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470
|
亡国破家
|
亡
|
wáng guó pò jiā
|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然牵于流说,惑于道谀,是以贤圣蔽掩,而谗佞用事,以此亡国破家,而贤士饥于岩穴也。”...
|
WGP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亡国败家、国破家亡
|
|
./Nmlxaw==.html
|
wang guo po jia
|
|
26714
|
亡国之器
|
亡
|
wáng guó zhī qì
|
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
WG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hkNA==.html
|
wang guo zhi qi
|
|
26715
|
亡国之社
|
亡
|
wáng guó zhī shè
|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
《谷梁传·哀公四年》:“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
|
WG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hkZQ==.html
|
wang guo zhi she
|
|
26716
|
亡国之声
|
亡
|
wáng guó zhī shēng
|
指淫靡的音乐。
|
《韩非子·十过》:“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
|
WG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亡国之音、靡靡之音
|
|
./NThkbw==.html
|
wang guo zhi sheng
|
|
26163
|
亡国之音
|
亡
|
wáng guó zhī yīn
|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WG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靡靡之音
|
|
./MmRycw==.html
|
wang guo zhi yin
|
|
27217
|
望衡对宇
|
望
|
wàng héng duì yǔ
|
门户相对;可以互相望见。形容彼此住得很近。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沔水》:“司马德操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
|
WHD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衡宇相望、门当户对
|
千里迢迢、天南地北
|
./MmRudw==.html
|
wang heng dui yu
|
|
26091
|
王侯将相
|
王
|
wáng hóu jiàng xiàng
|
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WH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王公贵族、达官贵人
|
平民百姓
|
./MmNnMA==.html
|
wang hou jiang xiang
|
|
27306
|
王后卢前
|
王
|
wáng hòu lú qián
|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后以“王后卢前”指诗文齐名。...
|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
WHL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hkeQ==.html
|
wang hou lu qian
|
|
26717
|
忘乎其形
|
忘
|
wàng hū qí xíng
|
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
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
|
WH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
|
./NThlOA==.html
|
wang hu qi xing
|
|
26075
|
忘乎所以
|
忘
|
wàng hū suǒ yǐ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夫人倾身陪奉,忘其所以。”
|
WHS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得意忘形、得意洋洋
|
谦虚谨慎
|
./MmM1Ng==.html
|
wang hu suo yi
|
|
26225
|
亡魂丧胆
|
亡
|
wáng hún sàng dǎn
|
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
明 无名氏《破天阵》:“杀匈奴亡魂丧胆,保家邦万载咸宁。”
|
WHS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丢魂丧胆
|
|
./MmVzZw==.html
|
wang hun sang dan
|
|
26718
|
亡魂丧魄
|
亡
|
wáng hún sàng pò
|
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
《孤本元明杂居 打董达》第二折:“哥哥你宽肺腑,休间阻,我教他亡魂丧魄,认个贤。”
|
WHS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亡魂失魄
|
|
./NThlaQ==.html
|
wang hun sang po
|
|
26096
|
亡魂失魄
|
亡
|
wáng hún shī hún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
WHS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丧魂失魄、亡魂丧魄
|
|
./MmNoeQ==.html
|
wang hun shi hun
|
|
27187
|
亡戟得矛
|
亡
|
wáng jǐ dé máo
|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
WJD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得有失
|
|
./MmIxZw==.html
|
wang ji de mao
|
|
27193
|
枉己正人
|
枉
|
wǎng jǐ zhèng rén
|
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
WJZ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JwMg==.html
|
wang ji zheng ren
|
|
26719
|
罔极之恩
|
罔
|
wǎng jí zhī ēn
|
罔:无,没有。极:尽头,到头了。恩:恩情,恩德。极大的恩德。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恩德无穷无尽。
|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缅维罔极之恩,思崇永锡之道”...
