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622
|
一成一旅
|
一
|
yī chéng yī lǚ
|
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
|
YCY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tjZw==.html
|
yi cheng yi lu
|
|
24827
|
一筹莫展
|
一
|
yī chóu mò zhǎn
|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YCM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束手无策、束手待毙
|
神通广大、大显身手、大显神通
|
./Mm5tcw==.html
|
yi chou mo zhan
|
|
25351
|
遗臭千年
|
遗
|
yí chòu qiān nián
|
同“遗臭万载”。
|
明·邵璨《香囊记·强婚》:“岂不闻李氏断臂,清风满耳如生;文君(卓文君)夜奔,遗臭千年未泯。”
|
YCQ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遗臭万年、遗臭万载、遗臭万代
|
|
./NWxybQ==.html
|
yi chou qian nian
|
|
25201
|
遗臭万年
|
遗
|
yí chòu wàn nián
|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
|
《宋史 林勋等传赞》:“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本大李知孝甘为史欧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
YCW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声名狼藉、人所不齿、臭名昭著
|
万古流芳、永垂不朽、名垂青史
|
./MnN3cw==.html
|
yi chou wan nian
|
|
24672
|
一触即发
|
一
|
yī chù jí fā
|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
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
YCJ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箭在弦上、剑拔弩张、千钧一发
|
引而不发
|
./MmxpNA==.html
|
yi chu ji fa
|
|
24799
|
一触即溃
|
一
|
yī chù jí kuì
|
一碰就崩溃。形容极脆弱;经不起一碰。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浙江军事。”...
|
YCJ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堪一击、外强中干
|
坚不可摧、稳如泰山、牢不可破
|
./Mm5hMA==.html
|
yi chu ji kui
|
|
25352
|
意出望外
|
意
|
yì chū wàng wài
|
出乎意料之外。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六月间,又得宗师录取一名科举,意出望外,从此准备进场之事。”
|
YC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乎意料
|
意料之中
|
./NWx0aw==.html
|
yi chu wang wai
|
|
24720
|
移船就岸
|
移
|
yí chuán jiù àn
|
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不愁不先到手。”
|
YCJ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引船就岸
|
|
./Mm1idQ==.html
|
yi chuan jiu an
|
|
24578
|
一锤定音
|
一
|
yī chuí dìng yīn
|
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
|
YC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槌定音
|
犹豫不决、犹犹豫豫
|
./Mmlpdw==.html
|
yi chui ding yin
|
|
25353
|
以此类推
|
以
|
yǐ cǐ lèi tuī
|
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
|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宣和间,宗室围炉次,索炭,既至,诃斥左右云:‘炭色红,今黑,非是。’盖尝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宣和间,宗室围炉次,索炭,既至,诃斥左右云:‘炭色红,今黑,非是。’盖尝供熟火也。以此类推之,岂识世事艰难!”...
|
YC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依此类推
|
|
./NWx1bw==.html
|
yi ci lei tui
|
|
25843
|
依此类推
|
依
|
yī cǐ lèi tuī
|
按此标准向同类推理
|
宋·周煇《清波杂志》第六卷:“盖尝供熟火也,以此类推之,岂识世事艰难!”
