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15
|
头角峥嵘
|
头
|
tóu jiǎo zhēng róng
|
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
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 蓟门飞雨》曲:“到处通津,头角峥嵘,溥渥殊恩。”
|
TJZR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初生牛犊
|
乳臭未干
|
./MmRmYQ==.html
|
tou jiao zheng rong
|
|
7934
|
投井下石
|
投
|
tóu jǐng xià shí
|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TJX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落井下石
|
|
./MmN0Yw==.html
|
tou jing xia shi
|
|
8972
|
投阱下石
|
投
|
tóu jǐng xià shí
|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TJX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井下石、落井下石
|
|
./NTZqdQ==.html
|
tou jing xia shi
|
|
8813
|
头会箕敛
|
头
|
tóu kuàn jī liǎn
|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
TKJ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会箕赋
|
|
./MmNvdw==.html
|
tou kuan ji lian
|
|
8156
|
偷懒耍滑
|
偷
|
tōu lǎn shuǎ huá
|
指有意逃避、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做这种事谁也不再提平常他们最看重的工分问题,更没有人偷懒耍滑。”
|
TLS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投机取巧
|
|
./OHBxNg==.html
|
tou lan shua hua
|
|
8020
|
偷梁换柱
|
偷
|
tōu liáng huàng zhù
|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
|
TLH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偷天换日、以假乱真
|
光明磊落
|
./NTZrNA==.html
|
tou liang huang zhu
|
|
8434
|
投卵击石
|
投
|
tóu luǎn jī shí
|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4卷:“所谓以羊将狼,投卵击石,幸而不用,何过望哉!”
|
TL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卵击石
|
|
./NTZrZQ==.html
|
tou luan ji shi
|
|
8683
|
偷猫盗狗
|
偷
|
tōu māo dào gǒu
|
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
TMD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偷鸡盗狗、偷鸡摸狗
|
|
./OHBwdw==.html
|
tou mao dao gou
|
|
8812
|
投袂而起
|
投
|
tóu mèi ér qǐ
|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
TME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袂而起
|
|
./MmNucw==.html
|
tou mei er qi
|
|
9043
|
投袂荷戈
|
投
|
tóu mèi hè gē
|
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
|
《梁书 元帝纪》:“幕府据有上流,实惟分陕,投袂荷戈,志在毕命。”
|
TMH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袂援戈
|
|
./NmljZQ==.html
|
tou mei he ge
|
|
8973
|
偷媚取容
|
偷
|
tōu mèi qǔ róng
|
巧黠谄媚以取悦于人。
|
唐·张鷟《朝野佥载·张岌》:“并偷媚取容,实名教之罪人也。”
|
TM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TZrbw==.html
|
tou mei qu rong
|
|
9044
|
投袂援戈
|
投
|
tóu mèi yuán gē
|
表示为国效命。同“投袂荷戈”。
|
《梁书 武帝纪》:“独夫丑纵,方煽京邑。投袂援戈,克弭多难。”
|
TMY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袂荷戈
|
|
./Nmljbw==.html
|
tou mei yuan ge
|
|
7923
|
头面人物
|
头
|
tóu miàn rén wù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
|
TM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脑人物
|
无名小卒
|
./MmNsaw==.html
|
tou mian ren wu
|
|
8736
|
头没杯案
|
头
|
tóu mò bēi àn
|
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
TMBA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hzMg==.html
|
tou mo bei an
|
|
8974
|
投木报琼
|
投
|
tóu mù bào qióng
|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TMB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瓜报玉
|
|
./NTZreQ==.html
|
tou mu bao qiong
|
|
8100
|
头脑发胀
|
头
|
tóu nǎo fā zhàng
|
|
|
TNF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zhtcw==.html
|
tou nao fa zhang
|
|
8099
|
头脑冷静
|
头
|
tóu nǎo lěng jìng
|
指气质上的冷静或异常的镇定,指在紧张情况下表现的冷静或镇定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1章:“如果头脑冷静,就绝不会这样做了。”
|
TN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头脑发热
|
./NzhtaQ==.html
|
tou nao leng jing
|
|
8098
|
头皮发麻
|
头
|
tóu pí fā má
|
形容极其恐惧的感觉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8章:“当西边‘中央军’被歼以后,一些伪保长确实感到头皮发麻。”
|
TP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htOA==.html
|
tou pi fa ma
|
|
8594
|
头破流血
|
头
|
tóu pò liú xuè
|
打破了头,血流满面。形容遭受惨败或严重的打击的样子
|
宋·刘彦明《敦煌实录》:“贼欲破棺,撰叩头、数请,头破流血,贼义而释之,由是显名。”
|
TPL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破血流、头破血淋、头破血出
|
|
./NzhseQ==.html
|
tou po liu xue
|
|
8435
|
头破血出
|
头
|
tóu pò xuè chū
|
同“头破血流”。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4回:“一日,走到城隍庙门首,只见两个人打得头破血出,手扯手要上庙中赌咒。”
|
TP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破血淋、头破血流、头破流血
|
|
./NTZsOA==.html
|
tou po xue chu
|
|
8436
|
头破血淋
|
头
|
tóu pò xuè lín
|
见“头破血流”。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常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淋,也再无一点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常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淋,也再无一点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言。”...
