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18
|
穷崖绝谷
|
穷
|
qióng yá jué gǔ
|
高山深谷。形容地形荒僻险恶
|
宋·欧阳修《序》:“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
|
QYJ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山深谷
|
|
./N3JqbQ==.html
|
qiong ya jue gu
|
|
16941
|
穷言杂语
|
穷
|
qióng yán zá yǔ
|
指各种各样的说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5回:“有的说他死有余恨,还该灭他三族,穷搜他的党羽;穷言杂语,激聒个不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5回:“有的说他死有余恨,还该灭他三族,穷搜他的党羽;穷言杂语,激聒个不了。”...
|
QY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
|
众口一词
|
./N3JqYw==.html
|
qiong yan za yu
|
|
17558
|
穷幽极微
|
穷
|
qióng yōu jí wēi
|
比喻深入探求玄奥的学问。亦作“穷纤入微”。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穷幽极微,至纤无际。”
|
QY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穷纤入微
|
|
./NHA5Yw==.html
|
qiong you ji wei
|
|
16700
|
穷猿奔林
|
穷
|
qióng yuán bēn lín
|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
QY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穷猿投林
|
|
./MjBtcQ==.html
|
qiong yuan ben lin
|
|
16541
|
穷源竟委
|
穷
|
qióng yuán jìng wěi
|
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
《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
QY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穷原竟委
|
|
./MXhhNg==.html
|
qiong yuan jing wei
|
|
17816
|
穷猿失木
|
穷
|
qióng yuán shī mù
|
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比喻人漂泊流浪
|
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
|
QY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Jpcw==.html
|
qiong yuan shi mu
|
|
17069
|
穷源朔流
|
穷
|
qióng yuán shuò liú
|
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
|
QYSL
|
一般成语
|
|
|
|
./MXp6bw==.html
|
qiong yuan shuo liu
|
|
16873
|
穷源溯流
|
穷
|
qióng yuán sù liú
|
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
清 王十禛《然灯记闻》:“为诗要穷源溯流,先辨诸家之派。”
|
QY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穷源竟委
|
|
./NmV4Mg==.html
|
qiong yuan su liu
|
|
17817
|
穷源推本
|
穷
|
qióng yuán tuī běn
|
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本源
|
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明珠悬项,穷源推本应根究。”
|
QYT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推本穷源
|
|
./N3JqMg==.html
|
qiong yuan tui ben
|
|
16842
|
穷则思变
|
穷
|
qióng zé sī biàn
|
行不通没办法时就设法改变现状。
|
《周易 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QZ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穷极思变
|
墨守陈规
|
./NHA5dw==.html
|
qiong ze si bian
|
|
17559
|
琼枝玉树
|
琼
|
qióng zhī yù shù
|
指披上冰雪的树木。也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
北宋·柳永《尉迟怀》词:“绸缪凤阵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
QZ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琼林玉树
|
|
./NHBhNg==.html
|
qiong zhi yu shu
|
|
17083
|
琼枝玉叶
|
琼
|
qióng zhī yù yè
|
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
|
唐·萧颖士《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况琼枝挺秀,玉叶资神,允厘监抚,仪形稚颂。”
|
QZ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枝玉叶
|
|
./MjB2Mg==.html
|
qiong zhi yu ye
|
|
16940
|
穷追不舍
|
穷
|
qióng zhuī bù shě
|
勇敢地追赶不放松
|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如果她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一定穷追不舍。”
|
QZ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穷追猛打
|
|
./N3JpOA==.html
|
qiong zhui bu she
|
|
16939
|
穷追猛打
|
穷
|
qióng zhuī měng dǎ
|
对于溃败的敌人不断追击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37章:“北军不敢穷追猛打,南军也不反攻,湖南战场就从此冷静下来了。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37章:“北军不敢穷追猛打,南军也不反攻,湖南战场就从此冷静下来了。”...
