心肥,那里还能够有长进呢?”
|
YLE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久而久之
|
不相往来
|
./MnFkZQ==.html
|
yi lai er qu
|
|
25742
|
一来二往
|
一
|
yī lái èr wǎng
|
来来往往次数多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只因路上种种劳苦波折,常需互相照应,一来二往,也就近乎起来。”
|
YLE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你来我往、来来往往
|
|
./NnUzZw==.html
|
yi lai er wang
|
|
25390
|
一来一往
|
一
|
yī lái yī wǎng
|
形容动作的反复或交替。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在那半空中,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时分,未见胜败。”...
|
YL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45aQ==.html
|
yi lai yi wang
|
|
25056
|
一览无余
|
一
|
yī lǎn wú yú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
YL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目了然、一览而尽、尽收眼底
|
一鳞半爪、目不暇接、管中窥豹
|
./MnFmMg==.html
|
yi lan wu yu
|
|
25391
|
遗老孤臣
|
遗
|
yí lǎo gū chén
|
指改朝换代后已经失势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
|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昔者改姓易代,兴亡倏忽,一二遗老孤臣,不忍见宗社之倾,君父之辱,犹或黄冠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昔者改姓易代,兴亡倏忽,一二遗老孤臣,不忍见宗社之倾,君父之辱,犹或黄冠草履,歌哭空山,乱礁穷岛,相望饮泣。”...
|
YLG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孤臣遗老
|
|
./NW5iNg==.html
|
yi lao gu chen
|
|
24943
|
倚老卖老
|
倚
|
yǐ lǎo mài lǎo
|
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
YL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气横秋、老物可憎
|
老当益壮
|
./Mm96bw==.html
|
yi lao mai lao
|
|
25392
|
遗老遗少
|
遗
|
yí lǎo yí shào
|
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 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
|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
YLY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W5jMA==.html
|
yi lao yi shao
|
|
24840
|
一劳永逸
|
一
|
yī láo yǒng yì
|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
东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
YL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了百了、一了百当
|
劳而无功、徒劳无功、事倍功半
|
./Mm5zbQ==.html
|
yi lao yong yi
|
|
25926
|
一雷二闪
|
一
|
yī léi èr shǎn
|
形容躲避迅速。
|
|
YLES
|
一般成语
|
|
|
|
./Mm9scw==.html
|
yi lei er shan
|
|
25842
|
迤逦不绝
|
迤
|
yǐ lǐ bù jué
|
迤逦:曲折连续的样子。曲折连绵不断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行十余里,忽见幢节幡盖,迤逦不绝。”
|
YL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k2OA==.html
|
yi li bu jue
|
|
25090
|
以蠡测海
|
以
|
yǐ lí cè hǎi
|
以:用;蠡:贝壳;利用贝壳当瓢;测:量。用贝壳来量海水。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片面;也比喻知识浅薄 以:用;蠡:贝壳;利用贝壳当瓢;测:量。用贝壳来量海水。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片面;也比喻知识浅薄。...
|
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
YL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井观天、以管窥天、管窥蠡测
|
兼收并蓄、博大精深
|
./MnF5cw==.html
|
yi li ce hai
|
|
24885
|
一力承当
|
一
|
yī lì chéng dāng
|
独自负责。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1回:“在晋侯面前,一力承当。”
|
YL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力承担
|
|
./Mm9hZQ==.html
|
yi li cheng dang
|
|
25001
|
以理服人
|
以
|
yǐ lǐ fú rén
|
服:说服。用道理说服别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YL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服口服、心悦诚服、言之有理
|
以势压人、仗势欺人、以力服人
|
./MnBwOA==.html
|
yi li fu ren
|
|
25393
|
以力服人
|
以
|
yǐ lì fú rén
|
服:制服。用强力使人服从。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YL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蛮不讲理
|
以理服人
|
./NW5kNA==.html
|
yi li fu ren
|
|
24947
|
以礼相待
|
以
|
yǐ lǐ xiāng dài
|
礼:仪礼;应有的礼节;待:对待;接待。用应有的礼节来对待别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宋江以礼相待,用好言抚慰。”
|
YL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尚往来
|
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目中无人
|
./MnAwcw==.html
|
yi li xiang dai
|
|
25933
|
以利相倾
|
以
|
yi li xiang qu
|
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
|
|
YLXQ
|
一般成语
|
|
|
|
./MnB5ZQ==.html
|
yi li xiang qu
|
|
25014
|
一了百当
|
一
|
yī liǎo bǎi dàng
|
指办事妥当、彻底。
|
明 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
YL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了百了
|
依然如故
|
./MnB2Yw==.html
|
yi liao bai dang
|
|
24906
|
一了百了
|
一
|
yī liǎo bǎi liǎo
|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八卷:“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
YL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笔勾销、寿终正寝、功德圆满
|
依然如故
|
./Mm9qYQ==.html
|
yi liao bai liao
|
|
25680
|
意料之外
|
意
|
yì liào zhī wài
|
没有想到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剿。”...