|
YC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此类推
|
|
./N3k4Ng==.html
|
yi ci lei tui
|
|
25959
|
一辞莫赞
|
一
|
yī cí mò zàn
|
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
《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
YCMZ
|
一般成语
|
|
|
|
./Mnl4Ng==.html
|
yi ci mo zan
|
|
25860
|
倚此为命
|
倚
|
yǐ cǐ wéi mìng
|
靠它作为生命的支柱
|
|
YCW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倚此为生
|
|
./OGg1YQ==.html
|
yi ci wei ming
|
|
24900
|
一蹴而就
|
一
|
yī cù ér jiù
|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也作“一蹴而成”。
|
宋 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
YC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蹴即至、一举成功、迎刃而解
|
一事无成、一蹶不振、欲速不达
|
./Mm9naQ==.html
|
yi cu er jiu
|
|
24804
|
一寸丹心
|
一
|
yī cùn dān xīn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十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
YCD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赤子之心、赤胆忠心
|
奴颜媚骨、狼心狗肺
|
./Mm5jaQ==.html
|
yi cun dan xin
|
|
24973
|
一搭两用
|
一
|
yī dā liǎng yòng
|
一样东西当两样用。
|
|
YD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BlNA==.html
|
yi da liang yong
|
|
25354
|
一代风流
|
一
|
yī dài fēng liú
|
风流:本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也泛指有功绩而富有文采。形容杰出的;为当时所景仰的人物。
|
唐 杜甫《哭李常侍铎》:“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
YDF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古流芳、一代天骄、一代辞字
|
遗臭万年、一代奸雄
|
./NWx4cQ==.html
|
yi dai feng liu
|
|
24937
|
一代楷模
|
一
|
yī dài kǎi mó
|
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
《旧唐书·李靖传》:“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
YDK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m93Mg==.html
|
yi dai kai mo
|
|
24718
|
衣单食薄
|
衣
|
yī dān shí bó
|
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例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军队,待遇最为菲薄,衣单食薄,弹药不继,医疗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例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军队,待遇最为菲薄,衣单食薄,弹药不继,医疗不备。”...
|
YD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衣少食、衣单食缺
|
丰衣足食
|
./Mm1hcQ==.html
|
yi dan shi bo
|
|
24903
|
一刀两断
|
一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
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
YD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当机立断
|
藕断丝连、拖泥带水
|
./Mm9pNg==.html
|
yi dao liang duan
|
|
24852
|
以德报德
|
以
|
yǐ dé bào yu
|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Y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恩图报
|
恩将仇报
|
./Mm54bQ==.html
|
yi de bao yu
|
|
25279
|
以德报怨
|
以
|
yǐ dé bào yuàn
|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
《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Y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直抱怨、以理相待、以德报德
|
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翻脸无情
|
./MzFhNg==.html
|
yi de bao yuan
|
|
25280
|
以德服人
|
以
|
yǐ dé fú rén
|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
YD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以力服人
|
./MzFhZw==.html
|
yi de fu ren
|
|
24756
|
一德一心
|
一
|
yī dé yī xīn
|
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
《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YD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心同德
|
离心离德
|
./Mm10Yw==.html
|
yi de yi xin
|
|
24854
|
一得之功
|
一
|
yī dé zhī gōng
|
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YD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得之见、一得之愚、一孔之见
|
丰功伟绩
|
./Mm55cQ==.html
|
yi de zhi gong
|
|
25016
|
一得之见
|
一
|
yī dé zhī jiàn
|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YD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孔之见、千虑一得、一得之功
|
博学多才
|
./MnB2dw==.html
|
yi de zhi jian
|
|
25355
|
意得志满
|
意
|
yì dé zhì mǎn
|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
YD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意满志得
|
|
./NWx6eQ==.html
|
yi de zhi man
|
|
24879
|
一得之愚
|
一
|
yī dé zhī yú
|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YD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得之功、一孔之见
|
|
./Mm83dw==.html
|
yi de zhi yu
|
|
25980
|
以德追祸
|
以
|
yǐ dé zhuī huò
|
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
|
《韩非子 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 《韩非子 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
YDZH
|
一般成语
|
|
|
|
./MzFhcQ==.html
|
yi de zhui huo
|
|
25750
|
一登龙门
|
一
|
yī dēng lóng mén
|
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
YDL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鲤鱼跳龙门
|
|
./NnVoYw==.html
|
yi deng long men
|
|
25210
|
易地而处
|
易
|
yì dì ér chǔ
|
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
三国 魏 曹髦《少康、汉高祖论》:“社稷几倾,若与少康易地而处,或未能复大禹之绩也。”
|