|
WJZE
|
一般成语
|
|
|
|
./NThlcw==.html
|
wang ji zhi en
|
|
27307
|
往蹇来连
|
往
|
wǎng jiǎn lái lián
|
谓往来皆难;进退皆难。
|
《周易·蹇》:“六四:往蹇来连。”
|
WJL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两难
|
|
./NThmMg==.html
|
wang jian lai lian
|
|
26720
|
枉矫过激
|
枉
|
wǎng jiǎo guò jī
|
犹言矫枉过正。
|
明·文征明《铁柯记》:“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而耿挺特达,卓有建明。”
|
WJ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矫枉过正
|
|
./NThmYw==.html
|
wang jiao guo ji
|
|
26228
|
网开三面
|
网
|
wǎng kāi sān miàn
|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
WK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网开一面
|
严惩不贷
|
./MmV0YQ==.html
|
wang kai san mian
|
|
26081
|
网开一面
|
网
|
wǎng kāi yī miàn
|
把捕捉鸟兽的网打开一面;给鸟兽留一条生路。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生路。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先生意欲网开一面,以存忠厚之意,这却使不得。”
|
WK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宽大为怀、宽宏大量
|
小肚鸡肠、心胸狭窄
|
./MmM3bw==.html
|
wang kai yi mian
|
|
27256
|
枉勘虚招
|
枉
|
wǎng kān xū zhāo
|
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
|
WKX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ZkMA==.html
|
wang kan xu zhao
|
|
26721
|
亡可奈何
|
亡
|
wáng kě nài hé
|
无可奈何。谓只能如此,没有别的办法。
|
|
WKNH
|
一般成语
|
|
|
|
./NThmbQ==.html
|
wang ke nai he
|
|
26722
|
望空捉影
|
望
|
wàng kōng zhuō yǐng
|
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只凭数句之话,望空捉影,以陷臣罪。”
|
WK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捕风捉影、系风捉影、望空扑影
|
|
./NThmdw==.html
|
wang kong zhuo ying
|
|
27231
|
枉口拔舌
|
枉
|
wǎng kǒu bá shé
|
比喻信口胡说。多指造谣生事,恶意中伤。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
WKB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信口雌黄、挑拨是非、恶意中伤
|
|
./MmVjbQ==.html
|
wang kou ba she
|
|
27308
|
妄口巴舌
|
妄
|
wàng kǒu bā shé
|
比喻胡言乱语。有时也指造谣污蔑。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
|
WKB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言乱语
|
|
./NThnNg==.html
|
wang kou ba she
|
|
27309
|
枉口嚼舌
|
枉
|
wǎng kǒu jiáo shé
|
见“枉口拔舌”。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我把你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
WKJ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枉口诳舌、枉口拔舌
|
|
./NThnZw==.html
|
wang kou jiao she
|
|
27310
|
枉口诳舌
|
枉
|
wǎng kǒu kuáng shé
|
见“枉口拔舌”。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陷害无辜。”
|
WKK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枉口嚼舌、枉口拔舌
|
|
./NThncQ==.html
|
wang kou kuang she
|
|
26154
|
网漏吞舟
|
网
|
wǎng lòu tūn zhōu
|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
WLT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RvNg==.html
|
wang lou tun zhou
|
|
27311
|
望梅阁老
|
望
|
wàng méi gé lǎo
|
喻徒有虚名之官。
|
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
WMG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画饼尚书
|
|
./NThoMA==.html
|
wang mei ge lao
|
|
27156
|
望梅消渴
|
望
|
wàng méi xiāo kě
|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宋·赵长卿《好事近》词:“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
WMX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梅止渴
|
|
./OHBkeQ==.html
|
wang mei xiao ke
|
|
26042
|
望梅止渴
|
望
|
wàng méi zhǐ kě
|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WMZ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画饼充饥
|
名副其实
|
./MmFyNg==.html
|
wang mei zhi ke
|
|
27201
|
望门投止
|
望
|
wàng mén tóu zhǐ
|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
WMT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不择路、病急乱投医
|
|
./MmN0Mg==.html
|
wang men tou zhi
|
|
26168
|
亡命之徒
|
亡
|
wáng mìng zhī tú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周书 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
WM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逞之徒
|
谦谦君子
|
./MmR1aw==.html
|
wang ming zhi tu
|
|
27312
|
枉墨矫绳
|
枉
|
wǎng mò jiǎo shéng
|
比喻违背准绳、准则。
|
南朝·梁·江淹《尚书符》:“箕赋深敛,毒被南郢;枉墨矫绳,害著西荆。”
|
WMJ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hoYQ==.html
|
wang mo jiao sheng
|
|
27035
|
忘年之好
|
忘
|
wàng nián zhī hǎo
|
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
南朝 宋 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
|
WN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忘年交、忘年之契、忘年之交
|
|
./NmlyeQ==.html
|
wang nian zhi hao
|
|
26100
|
忘年之交
|
忘
|
wàng nián zhī jiāo
|
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
WN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忘年交、忘年之好、忘年之契
|
不共戴天
|
./MmNuOA==.html
|
wang nian zhi jiao
|
|
27471
|
忘年之契
|
忘
|
wàng nián zhī qì
|
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
唐 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炉赋》,公雅思遒丽,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 唐 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炉赋》,公雅思遒丽,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忘年之契。”...
