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2
|
套头裹脑
|
套
|
tào tóu guǒ nǎo
|
比喻很多事情纠缠在一起,分辨不清。形容十分周密不露破绽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这桩套头裹脑的事,这段含着骨头露着肉的话。”
|
TTG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5MA==.html
|
tao tou guo nao
|
|
8237
|
韬形灭影
|
韬
|
tāo xíng miè yǐng
|
谓藏匿踪迹,不露于世。
|
北齐·刘昼《新论·韬光》:“物之寓世,未尝不韬形灭影、隐质遐外,以全性栖命者也。”
|
TXM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韬声匿迹
|
|
./NDV3NA==.html
|
tao xing mie ying
|
|
8204
|
桃羞杏让
|
桃
|
táo xiū xìng ràng
|
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
TXX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鱼落雁
|
|
./MnpqZQ==.html
|
tao xiu xing rang
|
|
8661
|
套言不陈
|
套
|
tào yán bù chén
|
套言:客套话;陈:陈述。套话不多说了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不陈。’”...
|
TY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套言不叙
|
|
./OGk4cQ==.html
|
tao yan bu chen
|
|
8660
|
套言不叙
|
套
|
tào yán bù xù
|
套言:客套话。套话不多说了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敬启者:彼此至好,套言不叙。”
|
TY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套言不陈
|
|
./OGk4Zw==.html
|
tao yan bu xu
|
|
8837
|
韬曜含光
|
韬
|
tāo yào hán guāng
|
掩藏隐匿光明。谓不显耀名声。
|
明·何景明《七述》:“出则施声教,款遐荒,臻盛美,流休详;处则韫椟深藏,韬曜含光。”
|
TYH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3ZQ==.html
|
tao yao han guang
|
|
8202
|
桃夭李艳
|
桃
|
táo yāo lǐ yàn
|
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
唐·罗邺《东归》诗:“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
TY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pdQ==.html
|
tao yao li yan
|
|
8203
|
桃夭柳媚
|
桃
|
táo yāo liǔ mèi
|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
三国·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 三国·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雨朝云。”...
|
TYL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qNA==.html
|
tao yao liu mei
|
|
8662
|
桃夭新妇
|
桃
|
táo yāo xīn fù
|
桃夭:比喻女性貌美。指年轻貌美的新娘
|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TYX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lhNA==.html
|
tao yao xin fu
|
|
8132
|
逃灾避难
|
逃
|
táo zāi bì nàn
|
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
|
TZB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逃灾躲难、避难逃灾
|
|
./ODkyZw==.html
|
tao zai bi nan
|
|
8131
|
逃灾躲难
|
逃
|
táo zāi duǒ nàn
|
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三折:“颇奈李密无礼,你逃灾躲难,到于此处,倒毁骂吾神。”
|
TZ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逃灾避难
|
|
./ODkyNg==.html
|
tao zai duo nan
|
|
8838
|
叨在知己
|
叨
|
tāo zài zhī jǐ
|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
清 霁园主人《夜潭随录 崔秀才》:“谓叨在知己,亟当如命。
|
TZZ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3bw==.html
|
tao zai zhi ji
|
|
7703
|
逃之夭夭
|
逃
|
táo zhī yāo yāo
|
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
|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TZ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溜之大吉、桃之夭夭
|
岿然不动
|
./MjdpaQ==.html
|
tao zhi yao yao
|
|
8823
|
桃之夭夭
|
桃
|
táo zhī yāo yāo
|
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 大学》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 大学》:“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
TZY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逃之夭夭
|
|
./Mnppaw==.html
|
tao zhi yao yao
|
|
8799
|
特立独行
|
特
|
tè lì dú xíng
|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
《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
TLDX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mJzbw==.html