|
TP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破血流、头破血出、头破流血
|
|
./NTZsaQ==.html
|
tou po xue lin
|
|
7765
|
头破血流
|
头
|
tóu pò xuè liú
|
打破了头;血流出来了。形容受到严重打击或惨遭失败时的狼狈相。
|
唐 吕道生《定命录 桓臣范》:“其如果偷两千而去,至徐州界,其婢与夫相打头破血流。”
|
TPX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败涂地、溃不成军
|
马到成功
|
./MjliOA==.html
|
tou po xue liu
|
|
7779
|
投其所好
|
投
|
tóu qí suǒ hào
|
投合对方的爱好;有巴结讨好的意味。投:投合;迎合;好:爱好;喜好;所好:喜好的事物。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富翁见说是丹术,一发投其所好。”
|
TQ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曲意逢迎、善解人意、曲意奉迎
|
不卑不亢
|
./MjlybQ==.html
|
tou qi suo hao
|
|
8975
|
投刃皆虚
|
投
|
tóu rèn jiē xū
|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TRJ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
|
./NTZscw==.html
|
tou ren jie xu
|
|
8976
|
投山窜海
|
投
|
tóu shān cuàn hǎi
|
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
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 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
TSC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ZtMg==.html
|
tou shan cuan hai
|
|
7716
|
头上安头
|
头
|
tóu shàng ān tóu
|
比喻多余和重复。
|
宋 黄庭坚《拙轩颂》:“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TSA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床上安床
|
|
./Mjg0Ng==.html
|
tou shang an tou
|
|
8779
|
头上末下
|
头
|
tóu shàng mò xià
|
第一次,初次。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9回:“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
|
TSM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头至尾
|
|
./MmF3Ng==.html
|
tou shang mo xia
|
|
8437
|
头上着头
|
头
|
tóu shàng zhe tóu
|
犹言头上安头。
|
|
TSZT
|
一般成语
|
|
|
|
./NTZtYw==.html
|
tou shang zhe tou
|
|
9042
|
头上著头
|
头
|
tóu shàng zhuó tóu
|
犹言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云门山文偃禅师》:“诸和尚子,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著头。”
|
TSZT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上安头
|
|
./NmliMA==.html
|
tou shang zhuo tou
|
|
8977
|
头梢自领
|
头
|
tóu shāo zì lǐng
|
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
TSZ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稍自领
|
|
./NTZtbQ==.html
|
tou shao zi ling
|
|
8978
|
头稍自领
|
头
|
tóu shāo zì lǐng
|
见“头梢自领”。
|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老姑娘手把着头稍自领,索什么嘱咐叮咛。”
|
TSZ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梢自领
|
|
./NTZtdw==.html
|
tou shao zi ling
|
|
8979
|
偷声细气
|
偷
|
tōu shēng xì qì
|
轻声轻气。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啥话?看你偷声细气的样子!”