|
QZM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放任自流
|
./N3JoeQ==.html
|
qiong zhui meng da
|
|
17684
|
秋波盈盈
|
秋
|
qiū bō yíng yíng
|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六回:“再看秋痕,早是秋波盈盈,默然不语。”
|
QB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水盈盈
|
|
./NmV4Yw==.html
|
qiu bo ying ying
|
|
17693
|
求道于盲
|
求
|
qiú dào yú máng
|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QD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问道于盲
|
|
./NmYxOA==.html
|
qiu dao yu mang
|
|
16555
|
秋风过耳
|
秋
|
qiū fēng guò ěr
|
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
QFG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漠不关心
|
|
./MXhobw==.html
|
qiu feng guo er
|
|
17560
|
秋风落叶
|
秋
|
qiū fēng luò yè
|
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
宋·洪迈《夷坚志·齐先生》:“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
QF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风扫叶、秋风扫落叶
|
|
./NHBhZw==.html
|
qiu feng luo ye
|
|
17685
|
秋风扫叶
|
秋
|
qiū fēng sǎo yè
|
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程万里]每日间见元兵所过,残灭如秋风扫叶,心中暗暗悲痛,正是:宁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程万里]每日间见元兵所过,残灭如秋风扫叶,心中暗暗悲痛,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
QF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风扫落叶
|
|
./NmV4bQ==.html
|
qiu feng sao ye
|
|
17094
|
秋风纨扇
|
秋
|
qiū fēng wán shàn
|
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
清 李渔《意中缘 先订》:“万一结褵之后,见美而迁,使奴家有秋风纨扇之悲,如何是好!
|
QF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风团扇、秋扇见捐
|
|
./Mno0NA==.html
|
qiu feng wan shan
|
|
17686
|
秋高气和
|
秋
|
qiū gāo qì hé
|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
QGQ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高气爽、秋高气肃
|
|
./NmV5Ng==.html
|
qiu gao qi he
|
|
16659
|
秋高气爽
|
秋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
|
唐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暗风吹乱蛩悲咽。”
|
QG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高气肃
|
春雨绵绵
|
./MXpvdQ==.html
|
qiu gao qi shuang
|
|
17687
|
秋高气肃
|
秋
|
qiū gāo qì sù
|
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
宋 张抡《醉落魄 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
QG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高气爽
|
|
./NmV5Zw==.html
|
qiu gao qi su
|
|
16843
|
求过于供
|
求
|
qiú guò yú gòng
|
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
|
QG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供不应求
|
供过于求
|
./NHBiMA==.html
|
qiu guo yu gong
|
|
17688
|
秋毫不犯
|
秋
|
qiū háo bù fàn
|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
《史记 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 岑彭传》:“持军 《史记 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 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
QH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毫勿犯、秋毫无犯
|
|
./NmV5cQ==.html
|
qiu hao bu fan
|
|
17561
|
秋毫见捐
|
秋
|
qiū háo jiàn juān
|
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早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
|
QHJJ
|
一般成语
|
|
|
|
./NHBiYQ==.html
|
qiu hao jian juan
|
|
16681
|
秋毫无犯
|
秋
|
qiū háo wú fàn
|
秋毫:动物秋后新换的绒毛。比喻十分纤细之物。形容军纪严明;对百姓无丝毫侵犯;也形容为人清正廉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
QHW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鸡犬不惊、道不拾遗
|
胡作非为、无恶不作
|
./MjA3Ng==.html
|
qiu hao wu fan
|
|
17689
|
秋毫勿犯
|
秋
|
qiū háo wù fàn
|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无犯”。
|
《北史 隋纪下 炀帝》:“营垒所次,务在整肃,刍荛有禁,秋毫勿犯。”
|
QHW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毫不犯
|
|
./NmV6MA==.html
|
qiu hao wu fan
|
|
16619
|
秋毫之末
|
秋
|
qiū háo zhī mò
|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QH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足轻重、轻于鸿毛
|
庞然大物、重于泰山
|
./MXluMg==.html
|
qiu hao zhi mo
|
|
17782
|
丘壑泾渭
|
丘
|
qiū hè jīng wèi
|
丘壑:山丘与坑谷;泾渭:泾水和渭水,比喻是非。比喻对事物的高低是非分得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若论心里的丘壑泾渭,颇步熙凤的后尘。”
|
QH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lvYQ==.html
|
qiu he jing wei
|
|
16874
|
秋后算账
|
秋
|
qiū hòu suàn zhàng
|
本指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行清算处理。
|
莫应丰《将军吟》第七章:“有些人可不这样看,死死抱住那点黑材料,准备秋后算账呢!”
|
QH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后算帐
|
|
./NmV6aw==.html
|
qiu hou suan zhang
|
|
16963
|
秋后算帐
|
秋
|
qiū hòu suàn zhàng
|
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怕就怕秋后算帐,本来挺明白的事最后也不明白了。”
|
QH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打击报复
|
|
./OGFscQ==.html
|
qiu hou suan zhang
|
|
17562
|
裘马轻狂
|
裘
|
qiú mǎ qīng kuáng
|
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
|
QMQK
|
一般成语
|
|
|
|
./NHBidQ==.html
|
qiu ma qing kuang
|
|
17696
|
裘马声色
|
裘
|
qiú mǎ shēng sè
|
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
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 诸王总论》:“宋诸王咸以文雅自饬,工笔札,喜《诗》《书》,不专溺于裘马声色之间 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 诸王总论》:“宋诸王咸以文雅自饬,工笔札,喜《诗》《书》,不专溺于裘马声色之间,盖其风流自上被之也。”...
