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781
|
雁默先烹
|
雁
|
yàn mò xiān pēng
|
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
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 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YMX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4zbQ==.html
|
yan mo xian peng
|
|
24684
|
掩目捕雀
|
掩
|
yǎn mù bǔ què
|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
|
YMB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
|
./MmxwMg==.html
|
yan mu bu que
|
|
24657
|
眼内无珠
|
眼
|
yǎn nèi wú zhū
|
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
YN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有眼无珠
|
|
./Mmw3YQ==.html
|
yan nei wu zhu
|
|
24605
|
延年益寿
|
延
|
yán nián yì shòu
|
延:延长;益:增加。 延长寿命;增加岁数。
|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
YN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生不老、长命百岁、青春永驻
|
苟延残喘、贫病交迫、啼饥号寒
|
./Mmp3dw==.html
|
yan nian yi shou
|
|
25873
|
眼皮子薄
|
眼
|
yǎn pí zǐ báo
|
|
|
YPZ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G82Yw==.html
|
yan pi zi bao
|
|
25872
|
眼皮子浅
|
眼
|
yǎn pí zǐ qiǎn
|
见识浅,眼光短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5回:“除非是这贱人的父母兄弟,嘴儿馋,眼皮子浅,往常蟠桃大会又够不上到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5回:“除非是这贱人的父母兄弟,嘴儿馋,眼皮子浅,往常蟠桃大会又够不上到席的资格,或者想趁这机会,特来偷摸几枚尝尝异味。”...
|
YPZ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光短浅
|
深谋远虑
|
./OG82Mg==.html
|
yan pi zi qian
|
|
24609
|
掩其无备
|
掩
|
yǎn qí wú bèi
|
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进行突袭。
|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YQ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掩其不备
|
|
./Mmp6bw==.html
|
yan qi wu bei
|
|
24683
|
偃旗息鼓
|
偃
|
yǎn qí xī gǔ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
YQ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销声匿迹
|
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
./MmxvaQ==.html
|
yan qi xi gu
|
|
24805
|
燕雀处堂
|
燕
|
yàn què chǔ táng
|
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
YQC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燕雀处屋
|
|
./Mm5jcw==.html
|
yan que chu tang
|
|
25303
|
燕雀处屋
|
燕
|
yàn què chǔ wū
|
见“燕雀处堂”。
|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
YQC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燕雀处堂
|
|
./NWpsaw==.html
|
yan que chu wu
|
|
25904
|
燕雀乌鹊
|
燕
|
yàn què wū què
|
比喻谗佞小人
|
战国·楚·屈原《楚辞·屈原·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
YQW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TZraw==.html
|
yan que wu que
|
|
24649
|
燕雀相贺
|
燕
|
yàn què xiāng hè
|
燕雀因大厦落成有栖身之所而互相庆贺。后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
|
YQ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wydQ==.html
|
yan que xiang he
|
|
25902
|
嫣然而笑
|
嫣
|
yān rán ér xiào
|
嫣然:美好的样子。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一日,女出门,生注目之,女忽回首,嫣然而笑。”
|
YRE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嫣然含笑、嫣然一笑
|
|
./OTM0NA==.html
|
yan ran er xiao
|
|
24612
|
嫣然一笑
|
嫣
|
yān rán yī xiào
|
嫣然:美好的样子 。形容女子笑得很美的样子。也作“嫣然而笑”。
|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舍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
YR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一笑
|
|
./MmszYQ==.html
|
yan ran yi xiao
|
|
24583
|
掩人耳目
|
掩
|
yǎn rén ěr mù
|
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
YRE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欲盖弥彰、偷天换日、瞒上欺下
|
原形毕露、真心实意、光明磊落
|
./Mmlycw==.html
|
yan ren er mu
|
|
24836
|
言人人殊
|
言
|
yán rén rén shū
|
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
YR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执一词、各抒己见
|
众口一词
|
./Mm5xZQ==.html
|
yan ren ren shu
|
|
25823
|
言甚详明
|
言
|
yán shèn xiáng míng
|
论述很详尽明了
|
|
YS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zdQ==.html
|
yan shen xiang ming
|
|
25304
|
燕瘦环肥
|
燕
|
yàn shòu huán féi
|
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形容女子体态不同而各擅其美,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
宋 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
YS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环肥燕瘦、各有所长
|
|
./NWpvdw==.html
|
yan shou huan fei
|
|
24665
|
偃鼠饮河
|
偃
|
yǎn shǔ yǐn hé
|
比喻所需极有限。
|
《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YS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贪心不足
|
./MmxjYQ==.html
|
yan shu yin he
|
|
24650
|
严丝合缝
|
严
|
yán sī hé fèng
|
指缝隙严密闭合。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
|
YS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漏洞百出
|
./MmwzZQ==.html
|
yan si he feng
|
|
25305
|
言谈举止
|
言
|
yán tán jǔ zhǐ
|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
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
YT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音容笑貌
|
|
./NWpxYQ==.html
|
yan tan ju zhi
|
|
24817
|
言听计从
|
言
|
yán tīng jì cóng
|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
《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
YT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依百顺、深信不疑、言听计用
|
一意孤行、疑神疑鬼、疑团满腹
|
./Mm5pYw==.html
|
yan ting ji cong
|
|
25306
|
言听计用
|
言
|
yán tīng jì yòng
|
同“言听计从”。
|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YT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听计从
|
|
./NWpyNA==.html
|
yan ting ji yong
|
|
24792
|
言外之意
|
言
|
yán wài zhī yì
|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
YW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弦外之音、意在言外、音在言外
|
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直截了当
|
./Mm43OA==.html
|
yan wai zhi yi
|
|
24634
|
言为心声
|
言
|
yán wéi xīn shēng
|
言:语言。语言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指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
|