|
YL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乎意料
|
意料之中、不出所料
|
./NmxxbQ==.html
|
yi liao zhi wai
|
|
24886
|
一鳞半爪
|
一
|
yī lín bàn zhǎo
|
鳞:鱼类的鳞片。爪:鸟兽的脚趾。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只显露出部分鳞片和几只爪。
|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YL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
完美无缺、十全十美
|
./Mm9hbw==.html
|
yi lin ban zhao
|
|
25151
|
以邻为壑
|
以
|
yǐ lín wéi hè
|
壑:山沟;大水塘。把邻国当作排泄本国洪水的深沟。比喻只顾自己的利益;把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泽水。泽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
YL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嫁祸于人
|
雪中送炭、相濡以沫、与人为善
|
./MnMwaw==.html
|
yi lin wei he
|
|
24678
|
一鳞一爪
|
一
|
yī lín yī zhǎo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YL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鳞半爪
|
|
./MmxsZw==.html
|
yi lin yi zhao
|
|
24675
|
一龙一蛇
|
一
|
yī lóng yī shé
|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
YL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或隐或显
|
|
./MmxrMg==.html
|
yi long yi she
|
|
25394
|
一龙一猪
|
一
|
yī lóng yī zhū
|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
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龙一猪。”
|
YLY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天壤之别
|
|
./NW5lcw==.html
|
yi long yi zhu
|
|
24907
|
一路福星
|
一
|
yī lù fú xīng
|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
清 范寅《越谚》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顺风,送远行语。”
|
YLF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路顺风、福星高照
|
|
./Mm9qaw==.html
|
yi lu fu xing
|
|
25395
|
一路货色
|
一
|
yī lù huò sè
|
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
YLH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物以类聚、一丘之貉
|
截然不同
|
./NW5mbQ==.html
|
yi lu huo se
|
|
24738
|
一路平安
|
一
|
yī lù píng ān
|
旅途上平安顺利。
|
明 范受益《寻亲记》:“大王爷,保佑弟子一路平安,脚轻手健。”
|
YLP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路顺风、安然无恙、安如泰山
|
艰难险阻、风尘仆仆、饱经风霜
|
./Mm1sMA==.html
|
yi lu ping an
|
|
25018
|
一路顺风
|
一
|
yī lù shùn fēng
|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
|
YLS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路平安、一帆风顺
|
|
./MnB3cQ==.html
|
yi lu shun feng
|
|
24759
|
以卵击石
|
以
|
yǐ luǎn jī shí
|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
YL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卵投石、不自量力
|
|
./Mm11Ng==.html
|
yi luan ji shi
|
|
24824
|
以卵投石
|
以
|
yǐ luǎn tóu shí
|
卵:蛋;拿着鸡蛋去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也作“以卵击石。”
|
先秦 墨翟《墨子 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
YL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自量力、无济于事、自取灭亡
|
行之有效
|
./Mm5sZQ==.html
|
yi luan tou shi
|
|
25396
|
议论纷纷
|
议
|
yì lùn fēn fēn
|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
YL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长论短、众说纷纭、说长道短
|
哑口无言、万马齐喑、噤若寒蝉
|
./NW5pNA==.html
|
yi lun fen fen
|
|
24788
|
一落千丈
|
一
|
yī luò qiān zhàng
|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
YLQ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泻千里、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
一步登天、一往无前、突飞猛进
|
./Mm41dQ==.html
|
yi luo qian zhang
|
|
24690
|
一马当先
|
一
|
yī mǎ dāng xiān
|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
YMD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遥遥领先、争先恐后
|
后来居上、后起之秀、慢条斯理
|
./Mmx0OA==.html
|
yi ma dang xian
|
|
24846
|
一马平川
|
一
|
yī mǎ píng chuān
|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
|
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