|
WNZ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忘年之好、忘年之交、忘年交
|
|
./NmlzOA==.html
|
wang nian zhi qi
|
|
27313
|
枉辔学步
|
枉
|
wǎng pèi xué bù
|
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因利骋节,情采自凝;枉辔学步,力止寿陵。”
|
WPXB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邯郸学步
|
|
./NThoaw==.html
|
wang pei xue bu
|
|
27155
|
望其肩背
|
望
|
wàng qí jiān bèi
|
形容赶上或达到
|
清·吕留良《与吴孟举书》:“德器必能脱去凡近,所造日高,非弟所能望其肩背也。”
|
WQ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其项背、望其肩项
|
|
./OHBkbw==.html
|
wang qi jian bei
|
|
26723
|
望其肩项
|
望
|
wàng qí jiān xiàng
|
形容赶得上或达得到。
|
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议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 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议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
WQ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其项背、望其肩背
|
|
./NThodQ==.html
|
wang qi jian xiang
|
|
27195
|
忘其所以
|
忘
|
wàng qí suǒ yǐ
|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一来看见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
WQSY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
谦虚谨慎
|
./MmMwZw==.html
|
wang qi suo yi
|
|
26397
|
望其项背
|
望
|
wàng qí xiàng bèi
|
见“望其肩项”。
|
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
WQX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其肩项
|
|
./NThpNA==.html
|
wang qi xiang bei
|
|
26724
|
忘寝废食
|
忘
|
wàng qǐn fèi shí
|
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
宋 司马光《进五规状 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 宋 司马光《进五规状 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
WQ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废寝忘食、忘餐废寝
|
|
./NThpZQ==.html
|
wang qin fei shi
|
|
27314
|
亡秦三户
|
亡
|
wáng qín sān hù
|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
WQS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户亡秦
|
|
./NThpbw==.html
|
wang qin san hu
|
|
26725
|
忘情负义
|
忘
|
wàng qíng fù yì
|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后来宝玉明白了,旧病复发,常时哭想,并非忘情负义之徒。”
|
WQ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忘恩负义
|
|
./NThpeQ==.html
|
wang qing fu yi
|
|
27251
|
望秋先零
|
望
|
wàng qiū xiān líng
|
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
晋 顾恺之《家传》:“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
WQX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未老先衰
|
朝气蓬勃
|
./MmY5bw==.html
|
wang qiu xian ling
|
|
26668
|
枉曲直凑
|
枉
|
wǎng qǔ zhí còu
|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
|
WQZC
|
一般成语
|
|
|
|
./MzFjeQ==.html
|
wang qu zhi cou
|
|
27159
|
惘然如失
|
惘
|
wǎng rán rú shī
|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迷惘,好像失落了什么东西似的
|
宋·洪迈《夷坚丙志·蔡十九郎》:“次日,彷徨于案间,惘然如失。”
|
WR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惘然若失
|
|
./OHBmYw==.html
|
wang ran ru shi
|
|
26193
|
惘然若失
|
惘
|
wǎng rán ruò shī
|
心里总不大自在;好像失掉什么东西似的。惘然:失意的样子;若:好像。
|
宋 洪迈《夷坚志》:“次日,彷徨于案间,惘然如失。”
|
WR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怅然若失、若有所失
|
胸有成竹
|
./MmU5YQ==.html
|
wang ran ruo shi
|
|
26615
|
惘若有失
|
惘
|
wǎng ruò yǒu shī
|
惘:失意。神情颓丧,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
|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羡宠光之休。”
|
WRY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惘然如失、惘然若失
|
|
./OHBmMg==.html
|
wang ruo you 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