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6592 欺软怕硬 qī ruǎn pà yìng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QRP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重富欺贫、厚此薄彼、畏强欺弱 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卑不亢 ./MXk0Ng==.html qi ruan pa ying
16748 弃若敝屣 qì ruò bì xǐ 亦作“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QR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弃之敝屐 视若珍宝 ./NGt2aw==.html qi ruo bi xi
17770 气弱声嘶 qì ruò shēng sī 弱:微弱;嘶:声音沙哑。气息微弱,声音沙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宝玉生来未经过这样苦楚,起先觉得打的疼不过,还乱嚷乱哭,后来渐渐气弱 ... QRS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zM4Mg==.html qi ruo sheng si
16433 欺三瞒四 qī sān mán sì 一再欺骗隐瞒。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 QSM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欺上瞒下 ./MXVvMA==.html qi san man si
17051 琴瑟之好 qí sè zhī hǎo 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QS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Xdzbw==.html qi se zhi hao
17769 气杀钟馗 qì shā zhōng kuí 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 鲁迅《离婚》:“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馗’。” QSZ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zM3cw==.html qi sha zhong kui
16471 欺善怕恶 qī shàn pà è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 ... QSPE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欺弱怕强 ./MXZ0ZQ==.html qi shan pa e
16960 奇山异水 qí shān yì shuǐ 异:新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 朱自清《山野掇拾》:“所记奇山异水,或令我惊心动魄,或让我游目骋怀。” QS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山胜水 ./ODBzeQ==.html qi shan yi shui
16749 七上八落 qī shàng bā luò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 ... QSB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七上八下 ./NGt2dQ==.html qi shang ba luo
16503 七上八下 qī shàng bā xià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QS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心安理得、若无其事 ./MXdqaQ==.html qi shang ba xia
16451 欺上瞒下 qī shàng mán xià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QSM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欺上罔下 上下不欺 ./MXY4MA==.html qi shang man xia
16548 欺上罔下 qī shàng wǎng xià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QSW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欺上瞒下 ./MXhldw==.html qi shang wang xia
17029 欺上压下 qī shàng yā xià 欺骗上级,压制下级 QSY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瞒上欺下 ./OHdvZw==.html qi shang ya xia
17185 七舌八嘴 qī shé bā zuǐ 同“七嘴八舌”。 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 ... QSB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七嘴八舌 ./NGt3NA==.html qi she ba zui
17186 七生七死 qī shēng qī sǐ 见“七死七生”。 QSQS 一般成语 ./NGt3ZQ==.html qi sheng qi si
17768 气生气死 qì shēng qì sǐ 气:气恼。气得死去活来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回:“那妇人气生气死,和他合了几场气。” QS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兴高采烈 ./NzM3aQ==.html qi sheng qi si
16415 七事八事 qī shì bā shì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家中正七事八事,听见薛嫂来说此话,唬得慌了手脚。” QS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XR2eQ==.html qi shi ba shi
16549 欺世盗名 qī shì dào míng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QSD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盗名欺世、欺世惑众 名副其实 ./MXhmNg==.html qi shi dao ming
16881 七十二变 qī shí èr biàn 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 ... QSE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多端 一成不变 ./NnIxNg==.html qi shi er bian
16419 七十二行 qī shí èr háng 泛指各行各业。 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QSE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各行各业、三十六行 ./MXU4Ng==.html qi shi er hang
17028 欺世惑俗 qī shì huò sú 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郭沫若《惠施的思想与性格》:“在思想革命的时期,一种学论初出世时,谁不受人非难,被诋为非圣无法,离经 ... QSH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欺世乱俗 ./OHdudw==.html qi shi huo su
17027 欺世惑众 qī shì huò zhòng 欺骗世人,迷惑大众。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 QSH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OHdubQ==.html qi shi huo zhong
17026 欺世乱俗 qī shì luàn sú 乱:迷惑。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给事中王时升似朴实诈,足以欺世乱俗。” QSL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欺世惑俗 ./OHduYw==.html qi shi luan su
16604 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QSPB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有气无力 ./MXlhdQ==.html qi shi pang bo
16439 其势汹汹 qí shì xiōng xiōng 其:他的;汹汹:来势浩大。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 《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QSX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势汹汹、威风凛凛 和颜悦色、心平气和 ./MXVzcQ==.html qi shi xiong xiong
