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92
|
守土有责
|
守
|
shǒu tǔ yǒu zé
|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
ST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lmNA==.html
|
shou tu you ze
|
|
24138
|
首尾贯通
|
首
|
shǒu wěi guàn tōng
|
首尾:前后。指前后连贯相通
|
宋·王观国《学林·古赋题》:“盖亦拟张衡《二京》而为《三都赋》……此赋首尾贯通,亦一赋也。”
|
SWG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首尾乖互
|
./ODlpaw==.html
|
shou wei guan tong
|
|
24137
|
首尾夹攻
|
首
|
shǒu wěi jiā gōng
|
夹:从两个相反方面来的。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0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0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
|
SW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后夹攻
|
|
./ODlpYQ==.html
|
shou wei jia gong
|
|
24136
|
首尾受敌
|
首
|
shǒu wěi shòu dí
|
首尾:前后。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
《周书·文帝纪》:“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首尾受敌,其势危矣。”
|
SW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腹背受敌
|
|
./ODlocQ==.html
|
shou wei shou di
|
|
24135
|
首尾相救
|
首
|
shǒu wěi xiāng jiù
|
救:援助。头和尾相互援助。比喻前后互相援助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
SW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尾相应、首尾相卫、首尾相援
|
|
./ODloNg==.html
|
shou wei xiang jiu
|
|
23826
|
首尾相连
|
首
|
shǒu wěi xiāng lián
|
见“首尾相继”。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粮寡,孤立一隅,不与相通。”...
|
SW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首尾相继
|
|
./NHp3ZQ==.html
|
shou wei xiang lian
|
|
23504
|
首尾相应
|
首
|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
应:接应。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应。
|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
SW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呼后应
|
横冲直撞
|
./Mjg4Mg==.html
|
shou wei xiang ying
|
|
23448
|
手无寸铁
|
手
|
shǒu wú cùn tiě
|
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
SW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赤手空拳、手无寸刃
|
荷枪实弹
|
./Mjc0Yw==.html
|
shou wu cun tie
|
|
23589
|
手舞足蹈
|
手
|
shǒu wǔ zú dǎo
|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SW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欢天喜地、欢欣鼓舞
|
闷闷不乐、不苟言笑
|
./MmFsMg==.html
|
shou wu zu dao
|
|
23308
|
手下留情
|
手
|
shǒu xià liú qíng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 《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
SXL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抬贵手、笔下留情
|
毫不留情、执法如山
|
./MjU4aw==.html
|
shou xia liu qing
|
|
23343
|
手眼通天
|
手
|
shǒu yǎn tōng tiān
|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
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
SY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通广大
|
|
./MjVuaw==.html
|
shou yan tong tian
|
|
23449
|
寿元无量
|
寿
|
shòu yuán wú liàng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
SY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寿无疆
|
|
./Mjc1cQ==.html
|
shou yuan wu liang
|
|
23977
|
首战告捷
|
首
|
shǒu zhàn gào jié
|
第一仗就取得胜利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见到了人,人又还健康——母亲觉得朱静芳是首战告捷。”
|
SZG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旗开得胜
|
|
./NnJnZw==.html
|
shou zhan gao jie
|
|
23827
|
收之桑榆
|
收
|
shōu zhī sāng yú
|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SZ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亡羊补牢
|
|
./NTAxbw==.html
|
shou zhi sang yu
|
|
24185
|
授职惟贤
|
授
|
shòu zhí wéi xián
|
授:任命。授予职位只限有才德的人
|
唐·薛登《请选举择贤才疏》:“晋、宋之后,只重门资,为奖人求官之风,乘授职惟贤之义。”
|
SZ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任人唯贤
|
|
./OHEybw==.html
|
shou zhi wei xian
|
|
24100
|
受之无愧
|
受
|
shòu zhī wú kuì
|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
SZW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当之无愧、心安理得
|
受之有愧
|
./N3pxbQ==.html
|
shou zhi wu kui
|
|
24099
|
受之有愧
|
受
|
shòu zhī yǒu kuì
|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感到惭愧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又买礼来,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
SZY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受之无愧
|
./N3pxYw==.html
|
shou zhi you kui
|
|
23828
|
受制于人
|
受
|
shòu zhì yú rén
|
制:控制,辖制。受别人所控制,不得自由。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SZY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任人宰割
|
|
./NTAxeQ==.html
|
shou zhi yu ren
|
|
23829
|
寿终正寝
|
寿
|
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
SZ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命呜呼、呜乎哀哉
|
寿比南山、延年益寿
|
./NTAyOA==.html
|
shou zhong zheng qin
|
|
23463
|
守株待兔
|
守
|
shǒu zhū dài tù
|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
SZD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
通达权变
|
./MjdoNA==.html
|
shou zhu dai tu
|
|
24065
|
守株缘木
|
守
|
shǒu zhū yuán mù
|
比喻不根据实际情况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椽木乎?”