|
QM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YzZw==.html
|
qiu ma sheng se
|
|
17563
|
求名夺利
|
求
|
qiú míng duó lì
|
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
明·沈受先《三元记·空归》:“求名夺利夸得意,胜似状元及第。”
|
QM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名求利
|
|
./NHBjbw==.html
|
qiu ming duo li
|
|
16938
|
求名求利
|
求
|
qiú míng qiú lì
|
追求名利
|
宋·孙惟信《水龙呤·除夕》:“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
QM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名夺利
|
|
./N3JoNA==.html
|
qiu ming qiu li
|
|
17815
|
求其友声
|
求
|
qiú qí yǒu shēng
|
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
QQ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Jnaw==.html
|
qiu qi you sheng
|
|
17814
|
求签问卜
|
求
|
qiú qiān wèn bǔ
|
卜:占卜。祈求于神灵,求决于占卜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又常闻得官府要拿他家属,又不知生死存亡,求签问卜,越望越不回来。”
|
QQW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神问卜
|
|
./N3JnYQ==.html
|
qiu qian wen bu
|
|
16844
|
求亲告友
|
求
|
qiú qīn gào yǒu
|
请求亲友救济。
|
李纳《姑母》:“姑母不爱求亲告友,不爱向人诉苦。”
|
QQ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亲靠友
|
|
./NHBjeQ==.html
|
qiu qin gao you
|
|
16566
|
求亲靠友
|
求
|
qiú qīn kào yǒu
|
向亲友乞求帮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
QQK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亲告友
|
|
./MXhucw==.html
|
qiu qin kao you
|
|
16962
|
秋去冬来
|
秋
|
qiū qù dōng lái
|
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七章:“秋去冬来,新年一过春节眨眼就到。”
|
QQ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春去秋来
|
|
./OGFsZw==.html
|
qiu qu dong lai
|
|
16624
|
求全责备
|
求
|
qiú quán zé bèi
|
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
QQ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吹毛求疵、洗垢求瘢
|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
./MXl2NA==.html
|
qiu quan ze bei
|
|
16710
|
求仁得仁
|
求
|
qiú rén dé rén
|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QRD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愿以偿
|
|
./MjFjMA==.html
|
qiu ren de ren
|
|
17813
|
求荣卖国
|
求
|
qiú róng mài guó
|
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荣卖国之辈,如何保守得江山?”
|
QRM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卖国求荣、卖国求利
|
赤心报国
|
./N3JnMA==.html
|
qiu rong mai guo
|
|
17812
|
求容取媚
|
求
|
qiú róng qǔ mèi
|
媚:谄媚。谄媚讨好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
|
QRQ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意取容
|
|
./N3JmcQ==.html
|
qiu rong qu mei
|
|
16937
|
求三拜四
|
求
|
qiú sān bài sì
|
到处求人帮忙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三拜四的谋干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三拜四的谋干。”...
|
QS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爷爷告奶奶
|
|
./N3JmZw==.html
|
qiu san bai si
|
|
17087
|
秋色平分
|
秋
|
qiū sè píng fēn
|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
QSP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平分秋色
|
|
./MjFkNA==.html
|
qiu se ping fen
|
|
16936
|
求神拜佛
|
求
|
qiú shén bài fó
|
礼拜神仙,请求保佑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有一富民姓严,夫妻两口儿过活,三十岁上无子,求神拜佛,无时无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有一富民姓严,夫妻两口儿过活,三十岁上无子,求神拜佛,无时无处不将此事挂在念头上。”...
|
QS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烧香许愿
|
|
./N3JmNg==.html
|
qiu shen bai fo
|
|
16679
|
求神问卜
|
求
|
qiú shén wèn bǔ
|
迷信的人遇有疑难,求神鬼帮助,或靠卜卦解决。
|
《群音类选 西厢记 莺莺探病>》:“我与你求神问卜,且自宽心,将息守己。”
|
QS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签问卜
|
|
./MjA2Mg==.html
|
qiu shen wen bu
|
|
16935
|
求生不得
|
求
|
qiú shēng bù dé
|
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
|
QSB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
./N3Jldw==.html
|
qiu sheng bu 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