16750 气势汹汹 qì shì xiōng xiōng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QSX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焰嚣张、其势汹汹 心平气和、和蔼可亲 ./NGt3bw==.html qi shi xiong xiong
17767 气势熏灼 qì shì xūn zhuó 熏灼:烟熏火烤。形容气势威猛 《清史稿·索额图等传论》:“康熙中,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惟索额图、明珠,一时气势熏灼。” QSX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zM3OA==.html qi shi xun zhuo
16416 七手八脚 qī shǒu bā jiǎo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QS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MXR3cw==.html qi shou ba jiao
17187 七首八脚 qī shǒu bā jiǎo 形容慌张乱闯。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 ... QS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t3eQ==.html qi shou ba jiao
17656 泣数行下 qì shù háng xià 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 QSH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mVqcQ==.html qi shu hang xia
17188 棋输先着 qí shū xiān zhe 谓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QSXZ 一般成语 ./NGt4OA==.html qi shu xian zhe
17653 棋输先著 qí shū xiān zhuó 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QSXZ 一般成语 ./NmVmdQ==.html qi shu xian zhuo
16922 气数已尽 qì shù yǐ jìn 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聂绀弩《论》:“作恶多端,残害人民的是‘气数已尽’的旧势力。” QS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数已衰 ./NzM2eQ==.html qi shu yi jin
17766 气数已衰 qì shù yǐ shuāi 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 QSY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数已尽 ./NzM2bw==.html qi shu yi shuai
17189 欺霜傲雪 qī shuāng ào xuě 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QSA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傲雪欺霜 ./NGt4aQ==.html qi shuang ao xue
16522 起死回生 qǐ sǐ huí shēng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太平广记 太玄女》引《女仙传》语:“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 QSH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妙手回春、死而复生 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MXgyNA==.html qi si hui sheng
17190 七死七生 qī sǐ qī shēng 亦作“七生七死”。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QSQS 一般成语 ./NGt4cw==.html qi si qi sheng
17873 弃俗出家 qì sú chū jiā 弃:放弃;俗:尘俗。放弃世俗出家为僧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今有这个表弟姓鲁,是关西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QSC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出家弃俗 ./N3MzYw==.html qi su chu jia
17191 七损八伤 qī sǔn bā shāng 形容损伤惨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 ... QSB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完好无损 ./NGt5Yw==.html qi sun ba shang
17192 七损八益 qī sǔn bā yì 谓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 ... QSBY 一般成语 ./NGt5bQ==.html qi sun ba yi
16460 奇谈怪论 qí tán guài lùn 非常古怪又不合情理的谈论、文章。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春旧 仲子教授》:“乾隆戊申岁,余往汴梁,遇华秋帆中丞幕中,两眼若漆,奇谈怪论, ... QTG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胡言乱语、胡说八道 义正言辞、不刊之论 ./MXZoZw==.html qi tan guai lun
16751 泣涕如雨 qì tì rú yǔ 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其悲伤。 《诗经 邶风 燕燕》:“瞻泪弗及,泣涕如雨。” QTR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涕泗流涟 兴高采烈 ./NGt5dw==.html qi ti ru yu
16882 齐天大圣 qí tiān dà shèng 指神通广大的人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0卷:“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 QTD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nIxcQ==.html qi tian da sheng
16752 齐天洪福 qí tiān hóng fú 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 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群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QTHF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洪福齐天 ./NGt6Ng==.html qi tian hong fu
16482 欺天诳地 qī tiān kuāng dì 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极其欺诈之能事。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QTK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欺天罔地 ./MXcxNg==.html qi tian kuang di
17193 欺天罔地 qī tiān wǎng dì 欺骗天地。极言人之背理昧心。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QTW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欺天诳地 ./NGt6Zw==.html qi tian wang di
16753 欺天罔人 qī tiān wǎng rén 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 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 QTW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NGt6cQ==.html qi tian wang ren
17194 弃同即异 qì tóng jí yì ①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 QTJ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wwYQ==.html qi tong ji yi
16404 齐头并进 qí tóu bìng jìn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QT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并肩前进、并驾齐驱 参差错落 ./ZnV1.html qi tou bing jin
17765 气吞斗牛 qì tūn dǒu niú 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气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气魄宏大 QTD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吞牛斗、气克牛斗 ./NzM2NA==.html qi tun dou niu