|
SZY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
|
./N2lrYQ==.html
|
shou zhu yuan mu
|
|
23503
|
手足重茧
|
手
|
shǒu zú chóng jiǎn
|
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形容长期劳累。
|
《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何处。”
|
SZ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手足胼胝
|
|
./Mjg3cw==.html
|
shou zu chong jian
|
|
23830
|
手足失措
|
手
|
shǒu zú shī cuò
|
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极其惊慌。
|
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心神靡宁,顾已惭觍,手足失措。”
|
SZ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手足无措
|
从容不迫
|
./NTAyaQ==.html
|
shou zu shi cuo
|
|
23831
|
手足无措
|
手
|
shǒu zú wú cuò
|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SZ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手忙脚乱、惊慌失措
|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
./NTAycw==.html
|
shou zu wu cuo
|
|
23178
|
手足之情
|
手
|
shǒu zú zhī qíng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
|
宋 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
SZ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
反目成仇、视同陌路
|
./MjJzOA==.html
|
shou zu zhi qing
|
|
23486
|
树碑立传
|
树
|
shù bēi lì zhuàn
|
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 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
SB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歌功颂德
|
口诛笔伐
|
./Mjd1Ng==.html
|
shu bei li zhuan
|
|
24168
|
恕不奉陪
|
恕
|
shù bù fèng péi
|
对不起,我不能陪伴你了
|
|
SBF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奉陪到底
|
./OGlqYQ==.html
|
shu bu feng pei
|
|
23383
|
疏不间亲
|
疏
|
shū bù jiàn qīn
|
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卑不谋尊,疏不间亲。”
|
SB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远不间亲、疏不谋亲
|
|
./MjY3MA==.html
|
shu bu jian qin
|
|
23515
|
书不尽言
|
书
|
shū bù jìn yán
|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周易 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SB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书不尽意
|
|
./MjhlcQ==.html
|
shu bu jin yan
|
|
23832
|
数不胜数
|
数
|
shǔ bù shèng shǔ
|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
SB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计其数、多如牛毛
|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
./NTA1MA==.html
|
shu bu sheng shu
|
|
23491
|
事不宜迟
|
事
|
shù bù yí chí
|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
明 施耐庵《水浒传》:“杨春道:‘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
|
SB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
来日方长、旷日持久
|
./Mjd4OA==.html
|
shu bu yi chi
|
|
23833
|
疏财仗义
|
疏
|
shū cái zhàng yì
|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
|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
SCZ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仗义疏财
|
见利忘义
|
./NTA1aw==.html
|
shu cai zhang yi
|
|
23834
|
疏财重义
|
疏
|
shū cái zhòng yì
|
见“疏财仗义”。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
SCZ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疏财仗义
|
见财起意
|
./NTA1dQ==.html
|
shu cai zhong yi
|
|
23624
|
树大根深
|
树
|
shù dà gēn shēn
|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
SD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根深蒂固
|
|
./MzFmNg==.html
|
shu da gen shen
|
|
23464
|
树大招风
|
树
|
shù dà zhāo fēng
|
树大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
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
SD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矢之的
|
不见经传、无名小卒
|
./MjdoZQ==.html
|
shu da zhao feng
|
|
24210
|
蜀得其龙
|
蜀
|
