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95
|
事危累卵
|
事
|
shì wēi lèi luǎn
|
事情危险得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形容形势极端危险。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十过》:“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
SWL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危如累卵
|
安如泰山
|
./NHl6Mg==.html
|
shi wei lei luan
|
|
24148
|
狮威胜虎
|
狮
|
shī wēi shèng hǔ
|
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狮威胜虎,蛇毒如刃。”
|
SW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河东狮吼
|
|
./ODl1aQ==.html
|
shi wei sheng hu
|
|
23796
|
尸位素餐
|
尸
|
shī wèi sù cān
|
尸位: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不做事而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
东汉 班固《汉书 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
SW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劳而获、饱食终日
|
分秒必争、克勤克俭
|
./NHl6bQ==.html
|
shi wei su can
|
|
23485
|
视为畏途
|
视
|
shì wéi wèi tú
|
畏途:危险可怕的道路。指把某种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极难行走的路。
|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
SWW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
奋不顾身、视死如归
|
./Mjd0dw==.html
|
shi wei wei tu
|
|
23439
|
视为知己
|
视
|
shì wéi zhī jǐ
|
看成好朋友。
|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63回:“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63回:“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深。”...
|
SW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视同路人
|
./MjZ6Mg==.html
|
shi wei zhi ji
|
|
23797
|
识文断字
|
识
|
shí wén duàn zì
|
知晓文字。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
SW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识文谈字
|
|
./NHowcQ==.html
|
shi wen duan zi
|
|
23578
|
使蚊负山
|
使
|
shǐ wén fù shān
|
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
《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
SW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不胜任
|
|
./MmEzaw==.html
|
shi wen fu shan
|
|
23798
|
事无常师
|
事
|
shì wú cháng shī
|
谓处事没有固定不变的准则,要择善而从。
|
春秋·王诩《鬼谷子·忤合》:“世无常贵,事无常师。”陶弘景注:“主善为师,故无常师。”
|
SW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oxYQ==.html
|
shi wu chang shi
|
|
23951
|
事无大小
|
事
|
shì wú dà xiǎo
|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
《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 《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
SW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无巨细
|
|
./Nmd5NA==.html
|
shi wu da xiao
|
|
23799
|
市无二价
|
市
|
shì wú èr jià
|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
《汉书·王莽传上》:“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
|
SW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童叟无欺、市不二价
|
欺行霸市
|
./NHoxdQ==.html
|
shi wu er jia
|
|
24216
|
誓无二心
|
誓
|
shì wú èr xīn
|
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
|
SWE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誓无二志
|
|
./OTNnYw==.html
|
shi wu er xin
|
|
23518
|
史无前例
|
史
|
shǐ wú qián lì
|
前例:以前的事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抄》:“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
SW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所未有、空前绝后
|
接连不断、史不绝书
|
./MjhoOA==.html
|
shi wu qian li
|
|
24145
|
食无求饱
|
食
|
shí wú qiú bǎo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SWQ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食不求饱、食不念饱
|
|
./ODlzMA==.html
|
shi wu qiu bao
|
|
23800
|
视险如夷
|
视
|
shì xiǎn rú yí
|
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汉 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
SX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险若夷
|
视为畏途
|
./NHoyeQ==.html
|
shi xian ru yi
|
|
23801
|
实心实意
|
实
|
shí xīn shí yì
|
言行发自内心,真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
SX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真心实意
|
虚情假意
|
./NHo0Mg==.html
|
shi xin shi yi
|
|
23802
|
适心娱目
|
适
|
shì xīn yú mù
|
犹言喜心悦目。
|
清·周亮工《书影》第十卷:“予谓名人适心娱目,偶一为之,亦复何损。”
|
SX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爽心悦目
|
|
./NHo0dw==.html
|
shi xin yu mu
|
|
23505
|
师心自用
|
师
|
shī xīn zì yòng
|
师心:以己意为师。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
SX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妄自尊大、好为人师
|
不耻下问、虚心好学
|
./Mjg4Yw==.html
|
shi xin zi yong
|
|
23532
|
食言而肥
|
食
|
shí yán ér féi
|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
SYE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而无信
|
言而有信
|
./Mjh3aQ==.html
|
shi yan er fei
|
|
23803
|
拾遗补阙
|
拾
|
shí yí bǔ quē
|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
SY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补阙拾遗
|
|
./NHo3bw==.html
|
shi yi bu que
|
|
24270
|
事以密成
|
事
|
shì yǐ mì chéng
|
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
《韩非子·说难》:“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
SYM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VtNg==.html
|
shi yi mi cheng
|
|
23345
|
时移势迁
|
时
|
shí yí shì qiān
|
时候不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
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势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势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
SY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移势易
|
|
./MjVvbw==.html
|
shi yi shi qian
|
|
23804
|
时移势易
|
时
|
shí yí shì yì
|
指时代、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
|
清 杭世骏《质疑 诸史》:“时移势易,踵事增华,亦不得独罪商君矣。”
|
SY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移势迁、时移势变
|
|
./NHo5Mg==.html
|
shi yi shi yi
|
|
23261
|
时移俗易
|
时
|
shí yí sú yì
|
移:变动;易:改换。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变了。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齐俗训》:“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
|
SY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Rodw==.html
|
shi yi su yi
|
|
23805
|
时隐时见
|
时
|
shí yǐn shí jiàn
|
隐:隐没。见:同“现”;出现。有时隐没,有时出现。远处事物忽明忽暗。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5卷:“其间林木荟蔚,云烟掩映,高楼曲榭,时隐时见,使画工极思不可图。”
|
SY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隐时现
|
|
./NHphNg==.html
|
shi yin shi jian
|
|
24080
|
时隐时现
|
时
|