YMP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望无际、无边无际、漫无边际
|
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坑坑洼洼
|
./Mm52NA==.html
|
yi ma ping chuan
|
|
25679
|
倚马千言
|
倚
|
yǐ mǎ qiān yán
|
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桓宣武[桓温]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袁宏]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桓宣武[桓温]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袁宏]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
YM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倚马可待、才高倚马、倚马长才
|
|
./NmxtNg==.html
|
yi ma qian yan
|
|
24772
|
意马心猿
|
意
|
yì mǎ xīn yuán
|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
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
YM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猿意马
|
|
./Mm4waw==.html
|
yi ma xin yuan
|
|
25397
|
一脉相承
|
一
|
yī mài xiāng chéng
|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
YM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脉相通
|
中西合璧
|
./NW5rYw==.html
|
yi mai xiang cheng
|
|
25398
|
一脉相传
|
一
|
yī mài xiāng chuán
|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的继承关系。
|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叙别》:“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这才是一脉相传,何愁皇天不佑。”
|
YM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脉相承
|
|
./NW5rbQ==.html
|
yi mai xiang chuan
|
|
25681
|
意满志得
|
意
|
yì mǎn zhì dé
|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同“意得志满”。
|
清 黄宗羲《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一第进士,便意满志得,以为读书之事毕矣。”
|
YM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意得志满
|
|
./Nmxxdw==.html
|
yi man zhi de
|
|
24896
|
一毛不拔
|
一
|
yī máo bù bá
|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YMB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
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
./Mm9mNA==.html
|
yi mao bu ba
|
|
24844
|
以貌取人
|
以
|
yǐ mào qǔ rén
|
以:根据;凭据;貌:外貌;取:衡量、判断。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YMQ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表里如一
|
量才录用
|
./Mm51YQ==.html
|
yi mao qu ren
|
|
25123
|
溢美溢恶
|
溢
|
yì měi yì lè
|
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
《庄子·人世间》:“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YM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JpOA==.html
|
yi mei yi le
|
|
25399
|
溢美之辞
|
溢
|
yì měi zhī cí
|
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之言”。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高雨农序》:“雨农遽为之序,且有溢美之辞。”
|
YM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溢美之言
|
|
./NW5scQ==.html
|
yi mei zhi ci
|
|
25400
|
溢美之言
|
溢
|
yì měi zhī yán
|
过分夸奖的话。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YM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过甚其辞、言过其实
|
|
./NW5tMA==.html
|
yi mei zhi yan
|
|
24954
|
倚门傍户
|
倚
|
yǐ mén bàng hù
|
倚、傍:靠着。比喻做学问自己没有见解,只袭取别人的说法。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涿州纸衣和尚》:“倚门傍户犹如醉,出言吐气不惭惶。”
|
YM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倚傍门户
|
|
./MnA1aQ==.html
|
yi men bang hu
|
|
25401
|
倚门卖俏
|
倚
|
yǐ mén mài qiào
|
指旧时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
YMM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倚门卖笑
|
|
./NW5uNA==.html
|
yi men mai qiao
|
|
24988
|
倚门卖笑
|
倚
|
yǐ mén mài xiào
|
旧时形容妓女的生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
YM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倚门卖俏
|
|
./MnBqbw==.html
|
yi men mai x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