|
TSX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轻声细气
|
|
./NTZuNg==.html
|
tou sheng xi qi
|
|
8980
|
投石拔距
|
投
|
tóu shí bá jù
|
见“投石超距”。
|
东汉·班固《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位于等次。”
|
TS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石超距
|
|
./NTZuZw==.html
|
tou shi ba ju
|
|
8981
|
投石超距
|
投
|
tóu shí chāo jù
|
古代军中的习武练功活动。
|
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
TSC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石拔距
|
|
./NTZucQ==.html
|
tou shi chao ju
|
|
8021
|
投石问路
|
投
|
tóu shí wèn lù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
TS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ZvMA==.html
|
tou shi wen lu
|
|
8438
|
投石下井
|
投
|
tóu shí xià jǐng
|
见“投阱下石”。
|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他日复来,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投石下井’,无所不为。”
|
TS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井下石、投阱下石
|
|
./NTZvYQ==.html
|
tou shi xia jing
|
|
7947
|
投鼠忌器
|
投
|
tóu shǔ jì qì
|
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
汉 贾谊《治安策》:“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 汉 贾谊《治安策》:“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
|
TS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
无所畏惧、肆无忌惮
|
./MmQ3aQ==.html
|
tou shu ji qi
|
|
8439
|
投鼠之忌
|
投
|
tóu shǔ zhī jì
|
见“投鼠忌器”。
|
明·沈德符《野获编·宫闱·今上家法》:“闻上初见弹台疏,圣意不择,特以贵妃故,有投鼠之忌。”
|
TS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鼠忌器
|
|
./NTZvaw==.html
|
tou shu zhi ji
|
|
8752
|
投梭折齿
|
投
|
tóu suō zhé chǐ
|
投梭:用梭子掷人。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
|
《晋书 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
|
TSZ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梭之拒
|
|
./Mjlrbw==.html
|
tou suo zhe chi
|
|
8982
|
投梭之拒
|
投
|
tóu suō zhī jù
|
见“投梭折齿”。
|
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
TSZ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梭折齿
|
|
./NTZvdQ==.html
|
tou suo zhi ju
|
|
7748
|
投桃报李
|
投
|
tóu táo bào lǐ
|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TT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尚往来
|
|
./Mjh2eQ==.html
|
tou tao bao li
|
|
8440
|
投桃之报
|
投
|
tóu táo zhī bào
|
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9回:“王兄如将韵学赐教,小弟定赠美号,以为‘投桃之报’。”
|
TT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ZwNA==.html
|
tou tao zhi bao
|
|
7858
|
头疼脑热
|
头
|
tóu téng nǎo rè
|
泛指一般的小病。
|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一百日以里,但有头疼脑热,都是你。”
|
TTN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痛脑热
|
|
./MmI4eQ==.html
|
tou teng nao re
|
|
7714
|
偷天换日
|
偷
|
tōu tiān huàn rì
|
暗中把天日换了。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
TTH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移花接木、弄虚作假、偷梁换柱
|
正大光明
|
./MjgyaQ==.html
|
tou tian huan ri
|
|
8796
|
头童齿豁
|
头
|
tóu tóng chǐ huò
|
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
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
TTC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白齿豁
|
|
./MmJyMA==.html
|
tou tong chi huo
|
|
8441
|
头痛额热
|
头
|
tóu tòng é rè
|
见“头疼脑热”。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俺两口儿有些头痛额热,思想你时,见这半个衫儿,便是见您两口儿一般。”
|
TTE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痛脑热、头疼脑热
|
|
./NTZwZQ==.html
|
tou tong e re
|
|
8022
|
头痛脑热
|
头
|
tóu tòng nǎo rè
|
见“头疼脑热”。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若果有此事,前日大棍打时,也该有些头痛脑热。”
|
TTN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疼脑热、头痛额热
|
|
./NTZwbw==.html
|
tou tong nao re
|
|
8097
|
头痛治头
|
头
|
tóu tòng zhì tóu
|
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
TT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
|
./Nzhsbw==.html
|
tou tong zhi tou
|
|
7894
|
偷偷摸摸
|
偷
|
tōu tōu mō mō
|
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
|
TTM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鬼鬼祟祟
|
光明正大
|
./MmJ5OA==.html
|
tou tou mo mo
|
|
7967
|
头头是道
|
头
|
tóu tóu shì dào
|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
《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
TTS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有条有理、井井有条
|
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
./Mnpuaw==.html
|
tou tou shi d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