shí yǐn shí xiàn
|
现:显露。时而隐没时而现出。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
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子房当烹狗藏弓之世,时隐时现,托赤松以自保。”
|
SY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若隐若现
|
|
./N3F4ZQ==.html
|
shi yin shi xian
|
|
24248
|
舐痈吮痔
|
舐
|
shì yōng shǔn zhì
|
舐:舔;痈:毒疮;吮:聚拢嘴唇来吸。只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
《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座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
SYS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jNiZQ==.html
|
shi yong shun zhi
|
|
23806
|
十有八九
|
十
|
shí yǒu bā jiǔ
|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
唐 杜甫《负薪行》:“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
SY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之八九
|
|
./NHphcQ==.html
|
shi you ba jiu
|
|
23807
|
事与心违
|
事
|
shì yǔ xīn wéi
|
同“事与原违”。
|
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 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
SY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与愿违
|
得心应手
|
./NHpjZQ==.html
|
shi yu xin wei
|
|
23402
|
事与愿违
|
事
|
shì yú yuàn wéi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三国 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
SYY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失所望、适得其反
|
得心应手、万事亨通、如愿以偿
|
./MjZnZw==.html
|
shi yu yuan wei
|
|
24239
|
事预则立
|
事
|
shì yù zé lì
|
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
《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SY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JyeQ==.html
|
shi yu ze li
|
|
23993
|
十月怀胎
|
十
|
shí yuè huái tāi
|
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
|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
SY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身怀六甲
|
|
./NnVvdQ==.html
|
shi yue huai tai
|
|
23611
|
时运不济
|
时
|
shí yùn bù jì
|
时机和命运不佳。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
SY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运不齐
|
时运亨通
|
./Mnl5dQ==.html
|
shi yun bu ji
|
|
24289
|
时运不齐
|
时
|
shi yun bu qi
|
命运不好。
|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
SYB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时运不济
|
|
./Mjh4Yw==.html
|
shi yun bu qi
|
|
23612
|
时运亨通
|
时
|
shí yùn hēng tōng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终有日时运亨通,封侯拜相,扬名六国。”
|
SY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亨运泰
|
时运不济
|
./Mnl6NA==.html
|
shi yun heng tong
|
|
23808
|
事在必行
|
事
|
shì zài bì xíng
|
事情非做不可。
|
宋·苏轼《东坡志林·养生说》:“如孙武令,事在必行,何卜之有?”
|
SZ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在必行
|
|
./NHplbQ==.html
|
shi zai bi xing
|
|
23809
|
势在必行
|
势
|
shì zài bì xíng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
SZ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势所趋
|
|
./NHpldw==.html
|
shi zai bi xing
|
|
23810
|
十载寒窗
|
十
|
shí zǎi hán chuāng
|
载:年。指长期苦读。
|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
SZ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年寒窗
|
|
./NHpmNg==.html
|
shi zai han chuang
|
|
23446
|
事在人为
|
事
|
shì zài rén wéi
|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
SZ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定胜天
|
听天由命、无能为力
|
./Mjczcw==.html
|
shi zai ren wei
|
|
23811
|
矢在弦上
|
矢
|
shǐ zài xián shàng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
SZ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箭在弦上、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
|
./NHpmZw==.html
|
shi zai xian shang
|
|
23812
|
逝者如斯
|
逝
|
shì zhě rú sī
|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SZ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阴似箭
|
|
./NHpoNA==.html
|
shi zhe ru si
|
|
24139
|
适者生存
|
适
|
shì zhě shēng cún
|
适:符合,适应。适应环境要求的就能生存下去
|
欧阳山《苦斗》:“我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忽略那著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
SZ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优胜劣汰
|
|
./ODltNg==.html
|
shi zhe sheng cun
|
|
23413
|
十之八九
|
十
|
shí zhī bā jiǔ
|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今天下之势,归韦温的十之八九。”
|
SZ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有八九
|
|
./MjZscQ==.html
|
shi zhi ba jiu
|
|
23813
|
矢志不移
|
矢
|
shǐ zhì bù yí
|
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
S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矢志不渝
|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
./NHpoZQ==.html
|
shi zhi bu yi
|
|
23280
|
矢志不渝
|
矢
|
shǐ zhì bù yú
|
表示永远不变心。
|
《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S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矢志不移
|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
./MjR3bQ==.html
|
shi zhi bu yu
|
|
23417
|
食指大动
|
食
|
shí zhǐ dà dòng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
SZ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ZuZQ==.html
|
shi zhi da dong
|
|
23613
|
失之东隅
|
失
|
shī zhī dōng yú
|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SZ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失有得
|
得不偿失
|
./Mno1OA==.html
|
shi zhi dong yu
|
|
23543
|
失之交臂
|
失
|
shī zhī jiāo bì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
SZ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失良机
|
机不可失
|
./Mjk1NA==.html
|
shi zhi jiao bi
|
|
23225
|
十指连心
|
十
|
shí zhǐ lián xīn
|
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情尽》:“哎也!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
|
SZ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休戚相关
|
|
./MjNzYw==.html
|
shi zhi lian xin
|
|
23496
|
实至名归
|
实
|
shí zhì míng guī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
SZM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归实至
|
|
./Mjd6cQ==.html
|
shi zhi ming gui
|
|
23229
|
使智使勇
|
使
|
shǐ zhì shǐ yǒng
|
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
|
《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 《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
|
SZ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使贪使愚
|
|
./MjN5Zw==.html
|
shi zhi shi y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