|
te li du xing
|
|
8238
|
忑忑忐忐
|
忑
|
tè tè tǎn tǎn
|
心神不安,胆怯。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从来驳驳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熬成不厌天生敢。”
|
TTTT
|
一般成语
|
|
|
|
./NDV4OA==.html
|
te te tan tan
|
|
8239
|
腾达飞黄
|
腾
|
téng dá fēi huáng
|
同“飞黄腾达”。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
TDF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飞黄腾达
|
|
./NDV4aQ==.html
|
teng da fei huang
|
|
8727
|
腾蛟起凤
|
腾
|
téng jiāo qǐ fèng
|
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
唐 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
TJQF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jduOA==.html
|
teng jiao qi feng
|
|
8044
|
腾空而起
|
腾
|
téng kōng ér qǐ
|
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见那女子拨转马头,那马即腾空而起,倏忽不见。”
|
TKE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h0aQ==.html
|
teng kong er qi
|
|
8839
|
腾声飞实
|
腾
|
téng shēng fēi shí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
TSF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4cw==.html
|
teng sheng fei shi
|
|
8240
|
腾腾兀兀
|
腾
|
téng téng wū wū
|
犹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
|
TTWW
|
一般成语
|
|
|
|
./NDV5Mg==.html
|
teng teng wu wu
|
|
8143
|
疼心泣血
|
疼
|
téng xīn qì xuè
|
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血泪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
|
TXQ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痛心泣血
|
|
./OGk4Ng==.html
|
teng xin qi xue
|
|
9152
|
滕薛争长
|
滕
|
téng xuē zhēng zhǎng
|
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指争夺尊位或首位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
TXZ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U0bQ==.html
|
teng xue zheng zhang
|
|
8241
|
腾焰飞芒
|
腾
|
téng yàn fēi máng
|
谓光芒四射。
|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昧爽放舟,晓色蒸霞,层岚开藻,既而火轮涌起,腾焰飞芒。”
|
TYF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5Yw==.html
|
teng yan fei mang
|
|
7706
|
腾云驾雾
|
腾
|
téng yún jià wù
|
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8回:“那家子又惊又喜道:‘是几位腾云驾雾的罗汉歇在我家!’”
|
TY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驾雾腾云
|
|
./MjduaQ==.html
|
teng yun jia wu
|
|
8109
|
体察民情
|
体
|
tǐ chá mín qíng
|
体察:考查,观察。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上命差来此处歇马,体察民情。”
|
TCM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FyMA==.html
|
ti cha min qing
|
|
8518
|
剔抽秃揣
|
剔
|
tī chōu tū chuǎi
|
形容着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同“剔抽禿刷”。
|
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为什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眼脑又剔抽秃揣的慌?”
|
TCTC
|
一般成语
|
|
|
|
./Nmh1Mg==.html
|
ti chou tu chuai
|
|
8517
|
剔抽禿刷
|
剔
|
tī chōu tū shuā
|
形容着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亦作“剔抽禿揣”。
|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休惊吓着他,你看这小厮到这开封府里,吓的他眼脑剔抽秃刷的。”
|
TCTS
|
一般成语
|
|
|
|
./Nmh0cw==.html
|
ti chou tu shua
|
|
7822
|
体大思精
|
体
|
tǐ dà sī jīng
|
体:体制,规模;思:思虑;精:精密。指著作规模宏大,思虑精密。
|
南朝 宋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
TD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FuMA==.html
|
ti da si jing
|
|
8170
|
踢断门槛
|
踢
|
tī duàn mén kǎn
|
因跑得太勤、太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踢断。讽刺那些溜须拍马的走狗们
|
|
TDM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U0Yw==.html
|
ti duan men kan
|
|
8242
|
提纲举领
|
提
|
tí gāng jǔ lǐng
|
同“提纲挈领”。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遇安禅师》:“提纲举领,尽立主宾,如何是主?”