shǔ dé qí lóng
|
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
SD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Bldw==.html
|
shu de qi long
|
|
23616
|
数典忘祖
|
数
|
shǔ diǎn wàng zǔ
|
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 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
《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
SD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崇洋媚外
|
饮水思源
|
./MzAwMg==.html
|
shu dian wang zu
|
|
23835
|
鼠肚鸡肠
|
鼠
|
shǔ dù jī cháng
|
犹言鼠腹鸡肠。
|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
SDJ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鼠腹鸡肠
|
宽宏大度
|
./NTA4dw==.html
|
shu du ji chang
|
|
23836
|
熟读深思
|
熟
|
shú dú shēn sī
|
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
宋·苏轼《送安犉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SD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熟读精思
|
|
./NTA5Ng==.html
|
shu du shen si
|
|
23837
|
数短论长
|
数
|
shǔ duǎn lùn cháng
|
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
明 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三折:“我当初梁山要强,受不的闲言剩语,数短论长。”
|
SD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
|
./NTA5cQ==.html
|
shu duan lun chang
|
|
23398
|
疏而不漏
|
疏
|
shū ér bù lòu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SE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ZlOA==.html
|
shu er bu lou
|
|
23527
|
鼠腹鸡肠
|
鼠
|
shǔ fù jī cháng
|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1回:“不是这说贼三寸货强盗,那鼠腹鸡肠的心儿,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
SFJ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小肚鸡肠、鼠肚鸡肠
|
宽宏大量
|
./MjhwYQ==.html
|
shu fu ji chang
|
|
24134
|
树功立业
|
树
|
shù gōng lì yè
|
树:建立;业:业绩。建立功勋和业绩
|
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书》:“未有不得多士之尽心,而得树功立业流于歌诗也,况于诸侯哉!”
|
SG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建功立业
|
毫无建树
|
./ODlndw==.html
|
shu gong li ye
|
|
23373
|
数黑论黄
|
数
|
shǔ hēi lùn huáng
|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元 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
SHL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说长道短、挑拔是非、数黑论白
|
|
./MjYxZw==.html
|
shu hei lun huang
|
|
24198
|
疏忽大意
|
疏
|
shū hū dà yì
|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
|
孙犁《文林谈屑》:“有些人确实对文字疏忽大意,对宦途和官级斤斤计较。”
|
SH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麻痹大意
|
认认真真
|
./OHZ5bQ==.html
|
shu hu da yi
|
|
23838
|
倏忽之间
|
倏
|
shū hū zhī jiān
|
倏:忽然,极快地。指极短的时间。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乎。”
|
SH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瞬之间
|
|
./NTBkYw==.html
|
shu hu zhi jian
|
|
24197
|
疏忽职守
|
疏
|
shū hū zhí shǒu
|
不尽责,失职
|
|
SH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玩忽职守
|
忠于职守
|
./OHZ5Yw==.html
|
shu hu zhi shou
|
|
23839
|
数黄道黑
|
数
|
shu huang dao hei
|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一样。”
|
SH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数黑论黄
|
|
./NTBlNg==.html
|
shu huang dao hei
|
|
24167
|
恕己及人
|
恕
|
shù jǐ jí rén
|
恕:宽恕。宽恕自己,推及别人
|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
SJ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恕己及物
|
|
./OGlqMA==.html
|
shu ji ji ren
|
|
24195
|
舒筋活络
|
舒
|
shū jīn huó luò
|
舒展筋骨,活血脉,使经络畅通
|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11回:“这风葫芦可舒筋活络,启沃童心,偶尔玩习之,有百利而无一弊。”
|
SJH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舒筋活血
|
|
./OHZ3ZQ==.html
|
shu jin huo 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