YDE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设身处地
|
|
./MnQ0dQ==.html
|
yi di er chu
|
|
25029
|
异地相逢
|
异
|
yì dì xiāng féng
|
异地:他乡。在他乡相遇。
|
唐·李咸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
|
YD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他乡遇故知
|
|
./MnEzZQ==.html
|
yi di xiang feng
|
|
25356
|
一点半点
|
一
|
yī diǎn bàn diǎn
|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
|
YD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星半点
|
|
./NW0wOA==.html
|
yi dian ban dian
|
|
25357
|
以点带面
|
以
|
yǐ diǎn dài miàn
|
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
|
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
YD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0waQ==.html
|
yi dian dai mian
|
|
25358
|
一点一滴
|
一
|
yī diǎn yī dī
|
形容微少零星。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
YD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点点滴滴
|
|
./NW0xMg==.html
|
yi dian yi di
|
|
25979
|
一跌不振
|
一
|
yī diē bù zhèn
|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
|
YD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蹶不振
|
|
./MzE2MA==.html
|
yi die bu zhen
|
|
25359
|
一丁不识
|
一
|
yī dīng bù shí
|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
《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
YD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不识丁
|
学富五车
|
./NW0xbQ==.html
|
yi ding bu shi
|
|
24995
|
一定不易
|
一
|
yī dìng bù yì
|
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
YD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成不变、一定不移
|
|
./MnBtcQ==.html
|
yi ding bu yi
|
|
25749
|
一丁点儿
|
一
|
yī dīng diǎn ér
|
形容极少或极小
|
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写文章也微微懂得一点苦甘冷暖,结果只有‘一丁点儿’的知。”
|
YDD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乎其微
|
数不胜数、硕大无朋
|
./NnVnaQ==.html
|
yi ding dian er
|
|
25360
|
一定之规
|
一
|
yī dìng zhī guī
|
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
郭小川《新路歌》:“历史的发展,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
|
YD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0yZw==.html
|
yi ding zhi gui
|
|
25748
|
一动不动
|
一
|
yī dòng bù dòng
|
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
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
YD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变幻莫测
|
./NnVnOA==.html
|
yi dong bu dong
|
|
25085
|
移东补西
|
移
|
yí dōng bǔ xī
|
用之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
YD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拆东补西
|
|
./MnF3YQ==.html
|
yi dong bu xi
|
|
24887
|
移东就西
|
移
|
yí dōng jiù xī
|
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
唐 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
YD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移东补西
|
|
./Mm9heQ==.html
|
yi dong jiu xi
|
|
24924
|
以毒攻毒
|
以
|
yǐ dú gōng dú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
YD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解衣推食、以沫相濡
|
./Mm9xaQ==.html
|
yi du gong du
|
|
25160
|
异端邪说
|
异
|
yì duān xié shuō
|
邪说:有害的学说。异端:不符合正统的思想或理论。与正统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观或学说。
|
宋 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异端邪说日交驰,圣哲攻之心费辞。”
|
YD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妖言惑众
|
|
./MnM3OA==.html
|
yi duan xie shuo
|
|
25150
|
以讹传讹
|
以
|
yǐ é chuán é
|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 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
YEC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人成虎、谬种流传
|
衣钵相传、一脉相承
|
./MnMwYQ==.html
|
yi e chuan e
|
|
25202
|
以耳代目
|
以
|
yǐ ěr dài mù
|
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
YE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耳为目
|
|
./MnN4Mg==.html
|
yi er dai mu
|
|
24617
|
一发破的
|
一
|
yī fā pò dì
|
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
《晋书·王济传》:“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
YFP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语道破
|
|
./Mms3Ng==.html
|
yi fa po di
|
|
24677
|
一发千钧
|
一
|
yī fà qiān jūn
|
钧: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三十斤。千万斤的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
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 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
YF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危如累卵、危在旦夕、燃眉之急
|
稳如泰山
|
./Mmxrdw==.html
|
yi fa qian jun
|
|
24625
|
一反常态
|
一
|
yī fǎn cháng tài
|
一反:完全相反;整个儿相反;常态:平常的情态。完全和平常的态度相反。形容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
郭澄清《大刀记》第16章:“可是而今,他却一反常态,神采飞扬地高谈阔论起来。”
|
YF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改故辙、急转直下、改弦易辙
|
一如既往、一成不变、持之以恒
|
./Mmtkaw==.html
|
yi fan chang t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