|
TG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提纲挈领、提纲振领
|
|
./NDV5bQ==.html
|
ti gang ju ling
|
|
7769
|
提纲挈领
|
提
|
tí gāng qiè lǐng
|
抓住纲绳;提起衣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
TG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纲举目张、一针见血
|
不得要领、言不及义
|
./Mjlmbw==.html
|
ti gang qie ling
|
|
8840
|
提纲振领
|
提
|
tí gāng zhèn lǐng
|
同“提纲挈领”。
|
《金石萃编·匡国节度使冯行袭德政碑》:“追本寻源,提纲振领。”
|
TGZ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提纲举领、提纲挈领
|
|
./NDV5dw==.html
|
ti gang zhen ling
|
|
8243
|
体规画圆
|
体
|
tǐ guī huà yuán
|
犹言依样画葫芦。谓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
|
TGH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依样画葫芦
|
|
./NDV6Ng==.html
|
ti gui hua yuan
|
|
9080
|
体国安民
|
体
|
tǐ guó ān mín
|
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德宗》:“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而晏体国安民之心,不可没矣。”
|
TGA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FxcQ==.html
|
ti guo an min
|
|
8733
|
体国经野
|
体
|
tǐ guó jīng yě
|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
《周礼 天官 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
|
TG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hsNA==.html
|
ti guo jing ye
|
|
8768
|
醍醐灌顶
|
醍
|
tí hú guàn dǐng
|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
THGD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茅塞顿开
|
|
./MmFkMA==.html
|
ti hu guan ding
|
|
7876
|
啼饥号寒
|
啼
|
tí jī háo hán
|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
TJ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饥寒交迫、哀鸿遍野
|
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
./MmJtaw==.html
|
ti ji hao han
|
|
9149
|
摘奸发伏
|
摘
|
tī jiān fā fú
|
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
|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真摘奸发伏如神,皆此类也。”
|
TJF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擿奸发伏
|
|
./OTNjNg==.html
|
ti jian fa fu
|
|
9143
|
提剑汗马
|
提
|
tí jiàn hàn mǎ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手提宝剑,身跨战马。比喻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
《周书·宇文贵传》:“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
TJH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Zzcw==.html
|
ti jian han ma
|
|
8519
|
蹄閒三寻
|
蹄
|
tí jiàn sān xún
|
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同“蹄间三寻”。
|
|
TJSX
|
一般成语
|
|
|
|
./Nmh1Yw==.html
|
ti jian san xun
|
|
8841
|
蹄间三寻
|
蹄
|
tí jìàn sān xún
|
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
|
《战国策 韩策一》:“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
|
TJS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6Zw==.html
|
ti jian san xun
|
|
8706
|
提奖后辈
|
提
|
tí jiǎng hòu bèi
|
奖:劝勉。提拔勉励后一代
|
《北史·魏收传》:“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
TJH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ZzaQ==.html
|
ti jiang hou bei
|
|
8520
|
涕泪交垂
|
涕
|
tì lèi jiāo chuí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悲哀。
|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
TL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流
|
|
./Nmh1bQ==.html
|
ti lei jiao chui
|
|
8244
|
涕泪交集
|
涕
|
tì lèi jiāo jí
|
眼泪和鼻涕一起流着。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亦作“涕泪交加”。
|
《五灯会元·东土祖师》:“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
|
TL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加
|
|
./NDV6cQ==.html
|
ti lei jiao ji
|
|
8521
|
涕泪交加
|
涕
|
tì lèi jiāo jiā
|
犹涕泪交零。
|
宋 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情则至矣,仪匪靖嘉。临风一酹,涕泪交加。”
|
TL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集、涕泪交零
|
|
./Nmh1dw==.html
|
ti lei jiao jia
|
|
8522
|
涕泪交零
|
涕
|
tì lèi jiāo líng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
汉 无名氏《安平相孙根碑》:“同胞恻怆,涕泪交零,呱呱竖子,号咷失声。”
|
TL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加、涕泪交下、涕泪交集
|
喜笑颜开
|
./Nmh2Ng==.html
|
ti lei jiao ling
|
|
8045
|
涕泪交流
|
涕
|
tì lèi jiāo liú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是何微类,误我至尊,乞明验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恶。兴言及此,涕泪交流。”
|
TL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涕泪交垂、涕泪交下
|
|
./Nmh2Zw==.html
|
ti lei jiao liu
|
|
8523
|
涕泪交下
|
涕
|
tì lèi jiāo xià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
《魏书 临淮王谭传》:“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
|
TL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零、涕泪交加、涕泪交集
|
|
./Nmh2cQ==.html
|
ti lei jiao xia
|
|
7954
|
涕零如雨
|
涕
|
tì líng rú yǔ
|
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
《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
TL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滂沱
|
|
./MmRtaQ==.html
|
ti ling ru 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