汉 扬雄《法言 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
YW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文如其人
|
言不由衷、言不及义、口是心非
|
./MmtsMg==.html
|
yan wei xin sheng
|
|
25307
|
言无不尽
|
言
|
yán wú bù jìn
|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
《北齐书·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
YW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无不言
|
缄口不言
|
./NWp0Mg==.html
|
yan wu bu jin
|
|
24699
|
言无二价
|
言
|
yán wú èr jià
|
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改变。也作“口不二价”。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
YW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买卖公平、老少无欺、公平交易
|
欺行霸市
|
./Mmx6bQ==.html
|
yan wu er jia
|
|
24587
|
偃武修文
|
偃
|
yǎn wǔ xiū wén
|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
《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
YW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
兵荒马乱、烽火连天
|
./Mmo1bw==.html
|
yan wu xiu wen
|
|
24572
|
烟消火灭
|
烟
|
yān xiāo huǒ miè
|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
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
|
YXH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灰飞烟灭、烟消云散
|
|
./MmkxZQ==.html
|
yan xiao huo mie
|
|
24627
|
烟消云散
|
烟
|
yān xiāo yún sàn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元 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
YX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烟消火灭、销声匿迹、云消雾散
|
烟雾弥漫
|
./MmtlNA==.html
|
yan xiao yun san
|
|
25308
|
言笑自若
|
言
|
yán xiào zì ruò
|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
YX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笑自如
|
|
./NWp5Mg==.html
|
yan xiao zi ruo
|
|
25309
|
言信行果
|
言
|
yán xìn xíng guǒ
|
见“言必信,行必果。”
|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
YXX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必信,行必果
|
言而无信
|
./NWp5Yw==.html
|
yan xin xing guo
|
|
25908
|
言信行直
|
言
|
yan xin xing zhi
|
指言语信实,行为正直。
|
|
YXXZ
|
一般成语
|
|
|
|
./MmtvNA==.html
|
yan xin xing zhi
|
|
25668
|
言行不符
|
言
|
yán xíng bù fú
|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
|
YXB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行不一
|
言行一致、言行相符
|
./Nms5YQ==.html
|
yan xing bu fu
|
|
24579
|
言行不一
|
言
|
yán xíng bù yī
|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
YX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而无信
|
言行一致
|
./MmluYw==.html
|
yan xing bu yi
|
|
24566
|
严刑峻法
|
严
|
yán xíng jùn fǎ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
YXJ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严刑峻制
|
|
./MmgyeQ==.html
|
yan xing jun fa
|
|
25310
|
言行若一
|
言
|
yán xíng ruò yī
|
见“言行抱一”。
|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
YXR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
言行不一
|
./NWp6cQ==.html
|
yan xing ruo yi
|
|
24580
|
言行相诡
|
言
|
yán xíng xiāng guǐ
|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
《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
YXX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行一致
|
言行不一
|
./MmlubQ==.html
|
yan xing xiang gui
|
|
24618
|
言行一致
|
言
|
yán xíng yī zhì
|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
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
YX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
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
|
./Mms4aw==.html
|
yan xing yi zhi
|
|
25864
|
烟熏火燎
|
烟
|
yān xūn huǒ liǎo
|
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
孙犁《乡里旧闻》:“这架老织布机,我幼年还见过,烟熏火燎,通身变成黑色的了。”
|
YXH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Gg4dw==.html
|
yan xun huo liao
|
|
25827
|
严严实实
|
严
|
yán yán shí shí
|
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严严实实压在心底的热泪,涌满眼眶,忍不住流了下来。”
|
YY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5bw==.html
|
yan yan shi shi
|
|
24645
|
奄奄一息
|
奄
|
yǎn yǎn yī xī
|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
YY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气息奄奄、岌岌可危、命在旦夕
|
生龙活虎、生气勃勃、朝气勃勃
|
./Mmt4YQ==.html
|
yan yan yi xi
|
|
24571
|
雁影分飞
|
雁
|
yàn yǐng fēn fēi
|
比喻两相分离。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甚而雁影纷飞,涕空沾于荆树,鸾胶再觅,变遂起于芦花。”
|
YYF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h0bQ==.html
|
yan ying fen fei
|
|
24574
|
言犹在耳
|
言
|
yán yóu zài ěr
|
话音还在耳边回响。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
YY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念念不忘、记忆犹新、余音绕梁
|
置之脑后
|
./MmlhMA==.html
|
yan you zai er
|
|
24576
|
言语道断
|
言
|
yán yǔ dào duàn
|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
YY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locw==.html
|
yan yu dao duan
|
|
25311
|
严于律己
|
严
|
yán yú lǜ jǐ
|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
YY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严以律己
|
宽以待人
|
./NWszYw==.html
|
yan yu lu ji
|
|
24818
|
燕语莺声
|
燕
|
yàn yǔ yīng shēng
|
燕子的语音;黄莺的歌声。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声音宛转动听。
|
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
YYY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鸟语花香、燕语莺啼
|
龙吟虎啸
|
./Mm5pdw==.html
|
yan yu ying sheng
|
|
24568
|
烟云过眼
|
烟
|
yān yún guò yǎn
|
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
YY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过眼烟云
|
|
./MmhjNA==.html
|
yan yun guo yan
|
|
25822
|
言者无罪
|
言
|
yán zhě wú zuì
|
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YZ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wcw==.html
|
yan zhe wu zui
|
|
24733
|
严阵以待
|
严
|
yán zhèn yǐ dài
|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
YZY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
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
./Mm1obw==.html
|
yan zhen yi d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